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数据的历史文化名城空间格局与形态导控
——以长春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例
2022-10-23赵宏宇甄世楠林展略
赵宏宇,甄世楠,韩 超,林展略,张 关
引言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城市智慧管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让文物活起来,数字技术是重要的途径。但同时,当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也暴露出众多普适性问题,发展遭到挑战和冲击,如何在保护过程中让古城可见、可读、激活、可游,是历史文化名城长久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城市设计以城市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全局性、指导性的特点,本文依托在长春市总体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题研究,从多源数据耦合的视角出发,对照单一数据的局限性,解析多源数据构成及优势,依据此类新方法的构建,推动城市历史空间活化与文化传播可行路径的探索。历史遗产是保护的基础,文化是保护的核心,数字化技术是保护的手段,活化利用传承是最终的目的。
1 现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困境
系统认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过程中的普适性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从全局视野揭示当下名城保护瓶颈背后的动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既有可见度差、文化感知弱、活力低下等传统需求问题,又有传播途径缺乏、管控不精准等新要求的瓶颈,数据缺乏、数据单一、技术性量化成果支撑不足等问题交织存在。
1.1 可见度差
名城保护可见度差主要表现在视廊受阻、缺乏整体格局保护、历史环境缺失3个方面,内在动因是规划视角局限,缺乏整体宏观视野。首先是传统视廊遭到阻隔,在规划中缺乏城市历史遗产廊道可见度的考量,城市新建高层建筑吞没历史建筑,历史城区外围散布高层建筑,形成视线屏障;其次是缺乏整体格局保护,现有研究视角大多从历史建筑、地段本身出发,较少从整个城市空间形态的角度研究城市整体意向格局,城市历史坐标界定不全面且不清晰;最后是历史环境缺失,规划缺乏环境认知,历史建筑周边其他类传统民居建筑及环境大量拆除,大量文化遗产成为“孤岛”。
多种原因耦合致使现有遗产要素难以完整地反映城市的部分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历史遗产难以在城市中被公众拾取,传统城市历史遗产作为城市标志物的功能丧失。亟需开展名城多样性保护,借助数据精细化手段,拓展保护视野,控制传统视廊,从立体三维角度开展面向城市整体空间格局的保护工作。
1.2 文化感知弱
名城保护文化感知弱主要表现为数据感知缺失、公众参与度低下、空间文化延续性不足3个方面,内在动因是数据来源单一,且缺乏系统性。首先是小数据感知缺失,传统城市分析多采用大数据方法,而对自下而上的反映背后动因的主观感知小数据缺乏重视与应用。其次是公众参与度低下,历史地区原住民公共参与意识与兴趣都不强,且规划设计人群单一,缺乏更多文化界人群的融入,主观认知数据收集片面,文化积淀难以多样展现。最后是空间文化延续性不足,历史片区文化割裂,缺乏系统性,仅展现历史片段性信息,城市发展脉络与多元风貌难以延续与展现,多维度文化感知难以形成。
文化感知弱外因在感知,内因在文化挖掘、感知与延续全过程的提取、识别与激活手段,亟需依托文化资本的流通性和牵引力,发挥小数据优势,形成社会多类别人群共同参与的名城保护规划组织,突出历史文化特色,带动周边社区的协同发展。
1.3 活力低下
名城保护活力低下主要表现为蓝绿空间活力缺失、活力指标缺乏量化、人群活力丧失3个方面,内在动因是保护要素局限、方法陈旧且措施失当。首先是蓝绿空间活力缺失,传统保护对象往往限于单独划定的紫线内的传统保护要素,而对于紫线外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半人工环境或生态环境缺乏关注,具有历史意义的蓝绿空间活力难以激发。其次是活力指标评估缺乏量化,传统活力评估以定性阐述居多,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持,活力情况难以真实评估与界定,目前已逐步由传统的主观评价转变为客观量化评价。最后是人群活力丧失,历史地区以传统功能为主,功能单一,缺乏现代都市功能融入,对现代市民缺乏吸引力,难以产生人群集聚活力。
