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开虚实绞缠的涟漪
2022-10-22指尖
文 指尖
致命魔术
他们一样高低,一样骨瘦如柴,一样乱蓬蓬的头发里,住满透明的虱子,一样倔强的眼神,脚底一样厚厚的茧,脸上和手上布满一样形状的伤口,并散发着由肥料、鱼腥、草、蘑菇、烟、牛奶、干酪、泥巴、汗水、尿水混合成的一模一样的难闻味道,他们有一样多的愤怒、残忍、仇恨和隐忍,也有一样的对母亲和家庭的渴望。在阁楼逼仄的空间里,他们通过残留着母亲温度的大辞典识字、复习和记忆,并用文字、图画和符号,在厚厚的笔记本上一起记录他们难以预料的每一天。在夜里,他们盖着薄薄的单子睡觉,梦里大雪落下,寒风呼啸,他们被冻得瑟瑟发抖。外婆的耳光,无法逃脱的摔伤、擦伤、割伤、苦役、寒冷,以及小镇人们给予的诬陷,讥讽、毒打和唾骂组成他们全部的生活。匈牙利作家雅歌塔·克里斯多夫的《恶童日记》,平静轻松、不乏诙谐的语境之下,却暗藏危机,波涛汹涌,让人生出强烈的惊悚感,以及痛苦和惋惜。当战争成为生活常态,人们将经历家破人亡无枝可依的窘境,生存成为最后、最用力的事。一对双胞胎的幸福童年,一夜之间被战争摧毁,当兵的父亲杳无音信,为了安全考虑,母亲不得不把他们从城里送往乡下的外婆家。但此刻的乡下,远不是想象中的平安乐土与世外桃源,战争的潮水同样也吞噬着这里,遍布村庄的持枪军人如入无人之境,包括外婆家的院子都被军队征用,更令人伤心的是小镇的人们因为战争的侵入,变得冷酷残忍,眼睁睁看着即将被屠杀的犹太人却无动于衷。两个拥有彼此影子和实体的孩童,身上的教养和善良的光辉,在生活面前,被一点一点消磨殆尽,他们不再剪指甲、理发、沐浴、刷牙漱口,渐渐学会忍饥挨饿,并在饥寒交迫之际,学会了劈柴,整理葡萄园,给院子里的蔬菜浇水,给家禽们喂食,赶着羊群到河边吃草,装独轮车,抓鱼,捡拾附近房屋废墟的砖头和木头,并建造了一座小桥,他们还学会了偷盗、乞讨、欺骗和冷漠。他们互打耳光练习忍受皮肉之苦,每一巴掌,每一拳,每一脚都像打向自己的身体。似乎比起挨他人的打,自己挥向自己的拳头,无论多重都能忍受。他们拣世上最恶毒、最难听的话语互相咒骂,仿佛一口又一口黏痰,啐在自己身体之上。他们故意让自己挨饿,看着外婆将整只烧鸡吃下而麻木不仁。在“我当瞎子你当聋子”的游戏中,他们看到、听到世上最残忍的画面和声音——杀戮和轰炸。当意志力不断顽强以后,他们终于学会了杀生、顶撞和反抗,把青蛙钉在木头上,弄死成排的甲虫,将炮弹放进侮辱将死犹太人的女仆的炉子里,让她毁容。他们还跑去教堂,敲诈卑鄙无耻的神父。他们以坚强的意志,承受生活烙下的任何痛苦耻辱的印戳,从不逃避。
显然他们比纳博科夫笔下《连体怪物的生活情景》中的劳埃德和弗劳埃德幸运。因为特殊的身体构造,劳埃德和弗劳埃德只能坐在湿漉漉的旧水池旁的一堵白灰墙下,像展览品般吸引着七英尺高的牧羊人、戴眼镜的矮个子秃头男人、一些士兵和叽叽喳喳的孩子们的目光,这些人像一条条蠕虫,穿过山茱萸、忍冬草和歪脖子的紫荆树林,来到铺着鹅卵石的院子里,目光紧紧盯着劳埃德和弗劳埃德之间的连体部分,神情中饱含新奇、快活,以及耻笑和鄙视。幼小的劳埃德和弗劳埃德,最终将所有欢乐、自豪、温柔、爱慕,以及对上帝的感恩全都转化成了恐惧和失望,他们不得不运用生理本能,努力地让共同的行动和各自的行动都达到高度的协调。当然,这只限于童年时期,那时他们身体灵巧,想法简单,“如果我们中的一个正要俯身去采一朵漂亮的雏菊,恰在此刻,另一位正好要伸手去摘一颗成熟的无花果,谁能成功,取决于谁的动作正好和我们固有的共同节奏在当时的爆发点相一致,结果便是那个没有踩在点上的动作,经过一阵非常短暂的舞蹈般的抖动,被活活扯了回去,融化到另一个已经完成的动作荡开的涟漪中。我说‘荡开的涟漪’,是因为没采到的花似乎阴魂不散,还在正要摘果子的手指中间抖动。”但随着慢慢长大,他们洞悉了别人目光所赋予的巨大侮辱,开始诘问自己和彼此:那样顽强地活下来,到底是因为什么?大人们为什么不给他们做身体分离手术?没有答案,他们只能更紧地靠在一起,做同样的梦境。