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份红三叶新品系的形态特征比较分析

2022-10-21王玉祥

南方农业 2022年17期
关键词:株系花序分枝

赵 刚,汪 鹏,李 然,王玉祥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生态监测总站,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2.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

红三叶又名红车轴草(Trifolium pratenseL.),主要分布在欧洲、俄罗斯、新西兰、美国东部等地区,属温性植物,为豆科三叶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牧草品种之一[1]。红三叶在草原轮作中占重要地位,为良好饲料、绿肥,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品质好、适口性好等特点,也是花蜜来源之一[2-3]。红三叶寿命3~5 年,高35~110 cm,长茸毛;小叶椭圆状卵形至宽椭圆形,长34~44 mm,宽17~28 mm;主根入土深,一般90~150 cm,侧根主要分布于表层6~45 cm 的土层中;分枝能力强,一般为15~30 个,多者40 个。花序腋生,近头状,有大型总苞,总苞卵圆形,具纵脉;花萼筒状,萼齿线状披针形,最下面一齿较长,有长毛;花冠紫色或淡紫红色;荚果包被于宿存的萼内,倒卵形,长约2 mm,果皮膜质,有纵脉;花期5—8 月,寿命较长,荚果小,每荚有种子1 粒,种子肾形或椭圆形,千粒重1.5~2.2 g[4-5]。

红三叶属于异花授粉植物且自交不亲和,其种群是一个具有不同类型个体组成的杂合体,在红三叶种群内和种群间存在高水平的基因变异。红三叶可作为饲料用于牧草和水产动物食用,在世界各地广泛用作优质牧草、绿肥植物、水土保持植物和药用植物。我国红三叶育种工作起步较晚,育成的品种不多。截至2020 年,我国育成的红三叶品种有7 个,其中地方品种3 个,分别是巴东、岷山、巫溪;育成品种2 个,分别为鄂牧5号、甘红1号;引进品种2个,分别是希瑞斯、丰瑞德。育成的品种少,且有关红三叶品种选育的研究也不多,尤其是关于新疆红三叶的研究资料极少。目前,有关红三叶的研究集中在形态特征、组织培养、表型多样性、抗旱、耐热性等方面[6-9]。

新疆红三叶具有资源丰富、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等特点,但研究资料不多。基于此,本研究以自主选育的红三叶新品系为试验材料,在花期和成熟期对其花、种子的主要形态指标进行比较,以期为红三叶新品种的申报登记提供基础数据,也为新品种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新疆农业大学三坪农场。三坪农场土壤类型单一,无盐碱危害,主要特点是成土母质为冲洪积物的黄土和红土状物质;土类简单,80%的土壤为黄板土、灰黄土,另有少量的黑红土和火岗白板土。区内大部分土壤土层较厚,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质地良好,多为含砾砂壤土,有机质含量1.2%~1.5%。

1.2 供试材料

供试材料为新疆农业大学三坪农场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实验室选育的10 个优良株系(HSY01~10),材料亲本来源于新疆和国内外25个群体,开放授粉条件下在其后代中通过多次混合选择的优良株系后代种子。2017 年9 月秋播,行距30 cm,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5 次重复,同一区组应放在同一地块,小区之间过道宽50 cm,整个试验地四周设1 m保护行,小区面积15 m2(5 m×3 m)。

1.3 测量内容及方法

2019 年7 月中旬,在红三叶开花期,每个株系随机选取10 个单株,测量株高、单株分枝数、叶片长度、叶片宽度、茎长、茎粗,在盛花期(8 月上旬)测定单株花序数、花序长度、花序直径、单个花序小花数等,记录每个株系种子成熟时期。

1)株高:用直尺测量植株从地面至最高点的绝对高度;2)单株分枝数:以植株的一级分枝为准,记录每个单株的分枝数;3)叶片长度和宽度:选择已生长完全的复叶中间叶片,测量叶片长度和中间最宽处的距离;4)单株花序数:不统计现蕾期花序,记录每个植株所有已经开花的花序数;5)单个花序小花数:选择完全盛开的花序计数小花总数;6)茎长、茎粗、粒长、粒宽等用游标卡尺(±0.02 mm)测量,千粒重用千分之一天平测量。

1.4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16、IBM SPSS Statistic 19.0 等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方差分析

