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一道彩虹(节选)
——土乡班彦小康之路

2022-10-20李卓玛

青海湖 2022年5期
关键词:阿爹土族

李卓玛

引 言 山顶上的村庄

记忆中的班彦是与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联系在一起的,是承载着我童年时期最美回忆的地方。阿妈从班彦河滩里随手拔来随意栽在姥爷家南墙根的杏树,已经长高。每年九月我准时光着脚丫,踩着砂石路,跑到六公里外的姥爷家摘大杏子。那杏子真大呀,真好吃,似乎我的整个童年都是那大杏子的甜甜香味。如今,姥爷家的院子早变成了新式的砖铺院,老杏树也被舅舅砍了当柴烧了,连灰烬都无处寻觅。可那大杏子的味道,已经刻进了我的生命。为了这份梦幻一样的杏子味道,我值得踩着砂石路前行,哪怕光着脚丫。于是,在2021 年的3 月,青海高原刚刚萌动春的气息时,我开始了对班彦的寻访之旅。

班彦村是一个土族世居的传统村落,其中隶属班彦村的5 社、6 社两个自然村,居住在被称为沙沟山的山顶上。2014 年年底,沙沟山全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仅2324 元,村集体经济为零。这片古老的土地养育着一代代淳朴善良的人民,但贫困和缺少物资一直是这里经久未愈的痼疾。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愿望和权利,然而,在贫瘠的沙沟山上,即使个人再努力,依旧住不上好房,孩子上不了学,病者看不起医,这并不仅仅是个人的不幸与悲苦,更是社会的伤痛。因此,解决贫困问题,尤其是解决大面积深度贫困问题,是人类文明的应有之义,更是政府和社会的重要责任。

班彦村沙沟山环境恶劣,曾是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一部分,属于综合的、原始的、深度的贫困地区。交通闭塞、基础薄弱、经济落后、社会事业发展不足,世世代代,沙沟山的人们在苍穹之下祈祷神佛,盼望着奇迹降临。这一天到来了。然而神灵不是从天而降的,它是我们这个崭新的时代,是这个时代里同一片土地上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精神面貌的人民。

2015 年11 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研究问题,确定方向,制定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向党、全国发出号召:“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作为全国典型的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班彦村迎来了希望。这是改变历史的希望。

班彦村也从那时开始,在中国书写的人类反贫困斗争史上,添上了激动人心的精彩一笔。

2016 年8 月23 日,习近平总书记冒雨亲临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视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自此,班彦村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班彦村群众在党的光辉沐浴下,迎来了奔向小康的春天。

班彦村是幸运的,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注与关怀。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这片辽阔国土上所有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身处这个充满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时代。

写班彦故事,势必要写一写土族。在土族百年千年的时间轴上,真正令人动容的,是浩瀚人群在黑暗中无意识的涌动,是无数平凡人的平凡生活。他们的衣食住行,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痛苦和挣扎。历史的枝叶便在这些最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的生命轮回中填得丰满,一切都由此形成,引人注目的人和事,不过是水上浮沫。所以我追寻他们,那些隐没在历史背面和角落里的人们,在重重阴影中辨认他们的足迹,倾听他们微弱的、时断时续的声音。我写班彦村,还是将重点放在了写人上。无论世事如何纷繁复杂,无论时代如何千变万化,最根本的终究还是人,是每天上演着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的平凡人们。班彦村是幸运的也是班彦人经过自身努力,依靠党和政府的关怀,才走到今天的。所以,讲好班彦故事,我选择讲一讲班彦人的故事。因为正是这形形色色的班彦人,书写了这个时代属于班彦的独具特色的奋斗故事。

所以,我走访了班彦村8 个大队,采访了369 户班彦人家,最后从中挑选了100 户典型人家作为我的班彦故事主体,通过这100 户人家的变化,展现一个立体的班彦,有灵魂的班彦,有温度的班彦,有精神的班彦。我相信这样的班彦,才是习总书记牵挂的班彦。