要素、功能、人群等多重活力因子的流失造成当前名城保护整体活力的丧失与吸引力的减弱,亟需加入现代功能,依托动态大数据与小数据,促进功能的不断更新发展,同时不局限于紫线范围内的保护,将承载历史属性的各类要素均纳入保护范畴,从多维角度提升名城活力。
1.4 传播途径缺乏及管控不精准
名城保护传播途径缺乏及管控不精准主要表现为历史资源未成系统、管控周期不完整且实时性与量化不足3方面,内在动因是规划与管控缺乏系统联动,且数据支撑不足。首先是历史资源未成系统,城市历史资源点数量众多,但大多孤立且相互关系缺乏梳理,与现代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较弱,全域文化保护难以统筹,且与后期管控缺乏联动。其次是管控周期不完整,项目建成后管控多,而对于项目设计、审批、实施全周期的管控少,且未形成项目库参照系统。最后是管控实时性与量化不足,缺乏现代多源数据引入,新数据产生速度快、增长速度快的实时性特质未充分发挥,对历史资源管控定量信息少,以文字描述居多,缺乏相关数据的支撑。
在名城保护中应当拓展原先孤立的、阶段性的保护理念,以系统的、全时间周期的视角开展名城保护工作。亟需将历史要素提取并串联,以历史之径重构城市文脉的阅读系统。制定基于规划管理的数据库系统,建立数字化档案,激活历史文化资源,实现名城路径化、社区化、活态化的可持续发展。
2 多源数据的发展趋势及优势
大数据的普及与应用为城乡规划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可能性。当前,面对国内外普遍出现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过程中存在的可见度差、活力低下、文化感知弱、传播途径缺乏、管控不精准等普适性困境,国内外名城保护在创新的基础上探索了名城保护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提出多源数字化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开展了大量的数字化名城保护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从技术角度找到了适合城市历史空间活化与文化传播的可行路径。
针对当前存在的可见度差、活力低下、文化感知弱、传播途径缺乏、管控不精准等名城保护普适性困境,众多国内外相关研究逐渐认识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需要大数据的支撑和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信息化的工作需要多源数据耦合的支撑。从信息获取技术、保护状态评价、保护规划设计以及动态变化监测4个方面出发,逐渐形成不同阶段的名城保护数字化破解方案。在信息获取技术层面,依托高精度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移动道路测量、全景影像、3D虚拟现实等技术,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精细测绘与三维建模,构建精确化、标准化数据库。在保护状态评价层面,借助易损性评价模型、危险性评价模型和综合风险评估模型、意愿价值法和回归模型,进行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价及风险评价与预警。在保护规划设计层面,运用RS与GIS进行空间信息整合分析,运用网络社会感知大数据挖掘、GIS空间分析、人工神经网络智能模拟等技术构建感知预测模型。在动态变化监测层面,提出建立多元化地理信息系统平台、GIS平台构建空间数据库,实现名城保护信息数据的采集、管理、分析、输出一体化与“精确分类、有效管理”,增强规划成果的科学性与技术性。
总的来说,以数字化手段破解当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瓶颈问题已初步达成共识,其中部分方案使用多源数据作为分析基础,在信息获取技术、保护状态评价、保护规划设计、动态变化监测4方面也均有探索应用,正逐步成为数据应用新趋势。
2.1 多源数据的发展趋势