10个红三叶草材料的形态指标如表1所示。1)绝对株高最高的是HSY8,为109.40 cm;最矮的是HSY5,为83.00 cm;一般情况下株高的红三叶可用作牧草,矮的红三叶可用作观赏草。2)单株分枝数最多的是HSY10,为37.40 个;单株分枝数最小的是HSY2和HSY8,均为17.60个,其余株系在21~25个;单株分枝多的可用作牧草。3)HSY4 的茎粗最大,为4.66 mm;HSY5 的茎长最大,为97.50 mm。4)10 个株系的红三叶叶片形状均为椭圆形,茎秆直立中空,叶被有直立长茸毛。从叶片长度来看,HSY5 的叶长43.19 mm,叶宽32.82 mm,均显著高于其他株系。5)单枝花序数中,HSY10 最少,为4.00 个;HSY2 最多,为11.00 个。单序小花数中,HSY8 最多,为117.60个;HSY10 最少,为56.2 个;单枝花序数多的株系可作为观赏草和蜜源植物利用。6)红三叶种子一般为倒三角形、倒卵圆形或椭圆形,两侧扁。HSY8 的粒长2.16 mm,粒宽1.79 mm,呈小突起、浅褐色,是10个株系中种子最大的。HSY7 的千粒重最轻,HSY1 的千粒重最重,表明HSY1的种子质量较好。

表1 红三叶表型性状比较分析

在不同株系之间,各性状的差异程度各不相同。为进一步了解各性状的差异是否显著,对不同株系的相同表型形态性状数据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叶长、粒长、粒宽指标差异达到显著(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过F检验结果可看出,叶片宽度的F值最大(10.796),而后依次是单株叶片数(10.714)、茎长(8.49)、单序小花数(6.277)、单枝花序数(6.126)。

2.2 主成分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影响红三叶花部和种子性状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对花部和种子性状的12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见表2)。4 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61.01%,代替了原始因子所包含的主要信息。第1 主成分贡献率为19.605%,对其作用较大的性状有绝对株高(0.776)、粒宽(0.677)、千粒重(0.505),与第1个主成分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第2个主成分贡献率为16.093%,对其作用较大的性状有粒长(0.668)、茎粗(0.572)、单株分枝数(0.492);第3个主成分贡献率为13.599%,对其作用较大的是单株叶片数(0.632)、单枝花序数(0.569)、叶长(0.525)和千粒重(0.514);第4个主成分贡献率为11.713%,对其作用较大的是单株叶片数(1.406)、叶长(0.607)和千粒重(0.601)。通过对试验数据进一步分析可以说明,前4个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均大于1,说明前4个主成分在红三叶表型性状变异中的作用较大。10个株系的表型差异主要来自叶片大小和单株叶片数、小花数。

表2 红三叶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

2.3 聚类分析

如图1 所示,通过对10 个红三叶株系的12 个表型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可在距离10 处聚为3 类。1)HSY9 和HSY10。这类红三叶茎长较长(超过90 mm),茎粗较粗(超过4.03 mm),此类型的品种可以考虑作为育种材料。2)HSY1、HSY6、HSY8。这类红三叶单株叶片数少且叶片窄,不适合作为牧草利用。但HSY8 花序多,可以作为观赏草利用。3)HSY2、HSY3、HSY4、HSY5、HSY7。这类红三叶单株分枝数较少(不超过24.20 个),叶宽中等(18.12~32.82 mm),但单株叶片数多(至少有140.40个),此类型的红三叶可作为牧草利用。

3 结论与讨论

植株生长状态、形态学特征、生产性能等都是评价红三叶生态适应性的重要指标。生长速度越快,物候期越早,植株越高,叶片面积越大及叶绿素含量越高则说明生长状态和形态学特征越好;茎叶比越低,单株鲜草产量及单株生物量越多则表明生产性能越好[10]。通过对红三叶10 个株系的12 个性状进行综合比较,HSY2、HSY3、HSY4、HSY5、HSY7 单株叶片数较多,可作为牧草利用;HSY8 花序多,可以作为观赏草利用;HSY9 和HSY10 茎长和茎粗表现较好,可考虑作为育种材料。

杨龙等认为红三叶株高越高、分枝数越多、产量越高的品种越适宜推广种植[11]。本试验中绝对株高最高、分枝数最多的分别是HSY8、HSY10,可作为牧草利用。徐远东等认为红三叶的叶、茎、枝等营养器官作为参考指标,营养体部分突出、理论生物量较高的可在以产草量为主的育种方向上进一步选育利用[12]。因此,本试验中选取了叶片大小、分枝数、小花数等营养器官性状作为参考指标。

本试验只开展一年,只选择检测了部分形态指标,没有开展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的研究,后续将会对红三叶的生产性能、抗寒性等进行综合评价研究,为红三叶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提供全面科学的数据。

猜你喜欢

株系花序分枝
分枝大苗建园苹果树当年如何修剪
穿龙薯蓣的花序特征研究
基于地基激光雷达的栾树分形特征分析
转BpGLK1基因白桦叶色变异规律及生长特性分析
一株吊兰
转录因子OsNAC2对逆境下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标准切花菊分枝性状的杂种优势和混合遗传分析
玉米不同株系存放时间对种子胚活力的研究
转基因金叶银中杨叶色及生长变异分析
葡萄花序整形修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