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皮影戏音乐研究(下)
2022-10-21李丹青
李丹青
三、 唱法与伴奏
1.唱法
辽宁皮影戏各种行当及腔调,有不同唱法,主要分“唱大”“唱小”“唱杂”三种。
“唱大”即大嗓,表现净、髯、老旦行人物,一台皮影戏需要两名唱大的,个别剧目需要三至四名唱大的。大嗓一般不掐嗓,用真声演唱。声音粗犷醇厚,送得很远。
老艺人徐积山说:“唱大还得分楞净子和干白脸子。楞净子都是短促调,没有拉长调的。拉长调不赶劲,听着别扭。干白脸子可以拉长调。大胡子必须是黑脸子,绿脸子不可以,黑脸子也可以拉长调。唱《砸銮驾》包拯包黑脸子,拉长调用慢板,慢着唱,气概不凡,气宇轩昂。如果楞净子也唱慢板,就会事与愿违,不是玩意儿。”
唱髯,强调音正,用北方的普通话语音,不能用河北唐山的“老呔话”。“老呔话”唱丑可以,唱髯不行。老艺人徐积山唱髯好,他总结说:“别人都说我唱髯挺不错,我体会唱髯都在这道白上讨好,我把这白念得抑扬顿挫。”
“唱小”即小嗓,表现生与小旦行人物,男唱女腔,多用掐嗓子假嗓演唱,声音纤细甜脆。唱小的腔调比较多,有【凄凉调】【大悲调】【哭迷子】等。【凄凉调】也叫【路途悲】,多用于青衣,走路时唱,路途中触景伤情,心里不痛快,才唱这个调,很少用别的调。老艺人徐积山说,“我从一开始就唱小,不乐意唱别的,这玩意儿它比别的角好唱,音韵好找,别的角还得生憋,才能把音整上去。”
过去皮影艺人都是男性,唱旦要求细嗓尖声,又称小嗓。小嗓多用假声演唱,用手掐着嗓子唱。有的艺人条件好,就不用掐。所发声音纤细刚脆,柔美委婉。
“唱杂”即阴阳嗓,表现丑行、妖精等。演唱时真假嗓互相串用,故称“阴阳嗓”,油腔滑调,幽默诙谐。“唱杂”由“唱大”的或“唱小”的兼任。唱杂的道白与唱词多用方言土语,不上韵。
唱丑,有的唱【七字言】,有的唱【五字锦】。比如老丑出场,话白:“老汉本姓陈,名字叫有义。”唐山味出来了。
不论唱大、唱小、唱杂,都必须按不同的角色行当,在唱法上要有所变化。艺人讲:唱武的声要刚、气要冲、口要喷、字要咬、腔要送。唱旦的声要细、气要柔、音要美;唱净的声要粗、气要壮、口要烈;大花脸要唱得稳健老练,每个字都要唱得有分量;怔净子是愣头青,暴烈鲁莽,要唱得冲而快,短而粗,急而促。
掐嗓子唱法是皮影演唱一大特点,其他戏剧说唱艺术很少使用。老艺人徐积山说,从前唱影学艺,一开始都掐嗓子,不掐师父不让。唱手用大拇指和食指掐住喉头,挤着喉咙发音。徐老先生说:“把喉头挤到旁边去”。掐嗓子有何效果?首先能唱出影调味。徐老先生说:“没这嗓子,没这影味,直挺挺的,弯没拐过来,不好听。”其次,掐嗓子能唱高音,喷得远,十分响亮。再次,掐嗓子能久唱不累。
掐嗓子演唱须用丹田之气。艺人称丹田气为“背功”。老艺人徐积山说:“影它这个调口吧,是以背功为出的,都是后脑勺那儿出这个音,不是咱们说话这个音,咱们说话这个音,你唱就不顶条(不顶用),你不用说唱一后晌,你唱一出这嗓子就完了。”尤其是“唱大”必须用背功,丹田之气能使出劲儿来,还能唱出味来。
辽宁皮影艺人十分强调唇、齿、舌、鼻、喉的功夫,要求吐字清、行腔圆、夺板俏、心板稳、尺寸准。
影戏中常有角色对唱,接唱的艺人必须接茬恰当,稍一疏忽便会唱砸。同班艺人互相熟悉,还好接唱。新角偶遇,同台唱戏,就必须事先对词。演出时出现台词对撞,是班中大忌。对唱的戏,角色配合最为重要。同一出戏,对唱得好,就能出彩,迟疾顿挫,严丝合缝。若选不好人,对不上茬,心里紧张,唱的松散,好戏也给唱坏了。