在梦中,他们身处一个灰蒙蒙的早晨,他们捡起一根小树枝,在地上画了一艘带有三根桅杆的船。怪异的身体姿态,稀见的连体双生子,最终成了别人口中的怪胎、妖人,以及取笑和诅咒的话题,更成为贪婪的外公亚罕的摇钱树,他将他们展览出来赚钱,一时吸引了很多观众。这些观众既承认他们真实存在,又怀疑这种真实的可信程度,于是,命令他们相互说话、下跳棋,或玩类似的游戏,试图鉴定出谁的智力更胜一筹。九岁那年,他们终于在一件宽大的黑色牧师斗篷的掩护下出逃了。太阳刚刚升起,三月冷飕飕的风就像一层层半透明的冰,紫荆树上开着粗糙的花,在风里形成淡紫色的蒙眬小点。“我们身后是又长又矮的房子,里面住满了胖女人和她们的恶臭难闻的丈夫,全都在酣睡。我和劳埃德没有说一句话,连看都没互看一眼。劳埃德扔了他手中的树枝,伸出右臂搂住我的肩头。朝那条柏树小径走去,再往下就是海边。”
来自东方的《释门法戒录》中曾记载过南昌兄弟的故事,此二人“系双生,容貌音声,父母亦难猝辨,至各以衣色别之”。长大以后,他们同时娶妻,同时考取秀才,无不相同。这时发生了一件事,两人在赶考的路上,借宿于一户人家,不料邻家有个女子百般引诱兄长,兄长断然拒绝,他还告诫弟弟要小心,不要上了这个女子的当。谁知弟弟假装答应了,却悄悄去找那女子,还谎称自己是双生子中的兄长,并许下考中后回来娶她为妻的誓言。惩恶扬善,历来是古代人们的道德标准,同时也是传统文化价值的取向。加上这则故事原本是佛家倡导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所以最终兄长中榜,弟弟在意料之中落榜了。可见,对于双生子来说,虽然同胞所生,最终还是会各个不同。《恶童日记》中的兄弟俩,最终分离,一个回到原来熟悉的城市,一个依旧留在炮火连天的小镇。《连体怪物的生活情景》中连体兄弟即使无法分开,在他们充满不幸的余生中,依然要纠结于那次不成功的逃跑,每一个阶段,各种情况,细枝末节,并在各自的泪水中,各自悔恨那次出逃中的不小心,惊动了那只多嘴的画眉鸟,让别有用心的绑架者彻底接管了他们的命运。生命中最难以承认的痛点是什么?或许就是命运施展的无聊魔术,让那个满脸麻子的矮小男人凭空出现。他戴着廉价的眼镜,一块镜片坏了,用一点点胶布粘着。
身体里的那个怪家伙
视频中,一个学步的小女孩正在认真走路,一个不经意的转身,她突然发现身后有一个庞大的暗色阴影,一时间她被吓得哇哇大哭起来。她害怕那个来自身体的暗喻,一个黑暗的、有重量的、枷锁般的存在。当然,白纸般的生命起初,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短暂的时刻,过不了一年,小女孩对影子的恐惧就会消失,这不过是个时间问题,乃至随着她长大,还会渐渐开始依赖影子的陪伴。
在童年时期,每个小孩最好的玩伴,大约都是自己的影子。站在树荫外面,跟一株榆树或杨树比较谁的影子更长更大,似乎是一件孩子们都喜欢去做的事。小孩们聚在一起,还喜欢玩影子游戏,他们站在那里,背对着阳光,看谁的影子更长,更大,更好看,为了使自己的影子在一群影子里凸显出来,有人会不停地向上跳,摇晃手臂。还有一种游戏是踩影子,每个人都必须不停地跑来跑去,尽量不让别人踩到自己的影子,当自己的影子要被踩到的时候,就选择蹲下,或者躲到阴影里。如果被人踩到影子,会有种失败的痛意,那感觉得好几天之后才会忘记。
古代志怪文学里讲,鄱阳湖里住着一条五百多岁的黑鱼精,能呼风唤雨,变昼为夜,可谓神通广大,所以常常为非作歹,伤人性命,弄得周围百姓惶恐不安。附近会法术的高人,多次尝试捉拿,因功力无法与之抗衡,均以失败告终。就这样几十年过去了,即便勤加修炼,高人也拗不过时间的摧枯拉朽,不得不带着遗憾离世。继承者遵从法师父亲的遗愿,取出一面小铜镜,请受害者的后人拿着镜子去照人,倘若发现有三条影子的人,那就是能降妖捉魔的人。当然,按照现代科学诠释,影子是由于物体遮住了光线的传播,而形成的较暗区域,是一种正常的光学现象。所以,在同一光源(日光)下,物体不大可能出现两个、三个影子。但艺术作品令人安慰之处恰恰在此,它可以创造出无数种可能,来抵达我们想象中的终极完满。