这100 户人家,靠政策扶持致富,有靠自身努力致富的,有靠政府的产业扶持致富的,也有自主创业致富的,他们是一群可敬可爱的班彦人,无论是用哪一种方式致富,都在用汗水和心血奋斗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从未停下奋斗的脚步,时刻不忘习总书记的嘱托: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为什么单单挑选100 户人家?2021年恰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而班彦作为在党恩沐浴下成长起来的新农村,最该为党的百年华诞献上自己的一份独特礼物。这礼物,不是歌功颂德,不是高唱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幸福日子。这是整个班彦故事寻访之旅中我最深切的感受。班彦村的班彦人是幸福的,他们用自己最实实在在的幸福日子,向党的生日献上心中最美的歌。那是彩虹一样绚烂的七彩生活,那是青稞酩馏酒一样醇香厚重的甜蜜味道,是盘绣阿姑手中的五彩丝线一样多彩绚烂的康庄大道。

第一章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班彦村

有个村子叫班彦

2021 年2 月25 日,在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五十镇班彦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班彦村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这里是一个传统的土族村落。班彦村有8 个社,共369 户、1396 人,其中五社、六社的129 户、484 人之前住在名叫沙沟山的山头,贫困率高达56%。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娶妻难……这些难题曾长期困扰班彦村村民。

2016 年,位于大山顶上的班彦村启动实施易地搬迁工程。这一年8 月23 日,历史性的一刻就发生在正在修建尚未完工的新村。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班彦新村,走进还尚未装修的民房里,询问着乡亲们的搬迁情况,勉励乡亲们说,新村建设要同发展生产和促进就业结合起来,等大家生活安顿下来后,各项脱贫措施要跟上,把生产搞上去。殷殷嘱托响彻土乡大地,让沙沟山和班彦新村跨越千年的距离一瞬间有了一座彩虹桥。不久后的10 月,第一批搬迁群众就踩着这道彩虹桥,从贫穷的沙沟山高高兴兴地搬迁到了交通便利的班彦新村。

五年来,各级党委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将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各种资源帮助班彦村“挪穷窝、拔穷根、兴产业”。5 年后的今天,搬出穷山窝的班彦村,依托民族特色产业经济的发展,实现旧貌换新颜,一步一步踏上了脱贫奔小康的幸福路。

互助县的易地搬迁村和班彦村情况类似的也有不少。蔡家堡乡的刘家村,南距西宁市8 公里,北距互助县城22 公里,地形沟壑纵横,山峦起伏,年降水量少,沟壑、光秃、干旱是该村鲜明的地理特征。山大沟深,地形复杂,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差,十年九旱,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较为困难。共搬迁农户197 户570 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4 户177 人,非建档立卡户143 户393 人。采取整村搬迁、集中安置的方式安置在互助县塘川镇水湾村、刘家庄村交界处。征用地势较为平坦的185.83亩土地建设搬迁新村。丹麻镇锦州村,位于互助县东北部,距县城威远镇30 公里,距丹麻镇政府10 公里。平均海拔2900 米,全村共有11 个生产合作社404 户1568 人,2015 年精准识别出建档立卡扶贫户155 户564 人。锦州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条件差、公共服务水平低,公路、通信、就医、就学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居住地处水线,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隐患大,雹灾霜冻等自然灾害频发。搬迁安置群众120 户456 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9 户375 人;非贫困户21 户81 人,安置地选择在本村角户路征用地势平坦的150 亩基本农田建设移民新村集中安置。

班彦村相较于互助县其他整体搬迁村,特点突出。首先,班彦村是全县搬迁村中唯一的纯土族村落,民族文化特色是它的优势,也是它后续发展的潜力和动力。依托民族特色产业经济的发展,班彦的发展走在了全县前列。其次,搬迁后的班彦新村与班彦老村原为一个大队8 个社,祖祖辈辈都是同宗同祖,搬迁下山后的生活没有陌生感,没有异地感,不影响与班彦老村的和睦相处。再次,班彦村土族妇女人人会盘绣技艺,这是她们从小练就的看家本领;土族人人会酿酩馏酒,这是自古就传承下来的技艺。这两项技艺,为搬迁后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奠定了基础。第四,班彦村搬迁后的新址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互助县城威远镇与平安区的中间地段,离省城西宁不到五十公里的距离,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地理条件,可说是得天独厚。与此同时,班彦村拥有自己的“架子工”民团,属于建筑行业的紧缺用工,解决了大部分群众搬迁后首先面临的就业问题。

