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无声无息地消亡了,没有人注意到
——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读后感
2022-10-22加拿大叶开
加拿大 叶开
我也是养鸡的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对于罗马帝国衰亡的记忆,都停留在瑞士戏剧家迪伦马特的名作《罗慕路斯大帝》的段落上:
罗慕路斯:你是养鸡的?
日耳曼人 :一种嗜好。
罗慕路斯:奇了!我也是养鸡的。
历史上,罗慕路斯为西罗马帝国末代皇帝,十五岁登基十六岁退位。
迪伦马特把罗慕路斯改成五十多岁、登基二十多年的中年人。在这部“非历史的历史剧”里,罗慕路斯大帝在皇宫里养着一群母鸡,专等着它们下蛋。母鸡们以罗马先帝来命名,具“诋毁先帝”之意味——据年老昏庸的佞臣报告,凯撒、奥古斯都、提比略都不下蛋,只有坏皇帝多米蒂安下了一个蛋。哲学家皇帝奥勒留也下了一个蛋,但花母鸡奥多亚克却下了两个蛋——蛮族日耳曼人的君王奥多亚克正率领日耳曼大军蝗虫般涌入罗马。
一开场,罗马骑兵队长史普里乌斯冒死突围,策马急奔,去罗慕路斯大帝的行宫,向他汇报日耳曼人打进城来的消息。但他在门口就被两个佞臣挡住,让他去填表、申报、等待,几天或者十几天后,或许有机会面见圣上。
浑身血污、精疲力尽的骑兵队长纵然恼火,但官僚制度稳如泰山,他也无计可施。
瑞士往东北方向不远,另有一处罗马帝国文化圈之名城布拉格,弗朗茨·卡夫卡更早地在《城堡》里揭露了这种 “官僚主义”的荒谬:约瑟夫·K 想尽办法试图进城,最终都不得其门而入。
“官僚系统”这个庞然大物横亘在人们面前,渺小的你我无法逃脱。
人类历史上只有一个人能摆脱它,那就是迪伦马特笔下的罗慕路斯大帝。
历史与虚构
第二幕,罗慕路斯大帝在佞臣的簇拥下,严肃地探讨着母鸡下不下蛋的哲学问题。
罗慕路斯大帝本人并不昏庸,可以把他看成绝望主义哲学家。哲学家皇帝奥勒留“下了一个蛋”,是他的偶像之一。罗慕路斯还担任着皇帝之职,是想让这个官僚系统尽快断气——如台词所云:停止存在。
《罗慕路斯大帝》作于1948年,其时二战摧毁了传统价值观,让破碎的世界变成了粉尘。这部作品上演不久,就给迪伦马特带来了名声。从第一幕出场与侍臣严肃地探讨母鸡下蛋开始,罗慕路斯大帝这个荒诞人物形象就成型了。
罗慕路斯大帝精通历史,熟读经典,他反历史反传统,属于“历史虚无主义者”。他认为帝国已经走到了尽头,不应该继续“存在”了。他要亲手终止这个时代——通过自己“被杀死”,而让罗马帝国“被停止存在”。
这不是真实的罗慕路斯皇帝,而是作者独特历史观念的造物。
历史上,罗慕路斯的父亲奥列斯特是一个传奇人物。蛮族出身,曾随匈人首领阿提拉侵入罗马帝国。阿提拉病逝后,他投奔东罗马帝国,不久之后就当上了将军,继而被派到西罗马帝国。在罗马,他成为倒数第二位皇帝的辅命大臣。皇帝被暗杀后,他迅速平定了局势,扶持儿子罗慕路斯当了皇帝。奥列斯特有将才,有胆识。在罗马帝国的夕阳照耀下,他做着无回天之力的夕阳武士。
罗慕路斯登上帝位不久,意大利北部的蛮族将领就因薪俸问题而发生骚乱。奥列斯特率部征讨,战败被杀,而蛮族首领奥多亚克则率领军队攻入了罗马。严格地说,奥多亚克不算是日耳曼部落首领,而是罗马军队里的蛮族将军。他让罗慕路斯体面退位,到一所豪华别墅去养老,每年例给6000 金币。这幢别墅可能是凯撒时代的首富鲁库鲁斯修建的,在意大利半岛西海岸,面向第勒尼安海,极目远眺,撒丁岛在遥不可及处,隐约浮沉。
罗慕路斯仅担任皇帝一年,就被迫退位了。这年他才十六岁,只是一个初中毕业生的年龄。这时的罗马虽称帝国,但对不列颠、高卢、西班牙、北非等属地都鞭长莫及了;就连意大利半岛都岌岌可危,北方蛮族说来就来一下,比邻村的人来串门还频繁。
罗慕路斯退位后,奥多亚克没有即位为帝,也没有扶持另外一位皇帝。西罗马帝国的皇帝宝座就这样空缺了。接着,一度庞大而强盛的罗马帝国无声地消亡了,“没有人注意到”。
不管是真实的历史,还是迪伦马特戏剧里虚构的情节,西罗马帝国都被“停止存在”了。
这是虚构与真实都共同承认的。
罗马第一情人
