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位一体”系统性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2-10-22温东荣郭晓云尤钦民王海斌

科教导刊 2022年14期
关键词:创业项目五位一体大学生

温东荣,郭晓云,尤钦民,王海斌*

(龙岩学院,福建 龙岩 364012)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具有丰富知识储备和较强创造力的群体,是创新创业过程中的重要力量。因此,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加强创业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变得刻不容缓、势在必行,是极具现实意义的时代课题。

1 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意义

高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国家发展所需的人才,当前,在“双创”的时代大背景下,高校加强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原因如下:一是从国家层面来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关键是要实现发展动力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体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即新生劳动力要发挥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创新创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双创”人才资源保障,从而有效提升国家竞争力。二是从高校层面出发,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教学的补充,还是对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途径。同时,高等院校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人才培养效果,为国家的经济转型培养适应时代、适合行业的创新创业人才,是高等教育的职责与使命。三是就学生个体而言,接受创新创业教育既能提升自我个人综合素质,也能为职业生涯规划、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方向和铺垫,缓解就业形势严峻带来的压力。

2 当前高校双创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既有助于高校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又能丰富教育教学体系。然而,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尚处在起步阶段,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又是一项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长期性的工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双创教育体系尚未完善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给予了各种配套政策支持,然而,我国高校双创教育起步也仅有数余年,不少高校受现有体制机制和软硬件条件的制约,尚未建立完善的培养体系,课程设置也较为零散,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内容缺失和跨学科融合渗透不足等问题,也未能真正达到创新创业与学生专业培养完全融合的程度,导致学校整体创新创业氛围不足,一些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缺乏系统性的知识传授和培训。

2.2 专业师资力量缺乏

从目前全国高校整体来看,从事双创教育的专业师资力量短缺,甚至可以说是严重缺乏。担任双创课程的教师主要以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兼职等为主,系统性强、拥有创业实战经历、专业水平高的授课教师和创业导师队伍少。所以,无论是数量配比,还是师资专业性上,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2.3 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

虽然目前大部分学校都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承担着学校的创新创业教学与人才培养,但据调查,不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相对单一,课程设置中更偏重于课堂和书本知识的传播,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同时,相当一部分高校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平台,相关设施设备也不够完善。

3 构建“五位一体”系统性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2015 年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喷发,激发了大学生群体的创业热情,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功能,对高校学科、科研成果、公共平台以及优势师资资源等进行合理的整合与优化,高效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助力大学生更好地创新创业,是本课题组研究的一个问题。在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本课题组提出了“五位一体”系统性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五位一体”系统性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在于,系统化构建了一个聚合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包含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授课,创新创业实践的开展,创业培训,创业项目立项,创业大赛的组织参与等。该体系多角度、系统性地对学生进行完整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形成后可复制和推广至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高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以课程培育学生创业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所接受的课堂教学基本是以高考为主要目标的学科学习,极少接受创新创业基础知识教育,因此,创业基础知识极为薄弱,而开展“创新创业基础”——理论课程授课,有利于学生了解创新创业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目前已经普遍成为高校大一新生的基础课程,该课程2 学分,32 学时,于大一下学期讲授。以龙岩学院为例,该课程的讲授主要分为8 个章节,讲授的主要内容分别为“创新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的方法”“创业相关知识”“创业资源整合”“创新模式的梳理”“创业者与创业团队”“创办新企业”等。通过课程的学习,促使学生了解创业前应该积累哪些基本条件,创业基本的流程,培育了学生创业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3.2 以实践提升学生技能及创业素质

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了专业知识,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成果运用及转化的能力极为缺乏。大量的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对市场的调研与分析,缺乏对社会现实需求的了解,对于专业的背景及专业所从事的行业知之甚少。因此,大学生在创业前期必须深入了解所从事行业及专业的市场背景,而社会实践对于学生该方面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长期以来,共青团中央、团省委、高校团委每年都相应组织开展国家级、省级、校级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及寒假社会实践。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中国青年报每年联合举办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镜头中的三下乡”活动。这些活动都鼓励大学生以自身专业知识或科技成果为基础,积极组队,融入社会,服务行业及地方发展。

