2022上半年铁矿石市场回顾与下半年展望
2022-10-24邵剑华
□ 邵剑华
2022年上半年,国际上疫情持续蔓延,俄乌冲突难解,美欧高通胀下持续加息,国际货币汇率大幅波动;同时,国内疫情多点暴发,叠加极端天气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受到较大冲击。这使得我国经济遭遇诸多挑战,某些方面的困难程度甚至超过2020年疫情暴发期。上半年我国钢铁行业形势严峻,整体呈现“供需双弱、预期证伪、价格下跌、亏损加剧”的运行态势。
一、2022年上半年铁矿石市场回顾
1.2022年上半年基本面情况
(1)铁矿石海外供应端
受季节性天气、地缘政治、矿山产能迭代等因素影响,2022年上半年进口矿供应同比减量明显。全球铁矿石发运总量7.5亿吨,同比减少3 667万吨,降幅4.7%。其中,澳洲发运量4.52亿吨,同比增加153万吨;巴西发运量1.54亿吨,同比减少1 290万吨;其他国家发运量1.44亿吨,同比减少2 530万吨。同时,中国港口铁矿石到港量也随之减少。据中国海关数据, 2022年1—6月,我国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53 574.8万吨,同比减少2 467万吨,同比下降4.4%。据Mysteel统计,2022年上半年全国45港铁矿石到港量5.63亿吨,同比下降2 026.5万吨;其中,来自澳大利亚的到港量同比增加1 006.6万吨,来自巴西的到港量同比减少1 146.7万吨,来自其他国家的到港量同比减少1 886.4万吨。
(2)国内铁矿石供应端
2022年一季度,由于矿山安全事故影响部分矿山复产进度,以及冬奥会和常规采暖季环保限产等因素影响,国内矿山生产受限,精粉产出恢复进度较缓慢,全国铁精粉产量同比下降4.14%。二季度多地疫情散发,矿山生产进程受到影响,加上之前因安全事故停产的矿山复工复产时间偏晚,受影响的部分矿山产量无法在上半年完成超赶目标。因此,2022年上半年全国铁精粉产量同比仍呈下降趋势,同比下降3.6%。
(3)国内需求端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见图1、图2),2022上半年中国粗钢产量52 688万吨,同比下降6.5%;生铁产量43 893万吨,同比下降4.7% 。同时,据Mysteel统计(见图3),2022上半年45港口铁矿石日均疏港量为297.83万吨,同比略增近2万吨。可见,上半年矿石消耗并未随粗钢产量降低而减少。一方面,部分生铁产量填补了废钢的大幅减量。据Mysteel数据,2022上半年钢厂废钢消耗为12 129万吨,同比下降1 666万吨,降幅12.08%。另一方面,随着钢厂利润的大幅压缩,甚至大面积亏损,钢厂更多选择了绝对价格较低的低品矿。低品矿配比升高导致吨铁的矿耗升高。
图1 国内粗钢月产量
图2 国内生铁月产量
图3 铁矿石日均疏港量(45港)
(4)港口库存
2022年上半年进口矿港口库存先增后降。在连续低需求、低疏港状态下,港口库存在2月中旬增至近3年新高,达到1.6亿吨。随着冬奥会结束,环保限产限制解除,钢厂高炉进入提产增产周期,港口疏港量持续升高;加上季节性天气影响,全球矿山发运量及中国港口铁矿到港量持续低位波动,导致港口库存开始持续降低。截至2022年6月30日统计,中国45港进口矿港口库存12 625.50万吨,比年内高点下降了3 408万吨,如图4所示。
图4 45个全国主要港口库存
2.2022年上半年进口矿价格走势回顾
2022年上半年进口矿价格中枢同比下降显著,且波动幅度缩小。其中62普指均值139.77美元/t,同比下降43.68美元/t;波动区间为109~162.25美元/t,相比2021年同期(150.10~233.1美元/t),价差明显缩小。上半年进口矿价格具体变化过程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1月—2月上旬
铁矿石价格整体表现为震荡上行趋势。1月份各地限产政策明显放松,全国高炉陆续复产。春节前钢厂补库行为带动价格持续上涨,叠加澳洲泊位检修和巴西持续降雨,铁矿供应面临冲击,矿价表现较为坚挺。
(2) 2月中旬
发改委连续喊话,并约谈贸易商严禁炒作,铁矿贸易商库存下降,叠加冬奥会期间限产,而且钢厂以消耗自有库存为主,需求低迷,矿价短期下行。
(3) 2月下旬—3月上旬
冬奥会结束后钢厂加速复产,生铁产量急剧升高,矿石需求快速释放。同时,俄乌危机爆发,加剧铁矿石供应出现短缺预期,推动矿价强势上涨。
(4) 3月中旬
(5) 3月下旬