从凯撒被尊为“第一公民”到罗慕路斯黯然退位,罗马帝国从一个以地中海为“内湖”,横跨欧、亚、非三大陆的庞然大物,最终化为飞灰而湮灭,享龄半千年。在帝国之前,还有一个长达七百年的共和时代。
任何朝代、任何事物,都会由盛而衰,最终衰亡。但羡叹其繁荣昌盛,又哀悼她的衰容凋貌,难免让人黯然神伤。
遥想凯撒当年,风流倜傥、雄姿英发,罗马贵妇无不倾情动意。他学识渊博,又能文能武。曾轻兵急进,在高卢攻城拔寨,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戎马倥偬八年间,为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安定与和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凯撒出身于罗马最有名望的贵族,精通希腊文学与修辞学,是拉丁语散文大师。征战高卢的八年间,他写下了名作《高卢战记》,却在取得空前成就时,被罗马元老院称为“国家公敌”。生死存亡之际,凯撒率部翻越阿尔卑斯山,以轻骑“渡过卢比孔河”。
他日夜兼程进军罗马城,继而横渡亚得里亚海,在希腊以少胜多击败庞培,挥师北上穿越博斯普鲁斯海峡,沿着小亚细亚海岸不断进击,一直到兵临埃及。经过四年苦战,凯撒击败了天才将军庞培及其追随者。
凯撒的名作《内战记》里,写了最后一句:
我在亚历山大港,得知了庞培的死讯。
凯撒的《高卢战记》与《内战记》,被认为是最好的拉丁文。
凯撒年轻时以风流倜傥著称,在美男子满街的罗马城,他最注重自己的着装。他的托加长袍是最华贵的,他的穿着是最得体的。加上他颀长健美,更魅力四射。据说,半个罗马城贵妇都是他的情人。而凯撒也不愧为古罗马第一情人,为取悦情人从来都不惜血本。为此他欠下了几千万,一直到平定高卢后才还清所有债务。凯撒对情妇的孩子也视作己出。一位情人的儿子布鲁图,他就收为养子。布鲁图却一直反对凯撒,在元老院反对凯撒,在内战时期加入庞培集团。内战结束后,凯撒却不计前嫌,让他回到了元老院。而布鲁图回归不久,又加入了刺杀凯撒的阴谋集团,并参与了刺杀凯撒的行动。
凯撒树敌甚多,去元老院却从不携带武器,也不带贴身侍卫。几位刺客用藏在身上的利器突然袭击,他身中三十伤,只有一刀是致命的。凯撒知道命不久于人世,却没有忘记尊严与风度。他用托加长袍遮住受伤的身体,说:
布鲁图,你也在啊。
情人般的写作
以上这些关于凯撒的内容,都是《罗马人的故事》里写的。读完两个多月,竟然还能记住,可见盐野七生的叙事技巧之高明。历史叙事容易冗长无趣,但盐野七生的语言不瘦不腴,恰到好处。这套书的中译文本也好。十五卷本规模不小,又是多人合译,因此统稿与编辑的工作十分重要。作为资深文学编辑,我极能体会其巨大的付出。
我一口气看完前五册,第二个月读完了中间五册,第三个月完成后五册。在全书结尾时,盐野七生说,十五卷远远写不尽罗马。当时,在一个匆忙的时代,对于读者而言,还是太长了。
《罗马人的故事》一至三册写罗马共和国时代,阐明了这样一个理念:“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从意大利半岛中部一个小镇开始,罗马人不断地拓展,持续出击,最终成为横跨欧、亚、非,把地中海变为“内海”的庞大帝国。主因是罗马人“前赴后继”、持续不断的韧性;而“罗马法典”则是另一个强大的驱动力——丰富无比、一代又一代叠加起来的“罗马法典”,成就了罗马,至今也影响深远。
第四、五册写凯撒,第六、七册写奥古斯都和他的义子提比略,都有独特之观点。盐野七生女士不从众批判罗马的帝国时代,她具有自己的独特历史观念。
第九册《条条大路通罗马》为盐野七生女士“独创”,在序言里她就得意地说,专门写罗马人修路(筑桥),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但尝试之后觉得很有成就感。
读完第九册,我深为一些资料和观点所震撼:罗马人建了八万公里的道路,不让外人进来;罗马人打通所有关隘,让人与物流通起来。
罗马人所到之处都修建了大道——八万公里高质量大道从罗马出发,延伸至足迹所到之处。从公元前312年修建第一条阿庇安大道开始,这些高规格的道路就在意大利半岛生长,向欧洲大陆延伸,并通向小亚细亚,拓展到中东、埃及、北非全境。为此,盐野七生女士改称为“条条大路出罗马”。
