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背景下的高校全员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2022-10-20曹莺莺
曹莺莺
摘要:“三全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而全员育人是“三全育人”的人力基础和组织保障。在全员育人中,育人主体的有效协同是发挥育人队伍合力的关键,但在实践中还存在育人主体的目标、理念、信息和职责协同不足等问题。高校应从顶层设计、政策学习、思想提升、信息平台建设、职责关系梳理及评价反馈机制建设等方面入手,优化协同育人的路径,以推动“三全育人”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高校;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22-0001-04
基金项目:本文系闽西职业技术学院(2020-2022年度)课题项目“‘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辅导员、班主任、训导师协同育人机制探析”(课题编号:MXZYSQYR16)的研究成果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再次强调“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要求建立完善的“三全育人”体制。为此,高校应明确“三全育人”中全员协同育人的重要性,从多方面优化协同育人路径,从而有效发挥“三全育人”的作用。
一、全员育人的意义和内涵
全员育人是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人力基础和组织保障,因为全过程育人蕴含着全员参与、全方位覆盖的客观要求,而全方位育人则既离不开高校全体教职工的责任自觉和积极参与,又需要按照全过程育人的要求,挖掘不同领域中的育人因素,整合不同社会力量的育人功能,探索不同实践载体的育人方式。从人员构成要素上,全员育人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发挥每一个教职员工的育人作用,搭建一支全员参与、责任明确、分工协作的育人队伍,使全体教职员工都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当前,全员育人的主体已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扩展到专业课教师,从思想政治教育部门扩展到高校的行政管理服务部门,从学校扩展到家庭、社区、企事业单位和民间组织等。近年来,为进一步扩充、优化育人队伍,一些高校还设置了学业上的专业导师或家长式的训导师。因此,从广义上来讲,全员育人的主体包括校内、校外与学生有联系、能够从不同角度对学生施加影响并为其提供帮助和支持的所有人员。在这支育人队伍中,虽然各主体的身份、工作有所不同,但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即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利用各种资源,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使其成为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丰富学识、健康品格,有文化自信、家国情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协同机制在全员育人中的重要性
尽管全员育人的队伍正日趋壮大,但育人主体之间若缺乏有序、顺畅的沟通协作,不能形成育人合力,就无法带来与其数量成正比的育人质量。换句话说,育人主体的协同联动是全员育人取得实质性成效的关键。这里的协同,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资源或个体协调、合作、同步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这一概念来自德国科学家哈肯提出的协同论。根据协同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普遍存在有序、无序的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序和无序之间会相互转化。当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之间通过相互协作,形成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时,就会促使整个系统形成单个子系统不具备的新的结构和功能,同时获得超越子系统力量总和的更大合力。反之,若系统内的各个子系统(要素)不能很好地协同,甚至互相排斥,则会导致系统呈现无序状态,发挥不了整体性功能而最终瓦解。全员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各育人主体是其子系统。育人主体在空间上的分散性以及在专业技能和日常工作上的差异性往往导致主体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协作呈现无序性,因此在育人实践中较难达到“1+1>2”的预期效果。由此可见,研究全员育人中的协同机制,探讨如何将无序转化为有序、将分散的力量聚集为合力,是提高全员育人质量的关键。由于全员育人主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本文重点探讨高校内部育人主体的协同问题及解决策略。
三、全员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
1.目标协同不足
目标是行动的方向,“同向”是“同行”的基础。理想的全员育人是一种“目标一致、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合力育人”的协同状态。具体来说,全员育人的目标就是立德树人,是学生的品格塑造和德行养成。然而,在传统教育模式下,一些教师把育人的目标只聚焦于知识和技能层面,轻视甚至忽视德育。近年来,大家对“立德树人”已有了一定的共识,一些教师在探索和实践中也对其内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但仍有部分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持守重智育、轻德育的传统,偏离了正确的育人方向,导致育人队伍中出现目标不一的问题。
2.理念协同不足
理念和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心往一处想,力才能往一处使。要想在全员育人中发挥各育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形成系统合力,就需要统一育人队伍的思想观念,达到价值和理念层面的共享与协同。由于专业背景、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的不同,各育人主体在价值观和思想认识上还存在差距。总的来说,党政领导干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对于党的方针政策通常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更高的政治、情感认同,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和品格塑造也有较强的敏感性和责任感。相比之下,专业课教师对党情、国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则往往不够全面深入,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缺乏主动的思考。此外,由于育人主体分散在学校的各个部门和岗位,工作中的交流与沟通不足,因此在思想上做到同频共振、有效协同存在一定的困難。