铁矿石供应整体呈现收缩,供需差连续收窄,港口库存大幅降低。23日唐山市因疫情在全市实施临时性全域封控管理,钢材供应紧张预期下,钢价拉动矿价上涨。
(6) 4月初—5月中旬
3月底上海开始疫情封控管理;3月底大商所开始调高交易保证金水平;4月10日发改委等四部门研究部署2022年粗钢产量压减工作,确保实现产量同比下降。4月20日发改委表示,将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行为,坚决遏制过度投机炒作。供需方面,5月初海外矿山发运量不断增加,但国内受“拉丽娜”影响,高温雨季极端天气提前,与疫情管控时间上形成“对接”,下游施工推迟,成材需求暂未恢复,成材库存开始累积,在钢材价格快速回落的拉动下,矿价震荡下行,62普指由160.8美元/t降至126.6美元/t,降低了34.2美元/t。
(7) 5月下旬—6月上旬
5月21日,印度为了缓解国内通胀,将矿石出口关税上调至45%~50%;国内疫情防控取得进展,前期停产高炉在5月份陆续复产,叠加俄乌冲突导致欧洲钢材供应短缺,部分订单转向国内,6月份钢材出口强劲,使得日均铁水产量继续增大,矿石需求增量超过供应增量,港口库存持续快速降低。因此,矿价出现止跌反弹,62普指小幅反弹至147.25美元/t,上涨了近21美元/t。
(8) 6月中旬—7月中旬
6月16日美元加息75个基点,海外经济放缓,需求订单难以持续,叠加国内市场对疫情后钢铁下游需求复苏的预期被证伪,原本更多由预期支撑的钢价开始大幅下行,钢厂亏损加剧,无奈选择减产检修,港口疏港也随之下降,日均铁水产量见顶回落,矿石需求进入下行通道,港口库存转向累库趋势,矿石价格开始整体下行,跌至110美元/t附近,大幅下跌了37美元/t左右。
3.政府对铁矿石市场情绪管理的必要性
由于铁矿石与钢材的金融属性不断增强,使得产业自身的供需逻辑对市场的影响逐渐转弱,宏观逻辑的影响权重正在逐步增加。特别是当市场价格被资本“挟持”,并严重偏离基本面时,政府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市场情绪加以适当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军工科研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大多数是为了保证科研型号任务的研制和生产,项目的进度要求严格,具有明确的计划节点。同时投资经费往往是国家财政拨款,需要申报明确的年度执行计划后才下达经费,因此项目的计划性非常强。
相对2021年大幅波动且创历史新高相比,2022年上半年铁矿石市场波动幅度明显减小,矿价显得较为“平稳”和“理性”,市场炒作相对“收敛”。这主要得益于政府关键时刻对市场情绪的精准管理。当发现市场价格开始有非理性背离基本面苗头时,及时通过政策调整、政策发布和机构约谈等方式,大幅提高资本炒作的风险和成本,使市场价格及时理性回归。因此,政府必要的监管和引导,有利于大宗商品市场和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二、2022年下半年铁矿石市场展望
1.宏观经济形势
(1)美国激进式持续加息,延缓世界经济复苏
2022年7月13日,渣打银行财富管理部对外发布的2022年下半年《全球市场展望》预计[1],为了控制通胀,美联储7月将再次加息75个基点,9月将加息50个基点,最早要到11月才会把加息幅度缩减到25个基点;下半年共要加息150个基点至3.25%~3.5%的水平,使利率超过美联储的“中性”水平2.5%。因此,未来6~12个月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将大幅上升。通胀高企且不断上升,加上全球央行越来越强硬,加大了经济增长大幅放缓的可能性。
(2)中国经济保持较强韧性,下游需求可期
虽然当前新冠疫情和国际环境更趋严峻复杂,海外需求仍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下半年随着国家经济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我国经济有望从上半年的艰难挑战中逐渐复苏,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并仍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顺利迎来党的二十大召开。
2.铁矿石基本面形势
(1)海外矿石需求将有小幅回落