优秀皮影艺人对唱功有更高的要求。他们说:虽然影人侧面五分脸,没有表情变化,但要演出变化,唱出感情,俗称“入皮子”,把情感融入影人皮子里去,这是影人的生命。艺人称:“说是骨头唱是肉,入了皮子才讲究。”优秀皮影老艺人要求,唱功要念字清楚,字正腔圆,韵味十足,刚中有柔,要掌握好节骨眼儿,行腔时如天马行空,哭腔要声泪俱下,洋溢时要无拘无束,低音要淳厚浑圆,高腔要悦耳动听,细腻要玲珑剔透,甩腔要回肠荡气,表现人物要出神入化,化入皮子,唱出个活人来,才是高手。
2.伴奏
辽宁皮影戏的乐队分文场和武场两部分。
(1) 文场指管弦乐器。以四胡、唢呐为主,辅助以其他吹、拉、弹、奏乐器。
四胡在辽宁皮影戏中占有极重要地位。它的演奏与唱腔结合起来,形成了辽宁皮影的特殊风格。其他乐器有无均可,艺人称之为“溜缝”,四胡却是不能缺少。辽宁皮影戏使用的四胡要比二胡大一倍左右。其弓法与二胡大致相同,多用断弓、碎弓、抖弓,而连弓较少。四胡在文场中起主弦作用,为唱腔伴奏,为乐队领奏。过门、间奏、长短、变化,均由四胡决定。四胡在辽南地区又称“大四弦”,多是影班乐手自己制作,用碗口粗的竹筒,外面蒙一块梧桐板。关内多为铜筒四弦,凌源受其影响,琴筒是铜制的,外面蒙一块蟒皮。两种四胡相比,竹筒的声音浑厚柔和,铜筒的音色高亮清脆。
复州称:“民国年间,万福县(当时归复州管辖)的一位阎姓民间艺人发明了四大弦(即四胡),从此,关内外都以四大弦为主。”盖州称:“民国初年盖州何屯的张洪书首创梧桐板四胡为影戏伴奏,并作为主弦乐器,系国内皮影乐器首创。”这些说法,虽见于文字,却无实据。2019年我到辽西凌源向阳沟访问老艺人徐积山,他说:“大以前(民国时期)没有四弦,都是小三弦。邻村虎头石老张家从唐山雇来拉弦的叫唐满,他也使的三弦,后来(日伪时期)他改成了四弦,四弦拉着省事。”
辽南皮影与辽东皮影,早年均以小三弦为主弦,外加二胡、笛子、锣、鼓、板、钹等。后期才有四胡,又增加了扬琴、笙、唢呐、坠琴、双铜管、葫芦头、小牛角等。
“唢呐”专为皮影戏里一些场面吹奏,如升帐、出帅、点将、迎客、婚庆、丧事。多吹奏牌子曲,主要有【朝天子】【将军令】【柳青娘】【满堂红】等。皮影戏多用八寸黑杆唢呐,又名“三机子”。它也是皮影戏必备的乐器。
“双铜管”是复州老虎屯镇三家子村皮影艺人宋长龄发明,两只管同时出声,声音浑厚,音量很大。
“葫芦头”也是皮影班乐手自己制作,在一个圆形葫芦的顶端挖一个孔,用嘴吹;在葫芦体中部挖两个孔,用手摁。这种乐器今已失传。
“小牛角”是在牛角的尖端凿一个孔,用嘴吹;在牛角的中部凿两个孔,用手摁。这种乐器现在已经不用了。
双铜管、葫芦头、小牛角这三种乐器是辽南复州一带皮影班独有的乐器,它们同竹筒四弦构成了辽南皮影戏独特的音乐风格。
辽南海城较特殊,除上述乐器大同小异外,一个影班拥有三把胡:四胡、京胡、二胡。外弦分别定2、3、5,内弦分别定5、6、1,合奏起来,从配器角度讲,高低音错落,音响效果更好。京胡单独使用,多用在皇帝升殿、圣母出场时。海城的武场另加擅板、撞钟、手锣等,这些都与海城地理独特,受京剧等戏剧影响有关。
辽宁最南端旅大、金县皮影,常用两把四胡,一把定音5、2 弦,作为主弦;一把定音1、5 弦,作为“溜子”。
辽西凌源、锦州也是先有小三弦,后有四胡、唢呐。据凌源刀尔登乡失目艺人赵玉香1972年讲,皮影戏使用四弦(四胡)伴奏,是在1938年后,到1940年全部改为四弦。
沈阳关氏皮影除使用上述乐器外,早年还常用哈拉巴(牛肩胛骨)敲打击节,并引进满族乐器太平鼓(单鼓)。这是受河北莲花落的影响及东北满族地域风情的影响。