多源数据即利用相关手段将调查、分析获取到的所有信息全部综合到一起,并对信息进行统一的评价,最后得到统一信息的技术。在城乡规划学科领域,多源数据分类主要包括:基础数据、规划成果、城市发展、知识、新媒体、互联网等6类。因此,多源数据应用多指前4类传统数据与后两类新型数据的多情景定性、定量耦合,强调两类以上数据的结合应用,吸取各自特点,提升结果准确性以实现规划与治理精细化。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领域,多源数据除强调类别融合外,还关注主客观数据耦合,在数据采集、分析、实践过程中,针对名城保护数据收集与管控、活力评估、资源画像与数据库建设等方面,辅助从设计、建设到实施的全时间周期精细化管理。例如广州市采用空间基础数据、业务管理数据、政府共享数据、社会大数据相结合的主客观数据集,搭建历史文化名城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已建成空间资源系统、“多规合一”管理平台、指挥城市时空大数据云平台等,开展协同基础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用于业务管理与决策优化;湖北省恩施市基于新数据环境与传统调研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获取百度热力图、POI等研究数据,研究古城空间活力规划结构与管控分区;天津市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结合基础数据、POI数据、GIS数据等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开展街区健康评估研究;武汉市旧城在城市地理信息平台上,综合统计数据、地理数据与大数据等多源数据,进行空间识别与资源画像;京杭运河沿线历史文化街区借助 POI数据点、照片图像、点评数据等多源数据进行空间感知评价;厦门、杭州等城市搭建了历史建筑的数字化平台,搭建大型数据库,实践电子证照对接等工作。
综合而言,当前名城保护领域的多源数据应用主要集中在多源数据平台建设与数据定量评估方面,多地开展实践且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当前数据耦合种类较少,且缺乏系统理论框架指导,应用相对初级,优势尚未完全发挥。而面对国家治理的精细化发展与历史文化名城精细化保护,多源数据的集成成为破解当前困境的关键环节,因而,亟需进一步加强未来理念引领、技术支撑与智慧保护。
2.2 多源数据的优势及困境破解
历史文化名城信息技术应用具备4个特征:数据获取的全面与动态、数据挖掘的定量与定性、信息展示的直观性、信息应用的便捷性。因而,区别于传统单一数据源的分析方法,多源数据集成因其全面、准确、可识别等特点,符合名城未来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需求,在名城保护数字化发展方面表现出巨大优势,为现有名城保护困境破解提供了技术方案。
多源数据具有高全面性的特点,有助于从数据差异分析入手形成城市整体空间意向格局,建立规划宏观视野,针对性破解名城保护可见度差的困境。多源数据高全面性体现在相较于单一数据源仅能反映一个或几个方面的问题,多源数据可以同时反映多领域的问题,强调数据获取的全面。例如在传统数据基础上,增加互联网和物联网数据,使历史街区空间品质更新中的数据来源更加多样、数据类型更加丰富、分析结果更加准确,有助于将感知途径由平面感知转变为全方位三维立体感知。
多源数据具有高准确度的特点,有助于数据源的系统获取与对照,推进多主体参与的空间文化延续,针对性破解名城保护文化感知弱的困境。多源数据高准确度体现在不仅涵盖无差别获取的大数据,而且包括有差别获取的小数据。主客观多源数据分析结果的相互佐证,同时修正单一数据源自身数据收集局限,在技术层面提高分析结论准确度。例如仅依靠地理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测量技术两方面的信息,无法实现对历史建筑保护过程的全生命周期文化感知完整分析和评估。但采用包括基础地形图、历史文化信息、卫星影像图等主客观数据集合,实现数字化文化档案可读、可管、更精确,有助于将组织模式由单一群体转变为多领域合作。
多源数据具有强人文性的特点,有助于保护要素扩展与方法创新,促进人群与环境活力激发,针对性破解名城保护活力低下的困境。多源数据强人文性体现在将无数个体意愿直接与历史街区的物理空间相结合,将城市历史蓝绿空间纳入保护范畴;将人群的活动空间与业态分布相耦合,以公众互动交流平台结合问卷访谈,实现更优级别公众参与。推进保护范式由人工环境扩展至半人工绿色廊道的转变。
