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在应用型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

2022-10-21

大众文艺 2022年18期
关键词:声乐应用型思政

路 亮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300)

一、课程思政融入声乐教学的必要性

音乐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是美育与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声乐课程的建设中,应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不断持续改进”的教育方针,突出应用性和时效性,突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理念。声乐课程作为高校音乐学专业的必修课,必须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把素质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课程思政贯穿于声乐教学的始终。

在遵循专业特点的前提下,声乐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加强声乐课程的文化传播作用,使得大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声乐知识和演唱技能的同时稳步形成良好的价值思想观念。思政教育与声乐课程的融合,不仅能够迎合新课改的相关要求,还能够最为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国民族歌剧、当代创作歌曲等声乐作品的演唱与发展,已经成为中国音乐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整体的审美观念和浓郁的中国美学气质,使其迅速地在世界音乐格局中独树一帜。在声乐作品中体现的更是一种文化自信,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大部分高校在声乐教学中积极不断地传授中华传统文化,将思政与中国声乐作品相结合,充分发掘声乐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探讨将其与声乐专业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鼓励并引导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弘扬中华文化。把立德树人,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音乐人才作为首要目标。

二、课程思政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化,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

在当前多元化教学模式下,声乐课程也在与时俱进。高校声乐教师需要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目前高校声乐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过于注重声乐演唱理论技术,强调了知识技能而忽视了情感德育的培养。不能有效灵活地运用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没有展开系统性多元化地教学活动,从而导致课程思政在声乐教学中的成效不明显,学生学习缺乏动力,积极性不够。

(二)思政融入声乐课程模式僵硬,过于生搬硬套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学从艺,先学做人。“课程思政”是当前国家重视学生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实现立德树人重要目标的重中之重。我国高校声乐课程教学采用一对一、一对多教学模式,专业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颇大。专业课教师的专业素养、人文修养、思想道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不但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还要以身作则,正确地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将课程思政与声乐课程相结合。但是,在目前的声乐教学中,教学成效不足,只是单纯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课程思政与声乐课程融合过于僵硬化,只是在课堂中泛泛而谈,没有润物细无声的融入,更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缺乏自信心,高校声乐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向前发展。

(三)声乐课程过于注重技能教学,缺乏艺术审美培养

在应用型高校声乐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系统性地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声乐学习思维及艺术审美,增强课堂教学成效。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声乐课程往往只注重了演唱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艺术审美的引导。对于应用型高校声乐专业来说,学生的声乐学习程度普遍较低,学习缺乏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讲授基本演唱技术外,更多地需要引导学生意识到声乐艺术的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声乐课程与艺术美学相结合,树立正确的声音审美,进行系统科学性的学习,提高声乐课堂教学水平与实践能力。

三、应用型高校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制定合理有效地教学体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应用型高校应该按照自己的办学定位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有效地从课程设置、硬件设施、教学资源等方面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及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教师素养。教师要在课堂中帮助学生建立声乐审美,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发声技术,构建清晰的声乐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提升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为站稳讲台,为更好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使老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标杆。其次,多方位教学,丰富课堂内容。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要全方位的挖掘思政内容,把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的融入声乐课堂中,选择适合应用型高校所用的声乐教材,在教学中除了强调学生歌唱的音色,腔体,共鸣外,更为主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活学活用,能够根据作品的风格以及所表达的内容选择合适的音色以及声音诠释的方式,用思想去歌唱,用成长去感悟以达到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弘扬中华文化的目的。把思政内容灵活有效地运用到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最后,增加实践训练,使歌唱艺术扎根人民生活,把思政教育落到实处。在舞台实践中,在人物角色中,感知人生百态,体味人情冷暖。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华,古为今用,提升思政学习效率,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并且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音乐专业素养,具备人文情怀和团队协作意识;具有较高的审美素养和较完善的艺术鉴赏素养,为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音乐艺术人才,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出贡献。在开展多元化实践活动过程中,以社会为载体,将思政教育贯穿始终,定期开展以思政为主题的音乐会、学术讲座等,把思政的元素融入学生的生活和心灵深处。同时这些正能量的音乐会可以下基层慰问演出,走进养老院、医院、社区等通过这种社会实践,积极发挥声乐教学的社会功能,体现音乐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由此,学生在这种学习实践中既提高了专业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又树立了正确的人生方向和目标,确立了远大的抱负和科学的价值观,增强了综合素质能力。

(二)把握教学重难点,大力挖掘声乐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1.从红色经典歌曲中挖掘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艺术教育,并且重视音乐教育中强大的艺术育人作用。