故事中拥有三个影子的人,一定是存在的,只是寻找的时间要长些,要曲折些,寻访人要丢弃一些珍贵,要在希望和失望的煎熬中多次灰心、多次忍耐,并迎来最终的柳暗花明。那个人突然出现在阳光下,三条影子环绕在他周围,像一尊醒目的纪念碑,寻访人甚至根本不用拿出镜子,就看见了那三条影子。于是,如法师所愿,拥有三条影子的小孩,成功将黑鱼精捉拿。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经历重重困阻,种种考验,终成正果,各成一佛,期间经受了九九八十一难的考验,其中许多劫难都跟影子有关。比如白骨精动不动就变成他人来蒙蔽唐僧,比如乌鸡国变成假唐僧的青毛狮子。而拥有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在第五十七回,一不小心,竟被别人假冒了。他看着他,就像看着自己的影子。这事发生在师傅唐三藏因孙悟空当众打死多人,无法原谅徒弟,执意赶走泼猴之后,此时的八戒和沙僧因为一路上不知道受了师兄多少气而默认了师傅的决定,乃至他们心里生出贪婪的幻觉,师兄这一走,自己的功绩排名就会靠前。孙悟空一气之下驾筋斗云真的远走,正好让影子有了可乘之机。其实,世间并没有六耳猕猴,这句话在学艺之初,孙悟空就跟菩提祖师说过。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也不是遍地都是,世间只有三个金箍儿,只有三篇对应的咒语,所以在五十八回:“两个悟空拉拉扯扯,且行且斗,一路来到了灵山,如来正在为大众讲经。诵读之际,降下天花,就离开座位对众人说:‘你等都是一心之人,且看二心竟斗而来。’”原来,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的二心,另一个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说,影子不过是我们人格被分裂的部分,借助光线,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而已。
有部动画短片叫《没有影子的人》,故事讲述一个人用自己的影子跟魔术师换取了房子、车子和妻子等,当他真正开始享受富足的生活,享受阳光照耀和雨水滋润时,才发觉,没有影子的他,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即便他光鲜、富贵、漂亮,但还是被人孤立、排挤、讥笑,他只能躲开人群,孤独地活着。无法忍受的痛苦,让他决心从魔术师那里换回自己的影子,但是,影子既然消失,便不可能沿原路返回,魔术师大约已将他的影子交换给了其他人。无奈之下,他只好用所有的财富换了一双一步可跨越七英里的神行靴。从此,世间到处都可以看到一个寻找影子的人,他低着头,疾走,快跑,在别人的影子中捕捉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每次眼看就要抓住了,影子却从他手中逃脱,自己的影子,仿佛一个贪玩的孩子,永永远远离开了他。他垂头丧气,悔恨不已,最终来到一个岛上,成为一个皮影戏剧团的成员,没有影子,成为他被招进来的原因。他只有通过木偶的影子,来幻想自己影子的回归,在这种幻想中,他似乎也重拾了旧日的欢乐。影子在这里,不止包含一个人的身份,一个实实在在的生命个体,一个可以被识别的名字,还代表了一个人的灵魂以及内里。
李白的《月下独酌》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之句,这跟三个影子并无干系,只是光源、实体、影子组成的三人,虽然表达的是无尽孤独,但却形象地描画出了人间抱团取暖的重要性。在人世的任何地方,我们所遇的每个人,都是我们的镜像,都带有我们的影子,虚弱的、温情的、乖戾的、悲伤的……你无法预料下一刻会遇见自己的哪一面,但,每一面都是你自己,每一面都提醒你生而为人所要克服和坚持的品行。
互为镜像的现实与文学