多源数据具有高动态综合性的特点,有助于构建数据支撑下的规划管控系统联动,促进历史资源系统化与规划全周期量化管控,针对性破解名城保护传播途径缺乏及管控不精准的困境。多源数据高动态综合性体现在采用多种新兴数据源,具备收集迅速、更新周期短、可持续获取与综合评价的特点,有助于开展短期持续性统一评估,强调数据分析的快速与综合。例如采用更新周期为半年左右的数据,耦合街道慢行指数测度平台、人本观测平台、人迹地图平台等6大版块,评估历史街区慢行系统设计,实现系统的规划认知与管控。推动管控周期由建成后管控转变为全过程管控。
综合而言,多源数据具备的高全面性、高准确度、强人文性、高动态综合性的特点与优势,为针对性破解名城保护可见度差、活力低下、文化感知弱、传播途径缺乏、管控不精准的困境提供了解决方案,从数据源角度为技术层面推进名城保护提供了方法指导。
3 长春的实践与启示
长春市历史悠久、历史遗存丰富、城市空间格局独特、工业遗产特色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于2017年获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但近年来,长春市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形态逐渐消逝,市民对历史文化名城认知出现了不知道看什么、知道看什么后看不到、看到之后看不懂、看懂之后不知名的系列问题,长春在名城保护工作中同样出现了名城保护的典型问题(图1)。
图1 研究框架
因而,项目组创新性地采用多源数据支撑下的保护方法,将中西营城范式、生态格局特色、城市开放空间、建筑风貌特色作为名城保护重点内容,针对性地破解名城保护瓶颈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
3.1 二维光谱与三维高度的空间感知设计
针对名城保护可见度差的困境,通过对长春市整体意向格局构建与空间形态视廊设计,深层次解析城市文化底蕴与保护基础,提出基于二维光谱影像结合三维高度数据源耦合的破解方法,开展城市空间形态评价与视廊控制分析,将感知途径由平面感知转变为全方位三维立体感知,实现长春市名城保护重点空间要素感知优化。
3.1.1 整体意向格局构建
城市整体意向格局的建构有助于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全要素的整体把控与重点安排,引入大数据支撑有助于意向格局的精准化建构,为要素单体化考量奠定基础,进一步推动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价值挖掘与优化。
首先,明确城市成长坐标与边界,分而治之。基于对长春市厅府县时期、伪满时期、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时期、改革开放之后的现代化发展时期四大发展时期的界定,明确名城保护的重点保护要素,依据时间顺序划定8个特色成长坐标,即伪满皇宫、人民大街、新民大街、净月潭公园、解放大路、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客车厂、长春拖拉机厂。在此基础上,对长春市老城、旧城、新城的边界进行界定,分而治之。
其次,以三维视角切入解析城市重点保护要素与空间形态。利用长春光学科技优势,协助城市级大尺度调研,重点应用多光谱技术进行数据收集,对影像展开地物剥离与属性提取,对确定的名城重点保护要素单独分析。同时,耦合中心城区楼层高度等三维数据源,从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三方面对城市空间形态展开综合评价(图2-3),分析结论为长春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高度指引、集中发展方向与开发潜力确定提供数据支撑。
图2 长春市建筑高度分布
3.1.2 空间形态视廊设计
在名城保护重点要素整体格局和单要素确定的基础上,保障名城重点保护要素的可视域最大化,有助于进一步破解名城空间可见度差的瓶颈问题,建立城市通透视线与立体感知,从地面与功能结构领域展示清晰特色。
首先,筛选城市眺望点,进行视线廊道互动分析。依据DEM与楼高数据,选取POI活跃的200个以上备选眺望点,对其分别开展视域分析(图4-5),选出视野辽阔,观景便利的点作为眺望点。再根据视域以及交通便利性将眺望点分三级,而后选出针对标志景观的多个眺望点,对各眺望点之间进行可视性分析,开展视廊控制分析,耦合老城区保护紫线进行视线互动分析。
图3 长春市建筑密度分布
图4 备选眺望点分布
同时,开展天际线与区域天穹模拟修正景观视线廊道。将未来城市空间天际线纳入考虑范围,开展天际线模拟分析与天际线观赏区域评价,作为天际线辅助修正与高度控制的重要依据,重点展现文化广场、伊通河等重要景点的天际线形态。进一步开展区域人工天穹模拟,提出现存空间视廊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的制高点,最终在长春市区构建形成城市级别历史景观型、都市景观型、自然景观型三类共六条一级景观廊道,保障外围眺望点向古城内部的视线廊道通透。
