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铺
2022-10-21凌仕江
□ 文/凌仕江
生生灯火,明暗无辄
——题记
一
有人说,没有无名的纳博科夫就不会有出名的洛丽塔。纳博科夫用《名利场》杂志所称的20世纪“唯一可信的爱情故事”《洛丽塔》,曾挑起许多与文学相关和无关的激烈争论。我想说,当我们选择看一本杂志的时候,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满足自己。而遇上一本书则不同,它并不带有明确目的,如此阅读意味着上了一趟未知、终点亦无法预料的绿皮火车。
除了读书,你是否还有看杂志的习惯?没有了,早没有了。尽管自己也是办杂志的人,甚至手上常有天南地北的杂志样刊飞来,却顶多扫几眼自己的作品便搁置一边。如果时光倒回十年或二十年,可不是这境遇。那时,常把一本杂志当粮食捧在手心里细嚼慢咽。即便去了别人的城市,也要想方设法寻觅报纸杂志最多的地点晃一晃,这趟旅程终究才算有了饱满的精神意义。
人在拉萨的时候,常常把城关区北京中路33号布达拉宫右侧的邮政书局,当作日常的文艺打卡地。在我看来,拉萨文化的活水是从这儿流淌蔓延开去的。此地背后,就是唐柳掩映、古树盘根的龙王潭公园。绿汪汪的湖水中,常有几只长相怪异的生灵,在枯枝败叶中兜兜转转,引颈仰望布达拉宫的背影。有时,它们忽然扇动空气的翅膀,仿佛接收到高高在上的某位情僧秘密传递的旨意,那婉转低迷的歌声与粼粼波光共鸣起舞,着实动情缠绵。
好几次早上九点,我徘徊等候在布达拉东南街口,邮政书局还没开门迎客,灿若金丝的阳光游过对面农业银行的屋顶,打在街边卖酸奶的老阿妈额头上。她竹筒里秘制的酸奶,五元钱一筒,皮亮脆软的面子上,覆盖着一层细软的白砂糖。一只枯藤般的手,递过来一把锃亮的银勺,一双巨大的反光眼球,深邃地藏满了比雪更白的心事。她一手比画五个指头,另一手又加了一个指头。我起先无法预知她不断朝我点头的藏语蕴意,接着才明白,跟随我流浪此地的自行车,她要再收取一元看管费。
比起位于城关区宇拓路2号阴冷、高深、陈旧、寂静的新华书店,邮政书局的敞亮、热闹、新鲜、时尚,与花花绿绿的杂志更新不无关系。论文化地标的选择,我不愿多去新华书店,原本那儿的图书种类偏少,加之本土作家存放多年的旧作,或一些自费代销的产品,除了岁月经年的腐朽味道,很难在此遇见内陆作家的新面孔,只有一本布满尘埃的《萨迦格言》由此廉价获得,我欢喜并保存至今。那是20世纪90年代即将画上句号的一个苍茫冬日,我将它请回小木屋,这本封面上绘有青云图案的古老小书,定价不足一元。
杂志铺里摆放的杂志价格多在三元以上。
仿若文学路上难兄难弟的面孔,尽管由于地理原因,很多杂志抵达世界屋脊,早已衣衫褴褛,凉了黄花,散了骨架,但依然有一种热切之心亲近它们。久之,一个人移动在邮政书局的时光,总抹不去青春饥渴的记忆。杂志里闪透着一些裂缝中的微光,像麦芒一样刺痛我缺氧的心脏。它们既有纯文学《十月》《诗刊》《当代》等,也有通俗类的《人之初》《做人与处世》《辽宁青年》……有时,能在如此山高僻远的地方,遇上过期多日的一叠《南方周末》,于我也是一种幸运,好像远方大海漂着一根救命的稻草,若即若离关照着雪域一个文青思想的长成,让我没有偏离某种如天启和神谕般的指引,跌入平庸的泥潭。
我从不吝惜口袋里少得可怜的津贴,果断从柜台结账,洒脱抱走一堆杂志回到小木屋。一路摇响自行车的铃声,过于兴奋、过于满足,至少它们可以抵达我的爱,抵消红尘的哀愁。不曾料到,一次次买杂志的场景,居然被一位书写拉萨文学史的前辈洋滔先生写进了西藏的文学观察报告。洋滔先生当时是《拉萨河》杂志主编,称得上拉萨文学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或见证者。有一回,我刚结过账回头发现洋滔先生也抱着一摞杂志,笑吟吟地排在结账队后面。
不久后,他邀我和战友去位于江苏东路5号的拉萨市文联下棋,八一建军节我请他到军营喝文学茶,指导我们文学创作。
