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指标的影响

2022-10-21李青青

陕西医学杂志 2022年10期
关键词:甲氨蝶呤银屑病肝肾

康 乐,李青青

(宝鸡市中心医院皮肤科,陕西 宝鸡 721000)

银屑病,也被称为牛皮癣,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皮肤科疾病,其主要是由于机体角质层细胞增生引发皮肤角化不全,进而导致颗粒层及棘层比例发生变化产生红肿、鳞屑[1-2]。银屑病的全球患病率大约为2%~3%,其发病病程较长、治愈率较低、复发率较高,在中青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3-4]。现阶段临床研究证实,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免疫系统、遗传以及感染因素有关,还被世界卫生大会成员国列为“具有重要公共卫生影响的严重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5-6]。

临床上目前治疗银屑病的主要方式为局部治疗(激素治疗、非激素治疗)、光疗以及系统治疗(传统系统治疗、新型生物制剂治疗),局部治疗因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常作为首选治疗方式[7-8]。相关研究显示,采用生物制剂治疗虽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其费用较高,还可能继发恶性肿瘤[9]。甲氨蝶呤作为临床治疗银屑病的一线药物,研究证实小剂量的用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经济适用性[10]。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是探究对银屑病患者采用口服甲氨蝶呤的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在本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118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男22例,女27例,年龄20~63岁,平均(42.19±7.27)岁;对照组男24例,女25例,年龄19~64岁,平均(42.05±6.9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病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银屑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并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银屑病;②研究对象有完整的临床资料,且具备按期随访的条件;③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④自愿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他干扰病情评估的皮肤性疾病;②对本研究所使用的药物过敏患者;③处于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或半年内有生育计划的患者;④存在有认知功能或语言功能障碍患者;⑤血常规、肝肾功能以及血脂代谢严重异常患者;⑥近一个月接受过其他药物治疗或存在抽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患者;⑦合并有免疫系统疾病患者;⑧依从性差,不配合此次研究者。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阿维A(国药准字H20010126)进行治疗,每次服用0.50~0.65 mg/kg,每天服用1次,共持续治疗12周。观察组患者口服甲氨蝶呤(国药准字H31020644)进行治疗,每次服用2.5~5.0 mg,每周服用3次,共持续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1.3.1 采用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头部、上肢、躯干以及下肢的皮损严重程度进行评估,该方法为72分制,得分越高表示皮损严重程度越高;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对患者治疗前后生命质量进行评估,该方法为30分制,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差;采用5-D瘙痒量表(5-D itchscale,5D-IS)对患者治疗前后瘙痒程度进行评估,该方法为25分制,得分越高表示瘙痒程度越严重。

1.3.2 根据PASI评分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疗效指数=(治疗前PASI-治疗后PASI)/治疗前PASI×100%,当疗效指数≥90%判定为治愈;60%≤疗效指数<90%判定为显效;25%≤疗效指数<60%判定为有效;疗效指数<25%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3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GB)、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以及血小板计数(PLT)等血常规指标,指标测定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1.3.4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E)、血尿素氮(BUN)以及尿酸(UA)等肝肾功能指标,指标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1.3.4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SI、DLQI以及5D-IS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PASI、DLQI以及5D-IS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SI、DLQI以及5D-IS评分有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SI、DLQI以及5D-IS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愈例数、显效例数及有效例数均有增加,无效例数减少,总有效率明显升高,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水平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HGB、RBC、WBC以及PL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体内HGB、RBC以及WBC水平均有明显降低(均P<0.05),PLT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水平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体内肝功能(ALT、AST)、肾功能(CRE、BUN、UA)表达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体内肾功能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均发生明显改变(均P>0.05),观察组患者肝功能相关指标水平比较也未发生明显变化(均P>0.05),对照组患者肝功能相关指标水平比较有明显升高(均P<0.05),且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2.5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出现口干1例、头痛1例,胃肠道反应1例,对照组出现口干3例,头痛4例,胃肠道反应5例,观察组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5.08%)明显低于对照组(20.34%),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86,P=0.013)。

3 讨 论

在临床上,银屑病属于一种慢性炎症反应疾病,患者往往合并有多种代谢疾病[11-12]。相关研究显示,遗传以及免疫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皮损等症状与多种免疫细胞及炎性因子有关,因此通过血液学检查能够更好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定[13-14]。由于银屑病患者皮肤红肿且伴有鳞屑,其体内蛋白质水平较低,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使得患者体积炎症反应水平较高,从而导致患者体内WBC、RBC以及PLT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15-16]。本研究显示,对银屑病患者而言,采用小剂量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患者PASI、DLQI以及5D-IS评分明显低于阿维A治疗,且患者体内HGB、RBC以及WBC水平均有明显降低,说明采用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HGB、RBC以及WBC等血常规指标,降低血管内皮损伤程度,从而达到缓解病情的效果。

甲氨蝶呤作为一种免疫抑制剂,能够通过提高患者内源性抗炎复合物水平、抑制表皮细胞增殖来改善病情[17-18]。有临床研究显示[19-20],甲氨蝶呤治疗可能会引发恶心、头痛、腹痛及感染等不良反应,用药过量不仅会对肝肾器官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能引发肺部感染,所以在临床治疗应控制其用量,保证其用药安全性。本研究显示,采用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前后,患者体内肝功能(ALT、AST)、肾功能(CRE、BUN、UA)水平均为发生明显变化,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在采用甲氨蝶呤对银屑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需实时监测患者肝肾功能相关指标,密切关注是否发生不良反应,以便及时进行相应干预。

综上所述,对银屑病患者而言,采用小剂量甲氨蝶呤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要明显高于阿维A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部分血常规相关指标,同时小剂量的甲氨蝶呤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也更小,用药安全性较高。但临床上需要根据病情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给药,为避免过量的甲氨蝶呤对肝肾造成损伤,可以考虑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猜你喜欢

甲氨蝶呤银屑病肝肾
停不下的酒局饭局最伤肝肾
寻常型银屑病治验1则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肝肾好的男人更健康更有魅力
超声引导下老年肝肾囊肿抽吸固化治疗效果观察
寻常型银屑病合并手指Bowen病一例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随机对照研究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