受主要国际货币连续加息和俄乌冲突持续的影响,预计下半年美欧等国家经济将进一步放缓,存在衰退风险,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特别是粮食和能源紧张,价格居高不下,成材下游需求增长乏力,对废钢、矿石和钢材等工业原材料的需求也将出现小幅回落。
(2)国内进口矿石量将小幅下调
第一,下半年粗钢产量将环比下降,同比升高。随着国家“稳增长”政策的积极推进,在前期专项债加快发行、流动性补血等政策传导及疫情负面影响逐渐消退影响下,下半年成材终端需求有望迎来一定程度的回补。虽然当前成材高库存压力还在,而且在高温多雨天气影响下,短期终端需求恢复缓慢,真正恢复可能要等到8月或9月份以后。同时,钢厂停复产的关键,不仅有盈利状况的变化,更有成材需求低迷格局打破的时间点。一旦下游需求好转,资金实力强的钢厂将很快复产。因此,根据发改委确定的压减目标(不超2021年的10.33亿吨),按全年10.3亿吨预计,2022年下半年粗钢产量为5.04亿吨左右,环比上半年减少2 200万吨,同比2021年增加2 300万吨左右。我国月度粗钢产量如图5所示(虚线为预测数)。
图5 国内粗钢产量(预)
第二,2022年下半年短流程开工率仍将维持低位。虽然随着疫情影响逐渐减退,废钢供应端会稳步增加,废钢价格会承压下行,但由于通常下半年电力供应偏紧,叠加钢铁行业盈利环境难有明显改善。因此,短流程电炉钢企因能源电价抑制而开工率难有显著提高,下半年粗钢产量中来自短流程的产量占比应该不会有大幅提高。
第三,生铁产量也将环比下降、同比升高,但幅度较小。根据上述对粗钢产量预测和短流程成本优势不大的特点,下半年生铁产量也会呈现环比下降、同比升高的趋势(见图6,虚线为预测数)。按废钢年消耗2.5亿吨测算,2022年生铁产量预计为8.56亿吨左右,同比减少1 200万吨左右。其中下半年为4.17亿吨左右,环比上半年减少2 200万吨左右,降幅5.0%;同比2021年下半年增加500万吨左右,增幅1.1%。
图6 国内生铁产量(预)
综上,按62品位折算我国全年矿石需求量为13.69亿吨左右,同比减少2 100万吨;其中下半年为6.67亿吨,环比减少3 500万吨,同比增加700万吨。考虑到下半年国产矿增量有限,预计2022年下半年进口矿需求量为5.30亿吨左右。
(3)全球铁矿石供应边际趋松
一方面,国产矿下半年产量有小幅增加。长远看,按中钢协“基石计划”目标,“十四五”期间,国内铁精粉产量从目前的2.7亿吨增至3.7亿吨。近期虽有许多国内矿山增产的新项目计划,但因其投产周期相对较长,短期内国产矿产量难有显著提升。目前,国内矿山成本尚在安全边际及2022年矿山保供任务目标下,国内矿山仍会努力积极产出;叠加新矿投产带来的增量逐步释放,下半年国产铁精粉或比上半年增加800万吨,约为1.38亿吨。全年产量与2021年相比仅有约300万吨的增量,约为2.68亿吨。
另一方面,海外矿山供应增量释放。按季节性规律看,每年下半年铁矿石进口量都要高于上半年,2022年这种季节性特点还会延续。下半年四大矿山有较为确定的供应回升空间,全球铁矿石市场将迎来供给加速释放潮,带动整体供应环境逐步走向宽松。根据上述对我国下半年进口矿需求预测的结果(5.30亿吨),下半年实际进口量与上半年进口量(5.36亿吨)相比,超出部分将进入港口库存,实现累库。据Mysteel预计,下半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环比上半年增加3 800万吨。但考虑到随着铁矿石价格下移,部分成本较高的非主流矿(约1 500万吨)会退出,则下半年预计进口量为5.59亿吨,供应过剩部分则进入港口累库,年末港口库存将会回到约1.58亿吨水平。2021—2022年我国铁矿石供需平衡表,见表1。
表1 2021—2022年我国铁矿石供需平衡表 单位/亿吨
三、结论与展望
2022年上半年,受俄乌冲突、美元加息、国内疫情,以及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黑色产业链供应链受到较大冲击,铁矿石呈现“供需双弱、预期证伪、价格下移”的运行态势。
预计2022年下半年我国铁矿石供需格局或将发生逆转,将由上半年的“供需双弱”转向“供需双强”。在一系列刺激政策作用下,下游需求回暖,钢厂复产增产意愿增强,此时需要政府严格落实粗钢产量压减目标,否则易使铁矿石重新回到供应紧张的状态。同时,还需严防短期供需错配时资本的大肆炒作,确保大宗原料价格的平稳运行。这样,2022年下半年会呈现铁矿石供应边际趋松的状态,港口会出现一定累库,铁矿石价格中枢或将承压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