3.信息协同不足
育人主体对教育对象的了解和认知对育人效果有直接影响。由于专业技能、工作岗位和工作性质的差异,各育人主体往往只能掌握与自身工作相关的学生信息,对学生的了解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例如,辅导员对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惯和思想动态通常比较熟悉,对学生专业学习的了解却不及专业课教师,而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和专业特长比较清楚,但对学生的家庭背景、个性爱好、思想动态等却可能只是略知一二。在这种情况下,育人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充分了解教育对象的前提下,才能实现针对性的精准育人。但在实际工作中,育人主体的信息资源协同十分有限,经常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
4.职责协同不足
全员育人中的另一个问题是育人主体的职责划分不够明确,在育人过程中容易出现重复工作、互相推诿或责任盲区,导致育人合力减弱。例如,辅导员和班主任都肩负班风建设的职责,但在具体工作中如何将这一职责进行细分,从而使双方能够发挥各自所长,在分工合作中取得工作成效最大化,尚无制度可循,在实践中也没有很好的经验可供借鉴。因此,明确各育人主体的职责并制定相关的协同机制,对于推动全员育人的深入开展有重要意义。
四、全员协同育人的优化路径
1.加强顶层设计,提供制度支持
在宏观层面上,全员协同育人中出现各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少校级及院系级的顶层设计和系统的制度支持。例如,辅导员作为“三全育人”骨干力量,身处育人一线,在育人中扮演很多的角色,承担很多的责任,有着重要的上通下达、纵横协调的桥梁作用。但是,辅导员的职责权限往往十分模糊且有限,导致其在协调其他育人主体时得不到快速回应和有效配合,从而使育人成效大打折扣。诸如此类的问题无法凭借育人主体的个人力量得以解决,需要高校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各育人主体的职责、权限、协同机制,并落实到具体的会议制度和监督考核制度上。此外,为了有效激发育人主体的主动性、创造性及工作持续性,高校还应关注育人主体的内在动力,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如为先进育人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培训提升和进修机会,设置与育人相关的荣誉奖励,将育人成效与职称评聘挂钩等,使全员育人、协同育人成为全体教职工的自发行为。
2.加强政策学习,促进目标协同
强化并落实育人主体对立德树人的正确认识是促进目标协同的关键。目前,较为常见的政策学习方式有专题讲座和文件研读,但这种形式单一的学习往往效果不佳。高校应当探索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立德树人的理念真正入脑入心并得到践行。例如,高校可以不定期组织立德树人心得分享活动,以轻松愉快的沙龙形式,鼓励教师把日常工作中的案例或心得以故事讲述的形式进行分享和交流,或者就政策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展开辩论,让教师在思想和语言的碰撞中深化学习。当然,高校还可以把立德树人的实施纳入教学考评,以强化教师的目标意识。
3.提高思想站位,促进理念协同
“三全育人”是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一门有独特体系的学科和专业,而且是非常难、非常复杂的学科和专业,因为学生在思想品德和价值观方面的差异远比在知识、能力和真理观上的差异要大。即便是思政经验较为丰富的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也可能对“三全育人”的深刻内涵缺乏全面和深入的理解,而专业课教师和后勤服务人员等育人主体由于在工作中较少涉及思政教育,政治素养可能较为薄弱,思政意识也可能较为淡薄。育人主体的多样性及其思政意识的差异性会削弱育人队伍在理念上的协同性。高校应当发挥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先锋带头作用,促进育人主体在理念上的同频,从而达到工作上的同向同行。高校要鼓励这些排头兵通过专题讲座、经验交流、典型案例、线上微课、定点帮扶等多种形式帮助其他育人主体深入学习“三全育人”的内涵及思政工作的方法,提高育人队伍的思想高度和协同育人能力。此外,高校还应探索辅导员在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中的引领作用。在近几年的课程思政实践中,一些专业课教师在挖掘思政元素以及拓展思政深度等方面存在困难,導致育人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为此,可尝试采用协同备课制度,让辅导员参与课程思政的设计与思政元素的挖掘,并通过跟班听课评估思政效果,及时提出改进建议。与此同时,高校还可鼓励专业课教师更多地参与辅导员主导的第二课堂活动,与辅导员一起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实践中切磋交流,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高度,达到理念协同。
4.完善信息平台,促进信息协同
网络互联的移动化和泛在化、信息处理的集约化和大数据化、信息服务的精准化和智能化、信息技术的融合化和生态化促进了现代化教育系统的深入变革,高校的育人工作必须向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型发展,方可与时俱进。信息化、数字化是解决全员育人中信息协同不足的有效手段。借助大数据信息平台,身处不同部门和岗位的育人主体无须面对面交流,便可实现方便快捷的信息汇聚、交换和共享。高校应完善现有信息平台,在其基础上建立一个学生信息资源库或子平台,以育人队伍的全体成员为平台的建设者和使用者,从学习、生活、家庭、兴趣、特长、思想动态等各个方面收集学生信息,形成多维、立体的学生信息数据画像,以便有需求的育人主体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制定精准、个性化的教育策略,提高育人成效。
5.明确主体责任,促进职责协同