影班乐队在为唱腔伴奏时,没有固定的曲谱可循,而是依一定的规律自由变化。演唱者即兴演唱,伴奏要随之而行。怎么唱就怎么拉,唱什么就拉什么。这需要伴奏者灵活敏捷,随机应变。有时一段过门没奏完,演唱者已经开口接唱,这时伴奏者得马上跟上。有时过门已完,演唱者还不开口,伴奏者也不能停下来。还有时演唱者即兴唱词,没有曲调,伴奏者就要即兴配乐。至于过门长短,旋律变化,更是不拘一格,只要与唱腔衔接即可。娴熟的艺人能将过门演奏得千变万化,丰富多彩,并在中间加些民歌小曲之类的花调。每个艺人所演奏的过门都不一样。
文场伴奏一般安排是:唱小生、旦角用四胡、扬琴、月琴、低胡配着。唱净角、髯角用笛子、京胡、坠琴配着。高腔用低一点的乐器,低腔用高一点的乐器,听起来又清楚,又和谐。
有些唱腔专门用某种乐器伴奏。如表现凄凉、哀怨情绪多用扬琴、笛子等悠扬舒展的乐器;表现快速的“流水板”“行兵句”等用板胡、坠琴等灵活清脆的乐器。
(2)武场
通用打击乐器,主要有皮鼓、响板、钹、锣、镟、小板、堂鼓等。
皮鼓又称“崩鼓”,下腔直径25 公分,上蒙猪皮,用键敲击,发出“嘎嘎”清脆的响声。
响板也叫“水板”,用乌木、铁力、红木、黄杨等材料制作。由三块同样大小的板组成一副响板,长27 公分,中间宽5 公分,下端宽7 公分,竖向中间起棱,称为“板牙”。用后边一块板的板牙击打前边两块板,发出响声表示节拍。
司鼓一人操纵皮鼓、响板、锣、钹四件乐器。演出时将锣吊在前面木架上,一扇钹底下垫上软垫放于桌上,另一扇钹左手掌握。大板也由左手掌握。歌唱时右手打鼓,左手击板。如需锣、钹时,将板放下,右手击锣,左手击钹。司鼓是乐队指挥者,他负责戏剧情节的节奏,各种唱腔的开、收、转、落,以及各种角色人物的出、入、说、做、打。在演奏技巧上,司鼓要手腕灵活,点子准确。虽然身兼多样乐器,也要打得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板式有大板、二六板、快板、导板、散板、摇板、代板、叫板,共计八种。技艺高的司鼓,能把鼓板打得千变万化,生动地烘托剧情,塑造人物。如滦州艺人李紫兰,曾指教赵复礼敲《打安太》鼓板说:“白玉卿女扮男装出场,鼓板要打得密而亮,以烘托她的勇中有智的巾帼本色;尉迟大海出场,点子要打得简而细,以示他勇而诙谐的性格;安太出场,板鼓就要打得疏而脆,显示他勇而少谋。”
镟,又称“手锣”,音调较高,幽默诙谐,由参加演出者任何一人担当。
小钹,常用于开通、交战、出丑、仙、妖、老旦等伴奏。
堂鼓,专用于开通、交战、婚庆、出将等仪式场面。堂鼓由主弦者兼任,可代替司鼓指挥其他打击乐器。
武场的作用:打通,开演前招徕观众;配合表演,加强戏剧气氛;指挥演唱与伴奏,掌握节奏速度;制造特殊效果,如下雨、泼水、雷电等效果音响。
皮影的过门音乐又称“影挂”。分大挂与垫挂两种。大挂是照顾艺人长时间演唱的休息,弥补操作影人时的间隙。大挂最长可达二十余音乐小节,能演奏一两分钟;短的也有十余小节,演奏半分钟以上。大挂曲调婉转优美,旋律性很强。大挂分挂头、挂身、挂尾三部分,演奏者要根据场况,心中有数,才能运用适当。垫挂是一些音乐小过门,只为唱句暂短停顿堵空。
(3)影通
影通即开戏前的锣鼓前奏。有【八锣住】【一板到底】【慢板通】【山西通】【一封书】等。
【八锣住】比较短,鼓点“四鼓头”或“五鼓头”开始“噔噔蹬蹬”“噔噔蹬蹬蹬”,鼓紧着打,配上“响锣”:“当当当当当”,势如爆竹。接着加官通,久久加花,一九加一个“跳堂官儿”。
【一板到底】比较长,用小锣来回打,配上花钹上下错落,一般打两番。真打好了,离远一听,火爆喜兴,痛快淋漓,振奋人心。
影班演出,头一天晚上可以上【八锣住】,第二天晚上可以上【八锣住】,第三天晚上必须上【一板到底】,否则观众要挑礼。