3.2 多领域合作和多情景评价的设计集群组建
针对名城保护文化感知弱,城市名片难读懂的困境,通过对长春市历史文化特色定位的塑造和开发潜力评估修正,挖掘、梳理与激活长春城市文化价值空间,提出基于多领域合作的小数据耦合破解方法,开展词频分析、知识图谱分析与多情景评价,将组织模式由单一群体转变为多领域合作的设计集群,形成长春市名城保护协同设计模式。
3.2.1 历史文化特色定位塑造
采用主观小数据结合客观大数据的方式确定历史文化特色定位具有全面性,从多维视角出发有助于全方位揭示历史地区空间价值,反映出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偏好和追求,系统性提取重要的文化要素和识别点,进一步推动名城保护公众参与感和归属责任意识。
创新多领域合作设计集群组织模式。区别于传统大数据分析方法,采用自下而上的主观感知小数据作为数据源,收集包括普通市民、设计专业人士、社会各界代表、公益规划师、文人墨客等在内的各界非规划专业团队建议,结合儿童主题公益活动、城市印象照片征集活动等多源数据收集(图6)。强调数据背后动因的挖掘与有差别式的数据识别,立足中微观层面,引导社会专业团队共同参与,提升历史文化感悟的深度。
图5 空间视线廊道模拟
图6 词频分析与知识图谱分析
确定城市风貌本底,建构形态景观格局。同时,对收集结果及现场咨询会引入词频分析与知识图谱分析,确定城市风貌特色定位,并耦合历史文化名城重点凸显特色,形成廊道+功能体的总体意向格局,打造“绿色林城”的自然山水格局、“中西城韵”的城市形态与景观格局、活力资源导向下的活力公共空间体系格局。
3.2.2 开发潜力评估与修正
多要素数据源综合考量下的开发潜力评估为未来名城文化保护优化提升奠定基础,通过自然、景观、公共空间等多因子要素的集成,建构开发潜力评估与修正框架,对名城空间进行文化价值梳理、优化和再激活。
多情景发展模式对比基础上的开发潜力评估,耦合长春市交通驱动、生态导向、扩展式与集中式4种发展模式,开展多情景土地价值评价,将重要的文化要素和识别点与未来土地开发潜力相结合,依据各类方案的打分,提出综合式发展模式,将城市空间未来发展潜力进行分级,为下一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奠定基础。
特色资源导向下的开发潜力修正。建构GIS因子体系,对长春市特色自然资源、特色城市景观资源、特色公共空间资源、特色活力区共计12个体系选取14类因子进行评价,形成城市开发潜力导引。拟定名城特色因子,叠合名城要素普查数据,将5大类、100余个要素、近1 000个属性引入对评价结果进行修正。进一步结合网络爬虫获得的业态POI数据,构建城市文化承载体系与文化风貌体系,为重点筛选风貌区内的特色文化风貌示范做详细设计指引及形态控制提供支撑。
3.3 公众偏好与流绿格局的活力提升规划
针对名城活力低下的困境,通过对长春市绿色空间保护、公众偏好和人群活力分析,挖掘生态系统潜力,通过活力挖潜以实现名城激活,提出基于主客观多源活力识别数据耦合破解方法,开展活力区分布及调蓄能力评估,将保护范式由人工环境扩展至半人工绿色廊道,创新长春市名城保护活力提升手段。
3.3.1 半人工空间纳入保护范围
人工化历史文化名城和半人工化历史存在的自然绿色空间系统结合进行的廊道与功能体评价,依托现有绿色空间的优势与建设基础,打造城市休闲体验的良好城市公共空间系统。
将半人工环境的绿色廊道纳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内容。将街区保护由传统的功能体保护转变为城市级别的廊道+功能体的意向格局保护,同时将紫线外同样具有保护价值的绿色空间纳入保护体系。长春市作为我国较早运用生态规划思想及生态智慧观建设的城市,融合了东方道法自然理念与西方田园城市理念,挖掘根植于本土实践的、经过长期检验的生态智慧——绿色空间,充分发挥其生态规划发展史的特色,凝练形成长春市城市生态实践成长坐标。
3.3.2 公众偏好度评价与人群活力分析
基于公众偏好数据与人群活力数据,挖掘长春独特绿色空间生态系统潜力,耦合客观地理数据与主观公众活动数据,实现城市活力区识别与名城价值激活。
基于随机性与固定性数据相叠加的动态人群活力分析,采用全过程公众咨询,采集覆盖全市范围数万份的样本,评价最受市民喜爱的区域,同时对问卷结果展开分析。通过基于用电量数据的非动态人群活力分析、基于浮动车数据的动态人群活力分析、基于中心城区地铁线路站点数据和公交站点数据和百度POI数据源的空间可达性分析,对手机信令、房价、区级中心数据进行叠合,为长春市城市形态控制、历史水系修复、活力区设置、人口活力特征提取提供支持(图7)。