在全员育人中,各育人主体虽然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各司其职,却并非毫无关联。相反,各育人主体的工作存在不少交叉重叠。厘清各育人主体的具体职责并分析他们在工作中的主从关系,就能做到有机联动、有效协同。高校可以从“十大育人体系”入手,根据每个育人体系的内容、性质和特点,梳理与其相关的育人主体及其职责,再根据每一育人主体在该体系中的参与程度分析其职责权重,由此确定各主体的协同关系,从而制定合理的协同策略。例如,实践育人的主要活动有社团活动、“三支一扶”、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因此该育人体系的主要责任主体是党团组织,在育人工作中应起主导和带动作用。实践育人的活动还包括学生的实习、实训、各类文体活动以及班集体活动,因此广大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训导师也是实践育人的责任主体,在该育人体系中处于协从的地位,应配合、协助党团组织开展工作。当然,有些工作会涉及几个育人体系,如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与课程育人、服务育人和心理育人都有关系。课程育人和服务育人中支撑就业指导工作的责任主体分别是开设相关课程的辅导员以及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指导管理服务平台的工作人员,而心理育人中与就业指导相关的责任主体既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处于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又包括班主任、训导师、专业课教师和院系管理人员。其中,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是解决学生就业过程中心理问题的主力,其他责任主体为协同力量。需要注意的是,辅导员在“三全育人”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集教育、管理和服务三大岗位的职责于一身,与“十大育人体系”中的每一项工作几乎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辅导员应当发挥更多的引领、协调和带动作用。明确各育人主体的职责并捋清协同关系之后,还应当拟定守底线、保基本的负面清单、问题清单以及工作台账,坚持问题导向,抓住薄弱环节,定期逐一突破。
6.落实评价反馈,检验协同成效
评价和反馈机制是检验工作成效的有效手段,科学合理的评价和反馈能够帮助高校及时发现问题。在近几年的“三全育人”改革试点工作中,一些高校总结了具有推广和借鉴意义的经验和做法。例如,北京科技大学在教育部原有“三全育人”建设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校级和院级的“三全育人”建设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基本指标”“特色指标”和“负面清单”三部分,每项指标细化到测评点、测评标准和测评方式。与此同时,北京科技大学制定测评细则,在测评中注重自我评价、师生评价、专家评价相结合,突出教师和学生的满意度测评。其他院校可参照上述做法,在制定指标体系时,把全员协同育人设为一个指标任务,按照育人主体的职责分解表和责任清单制定测评点和测评标准,再逐条进行对标评价,以此检验协同育人的效果,并针对問题加以解决。
五、结语
总之,全员育人是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前提和保障,离开全员育人,“三全育人”将成为空谈。全员育人的成效不仅与育人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关,而且与育人主体之间的协同联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强化协同攻关,形成系统合力,是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的内在要求。高校应从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入手,在实践中强化育人主体在目标、理念、信息、职责方面的协同,并辅以科学合理的评价反馈机制,以最大化地发挥育人队伍的系统合力,取得“1+1>2”的育人效果,推动“三全育人”工作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杨晓慧.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论意蕴、现实难题与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8(18).
[2]何少群,程东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21).
[3]张睿.协同论视域下高校“三全育人”实施的机理与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0(01).
[4]朱平.高校“三全育人”体系协同与长效机制的建构———以全员育人为中心的考察[J].思想理论教育,2019(02).
Research on the Coope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of the Whole Staff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Cao Yingying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Art, Minxi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Fujian Province, Longyan 364021, China)
Abstract: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and the whole staff education is the human found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of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In the whole personnel education, the effective coordination of the education subjects is the key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joint force of the education team. However, in practice,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 of coordination of the objectives, ideas, information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education subjec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optimize the path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top-level design, policy learning, ideological improvement, informa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responsibility relationship sorting and evaluation feedback mechanism construction. so as to promote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sand universities;threecompleteeducation;educatingthewholestaff;collaborative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