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自媒体对大众美育的影响研究

2022-10-21

大众文艺 2022年18期
关键词:美育大众内容

李 硕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 100000)

大众美育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一个长久性工作,中国一向十分重视美育教育。回顾我国大众美育在历史时期的践行,早有孔孟之道,近代有王国维、蔡元培等,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家为我国的美育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如蔡元培先生在《以美育代宗教说》一文中,把美育说得更加明确:“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之我见,利己损人之私念,以渐消沮者也。”而美育不仅是历史的,也是现在的,更是未来的。今年两会使“美育”成为高频热词被广泛讨论,在众多政协委员看来,美育不仅对提升青少年审美和内在涵养意义重大,更具有全民性。国家的发展更是离不开国民审美的提升和对美的认知,大众美育不仅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强大动力,也成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艺术自媒体作为当今社会越来越普及的大众美育媒介载体之一,在美育教育的传播和发展中也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诚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的大众美育都在基于当时的时代特点稳步前行,但随着社会环境和条件的改变,大众美育的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如今自媒体时代,由于自媒体的广泛传播和迅速发展,“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概念应运而生,它逐渐成了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方式,人们获得美育教育的方式随之改变,大众美育又进入了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主体和客体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而在这个阶段,艺术自媒体成了一个重要的美育内容创作和输出载体,它与大众美育的互联关系越来越密切。以自媒体庞大的受众群体和广泛的使用性为支撑,通过艺术自媒体进行美育教育成了当今大众美育的一个主流方式。在这之中,我们需要了解艺术自媒体与大众美育之间的具体关联以及对大众美育产生的具体影响,才能更好地利用其媒介优势完成当代大众美育的新目标,帮助人们通过美育培养对于美的认知,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

一、艺术自媒体的发展分类及传播特征

自媒体是通过当今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衍生出的新型传播媒介,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发布的“We Media (自媒体)”研究报告中对自媒体的定义是“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艺术自媒体即是传播艺术知识和分析艺术作品等以艺术为媒介主体内容的自媒体,它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进行艺术内容的输出与传播,其受众为广大人民群众,从中可知,艺术自媒体在目标与受众这两个部分与大众美育是高度契合的,这也作为了二者结合必要性的有效依据。大众对于艺术的第一印象是美,这其中可能包含美术、美学、艺术美、创意美,所以当代艺术自媒体的内容大多数都围绕着“美”去展开的,譬如印象派作品中的色彩美,通过分析马奈《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等印象派的艺术作品,解读光与色的结合的艺术创作;或者是建筑学上的结构美,如首届世博会位于海德公园内的水晶宫,强调材料美感与建筑结构的协调统一,展现建筑的结构之美;又或者是设计上的简约美,如德国建筑设计师、包豪斯学校校长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理念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美学,以上这些都是关于“美”的内容,也都可以作为艺术自媒体的内容题材。

由于网络技术的进步和自媒体的高速发展,艺术自媒体也从单一的艺术分享分化出多种不同的类型,主要根据艺术自媒体内容方向的不同,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首先是单一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为主要内容导向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艺术自媒体,作为最早出现的艺术自媒体类型,其内容主要是进行艺术家的介绍和作品的分享,这种艺术自媒体侧重点在艺术作品或者艺术家本身;其次是针对已有艺术内容进行主观二次创作的艺术自媒体,其分享的主体是通过已有艺术内容传达一些艺术观点或进行美育教育等,这种类型的艺术自媒体的体量在全部艺术自媒体类型是最大的,其内容涉及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史、艺术理论或艺术批评等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个人特点,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第三类是以艺术企业、艺术机构为主导的、以市场拓展与商业宣传为目的的艺术自媒体,如部分博物馆的文创自媒体,他们主要进行以销售文创产品和拓展市场为首要目标的相关文化艺术内容分享,从而达到获取流量再到商业变现的效果;最后是以学校和教育机构为主体的院校艺术自媒体,这些自媒体由院校统一管理,通常以分享艺术教育内容和学术成果的方式进行艺术观念的输出和大众美育教育,其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例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高等院校的自媒体。