由此可见,班彦村之所以成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主客观条件一样都不能少。当地党委政府全面分析、多措并举、精准施策,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三落实”“三精准”要求对扶贫工作进行督战,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让群众有了幸福感、获得感,激发了群众的战贫决心和战贫能力,进一步激发了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内生动力与外部条件综合发力,才有了今日新班彦。

五十的班彦,互助的班彦

随着班彦村的“走红”,以班彦为圆点,辐射周边的村镇,渐渐形成了旅游一条线。这条线不仅涵盖五十镇,继而带动了整个互助县的乡村旅游发展。

从青海省城西宁出发,往东经平安往北,以班彦为圆点的互助县东域旅游圈、旅游链就开始了。这个旅游链包括历史文化旅游、乡村振兴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三大版块,其中历史文化旅游以五十镇北庄村的古城堡为主,五十镇桑士哥村土司文化旅游为辅,乡村振兴文化旅游以五十镇班彦村土族民俗文化、酩馏酒文化及盘绣文化为主,宗教文化旅游以佑宁寺藏传佛教文化旅游为主,辅以红崖子沟乡张家村三世章嘉活佛故居旅游。三大版块相辅相成,形成以历史古迹、乡村振兴、宗教文化为魂的旅游产业链。

互助县东翼地区全为乡村,乡村对于城市人是实现桃源梦的地方。乡村旅游的发展在优化乡村生活环境、丰富乡村生活产品、拓展乡村生活空间、提升乡村生活品质上更有作为,实现了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班彦村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扩大了互助县的旅游覆盖面,拓展了旅游空间,丰富了旅游项目,以乡村旅游业的繁荣促进了班彦的乡村产业振兴,这今后必将形成全域化的旅游产品和业态,旅游与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让休闲农场、特色民宿、体验型农业等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相信班彦村将成为土乡旅游的窗口,以点带面,形成辐射状的旅游文化圈。

所以,班彦村的“红火”,为五十、为互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习总书记牵挂的班彦村——今日的班彦

2021 年全国两会上,习总书记参加青海代表团的审议时,专门问起了五年前他曾经冒雨关怀过的班彦村。如今的班彦人民生活怎么样?水厕还是旱厕?刺绣产业怎么助力脱贫?一桩桩、一件件,习总书记都挂在心上。

五年来,勤劳实干的班彦人不等不靠谋脱贫。在党和国家政策优惠倾斜下,沙沟山的129 户人家搬出了贫困的大山,他们不“靠着墙角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能稳得住,能致富,除去政策的帮扶,自己也主动脱贫。他们深切地明白,只有自强不息、自力更生、不等不靠不观望,才能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一点一点地改变贫穷面貌。经过五年的努力奋斗,今日的班彦,已破茧成蝶,依托民族特色产业经济的发展,实现旧貌换新颜,一步一步踏上了脱贫奔小康的幸福路。

班彦村里,建起了卫生所、电商服务点、阅览室、活动室、幼儿园。全村人均收入提升到11419 元,是五年前的4 倍多。129 户484 人告别了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务工难、娶妻难的艰难局面,村集体经济从零突破达到106.9 万元,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绿树掩映村道,鲜花环绕村庄,村民喜气洋洋,游人欢声笑语,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现在,走进班彦新村,平整的道路,错落有致的院落,富有现代气息的成行路灯,黄蓝相间的红砖围墙,崭新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几代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了现实。白胡子的明星阿爹吕有荣正在巷道里和几个老人晒太阳聊天,见我们走近,他热情地迎上来,将我们引进了他的家一个纯土族建筑风格的小院,原来阿爹家里开起了民宿。阿爹捋着白胡子,面带笑容自豪地说:“依靠党的好政策,我们也像城里人一样住上了新房子、烧上了天然气、睡上了电热炕、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卫生厕所,还有了村集体产业,生活越来越好了。”