演出中间也有打通,比较短,但有要求,专有出子【大秧歌】【扑蝴蝶】【摸鱼】等。要贴合剧情气氛,选合适的出子打。
辽宁皮影的影通与河北唐山皮影的影通有区别。关内打通一般都是慢板,艺人称“慢板通”,锣、钹得加上花花点儿,否则显得松懈素淡。凌源艺人说:“他们那影通,打好了也挺好听,打不好水不拉叽。”辽宁皮影的影通都是快板,唱腔也多用快板。唱腔中的流水板四字句式,如果用七字句,字多赶板,语音短促不顺畅。艺人解决的办法是,把一些内容放前边先说几句,后边根据剧情编四字句式,装在一个曲调里,用流水板唱。凌源老艺人徐积山领班到河北演出,听说晚上请家管饭,跟班里影匠们说:“咱们拿点功夫好好唱!”大家都拿出功夫来了,慢板唱得特规矩,入情入理,底下观众却急了,说:“这哪找的破影,在打的啥,慢了吧唧,闲了吧唧,不给他管饭了!”徐积山说:“我从关里雇来影匠,到了凌源他不会快唱,只会慢唱。有一回我雇一个女唱手,她唱的慢板,唱大挺好,有点功夫,到流水板就整不了,不是味。”
(4)弦师
辽宁皮影最有代表性的弦师,当属凌源皮影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景春(1952— )。
刘景春自幼喜爱二胡、三弦、四弦琴(四胡),刻苦习练。先后向董文、尹和林、宋广达、黄亿金学习四弦琴演奏技艺。1980年他任凌源县皮影团四弦琴师,每年演出200 多场。1998年组建景春皮影团,在凌源及周边河北、内蒙古等地演出。刘景春多次在辽宁省皮影戏调演中获演奏奖。他还热心收徒传艺,送皮影戏进校园,教学演奏四胡,他是辽宁师范大学聘请的客座教授。
2020年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李威研究员赴凌源访问刘景春先生,有很多重要发现。
刘景春对四弦琴进行了多项改进创新。他在四弦琴上增加了四个微调码,使调音变得又快又准。他还在四弦琴上增加了滑套,使手指在弦上滑动迅速。这些是他在河北受到启发,回凌源琢磨出来的,在凌源是首创。
四弦琴的蒙皮,过去凌源艺人多使用驴皮。刘景春经过多年研究,得出结论:驴皮下雨阴天变得松懈,减弱音响。而蟒皮在阴雨天依然坚挺紧缩。选蟒皮也有讲究,皮太薄容易涨破,皮太厚容易发闷,要精选不薄不厚的。
手箍的戴法,他的师父及老一辈都是戴在手指第二节,灵活有限。他改为戴在手指第一节,大大提高了手指的灵活性。
凌源皮影戏伴奏过门,主要用【凄凉调】【大悲调】【慢板】等。过去凌源的四弦琴师多是简单拉音符。刘景春在这些旋律中加进装饰音,加滑音,加花点,使过门曲调变得优美动听,很多观众来看皮影戏专为听他演奏。
指法,他师父教他时,用一根手指按弦,这样,节奏快的曲子演奏不了。刘景春改为用三指按弦,效率提高三倍,不论曲子有多少变化,他都能演奏自如。
定弦,刘景春凭耳音,定得特别准。他一出手就能按到弦的最佳位置,不差分毫。他还能根据唱手的嗓音,把调定的不高不低,使唱手的演唱条件与演唱技巧充分发挥。这全凭他多年的历练、经验与悟性。
刘景春先生伴奏,全身心投入。他能根据剧情需要,根据角色的特点来演奏。剧情或紧张、或严肃、或轻松、或舒缓;人物有喜、怒、哀、乐、悲、恐、惊情绪变化。每次伴奏,他自己先入剧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融合。拉悲苦调,他心里难受;拉优美调,他心里美滋滋。这是伴奏琴师极高的境界。
刘景春先生四弦琴演奏技艺精湛,他还演奏三弦、京胡、板胡、唢呐、打击乐,是个多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