有一天午休时刻,突然接到洋滔先生电话:“我在杂志铺买《美文》杂志,刚好发现这期有你的《一个人的哨所》!什么时候也给《拉萨河》杂志来一篇新作吧!”现在想来,无论从何种角度考察一个人的文学成长史,那些背离故乡的痴迷与孤独,以及追梦路上恰好遇见的人,皆是人生可遇不可求的美事。
喜欢到邮政书局的原因,可能还有一个其他人不太具备的条件,那便是口袋里常拽有一沓来自全国多地的稿费单子,几千元或几百元是常有的储备。这样的底气,加大了我去杂志铺看杂志的频率,说得理想和高尚一点,是我对文学的坚守与信任(后来面对媒体,我总结这也是文字对我的信任)。在我聚精会神埋头翻动杂志的瞬间,人群中偶尔会遇上一个不速之客找我搭讪——他当然不是杂志铺的常客杨先生。在别处,他一有机会赶赴拉萨必到杂志铺,与我的兴趣一样,他喜欢用文字的排列与重组,写就异乡情感与心绪在雪山下荡起的涟漪。他甚至期待能够在邮政书局提供的这间杂志铺,遇见一个互换灵魂的人。
不知他后来是否换到别人的灵魂。
多年以后,面对宽大的电脑显示屏,我静坐于书房“藏朵舍”,重新审视拉萨杂志铺里相遇的人:目光与灵魂早已面目全非,太多过客已成记忆空白格。其中不乏身披绿色军衣的人,他们偶尔出现在杂志铺,只想让人觉得他仍是捏着文化信条的人;一些人曾希望用手中的文字,改变周遭的空气。可直到卸去军衣,也未能完成诗人的使命,反而经常提起还在写诗的军人,并露出嗤之以鼻的表情。命运多舛,人的环境即文学,不少军中诗人的理想半路夭折,甚至丢失了原路返回的机会。更让人唏嘘的是,他们从军中隐退,天天过着只有输赢、没有诗意的麻将生活。当年那个在杂志铺找寻文化粉面的人,即使当了职位不低的领导,可解甲归田也不敢多打麻将,躲在家里体会比在军中日日更为忐忑的心情。
他当领导时,受恩于他的人说他善起来比菩萨心肠还好,可被他整过的人,说他狠起来比谁都贼,人性的两面无可厚非,尤其是他暗中掐断了诗人们异想天开的文化天线,他满以为自己干得十分高明,可受伤的人都心知肚明,现在他想使唤诗人却无人接收他放射的信号,这不过是他自欺欺人种下的因果。
唯有曾经那个找我搭讪的人,信仰之光在时间背后闪烁力量。他当时身着蓝色制服,腋下夹着一个皮革公文包,头戴橘红色安全帽。他微胖的身体,从建设中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赶赴拉萨。他对星光下的拉萨没有更多欲望和诉求,只想赶在杂志铺关门前多选择几本文学杂志,填充高原之夜的荒凉与内心的孤寂。他从杂志里哗啦撕下一张扉页,留下他的联系方式递给我,只是我没有正视它,一次也没有正视它,这是二十来岁小伙子对一个五十开外大叔的漠视。我不知在这个地方,同他适合谈些什么?面对无限寂静的西藏,真要开口说一句话,还是太难。比天空之蓝更富有的时间,不知把话说给谁听,反正白天的太阳和晚上的月亮,都不再逼我多说一句话,雪域万物早习惯了我的孤独和木讷,为了保护脆弱的灵感,我自私的灵魂注定无法与他人重叠。
拉萨河上的冰两星期前才彻底融化。在石头与雪筑起屏障的天边,霞光穿过经幡星辰的指缝,孤单而遥远,无法言说的旷寂与几只雪候鸟,维系着我自己的迷宫。沉默是个怪兽,埋伏在世界屋脊每个人的迷宫里,而我却必须和它相处,我制服不了这个怪兽,更不愿主动越雷池半步,直到拉萨面貌开始在我生命痕迹里模糊,我在八百公里直线另一端的平原之上,想起一个不知姓名的抱走一叠杂志的中年男子。
二
每一件作品变成铅字,都是一个人灵魂对远方的投射,熨帖着所有不眠的寒夜,潜伏在那些未曾到过的第一次被文字之手敲开编辑的城门里。而到杂志铺里寻找那些来自异地的并且印有自己文字的杂志,往往比写作时的心情更为激越。
截至2021年仲夏夜,已整整六年没有回到拉萨,我不知那里的杂志铺是否存在?仿佛一场秋风一树凋零,物流业和新媒体的火速崛起,将传统的邮政功能无情地推向边缘。成都的大街小巷,曾犹如满树花开的杂志铺,已恍然淡出人们视野。
无可救药的孤独,如同突然袭来的寒流,真不知失去了根的树,在风中还能站多久?