以龙岩学院为例,社会实践以大学一、二、三年级的学生为主,学生可以根据专业特性或共同的兴趣,跨专业、跨校组队并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开展前期,学生必须以团队名义提交实践的目的意义、实践主要内容、实践计划方案、实践预期成果等,即实践方案。实践方案完成后需经指导老师审定,实践项目负责人所在的院系审核,再经校级评审立项,校级优秀项目推荐省级立项,同理,省级优秀项目推荐国家立项。实践项目在获得立项后,学校给予必要的经费资助,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要求,进一步细化实践方案,进行人员分工并开展实践工作,最后将实践的成果进行总结和汇报、交流与分享。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自理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加强了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也更了解专业的地方需求及行业背景。

3.3 以培训完善学生创业的系统思维

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实践与实习之外,基本以校内学习为主,对于社会知识,如公司部门管理与产品营销等极为缺乏,而创业培训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该方面的能力。培训需要系统性的培训模式,包含初期、中期和后期。初期培训以邀请专业对应的行业、学会或协会专家为主,以此提高学生对所读专业,所在领域背景的认知;中期培训以邀请专业对应的企业部门经理或总监为主,例如,办公室、人事部、策划部、招商部、设计部、生产部、研发部、信息部、培训部、营销部、推广部等部门的负责人进行培训,介绍部门的工作职责、管理经验,开展模式并分享实际工作的案例,以此提高学生对企业运行及部门之间分工基本知识的了解,为创业过程中公司架构的建立奠定基础;后期培训以邀请专业对应的企业家为主,主要讲述企业创办过程中的经历及自身创办企业的感悟,以此让学生了解企业如何创办及创办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学生经过初期、中期、后期三期系统化的培训后,初步形成了创业的基本思维,为后续创业项目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4 以项目的形式推进大学生开展创业训练

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可分为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种,学生申报的项目通过评审按照项目内容的创新性、可行性等进行逐级推荐上报,再审核立项,同时对立项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从内容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包含三种类型,实验为主的创新训练项目、实验与创业结合的创业训练项目和以创业为主的创业实践项目;从创业的角度分析,三类项目各具特点,如创新训练项目主要培养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学术性研究设计、开展、总结等,通过研究奠定学术基础,获得研究成果,开发产品,可称之为创业的技术训练;创业训练项目主要培养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纂写商业计划书,模拟企业运行,初步实施企业实践,总结运行成效等,通过项目实施掌握企业运行的基本规则与企业管理的基本技能,可称之为创业的模拟运行;创业实践项目则是学生自主组队,在前期创新训练获得的成果及创业训练初步模拟运行的基础上,在校内与企业导师联合指导下,注册公司并管理和运行,可称之为创业的实践运作。可见,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

3.5 以竞赛磨炼学生创业项目

2021 年3 月22 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工作组发布2020 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共57 项竞赛入选。其中,创业类竞赛有11 项,包含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年会展示等。当前,全国高校普遍将纳入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的竞赛列为A 类赛事。

参加A类创新创业赛事,对于学生创业项目磨炼具有积极的作用,是检验学生创业项目可行性及优劣的重要路径。因为在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过程中,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创业项目进行综合性梳理,纂写完整的商业计划书,而完整的商业计划书,要求学生必须非常熟悉该创业项目:①创业项目的市场背景,市场现状、市场痛点;②创业项目与市场同类项目对比、优势及劣势;③创业项目的主要内容、创新点;④创业项目的生产、运营及管理模式;⑤创业项目落地情况、运行情况、推广情况、销售情况;⑥创业项目的财务现状、财务预测;⑦创业项目的团队架构、股权分配;⑧创业项目的未来发展计划等。在商业计划书完成之后,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还需参加内容侧重点不同的各种训练营、培训班,不断优化项目,经过各种培训打磨的优秀项目还需参加路演答辩并接受评委质询。以获得国家级奖项为例,一个创新创业项目在获得国家级奖项前,需经历校赛、省赛、国赛三个层次的初赛、复赛、决赛才具备资格。可见,参加创新创业竞赛,不仅可使学生的创业训练成果对外展示,锻炼学生创业能力,而且通过大赛磨炼可使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更加完善,可行性更强。

4 结论

创新创业是当前社会发展的潮流,大学生是这场潮流中的主角,如何有效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在于创新创业知识的讲授与人才的培养。本文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包含知识讲授、技能训练、培训引导、项目推进、竞赛磨炼等,该模式有助于大学生在校期间创新创业基本能力的锻炼,为大学生后期的创新创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创业项目五位一体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首届大学生创业项目通过立项资助
创业生态及孵化器深耕“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