十几岁的时候,我们家搬了新家,家里添了件叫立柜的新家具,两个柜扇中间镶了一块跟柜扇同样大的玻璃,在当时,这的确是件新奇的事。但那样一面光闪闪的镜子,让大人们心怀惴惴,似乎通过镜像映照出来的事物越多,他们心里的恐惧就会越大。最终,立柜被放置在墙角,沙发扶手挡住半面镜子。通过镜像折射出来的世界减半后,我们对镜子以及镜像世界的恐惧也减半了,好像它已成为一个若有如无的物体。但即便如此,我母亲还是不断告诫我们,在一些时候千万不要看镜子,比如晚上。镜子在白天是人用的,但到了晚上鬼魂会来霸占它,所以晚上照镜子会看到不干净的东西,还有被吸进镜子里去的危险。还有,据说吃饭时也不能照镜子,那样你会越吃越饿,因为你吃下去的每一口饭,都将进入镜子里那个人的肚子里,虽说看起来是你在咀嚼,但饭却是进了镜子里的另外那个人的肚子里。
当外婆过世后,八岁的奈莉随着父母回到了外婆的旧居,在这里,奈莉像一个局外人,孤独而无所事事。妈妈玛莉安看起来状态很差,乃至有天早上醒来,奈莉发觉妈妈出走了,一座老旧的房子里,就剩下她和爸爸两个跟这栋房子完全没联系的人。奈莉想起妈妈讲过小时候的故事,便离开房子,走进了树林,她远远看见了妈妈故事里的那座小木屋,它是用树枝搭建的,摇摇欲坠,四处透风,十分简陋,就像奈莉此时的家庭。突然,她看见一个小女孩,拉着长长的树枝,从远处向她走来,经过身边时,她突然发觉,这个小女孩是如此熟悉,她就像镜子里的自己,跟她一样的金发,一样的眼睛颜色,一样的嘴巴形状。不用问,她就知道她的名字叫玛莉安,是的,她遇见了自己的妈妈,一个跟自己同龄的小女孩,正在搭建故事里的小木屋。森林和想象成为一面巨大的镜子,镜像之中,奈莉获得了玛莉安的友谊,于是,她们一起搭房子,一起用绳子捆牢树枝,大雨突至,玛莉安邀奈莉到她家避雨,于是,她又一次走进了这座熟悉的房子,她遇见了年轻的外婆,喝到了小妈妈玛莉安亲手做的热巧克力,了解到玛莉安的病和马上要进行的手术。在即将告别的前夜,她跟玛莉安住在一张床上。她跟玛莉安说,我是你未来的女儿,我不明白,在未来的某一天,你为什么要离家出走。这是一部打着奇幻旗号的电影,由瑟琳·席安玛执导,名叫《小妈妈》,她用电影独特的叙事方式,让我们看到了记忆镜像反射下,生命源头之间的默契、融合以及理解。
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笔下的《星辰时刻》里,那个生活艰辛,丑陋而粗糙的东北姑娘,像一只流浪狗,更像一株龙爪茅,孤独叠着孤独,失败连着失败,镜子里,并不是一张生锈的年轻姑娘的面孔,而是一张疲惫不堪胡须蔓生的脸。文学成为他们彼此的镜像,一个是叙述者,一个是演绎者,两个孤独相撞,就变成了一个。是的,他们有太多需要交流沟通或者交换的东西,当苦难把人们逼到绝境,当玛卡贝娅躺在地上,越来越变成一个玛卡贝娅,仿佛抵达了自己的时候,我们终于明白,死亡成就了所有的“星辰时刻”。而在《糜骨之壤》中,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为我们展示了波兰边境被大雪覆盖的山林,在人迹稀少的小村庄里,隐居着一位身患疾病的老妇人,她叫雅尼娜。她精通占星术,喜欢威廉·布莱克的诗歌,并热衷于动物保护事业。有一天,她的邻居“大脚”被一块小鹿骨头卡住喉咙,死在家里。雅尼娜看见“窗台上摆着砍下来的鹿头,它们半眯着眼睛,仿佛正在观察人类的活动,也仿佛在传达一个无言的信息:这只是一个开头,一切才刚刚开始”。从这天起,动物们就开启了连环复仇杀人,每一个受害者都是当地的猎人,每一具尸体旁都有动物们故意留下的痕迹。在历史上,人类曾面临许多灾难,从欧洲黑死病,到大爆发的鼠疫等等,类似的灾难曾让人类付出了巨大代价,而今天,人类还在有意无意地破坏自然生态,虐待猎杀动物,“若牛杀死了女人或男人,就应被石头砸死”。自然界里,一切事物都是相互映照,彼此相连的。在生存与毁灭、善良与杀戮之间,应该有一面镜子,就像文学与现实之间那面镜子一样,通过镜像,我们感受彼此的痛和爱,理解彼此的苦衷和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