294收报箱是从建设路邮局租来的,旁边有一家杂志铺。尽管我很早便在这城市购置了房子,但从不肯让天下那么多邮件,寄至社区单元门牌的报箱里。很多时候,我怀疑邮局人员对住宅的投递很不靠谱。
每周三番五次去建设路,打开邮政报箱收取邮件,如同去避难所或急救站,心情有点像是去投奔亲戚(这城市没有我土著的亲戚),更像是去拜访陌生的友人。彼此的等待,充满了未知的惊喜。收报箱里的世界,从没让我失望。有时出差几天没来,报箱便会给我塞满疯狂的收获。除了发表作品的样报刊,还有一些主编定期赠送的刊物,密集的稿费单子如厨房里的柴米油盐,偶有读者来信,问我何时去他们所在的城市做一场签售会。
每次取走信物锁上报箱,我会顺便拐角到杂志铺逗留一会儿。说不清究竟什么原因,面对那么多新鲜出炉的杂志,我只顾乱翻却不愿意买一本。曾经我个人厌恶这类人,不觉之间自己已成了这样的人,我怎么能够原谅自己的浮躁?老板是个戴眼镜的油腻大叔,每次热情地招呼与表情像是熟知的故人。其实,我没有在乎老板的感受,他正在呵斥一个刘海快要遮住眼睛的女学生:“买不买嘛,那本杂志已快被你翻烂了!”我站在原地认真回他一句:这些文学杂志还有人买吗?
“有是有,但少之又少,买的人偏中年女性多一点。”老板盯着电脑上的账目,头也懒得抬,压低嗓门答道。我对他说:“不错呀,看来你对文学杂志,还蛮知情的。”
“当然呀,毕竟是做了十多年的老本行嘛。像你手上拿的那本杂志,至今一本也没卖掉。”我怔了一下,心想这本杂志可是中国文学界的最高殿堂,缘何落得命运如此不堪?但我没能对他说出口,因为旁边一个手上捧着《读者》看的男子,一直在偷偷观察我。我瞄他几眼,似乎每次到杂志铺,都能遇见这个脸上长了白癜风的男子。他看我几眼,我也不吃亏地看他几眼,彼此无言。我悄然将杂志放回原处,然后问老板:“卖不掉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退货呀,反正是代销。”老板一脸无所谓的态度,忽然站起身,换了一个角度对我说:“也不是这回事,读书大概也得分文化地域,比如,我们这里的文学杂志不好卖,并不代表所有地方都这样,如果放在天津或上海,抑或北方,相信又是另一种情况。文化需求与地域差异密切相关,只读杂志却不买杂志的人,你不好判断他真实身份,比如那个每次偷偷看着你的人,他是厂北路的哑巴。但有一点毋庸置疑,读书多的人,谈吐自然不一样!”
脑海里条件反射地弹出拉萨杂志铺永远的人来熙往。“我想知道你这里最好卖的,是哪类杂志?”