“以前总盼着过城里人的生活,羡慕城里人住得干净,现在是城里人羡慕我们村里人过得舒坦,居住环境宽敞、安静、空气好、生活也方便。”

阿爹的新家宽敞明亮,简洁的装修,簇新的新式家具,各样家电一应俱全。一进门,最醒目的是沙发靠背上立着的两幅2016 年8 月23 日习总书记冒雨视察班彦时的照片。照片上,身着民族服饰的阿爹紧紧地握着总书记的手。房间里家具摆放整齐,窗明几净,宁静舒适。

阿爹站起身,看着西面尽头的沙沟山,叹道:“没搬下来之前,自出生起就住在山上,墙是土墙,房子是木头的,土墙挑梁的房子,我们祖祖辈辈住了多少代。以前以为最好的生活就是有水喝,有新鲜菜吃,现在天天有自来水喝,天天有新鲜菜吃。”

五年来,班彦村“两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紧紧围绕脱贫致富的总体目标,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产业发展之路,形成了以乡村旅游主线为引领,盘绣制作、酩馏酒酿造、光伏发电、特色养殖、果蔬采摘等各项致富产业多点开花、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投资200 余万元,建成班彦酩馏酒坊,通过打造“班彦”酩馏酒品牌,带动酩馏酒酿造农户10 户,吸收产业工人20人,酩馏酒作坊年销售收入达100 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 万元;投资100 余万元,在新村对面建设了5 座节能果蔬采摘温室大棚,种植小番茄等特色果蔬,吸收劳动力20 余人,村集体经济年收益3 万元;在新村东面建设八眉猪养殖小区,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八眉猪养殖产业,新村搬迁户户均年累计增收3000 元;投资240 万元,建成总面积290 平米的盘绣园,成立了班彦土族盘绣产业协会,培训绣娘370 余人次,吸收产业户145 户,其中,登记造册贫困户93 户。累计接收各类订单54000余件,收入213.5 万元,产业户户均增收1.5万元,2019 年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

聚力打造班彦村特色旅游品牌。投资600 余万元打造了集百亩花海、温棚特色采摘、植物认知及滑索等户外研学设施为一体的班彦生态农庄,形成了休闲观光、研学、采摘、销售协调发展的综合产业链。截至目前,接待游客达4.1 万余人,实现旅游收入93.5 万余元。同时,打造了班彦中小学研学基地,现已接待全省中小学生5000 余人次,班彦乡村旅游效能不断扩大。通过打造电商服务平台并建设10 间商铺,廉价租赁给10 户贫困户发展商铺经济,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 万元。

2021 年,班彦村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有利机遇,以实施国家“历史再现”工程为契机,修建了630 万元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内部设有村史馆,展示村史、档案、荣誉、历史文物、民风民俗等,进一步扩大了班彦品牌效能,成为省市县各级单位的爱国教育基地。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乡风文明以及产业发展都融入其中,彰显了土乡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游客们纷纷表示,这个村史馆很有教育意义,对比老一辈人艰苦的生产生活条件,我们要更加珍惜当前的好生活。

在村子对面的班彦生态旅游景区里,班彦村村民吕志奋和妻子正在自己经营的土族特色小吃摊上忙碌不停。他由衷地感慨,“这几年党的政策好,政府为我们办了不少实事,我们班彦村发展变化了,还能吸引来游客。我现在家门口摆摊做生意,既能照顾上家里的老人小孩,又能赚钱。”景区的游乐场里,旋转秋千、空中滑索、大摆龙等游乐项目不时传来年轻人游玩嬉耍的欢叫声。