尽管有着不同的类型,但是艺术自媒体的传播特征却十分相似,艺术自媒体具有资源量大、来源广泛、可复制性强、互文性强等传播特征,而这些媒体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普通民众成了信息传播的主导者,他们作为艺术自媒体的主体改变着美育内容的生产和传播方式,创造着新的美育内容。然而这里却又有新的问题随之产生,由于现阶段艺术自媒体的从业门槛较低,新的艺术内容的创作者并不一定具有专业的知识和背景,很有可能只是艺术内容的“整理者”和“搬运者”,那么互联网中庞杂的美育资源就对大众审美认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相同的内容在多次传播后内容本身会发生很大变化,原始内容会被不断进行主观处理和加工,新内容正确性和专业性都变得不可控制,这就对当今自媒体时代的大众美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自媒体时代的改变与选择

1.通过自媒体进行美育是时代的选择

在自媒体时代之前,大众美育的任务主要由传统媒介承担,当时的传统媒体的传播效率和覆盖领域远不如现在,而后互联网的出现把大众美育的进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随着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美育教育的方式和渠道都发生了质变。互联网作为美育的又一个重要媒介载体分担了一大部分传统媒介的美育内容。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的自媒体时代,由于大众对于信息获取方式的转变,大众美育通过艺术自媒体的传播在获取方式上变得相对简单和多元,人们也逐渐习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自媒体平台来获取大量知识和信息。显然,基于图文和短视频的艺术自媒体对于大众美育的影响在这个时期越来越显著,这些艺术内容在自媒体平台很容易就完成了传播,而自媒体内容的传播具有一定的裂变性,它会通过受众的分享而广泛扩展覆盖到越来越多的人,最终达到一个可观的流量。在这个信息高速传播和扩展的时代,如何高效地进行有效内容的传播,对于当代大众美育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内容的专业性及学术性如何与娱乐性和碎片化内容达到平衡的新要求。

2.艺术自媒体与大众美育具有很高的契合度

大众美育的目标从根本上来讲是让大众受到美的教育,从而提升审美认知和艺术修养,艺术自媒体亦是如此。艺术自媒体不仅呈现了新的艺术内容,也带来了艺术形式的增加和变化。传统艺术多停留在实体艺术的形式,例如传统绘画、雕塑、戏剧表演等,这使得艺术内容的传播本身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在艺术自媒体时代的艺术形式可以是多元的,其呈现形式也可以是多维度的,互联网与新媒体的组合赋予艺术内容的创作者更广的涉猎范围和更大的发挥空间。例如艺术作品分享可以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增加作品创作的过程而不只限于展示作品本身;艺术史的故事可以融合多种表现形式并制作成视频,利用多维的技术以立体叙事的方式更加生动的展现其内容。另外,由于新传播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各种艺术作品的服务对象从少数社会上层和精英转向全体社会成员即大众,因而艺术创作题材、体裁和审美标准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变得更简单和通俗,但对于美的理解与追求是不变的。这种艺术作品的转向直接契合了大众美育的对象,大众通过艺术自媒体接触到更高层次艺术和更多元的艺术观念,接受审美教育、提高审美情趣,这是整个社会文化的进步,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艺术自媒体视域下的大众美育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科技的进步,自媒体无时无刻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学习中,改变着人们的学习生活方式。基于大众对自媒体的媒介依赖,艺术自媒体体量和内容增长迅速,这使它对大众美育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美育的传播途径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具有两个较为显著的特点:首先是大众美育的主体变得多元,个人或单位都可能作为艺术内容的创作者和发布者、大众美育的传播源,这也直接造成了艺术自媒体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的局面;第二个特点是美育传播的发生和接受都越来越趋近于自媒体的媒介特征变得碎片化,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这是现阶段艺术自媒体发展的一个障碍,尤其是还有很大一部分人群缺乏对美的系统认知,并没建立起完整的审美观与艺术观,若仅依赖于艺术自媒体主观且碎片的美育内容,则不足以拓展美育的深度和广度。系统地提升自媒体的内容质量,使其能更准确地抓住大众美育的主要方向和系统框架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如何将自媒体内容特性与美育有机的结合是当今艺术自媒体内容革新所面临的一个巨大考验。现阶段艺术自媒体对大众美育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点:

