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以《白鲸》为例
2022-10-21陈潇
陈 潇
(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福建福州 350118)
英美文学作品中不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探讨。英国的威廉·华兹华斯第一次把独立的审美本质赋予了大自然,真正将大自然看作与人相当的审美观比照对象。而美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散文家爱默生,在超验主义宣言书的《论自然》中,第一次描述了人类、自然、上帝三者之间的联系,认为“自然是精神之象征”。
美国作家麦尔维尔的代表作品《白鲸》以人的悲剧为主要创作视角,对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小说体现的人与自然既矛盾又复杂的联系对于现实社会有很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也是当代社会批判现代化缺失的一个主要原因。要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必须从体制、文化两方面寻求根源,从体制变迁、文化变革等方面寻求和谐。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人和自然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科学研究和探讨的热点,是人类永恒思考的议题之一。人与自然既有联系,又互相依存,是一个不可分离的矛盾的两个层面。而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适应和被适应、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人们一直致力于“究天人之际”基本问题的研究,本质上即探索人和自然相互关系。儒家思想相信人与世界万物都是可以和谐相处的。这是因为他们之间有一种本质上的共通性。道家思想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与万物同源同质。人,是天地的一部分,并不存在自然之外。和谐不在人之外,就在人自身。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式是“天人合一”,将人和自然看作一体,人与自然互相影响,互相改造,最终合二为一。当然,对“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哲学也有着不同层次和方向的理解,有更加侧重自然一面,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强调对天的顺从适应,也有注重人文一面,更加关注自我,关注人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但是他们的最终追求,都在于实现和谐统一,为天地立心,与天地合其德。
在西方,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使人们陷入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人们不禁思考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自然。这也进一步促使西方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思想和环境伦理思想的诞生和发展。其中衍生出众多的流派学说和理论观点,大体可以分为“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两者的争论点在于人与自然,哪方具有更高的价值。前者认为人是一切价值的来源,自然只是存在的工具,离开人类,就不具有任何价值,失去一切意义。而后者认为,自然具有和人同等的内在价值和权利,道德的主体是生物,客体则是自然。主体和客体都具有内在价值,客体价值体现在生物形体和外观色彩方面,具有艺术美学和推进人类文化进化的价值,因此必须对各种自然存在物,也保持足够的敬畏态度,并赋予道德关怀。主体可以干预、改造客体和活动的进程,但必须在不影响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有序流通的前提下进行。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维持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需求的基本要素,其本身并不依赖人类而存在。人类通过劳动,实现了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从而实现了人类社会内部的各种关系。人类所使用的自然资源从自然界中获得的,而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劳动产品,则是源自自身的认知和对自然所采取的态度,也源自与自然物质交换的形式。另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受到人类自身社会关系的影响,这是由于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是在人类有意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下进行的,人也因此强化了对自然的认知。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类的各种社会关系是互相关联的,而且人类对待自身的态度能极大程度上反应在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与行为中。因此,马克思认为,人类对自然界的关系制约着人与人间的关系,反之,人与人间的关系也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的关系。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文中的体现
《白鲸》取材于梅尔维尔的航海经历,这是一部关于亚哈船长率领的“佩阔德”号捕鲸船出海去捕鲸的故事。但是在深层次上,作者想要探讨的却是人和自然如何相处的问题。这一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人类社会,美国学者鲁宾斯坦曾言,“我们可以从梅尔维尔的伟大作品《白鲸》的情节发展中看出一些问题:对大自然是那么善良,却又那么邪恶,那么美好、那么冷漠、那么慷慨却又那么残忍。”故事情节展现出人和自然的冲突关系。在小说中,船员代表着“人类”,大海和白鲸代表“自然界”。由于生存和发展的驱动,人类又不得不把自己置于大自然之中,去探索和利用自然。事实上,《白鲸》中体现的人与自然关系以1861年前为时代背景,照明能源依靠鲸油,捕鲸被视为开拓进取,不断探索自然,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手段。小说第二十四章“为捕鲸辩”中,作者提及捕鲸对人类自身具有巨大意义,“世界上的每一支蜡烛和每一盏灯,都是我们的贡献,就像许多神庙前面的巨大的蜡烛一样”。“美国和欧洲战舰可以安全地驶入一度被视为野蛮的海港,那么它们应该向曾经给它们指出过方向并且第一个和那些野蛮人交流过的捕鲸船致敬。”
虽然利益和人自身的冒险本能是探索自然的驱动力,用伊斯梅尔的话说,“冒险和探险是埋在我心里的种子,让我不顾一切地向那未知之物奔驰而去。”他像每一个第一次出海的捕鲸人那样,急于要探索海洋的奥秘。但是,自然界的强大足以让人畏惧。“一只体型特别大的抹香鲸,叫莫比·迪克,厉害无比。”它“是无处不在的,它会在不同的地方同时出现;它也是不朽的,虽然遭受了猛烈的攻击,被长矛刺穿了身体,它还是能够逃得了生命。任何与之交手的人,都会失去四肢或性命。”
在强大的似乎不可战胜的自然面前,支撑人类探索和改造的是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这部小说在第二十三章有一段重要的描述:“但是,这是无边无际的、神圣的、至高无上的真理。所以,他宁愿死在海上的暴风雨之中,也不愿意被人奴役,哪怕那是安全的!因为有谁会像蝼蚁一样,匍匐在地上!”亚哈船长背井离乡、经年累月地在海上冒险捕捉鲸鱼的行为,就是一种勇于向自然界探索和挑战的行为。