“当然是哑巴喜欢看的《读者》了,每期我至少卖掉八十本,还不够,有时还得想法到其他摊子上周转一些来救急,可以说,这么多年的市场销量,还没有发现哪一本杂志卖得过《读者》。其次是《知音》,不过这杂志内容不敢太恭维,很多读者反映它有欺骗情感行为。”老板说到此,脸上挤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容。
话音刚落,店里突然进来一个顾客:“老板,我订的《读书》杂志呢,给我留好了吧?”
老板谦笑着从案下递给他连续几期的《读书》,并向我小声介绍道:这是一个老板,合伙人,投资商,每期《读书》杂志他必买。我直言不讳地对那位个子不高的顾客说,能读这本杂志的人,头脑很不简单呀。顾客满面笑容地打量我:不不不,我只是在坚持读书而已。话还未讲完,老板便急着把我介绍给了这顾客。他递给对方一本目录上印有我名字的杂志:“看看吧,这里有他写的文章。”
“真是难得,如此浮躁的生活,还能坚持纯文学写作的人,太少太不容易了,我认识一些网络作家,他们几乎不读书,只喜欢胡编乱造!”顾客从书页间抬头看我,目光有惊诧,又隐着一丝无奈。
“确实有同感。这时代坚持纯文学写作的少,读纯文学的人更少,买文学杂志看的人就少之又少了。”话完,我顺手取下一本《书屋》递给他,告诉他上面介绍有不少好书。他信了我的推荐,当即买下。他讲他大学时最喜欢看《收获》《人民文学》《北京文学》。如今,一个搞软件开发的人,长期只买《读书》杂志看,他的读书心得的确让我有些意外:科技发展离不开人文支撑。
这句话让我兴奋了好久。仿若眼里突然闪过夜明珠之光,即刻点亮太多疲倦的风景与蒙尘太久的岁月。他所选择的读物看似与其从事专业格格不入,但却补益、丰富、提升了工作与生活的色彩与厚度。正是这个陌生人格外的读书经验,校正了我长期以来所谓对路写作却单调的阅读习惯。
离别时,我们没有握手,心里的声音却不约而同:希望下次还能遇见你!
之后,我常自作多情地想,杂志铺相遇的那位顾客算得上我朋友吗?我还想,或许他也乐意将我当朋友吧!卖书的老板,因为总是可以在他的杂志铺见面,我们彼此连一个电话和微信都不曾留下,每次见面却有老朋友的亲切感,只要说到书,只要翻开那些散发着墨香的杂志,书里书外,我们瞬间就能沉浸于心灵最畅达的沟通。
有一回,他表情不无遗憾地告诉我:“哎呀,昨天我一直以为你会来。”我满脸纳闷?他说:“有个写书的人,很想认识你,我让人家在这里等了很久。”谁呀?他递给我一本厚厚的长篇小说,“你看吧,这是她让我替她代销的书。”我随意翻了几页,那字迹模糊的纸张和版权页的空缺,顿时让我预感了什么不祥。但为了感激杂志铺老板的热情,我顺手将刚从收报箱里取出的几本崭新杂志,赠给他。我想,这是我对赠我杂志的主编朋友放大的尊重,其实我更希望读者感受到杂志编辑部同仁为读者付出的良苦用心。
可这样的光景,已然过去多年。掐指算来,至少有五年时间,我再没有去建设路邮局,294收报箱已在六年前一个沸腾的夏日宣告撤除。从此,记忆之城便多了一个老地方,它一直在等一个老朋友,只是挥不去的思念里,似乎我永远在别处,没有根,也没有乡愁。文学的出口在历史的进程中悄然进化,这六年几乎是新媒体发展迅速扩张的六年,也是杂志铺消失最为神速的六年,更是稿费单变成打卡记录的六年。
从此,风雨街头残存的294收报箱,如同一位扯掉了招牌的朋友,好比我常以异乡人的身份回到故乡,其过程充满了抵达的怀念和怀念的抵达。拥有光荣“毛体”书法定格的建设路,已载入我从别处下榻这城市不可遗失的历史遗址。