罗马大道向南到达西西里岛,向北延伸到意大利阿尔卑斯山,之后翻山越岭,一路进入今日瑞士,向西从法国一直通往西班牙;向北继续通往德国及荷兰、比利时等低地国家。罗马大道修通希腊全境后,从北部马其顿向北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沿着小亚细亚的地中海岸向南向西,一直贯穿了整个北非大地。今日的埃及、利比亚、突尼斯等地都修建了罗马大道。无所不能的罗马大道还穿过阿拉伯半岛的沙漠继续向南,从叙利亚一直向南,据说曾计划修到半岛最南的也门。可见,罗马人是实至名归的“基建狂魔”。
罗马大道远不止八万公里。他们还修建次级大道八万公里,私人修建小则达十五万公里以上——因此,罗马的各种道路加起来超过了三十万公里。罗马条条大路都免费通行,老百姓可以无偿使用。罗马大道修建时都做了精确测量,每隔一公里设立一个界碑,一直向前以至无限遥远之外……在两千多年前那么遥远的时代,古罗马修建的道路曾达到如此高的密度,运用了如此高超的技术,一想到就让你不由得神往。盐野七生女士对罗马文明一见倾心,20 世纪60年代来到罗马,定居下来后就再也没有离开。
罗马大道深刻地影响了欧洲交通路网,有些路桥穿越了漫长历史而矗立在光阴之外,两千年过去了仍在使用。这些罗马大道建成之后,都有完善的维护管理部门,定期检查和维修,保证道路的完好通畅。沿着主要的罗马大道,还配置了驿站和旅馆,为旅行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当时有一种公共交通马车,沿着特定的大道行驶,人们缴纳一定的费用,就可以搭乘进行长途旅行。从罗马出发,若干天之后到达法国,到达西班牙,都是顺利、通畅而安全的。
此外,盐野七生女士还介绍了罗马人的其他工程奇迹,如无论城市大小,都修建了高质量的引水渠道,其中的饮用水一部分供市民免费使用,一部分收费低廉地引入工厂作坊。建设引水渠的费用,主要由公家出资,另有帝王或巨富赞助修建。罗马皇帝功成名就,都爱修建公共建筑,供市民免费使用。罗马人无论到哪里都会建设完备的大浴场,而这些大浴场都有完善的热水与冷水供应,皇帝们也都是“与民同乐”的。罗马建造了数千座桥梁,不仅优美而且质量一流。至今都被视为奇迹的万神殿,到过的游客想必都印象深刻。罗马的建筑奇迹太多了,归纳起来最重要的有三项:道路、引水渠、上下水道,外加大浴场。具体就不一一介绍了,读者君可自己移步细看。
盐野七生女士在书中也介绍了宗教的兴起,以及它对罗马和希腊文化的毁坏。虽然采用客观叙事,但她对这宗教的反感很明显。在描写了宗教毁坏古罗马文明时,她这样说:
如果我能穿越时间回到那个时代,我会信教吗?我想还是不会的。
从20 世纪60年代就居住在罗马的盐野七生女士,实在是太爱古罗马文化了,以至于一想到这种伟大的文明是被宗教大肆毁坏的,她就无法宽恕。
在已有德国蒙森的《罗马史》、英国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等名作之后,为何还要写一部《罗马人的故事》?盐野七生女士说,之前的很多历史作品都只关注“罗马的衰亡”。她想,既然有“衰亡”,就必定有“强盛”,为什么不可以去看看他们强盛时的样子呢?于是,她返回去看凯撒和他开始的帝政时代,发现不像后人批评的那么糟糕。文艺复兴以后,尤其法国大革命以后,知识分子对“帝政”的厌恶,使很多历史学家也对凯撒等古罗马皇帝戴上了有色眼镜,总是以贬抑态度为主。比如奥古斯都的义子、继他的位担任“第一公民”的提比略,后世好评不多,但盐野七生发掘史料,认为他是被误解和被中伤了。尤其是被罗马元老院采取了“抹杀”手法,让他丧失了“存在感”。不过,盐野七生女士认为,无论多么厌恶“帝政”的历史学家,都很难真正地说凯撒的坏话。
十五卷本《罗马人的故事》的最后一章,作者内心似乎郁积着的巨大的悲伤,彻底抒发出来了:
罗马无声无息地灭亡了,没有人注意到。
我甚至想,如果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公元476年秋天的罗马,把麦克风对着过往的行人问:罗马帝国灭亡了,您有什么感想?我会得到怎样的回答呢?