1.艺术自媒体对大众审美观的建立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传统美育对于大众审美观的建立和培养非常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例如传统媒介的电视、广播等美育节目需要在特点时间和频道进行转播;传统美育课程的实施需要受到文化场地以及课程时间安排的限制,这些都需要学习对象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并且有意识地去进行美育学习。而艺术自媒体的美育教育却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是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的统一。伴随着互联网和5G(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技术的成熟,人们可以在任意时间与地点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接收来自艺术自媒体的内容,这种接收可以是主动学习,也有部分热点和兴趣内容会以推送的形式发送到终端设备上,大众在观看内容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美育教育,实现大众美育的被动浸泡式学习。

2.艺术自媒体是对大众美育创新型教育方式的一次积极的探索。艺术自媒体视域下的大众美育是一种创新型教育方式,它的出现使美育形式与内容的主体由文本和语言转向视觉和图像,由静态的内容呈现转向动态的内容输出,使艺术内容的边界得以延展,既增加了主体的竞争意识,又强化了客体的自主意识。尽管作为复合型的艺术传播形式,新的大众审美媒介传播了生动、直观、视听兼备的视觉形象,心理结构被大大扩展。但毋庸置疑的是,自媒体这一现代文明的绝妙馈赠,又强化了人的依赖性,把对“知”的认知变成“看”的欲望,降低思考机能。这种思维方式的转换会给人们的学习习惯带来很大的改变,从而促使新型教育方式的形成。大众美育的新型教育模式依托艺术自媒体媒介特性,使美育内容可以点对点式传播,实现信息的高效匹配。这类美育内容的传播大部分是基于受众的兴趣点,其传播方式可以很大的延展大众美育的广度和深度,同时自媒体中的美育内容也具有很强的被动植入性。

3.艺术自媒体视域下的大众美育更具挑战性。虽然现阶段艺术自媒体发展迅速,但是其主体依然缺乏规范性和专业性,艺术自媒体本身具有极强的个性特质—内容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独特性,这种散点式的美育内容很难达到大众美育普适性的目标要求。从艺术自媒体的众多类型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艺术自媒体所产出的内容大部分是由创作者主观决定的,即不同的主体彼此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很难像传统美育教育那样就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规范性,这就直接导致了一个事实即通过艺术自媒体无法系统建立起个人的艺术知识框架和审美体系,进而通过艺术自媒体进行的大众美育教育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也不乏会有很多即时性和碎片化的内容,处于美育学习中的大众很选择别适合自己的内容,这就使大众受到的美育也具有一定的内容随机性和理解差异性,甚至有被误导的可能。另一方面,现阶段艺术自媒体的从业门槛相对较低,并且不受各种学术规范和专业要求的约束,很多经过二次消化后的内容如同没有了养分的土壤,很难孕育出新的活力。所以艺术自媒体对于美育内容的输出很多是主观的且片面的,对于并不具备判断能力的大众来说确实是大众美育教育的风险点。再者由于“从众心理”的消极作用以及自媒体流量至上的原则,虽然艺术自媒体内容的传播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但内容创作很容易受到各种实时热点的影响和控制,这种内容的变化不利于受教育者循序渐进的系统学习,相反很容易打乱美育教育的节奏。所以对于艺术自媒体内容的规范性和专业性,不仅要从艺术自媒体本体着手,提高自媒体从业者的综合素质,也需要政府在政策法规方面加强监管。如何使艺术自媒体达到主观和可观的平衡、专业与兴趣的统一是对当今艺术自媒体视域下的大众美育提出的新的挑战。

结语

以美育人,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塑造美的人格,是大众美育的重要任务,是关乎人的身心健康、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我国自古就是一个重视美育教育的国家,早有周朝“六艺”,后有西汉《乐记》,近现代有王国维先生《论教育之宗旨》和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都印证了美育在我国国民心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大众美育任重而道远,需要在时代发展中不断地融合、创新、和完善。尽管我国大众美育在现阶段还存在很多现实的问题,但是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牢记使命,让大众美育跟上时代的步伐,尤其是利用好艺术自媒体这把双刃剑。通过艺术自媒体对大众美育的影响研究,也让我们直面现阶段艺术自媒体发展的问题,让艺术自媒体在美育的传播过程中改正其存在的问题,发挥其积极的作用,通过艺术自媒体促进大众美育工作的开展,更好地实现大众美育在新时代的新目标。

猜你喜欢

美育大众内容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大众偶像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美育教师
大众科技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