有时,打车经过,很想看看杂志铺在否,但始终停不下脚步。除了历史中的建设路邮政局,同城另一处更具历史面孔的暑袜街邮政局,也残存着一抹经年难忘的记忆,那青砖汉瓦白灰的邮亭建筑,至今想来也是一处文物级别的风景,那次我不仅在此买到发表我两首短诗的1998年第8期《青年文学》,还在这里看到了种类繁多的文学杂志,那是我初到成都见到杂志最多的地方,这同样也印证了当时繁荣的文学气氛。
三
有一点突然。
杂志铺的新闻是2020年冬天出现在作家朋友圈的。我没有点赞,也没有急着去打卡。
一年之后的春天,终于,一个人两手空空从杂志铺出来,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孤独和苍茫,仿佛我就是一本无人赏读的杂志。在这座城市的文化风景里,最先消失于杂志之前的不是记忆地标的暑袜街,也不是建设路,而恰恰是那些走几步或拐个弯就能看见的花花绿绿的杂志铺。如今它的死灰复燃,并没有唤起我的兴奋记忆,反倒像一滴隐没于身体里的泪水,流不出太多的悲伤与喜悦。尽管依然喜欢翻阅杂志,总试图找回些什么,可心不在焉的思绪,却不再落于一本或一篇印象深的杂志作品之上,愧对文学之心如灌铅般沉重,那一刻有失文化尊严的感觉越思想越毁灭。
这家杂志铺是一处不足二十平方米的小铺子,是一座城市的唯一,也可能是文学全国的孤独范本。当它以不可复制的文艺地标,悄然摆设在诞生过多位茅盾文学奖作家之地的红星路,新老媒体为此燃烧了一地热风,毕竟曾经满大街密集的杂志报刊亭已淡出公共视线,忽闻一夜清风徐来的杂志铺,被文艺风尚之人争先恐后刷爆各自沉寂的朋友圈。
只是我的情绪不再为此存在与说明。2021年六月中旬的一天,香港友人让我去报亭买几份登载我消息的《参考消息》,跑过几条街不见报亭便已心灰意冷。与东野圭吾神秘的《解忧杂货铺》不同,杂志铺是承字库,也是办刊人智慧凝聚的重要精神领地。三两张白色的小圆桌,一个有电脑结账的吧台,剩下的空间尽是琳琅满目层层叠叠的杂志。它们来自不同城市和不同街道,出自不同编辑与设计师之手,历经不同的编辑部和性格迥异的主编,还有不同掌纹抚摸过不同纸张的印刷车间师傅。
要不是遇上高温天气去那儿办事,我绝不会到此吹冷风。
这里浓缩着辽阔的文学中国,富饶着几代人的共同追求,这些杂志有著名的四大名刊,也有张扬的四小花旦,有的来自穷乡僻壤,有的出自京华繁城,看上去几乎各省市有名的文学期刊都在此集合了,包括不少散落在民间的民刊也在此赶场,尽管时风让尴尬的文学之旗摇晃不定,但它们始终以文学名义存续至今,不知有多少文人向往作品能够抵达那片天空,甚至有人将其立誓在上面发表作品,当作一生的创作目标而努力。除了各类选刊、民刊,这其中以诗歌散文小说等纯文学刊物居多。
好比去菜市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可摆在我面前的这些杂志,随意拿起一本毫无目的地翻翻,又无所谓地放回原地;才拿起一册诗歌刊物放眼目录,却无耐心继续欣赏。有那么一刻,我眼里只剩下一个被杂志围困的自己,没发现一个多余的看杂志的人。曾经热爱翻阅杂志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就我个人而言,不是这些杂志穿的衣服不好看,而是觉得它们的长相与功能,给人太多太难的无力选择,这和当下许多痴刷抖音的年轻人,三秒刷过别人的喜悦和悲伤一样,看杂志的热情与耐心,已被快节奏生活元素慢慢淹没。
作为写作者,报纸杂志无疑是文学作品亮相最直接的舞台。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失去读一本文学期刊的兴趣?答案并没有被警惕的快餐化网络碎片信息取代,而是随着个人的成长与写作的自律需求,其阅读选择发生了侧重的分身蜕变,翻阅报纸杂志的兴趣自然少了许多,研读中外经典作家书系便与日俱增。