也许有人会表情惊讶地说:
“灭亡了?什么时候?”
也许有人会嘴角挂着讽刺的笑容回答说:
“它不是还活着吗?”
盐野七生女士以写作打通了古罗马文明史,读完之后让人感觉豁然开朗——古罗马不仅有“衰亡”,还有“繁盛”;不仅有耻辱,更多的是荣耀。只哀悼她的衰亡,而不欣赏她的繁盛,则是片面的。
我先读了盐野七生的《希腊人的故事》三卷本,写了一篇读后感,然后再读《罗马人的故事》。这样前后贯通,感觉更加顺畅。
《罗马人的故事》一、二、三册可作为一个阅读阶段;第四、五册,作为第二个阅读阶段;第九册《条条大路通罗马》可单列阅读。其他各册,随意抽阅可也。
停止存在
读完一部喜欢的作品,我一般都会写一篇读后感。一则与朋友们分享阅读的心得,二则记下心路阅程。但《罗马人的故事》太长了,一直找不到一个很好的角度。然后,我读到了“罗马无声无息地灭亡了,没有人注意到”这句,被深深打动了。
一篇几千字的读后感,不可能做到从最后一册开始回顾所有内容。罗马有一千三百年的漫长历史,十五册《罗马人的故事》也不能事无巨细地复述出来,也只是挂一漏万。
历史故事、历史专著,不是天然存在的某种客观事物,而是作者个人观点的具体体现。盐野七生的历史观,不同于蒙森与吉本的历史观,她保留了东方文化的视野,而且带有复古主义态度。
读完《罗马人的故事》,一些宗教观念被纠正了。到底是改变了什么?我还没有勇气说出来。或许到了本文最后,我仍然要把它埋藏在内心深处。
20 世纪90年代中,在华东师范大学学生活动中心的书展上,我看到了《迪伦马特小说集》,为“外国文艺丛书”之一种,译者张佩芬。我写上购买日期和地点。其中《抛锚》《诺言》和《法官与刽子手》是记忆最深的,二十多年后,一些情节还清晰地留在记忆。
后来又买过迪伦马特的《老妇还乡》,译者为叶廷芳、韩瑞祥,属于“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之一。《老妇还乡》与《天使降落巴比伦》《物理学家》《罗慕路斯大帝》是迪伦马特最好的四部话剧。当年读这些话剧就像读小说一样畅快,但读其他人的喜剧则无这种感受。迪伦马特的戏剧是独一无二的,最有文本可读性的。他的作品从一开始就抓住你,那种无处不在的荒谬感,让你深陷其中,让你欲罢不能——在当今时代,如果有谁能写出反历史之荒谬感,也能牢牢抓住读者吧。
翻到这部名剧最后——
【史普里乌斯·梯图斯·马玛从台后冲出来,两手握着一把出鞘的剑。】
史普里乌斯 :把皇帝带来!我要杀死他!
【意大利国王威风凛凛地迎上去。】
鄂多亚克:把你的剑放下,骑兵队长。没有皇帝了。
史普里乌斯:那帝国呢!
鄂多亚克:解体了。
史普里乌斯:那么我这位最后的皇家军官睡过了头,没见着他祖国的灭亡!
【史普里乌斯·梯图斯·玛不胜震惊,倒下。】
罗慕路斯:因此,我的先生们,罗马帝国已经停止存在了。
2022年6月23日于多伦多
2022年6月29日改于多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