同时,捕鲸这一对自然的探索和利用不可能一帆风顺,经常遇到挫折和失败,特别是遇到白鲸莫比·迪克,“无所不在,长生不死”,“恶毒力量的偏执狂的化身”,人对自然界可能展现出两种态度:要么放弃或者逃避,完全靠天吃饭,向大自然臣服,乞求其施舍;要么继续与大自然斗争,努力去面对大自然的挑战,去改造自然。亚哈是美国航海先驱的代表,他向莫比·狄克提出了一种“罪恶化”的挑战,其行为展现了人类与大自然的斗争中的顽强精神和不屈意志。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在小说中,对于大自然的大部分看法还是遵循着生态伦理主义思想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体现在人高于一切,人决定了鲸的命运。小说第九十九章“且说金币”中,亚哈说第一个找到白鲸的人,将会获得一枚金子。“伟大的东西总是带有某种自私的感觉”,“这枚圆形的硬币,就是一个更圆的世界,像一面魔术师手中的镜子,把每一个人的秘密都映衬得淋漓尽致”。这个自我就是亚哈,它是万物之“自我”,也是万物之“中心”。
小说中的美国拓荒精神,也结合了美国的基督教文化(《白鲸》第七、八、九章)。小说中,为了使捕鲸者确信他们将受到神的祝福,牧师试着唱起赞美诗来安慰他们。可是上帝听到了捕鲸者的抱怨。牧师在布道中所宣传的是一种真正包含着美国“拓荒精神”的思想:“但是,朋友们,在每一次灾难之后,都会有一种快乐,这种快乐比灾难更大。”这是一种美国式的基督教箴言,牧师在鼓励捕鲸者们不要害怕灾难,寻求快乐。
三、《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中国现实社会的意义和启示
梅尔维尔所著的《白鲸》,结局虽是悲剧,但主题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小说极具代表性,是一本以生态观念为基础的非生态学著作。《白鲸》中所体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后辈作家、环境主义者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以亚哈为代表的人类拓荒精神,在面对自然的强大,挫折和失败时,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对于当今社会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白鲸》中体现的思想,和当今社会新出现的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潮相契合。生态社会主义,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环保等生态活动逐步和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所形成的一种新的社会思潮,中心思想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社会主义辩证地结合了两种流派:“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对于指导建设中国生态文明社会,构建人与自然共存发展的理论具有很强的意义。在生态社会主义学说中,人和自然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人类史又和自然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该理论克服了“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通过“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来将人与自然联系在一起,将两者视为一体,反对以人为中心的毁灭,也反对将大自然视为支配人和其他生物的最高权力,绝对不容亵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保护环境为先决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建立生态文明。而这一目标与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模式相契合。同时,生态社会主义有助于在经济上建立生态经济与合理性经济,在法治上建立生态法治和理性社会,在社会架构上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并最终将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贯穿于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中。
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如何面对自然的复杂性,面对大自然的挑战,这是生态社会主义并未提及的问题。所以,在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还需要对生态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应用上的深入探讨和拓展。中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在与环境相处和改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难于克服的问题,被强大的大自然所“挑战”。此时,《白鲸》中亚哈在遭受困难和挫折后,所体现的勇于向大自然继续挑战的不屈意志和顽强精神,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动力。我党所倡导的艰苦奋斗的传统革命精神,如红旗渠精神,与上述精神相契合。红旗渠是在20世纪60年代,当地人民凭借双手,克服极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历经十余载,将世界水利第八大奇迹开凿在了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这一变化,改变了当地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悲惨历史。这是中国人民改造自然,勇于向大自然挑战的生动体现。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已成为中国人民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标志。这些精神并不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落后,恰恰是当今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所需。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说过,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本质和宗旨的结晶,经久不衰,永不落伍。
在“十三五”时期,中国大地上开展的有中国特色的“精准扶贫”工程,正是新时期我国人民面对大自然的长期挑战,所作出的探索和应对。以具有代表性的云南样本为例,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因素,长时间以来,人们只是靠天吃饭,向大自然臣服,是我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如今,针对其特有的自然状况,云南地区开展了因地制宜的产业化扶贫,宜农则农、宜旅游则旅游、宜生态则生态,针对不同的海拔,不同的气候条件,开展不同特色的绿色农业产业。同时,实施生态保护与补偿机制,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以多种形式重建自然,不仅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也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共同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特色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