一个电话,突然让我从杂志铺撤了出来。街边的阳光强烈地投射到杂志铺的玻璃墙上,隐约可见反光的人面。话毕,我想该往哪里去呢,约好来此接我的司机,此时还在远远的堵车路上,于是再次返回无处可去的杂志铺:一对身上弥漫着百合香水的闺蜜,是不是约好来此享受文字盛宴的?坐在吧台的女服务生,偶尔从电脑面前伸出头来瞅她们一眼。她们的对话有争论,也有叹息,然后是沉默。一时之间,所有杂志里的怪兽,都在窥视她们的沉默,同时也在窥视她红色的高跟鞋,以及她手上拈着的一支玫瑰色口红。她俩只顾打扮手中小镜子里的自己,也不看一眼那么多的杂志,似乎所有杂志里构建的文学世界都与她们无关——但她们的举止行为却可以成其文学表达的一种。我渴望看见她们安静的神色,伸手摸一本杂志,全神贯注地读给彼此听,说不定她们还真能读到和自己命运相似的人呢,说不定凭借她们涂脂抹粉的力气,也能修改书中人的命运?可这不过是我,一个袖手旁观者的一厢情愿。
我的魂儿,似乎全然不在杂志上。
她俩的对话如枯萎的花瓣,无香无味,只是一种苍白的复调:你要是觉得和他搞不好关系,就趁早了断……
那我得回去给男人说说,要听他的意见……
三个星期前的一个午后,银杏树上白果落地的声音,充满了自然与城市对话的诗意。第一次同一位写小说的年轻人相约杂志铺的情景,感觉如同出席一场宴席。她俩此时的座位,正是当时我们坐过的地盘。其实,那次我依然无心看杂志,只为冷清的杂志铺和寂寥的女服务生,要了两杯咖啡。那写小说的年轻人则不一样,他来一趟杂志铺,须从地铁二号线的尽头辗转四号或三号地铁线,如此周折一个多小时才能爱不释手地拜读他心爱的文学杂志。他在郊区上班,工资如这座城市底层的大多数一样,交完各种费用只够填饱肚子,但他时刻却想着文学的事,想着到杂志铺享受文字盛宴。有时,他下班后赶到杂志铺,这里已经关门了。于是他按照门贴上的电话打过去,对方说今天有事提前下班了,明天再来吧。他满脸缺憾地望着杂志铺神思好久。此时,他拿起一册海派文学杂志不愿放下,接着又从高格上取下一本先锋向度的文学期刊,他准备将自己的作品投向这些内心喜欢的杂志。他腼腆地介绍那些发表过他作品的杂志栏目,眼睛放光地看到某位作家的新作,他忆起他熟悉与陌生的编辑,像极了曾经那个讲真话、抒真情又有点“自闭”的我。
忽然,一个“小鲜肉”的闪现打断我的察看与想象。我把注意力投放到他身上。他说不定是个语言学博士,他手里拿着一本结了账的年度诗歌选本,纯白色的封皮,血红色的书名,还有一本雅致的诗歌杂志。他蹲下身继续投入地在书页中翻找喜爱的某首诗,他清澈的眼神,让人看到不一样的心灵世界。我不知哪来的勇气,克服了怪兽们沉默的指责,看着他手中的诗歌选本,像老朋友一样拍着他的肩问:上面有你的作品吧?
他抹了一把微笑的嘴角,羞怯地回了一句:没有。
那张面孔和那个写小说的年轻人真有几分相似。他们都烫有微卷的小懒发,脚穿小白鞋,素净的外套,只不过眼前这个小鲜肉比那写小说的年轻人瘦削一些,深陷的眼珠与书页中的诗行靠得很近。他夹着书的手臂看上去十分纤弱,上面布满了黑黝黝的毛子。他们都很年轻,至少比我年轻。我想,他们有一天到了我这个年纪,是否还能够保持阅读杂志的习惯?忽然想起了拉萨的洋滔先生,他退休回到重庆后,不仅每天坚持去图书馆阅读补充新鲜血液,同时他积极创作投稿与杂志的来往不减当年。
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将眼前看到的人和事告诉了那个写小说的年轻人,微信很快叮咚一声跳出一条信息,他惊喜地回复道:哇,快拍点现场的照片给我看。
可惜,我已在离开杂志铺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