以课程思政为导向,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强化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将课程思政目标有机融入成专业育人目标。在课程体系内容的设计上,深度挖掘歌曲中的思政元素,通过恰当的方式将其融入声乐课程的教学中。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红色歌曲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能够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方式之一。红歌是记录广大劳动人民和无数共产党员艰苦奋斗、浴血抗争的奋进过程,将中国从积贫积弱的封建社会发展建设成今天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动史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大的精神号召力,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非常有必要选取经典红歌作为教学素材。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歌唱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演唱红色歌曲,使学生能够重温历史,弘扬红歌中的民族精神以及时代精神,把红歌与课程思政无形中相结合,为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增砖添瓦。例如在学习歌曲《黄水谣》时,通过对作品《黄水谣》演唱情感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愉悦-仇恨-悲痛三个方面的情感诠释方法,使技术与情感融为一体,能够做到举一反三。《黄水谣》作为《黄河大合唱》的第四乐章,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黄河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庄严地讴歌了中华民族坚贞不屈,顽强抗争的英雄气概。歌曲主要表达了中华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敌人残暴行为的痛斥,歌颂了伟大的民族英雄无私奉献精神。通过对作品《黄水谣》创作背景的学习及对歌曲声情并茂的演唱,使学生能够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砥砺前行!珍惜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从中国民族歌剧中融入

2014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座谈会上号召全国文艺界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此,文艺界创作出了大量更接地气,服务于人民的文艺作品,极大地歌颂了党和国家以及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对于民族歌剧来说,以《白毛女》为起点进行全国巡演,《白毛女》《党的女儿》《江姐》《小二黑结婚》等经典歌剧屡次搬上舞台,除此之外,又涌现出《长征》《沂蒙山》《呦呦鹿鸣》等年度重点扶持剧目。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民族歌剧纳入教学,在课堂上可以演唱民族歌剧片段,通过学习排练重温历史,培养人文情怀,在排练中做到真听真看真感觉,了解英雄人物事迹,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珍惜今天我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比如在学习歌剧《党的女儿》中的选段《天边有颗闪亮的星》时,可以先引导学生了解歌剧背景,剧中通过塑造主人公田玉梅的人物形象,侧面反映了中国革命的曲折历程。歌曲《天边有颗闪亮的星》以江西民歌为音乐素材,旋律优美动听,用朴实深情的民族音乐语言刻画出了主人公誓死跟党走的坚定决心,赞颂了崇高的革命理想。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正是有一代又一代如玉梅、七叔公、老支书、桂英等革命先烈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获得的。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我们通过民族歌剧片段的排练,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声乐审美标准,将思政教育内容“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声乐课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筑牢政治信仰,坚定理想信念,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各个时期都有向上、向善、向美的红色经典歌曲、红色歌剧等声乐作品,这些音乐积蓄着民族、国家的精神追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应当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充分挖掘红歌中的思政内涵,让学生在歌声中感悟民族和时代的精神,在回顾历史时牢记使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树立奋发图强、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在声乐教学中融入红歌内容,对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从热门时事创作歌曲中渗透

声乐学习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过程,在高校声乐教学中,除了注重红色歌曲和民族歌剧的学习外,更要与时俱进,大力探索创作歌曲,挖掘当代创作歌曲的思政元素。近年来,我国优秀的作曲家们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弘扬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声乐作品。比如《不忘初心》《领航》《灯火里的中国》《共筑中国梦》等等。这些作品符合时代主题,旋律动听优美,朗朗上口。通过学习演唱这些作品,除了掌握声乐演唱基本技能知识,使学生体会到声乐艺术的美,提升学习热情外,更为主要的是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树立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

(三)丰富声乐教学形式,提高艺术审美,坚定文化自信

课程思政与声乐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思政融入声乐课程使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相结合,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由于声乐课程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实践性,在目前应用型高校的声乐教学中,根据声乐课程的艺术规律,教学主要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为主,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因材施教,直击学生的心灵,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丰富教学形式,在声乐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声乐理论知识比如呼吸、咬字、行腔、共鸣等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和训练,只有帮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歌唱方法,学生才能更好地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才能大胆地进行二度创作。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循序渐进地渗透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声乐作品的学习,感悟生活,体验人生百态,加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学习。最后,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让学生自主排练剧目,增加舞台实践,使学生能够主动的表达情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学习热情,进而提高整体学习水平。

声乐课程思政除了课堂的教学模式,还包括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如慕课、微课等多种形式的授课使思政的内容在歌唱学习中变得生动有趣。线上线下同步教学,全方位育人,让学生在愉快学习中接受思政教育,在歌声中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情怀。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拓展了声乐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升了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使声乐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课堂教学更具活力,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更是一种力量,一种民族信仰。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民族精神以及文化安全。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提高艺术审美,丰富声乐教学形式,声乐课堂才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结语

声乐是一门受众群体广,深受老百姓喜爱的艺术形式。作为教育者,应当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高校学生学习情况,在高校声乐课程教学中,将声乐课程的育人元素作为课程思政的载体,不但注重专业知识的技能性、更要注重艺术情感的体验,在歌唱中品味人生百态,陶冶道德情操,树立人文情怀。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最大化的挖掘声乐课程的德育元素,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养和道德水平。同时,选择多种教学方式运用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和全方位育人的理念,为他们未来的就业给予最大程度的帮助。只有这样,才能为培养一专多能的音乐人才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声乐应用型思政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泛联盟式应用型本科产业学院运行模式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刘彦军: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