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团中报的喜与忧

2022-10-22胡楠

证券市场周刊 2022年35期
关键词:笔数美团财报

胡楠

美团-W(3690.HK)于9月21日如期发布了2022年中期报告,这是一份备受瞩目的财报。

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美团实现营业收入972.07亿元,同比增长20.34%,得益于降本增效,经营亏损金额由上年同期的-80.19亿元下降至-60.77亿元,经调整EBITDA也由-36.23亿元增至19.62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然而,美团二级市场却表现平平,似乎并未同步其经营方面的改善。

据财报数据,2022年第一与第二季度,美团营业收入分别为462.69亿元、509.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16.41%;经营亏损分别为-55.84亿元、-4.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14%、84.84%;经调整EBITDA分别为-18.41亿元、38.03亿元。从数据上看,美团业绩在第二季度爆发,并带动上半年经调整EBITDA扭亏为盈,那么,2022年第二季度,美团究竟发生哪些变化致使其经调整EBITDA大幅扭转呢?

据各期财报数据,2021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二季度,美团各季度毛利率分别为19.45%、28.60%、22.07%、24.20%、23.21%、30.58%。通过对比可以看出,2022年第二季度,美团综合毛利率为近六个季度最高值,且相比上一季度提升了7.37个百分点。

具体而言,2022年第二季度,美团营业成本为353.64亿元,同比增长13.18%,略低于营业收入的增速,这也就是说其增长是良性的。在财报中,公司解释销售成本同比增长的原因在于商品零售业务投资的扩大及配送相关成本的增加。

从营业成本占收入比重的角度,更容易理解美团第二季度毛利率上升的原因,通过计算可得知,美团营业成本占收入的比重由上季度的76.79%下降至69.42%。财报显示,该比值下降主要由于骑手季节性补贴减少,从而提高了餐饮外卖及美团闪购业务的毛利率。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骑手季节性补贴的减少并非是永久性的。据Choice数据,2021年第二季度,美团销售成本占收入的比重由上季度的80.55%下降至71.40%,下降幅度为9.14个百分点,而第三季度该数值则恢复到77.93%。由此来看,骑手季节补贴減少所导致的毛利率上升不具有持续性。

除此之外,销售及营销开支的同比、环比下降,也是导致美团业绩改善的重要原因。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为-89.86亿元,同比增长-17.17%,环比增长-1.31%,产生该变化的原因在于美团于第二季度缩减了用户激励以及推广、营销开支。

虽说销售及营销开支的缩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业绩,但也并非没有副作用。据财报数据,2021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二季度,美团交易用户数量分别为5.69亿、6.28亿、6.68亿、6.91亿、6.93亿、6.85亿。通过对比可以看出,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就出现了交易用户增速放缓的迹象,叠加销售及营销开支的缩减,则导致第二季度交易用户数量出现负增长。

美团三大板块业务分别为餐饮外卖、到店、酒店及旅游、新业务及其他。具体而言,新业务又包括美团优选、美团闪购、美团买菜,业务增长的底层逻辑是交易用户的持续增长,而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交易用户增速为负,这显然不是什么好迹象,一旦该数值持续负增长或者零增长,那么美团业绩的提升只能依靠“深耕”存量用户。

据各期财报数据,2021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二季度,每位交易用户平均每年交易笔数分别为30.50、32.80、34.40、35.80、37.20、38.10,即近五个季度每位交易用户平均每年交易笔数增量值分别为2.30、1.60、1.40、1.40、0.90。

由此可见,交易用户增量已经出现放缓的迹象,叠加每位交易用户平均每年交易笔数增量的下降,这意味着“深耕”存量用户的难度加深;因此,美团只能通过不断拓展商家总数与类型来刺激存量客户的交易,并辅以降本增效。

核心商业基本盘

2022年第二季度,为了财务表现与资源分配保持一致,美团对原有统计口径进行了调整,将餐饮外卖、到店、酒店及旅游、美团闪购、民宿及交通票务统一归为核心本地商业;将美团优选、美团买菜、餐饮供应链、网约车、共享单车、充电宝、餐厅管理系统及其他归为新业务。

