腘窝伴有CIC-DUX4易位的未分化圆细胞肉瘤1例
2022-10-24高云鹤许传杰
高云鹤,夏 阳,许传杰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病理科,吉林 长春130041)
CIC重排肉瘤(CRS)是一组高度恶性的易位相关圆细胞肉瘤,是最常见的尤因样肉瘤家族中的肿瘤类型,约占68%[1]。分子检测显示大多数CIC重排病例为CIC-DUX4融合,少数CIC的伴侣基因为非DUX4基因(包括FOXO4、LEUTX、NUTM1和NUTM2A)[2]。此肿瘤好发于儿童及年轻人,平均年龄32岁[3],多数病例发生于躯干、四肢和头颈部的深层软组织,也可以发生于实质脏器,如泌尿生殖道和胃肠道、骨、肺、脑、心脏[4-6]。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腘窝的CIC-DUX4易位的未分化圆细胞肉瘤,并回顾相关文献,分析讨论CRS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征、治疗及预后。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3岁。发现左侧腘窝处肿物5个月,近期明显增大,如手拳大小,关节活动无异常,走路稍受限就诊。腘窝彩超显示:在左侧腘窝肌层后方见不均质的低回声光团,大小约8.6 cm×5.0 cm×3.2 cm,边界欠清,可探及少量血流信号。膝关节MRI示:左侧腘窝区见椭圆形肿块,边界尚清,信号欠均匀,大小约9.5 cm×5.2 cm×3.5 cm。矢状位T1W1示低信号肿块,矢状位T2W1示高信号肿块,水平位T2W1示高信号肿块,肿块内见囊性变及出血。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
病理大体所见:不整形组织一块,大小为11.0 cm×6.5 cm×4.5 cm,其内见椭圆形肿物,大小约9.0 cm×4.7 cm×3.2 cm,边界尚清,切面实性,灰白、灰黄及灰褐色,质地细腻、鱼肉样,有出血、坏死及囊性变。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呈巢片状分布,伴广泛地图样坏死,局部区域伴有黏液样基质(图1)。肿瘤细胞小、轻-中度细胞异型,细胞界限不清,胞质中等、透明或淡染,核呈圆形和卵圆形、空泡状,染色质粗颗粒状,核仁明显,核分裂像易见。部分肿瘤细胞核偏位,呈横纹肌样细胞形态(图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Vimentin(图3)、WT1(图4)、INI-1、BRG-1阳性,CD99、Syn、TLE1部分阳性,NKX2.2、AE1/AE3、EMA、SMA、Desmin、S-100、SOX-10、FLI-1、Melan-A、HMB-45均为阴性,Ki-67阳性率约80%。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行基因检测,结果显示:CICexon20-DUX4exon1融合。
图1 低倍镜示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分布,伴有广泛坏死(HE染色×40) 图2 肿瘤细胞高倍形态(HE染色×400) 图3 Vimentin阳性(免疫组化染色×200) 图4 WT-1阳性(免疫组化染色×200)
病理诊断:伴有CIC-DUX4易位的未分化圆细胞肉瘤。随访:现术后5个月,未经任何治疗,已发现肺部多处转移灶。
2 讨论
小圆细胞肉瘤是软组织肿瘤病理诊断中的难点之一。包括尤因肉瘤(Ewing sarcoma)和一组EWSR1重排阴性的小圆细胞未分化肉瘤,后者俗称尤因样肉瘤(Ewing-like sarcoma)。CIC重排肉瘤是尤因样肉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虽然组织学及免疫表型上与尤因肉瘤有部分交叉,但遗传学上CIC重 排 肉 瘤具有特异性的t(4;19)(q35;q13)或t(10;19)(q26;q13)易位,并产生CIC-DUX4 融合基因[5,7]。临床资料显示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80岁,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年人,男性多见。发病部位以四肢和躯干软组织多见。本病例发病年龄及部位与文献报道相比无特异性。镜下形态,肿瘤由宽窄不等的纤维组织分隔成结节状、分叶状或片状,常伴较多出血及地图状坏死。瘤细胞由圆形或卵圆形组成,细胞小至中等大小,核型不规则,核仁明显,核染色质粗或呈空泡状,核分裂像易见。极少见到Homer-Wright菊形团。有文献报道伴有横纹肌样形态的CRS罕见病例[8]。本病例部分区域细胞核偏位,胞浆嗜酸,呈横纹肌样形态。同时本病例局部显示有黏液样基质,据文献报道约30%的病例可出现程度不等的间质黏液样改变[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大多数CRS病例CD99呈不同程度阳性,以斑块状阳性为主,少数病例显示为弥漫阳性。不表达NKX2.2,但常弥漫性表达WT-1(90%左右)[3-4]。本例病例CD99、WT-1及NKX2.2的表达与文献相同。WT-1阳性有助于将CRS和其他小圆细胞肉瘤区分开来。此外,CIC重排肉瘤与尤因肉瘤免疫表型上相似,可弥漫表达ERG、Fli1、CD56、AE1/AE3、Vimentin、Syn、TLE1等[9-10]。
分子遗传学上,大部分CIC重排肉瘤存在t(4;19)(q35;q13)或t(10;19)(q26;q13)形成CIC-DUX4融合基因,约5%的病例存在其他少见的融合基因,包括CIC-FOX04、CIC-NUTM1、CIC-LEUTX和CIC-NUTM2A[5,11]。本病例显示DNA测序结果为CICexon20-DUX4exon1融合,与大多数CIC重排肉瘤融合基因一致。
鉴别诊断:(1)骨外尤因肉瘤:肿瘤细胞核大小较一致,染色质细腻、小核仁,CD99、NKX2.2弥漫阳性,有EWSR1-ETS融合基因形成。(2)腺泡状横纹肌肉瘤:二者共同特点均为小蓝圆的肿瘤细胞,但腺泡状横纹肌肉瘤常排列成腺泡状,细胞核深染、核仁不明显,由不同分化阶段的横纹肌母细胞构成,肿瘤细胞表达Desmin和MyoD1,遗传学有Pax3-FOXOIA或Pax7-FOXOIA融合基因。(3)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肿瘤细胞巢团之间有大量促纤维性间质,肿瘤细胞有多向性分化,Keratin、Vimentin、NSE、WT1阳性,Desmin呈特征性的核旁点状阳性,遗传学有EWSR1-WT1融合基因。(4)BCOR重排肉瘤:形态学上与CRS有一定交叉,由圆形、卵圆形及梭形细胞构成,细胞核呈泡状,但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几乎所有细胞CCNB3、BCOR阳性,遗传学显示BCOR-CCNB3融合基因[12]。
CIC重排肉瘤目前暂无FDA/NMPA批准的靶向CIC抗肿瘤药物。虽然有学者提出使用与尤因肉瘤相似的治疗方案,但是此肿瘤有更强的化疗抵抗,疗效较差,所以预后较尤因肉瘤差,5年生存率仅43%[4]。约16%的患者在诊断时即表现为远处器官或淋巴结转移,肺是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13]。本病例术后未采取进一步治疗,现术后5个月,发现肺多处肿瘤转移灶。
CIC-DUX4易位的未分化圆细胞肉瘤是高度侵袭性恶性肿瘤,发病罕见,目前仍以手术切除为主,对化疗及放疗不敏感,无特异的靶向药物。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染色及分子遗传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