图7 人群活力分析
通过爬虫抓取百度长春市10万多条业态POI数据,用于分析业态分布不均衡性与判断业态分裂带(图8)。开展都市骨架设计,为城市设计中业态分布合理性和核心区与中心区的识别提供支撑。城市主要活力区识别初步发现70%的城市活力点均在历史水系周边,因而名城保护规划重点保护和延续以历史水系为骨架、串联历史公园绿地的自然山水格局。
图8 长春市可达性分析
开展历史水系调蓄功能特征评估。同时,采用了包含卫星土地覆被、历史地图集、市区土地覆被统计在内的多源数据,通过对长春市绿化率、水系演化历史、历史易涝点数据、水绿廊道体系、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道路景观体系、公园广场景观体系等进行数据分析,营造长春市城市水系骨架空间形态。对恢复后的历史水系调蓄功能特征进行模拟,发现其可提高所在汇水分区调蓄总量的9倍,对整体调蓄容量、防洪能力以及周边地价的升值均有明显正向效应,社会与经济效益较大。最后,分析基于绿化数据源的城市正向控制因子,以及市民可感知水系、绿地公园、十二绿楔等特色资源控制因子,为长春市城市形态控制提供支撑。
3.4 项目管理库和辅助决策系统的形态管控
针对名城传播途径缺乏、管控不精准的困境,通过对长春市宏观管控办法和微观游历感知导控,形成名城保护面向用地开发与公众体验的双重管理,提出基于海量项目管理库数据耦合辅助决策系统的破解方法,开展视廊通达性和地下空间引导要求模拟,将管控周期由建成后管控转变为全过程管控,形成长春市名城保护形态全过程管控有效途径。
3.4.1 宏观名城保护与导控管理办法
宏观层面对长春市名城保护重点区域地块开发实行全过程落地导引实践,形成保护与导控管理办法,应用多源数据系统集成进行规划条件生成与建设工程判别,进一步推进名城保护长期精细化管控。
地块控制视线廊道保护与导控。叠加特色资源因子控高、历史景观控高、机场控高要求,形成综合高度控制营造长春市城市空间形态(图9)。建构尊重市场规律的导控管理方法,形成三大导控原则,即底线控制、垂直导引和代价体系,保障有底线、有弹性的设计导控。采用可视化项目库管控平台,结合城市设计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对导控要素进行垂直可视化的管理,覆盖从城市整体格局到历史地块导引层面,核对城市设计方案是否符合此次总体城市设计的相关导则要求。
图9 长春市城市空间形态引导分析
对长春市最重要的历史风貌区——人民广场意象片区华润地块开展了落地导引实践,首先依据总体城市设计的管控要求形成不同方面的管控内容,而后针对法定文件和指导文件分别形成规划控制指标、城市设计导引指标和城市设计风貌要求(图10),随后,利用辅助决策系统进行重要视廊通达性和地下空间引导要求模拟,对方案进行了多轮的修正与校核,形成符合名城保护多类型要素限制的最终方案,为项目管理库和辅助决策系统的长期应用起到重要的示范推广作用。
图10 范例地块管控要求
3.4.2 微观公众游历感知路径导控
微观层面对覆盖全市的高地价区域历史建筑沿线进行公众游历感知路径全方位导控,从风貌、尺度、路径等多要素出发,对古城漫步道进行优化。
构建古城漫步道游城感知廊道。结合地价、房价、文化承载体系等多源数据分析,综合评价出高地价区域的历史建筑,依托其空间分布,参考波士顿“自由之路”、伦敦Big Bus线路、悉尼步行线路等旅游专线系统设计,利用交通路径串联城市地标、景点等城市活力点,构建古城漫步道游城感知廊道。在长春市内选定“中西城韵”10个建筑节点、2个风貌特色体验区和3个广场节点,串联形成“中西城韵”风貌体验漫步道(图11)。对步道沿线公众感知廊道进行严格导控,留住中西合璧式现代建筑东方元素,代表“现代主义启蒙”的长春风格,更好发挥知识传播与心灵感悟的作用。
图11 长春市公众感知路径导控
4 结语
利用多源数据集成的数字化新技术手段挖掘历史遗产的空间价值,探寻其活化模式与路径,可以有效促进历史文化名城整体空间格局与形态导控。本文通过专题研究将名城保护与整体城市空间数据收集、分析与监管过程相联系,探索多元数据支持下的名城活化与文化传播新路径,借助长春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展示了数据融合的具体分析及成效,为多元数据支撑下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空间格局及形态导控规划建设提供借鉴,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意义,提供了未来名城保护的多源数据新思路与价值激活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