统计口径进行调整的原因在于餐饮外卖和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的变现模式已经得到了验证;美团闪购与餐饮外卖共用用户群和现有的即时配送网络,盈利路径也十分清晰;民宿和交通票务与酒店及旅游业务同属一大行业,且商业模式成熟,故并入后者;而新业务板块中的所有业务均需要迭代商业模式和投入更多资源。

从数据上来看,2022年第二季度,核心本地商业分部收入为367.79亿元,同比增长9.15%;经营收益为82.01亿元,同比增长39.67%。

具体到细分业务层面,2022年第二季度,配送服务收入为159.51亿元,同比增长15.07%,该业务收入的增长主要受交易笔数增加以及更有效的交易用户激励策略推动下餐饮外卖业务增加,及美团闪购业务的收入扣减金额减少;佣金收入为124.79亿元,同比增长2.53%,其增长主要是由于餐饮外卖及美团闪购的交易笔数及客单价增加;而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则受疫情反复影响最为严重,并于第二季度收入出现大幅下滑。

由此看来,餐饮外卖基本盘的稳固以及美团闪购业务的增长似乎是美团第二季度业绩爆发的主要原因,但根据财报中的阐述,经营利润及经营利润率增长主要是由于减少了交易用户激励及其他营销开支,以及餐饮外卖及美团闪购业务交易笔数及客单价的增加,在此基础上结合上述交易笔数以及交易用户数量数据,可以推导出一个结论,即公司第二季度业绩爆发的主要原因在于客单价的增加以及激励与营销开支的缩减。

激励及营销开支的缩减具有副作用,客单价亦不可能持续性增加;而且,從历史数据来看,餐饮外卖业务增长乏力,2021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美团餐饮外卖收入分别为205.75亿元、231.25亿元、264.85亿元、261.27亿元、241.57亿元,交易笔数分别为29.03亿、35.41亿、40.13亿、39.11亿、33.62亿。

传统强势业务继续增长,新业务继续烧钱,但其中也不乏亮点。

综合两组数据来看,2021年第四季度,无论是餐饮外卖收入还是餐饮外卖交易笔数,美团均出现了下滑。2021年年末,全国疫情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上海、北京等地的疫情反复发生在2022年上半年,在此背景下,餐饮外卖业务取得如此业绩,意味着该业务的发展遇到了瓶颈。

因此,美团业绩的增长只能基于庞大的交易用户数目以及骑手团队孵化出新业务与新的商业模式。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季度,作为曾经“新业务”的美团闪购保持了高速增长趋势,其日均订单量达到430万,用户交易频次的增长使得订单量显著增加。

美团财报未单独披露美团闪购的经营数据,但根据活跃商家数量的变动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美团闪购业务的增长。2021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二季度,美团闪购的活跃商家数量分别为710万、770万、830万、880万、900万、920万,即便是疫情反复的2022年第一季度,活跃商家数量依然保持着20万的增长。由此看来,继餐饮外卖、到店业务之后,美团闪购将成为公司业绩的另一增长点。

统计口径调整之后,新业务只剩下“烧钱”的美团优选、美团买菜两大核心业务与其他边缘业务。2022年第二季度,新业务总收入为141.59亿元,同比增长40.69%;经营亏损为-67.90亿元,而上年同期的经营亏损额度高达-87.85亿元。新业务总收入增长的同时,亏损额度也显著缩减。

财报显示,新业务收入增长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美团优选与更多品牌建立合作关系,满足了消费者对优质及高性价比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美团买菜的季度交易用户数和订单量均创新高,更为重要的是,公司还是在第二季度疫情反复的情况下取得如此业绩,随着订单量以及运营效率的提升,新业务的商业模式也趋于清晰。

总的来看,虽然传统强势业务增长面临瓶颈,但“新”业务的崛起也给美团带来了一定的想象空间。

猜你喜欢

笔数美团财报
No.2 知乎2021年全年营收29.59亿元,同比增长119%
美团打车独立运营王兴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美团打车独立运营王兴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乐高2020年上半年财报:收入同比增长7%
2019年手机银行交易金额 同比增长近四成
美团点评和拼多多体现了对数字中国的兴奋之情
车企财报:几家欢喜几家愁
PPG公布2017年第二季度财报
隆昌农商银行前锋支行
美团、大众点评抱团御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