傍晚时分欣赏一段班彦广场上村民自发跳起的土族安昭舞,待夜幕落下感受夜晚乡村的静谧,原生态的民宿是缓解游客疲惫的最好选择。目前班彦村营业的4 家民宿能接待80 多名游客同时入住,还有两家正在建设中。

如今的班彦村,能看,能吃,能玩,能住。看不够的是班彦生态旅游景区的万千景色、盘绣园里土族绣娘的巧手飞针走线,吃不够的是村里各色农家院的土族风味美食、生态农庄的各色土族小吃,玩不够的是班彦游乐场的各种娱乐设施、村前广场上的千古轮子秋,住不够的是班彦的土族风味民宿,还有那村头酩馏坊醇香的酩馏酒,醺醉了多少游人的心。真正是:游绿色班彦村、吃绿色山乡土味、逛乡村博物馆、乐在生态农庄。

乡村振兴不光要振兴经济,更要振奋精神。群众有干劲,乡村有精气神,乡村振兴才有不竭动力。文化振兴,说到底就是提振广大村民的精气神,弘扬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五年以来,班彦村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围绕塑造文明乡风,弘扬文明家风,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激发全村人民内生发展动力。随着班彦村面貌焕然一新,班彦村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省级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示范点。

如今,班彦村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住上了新房子,烧上了天然气,睡上了电热炕,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卫生厕所,还有了村集体产业,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走进个班彦新村红红火火,贫穷的帽子甩在了后头,习主席给我们留下了想头,班彦新村走在了致富的前头……”

第二章 人物谱

吕有荣:胡子里都是故事的老阿爹

说起吕有荣阿爹,全县没有不认识他的,说他是明星阿爹,一点儿也不为过。因为他见过习近平总书记,总书记还握过他的手。那双手,现在可吃香着咧,但凡村子里来人,都要握一握阿爹那双苍老的手。现年81 岁的阿爹,还是代表全村人上过中央电视台的阿爹。

在土族语言里,阿爹就是爷爷,但凡上了岁数的男子,我们都叫阿爹。

三月下旬的班彦,依旧笼罩在一派土黄色里。东面背靠的山是土黄色,西边面对的老家,还是土黄色。一条灰色的柏油路从平大公路边往东延伸,直插村子而过,柏油路的尽头,便是一排排整齐的猪圈。就在这条柏油路的北边路阶上,坐着十几个土族阿爹,吕有荣阿爹就坐在西首。我们采访的第一天,就和他就这样不期然相遇了。

一、早上一身新,傍晚一身土

谈起过去,阿爹的话匣子彻底打开了。“早上一身新,傍晚一身土”,阿爹这样形容当年沙沟山的生活。过去,沙沟山上风沙大,嘴里常有土腥味儿。也因为地处脑山,庄稼的收成全看老天爷的脸色。每到秋天,“龙口夺食”是常有的事,和大自然做斗争是沙沟山人多年的习惯动作。即便如此,遇到不好的年景,付出一年的汗水却得个颗粒无收也是有的。靠天吃饭的岁月,日子都是泡在泪水里的苦杏子,一个一个数着过,难捱啊!白胡子阿爹揉了揉眼睛。

“42 个小麦捆子,我花了大半天刚割的,冰雹一来,我都来不及扶起,来不及啊……”说起绝收的那一年,阿爹眼里泪花花闪动。冰雹席卷过的土地,铺满了带着壳的小麦,那些小麦藏在半尺高的凌乱麦秆里,人们还是不愿舍弃,拿起芨芨草扎的大扫帚使劲扫,指望着能从老天爷手里扫回来点,想可终究是杯水车薪,好不容易扫回来的一点麦子,因为受潮,放不了几天就发芽了。但在那样的年景,就是这样的芽面馍馍,也成了稀罕物。艰难的日子里,连最基本的果腹都变得艰难。

二、羊皮袄上擀面条

到现在还让阿爹记忆犹新的,是20世纪那时候交公粮的日子。没有任何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每年秋收后交公粮的时候,都是靠骡子驮到西宁城南的收粮站。当时乡上还没有收粮站,公粮都得交到省上的收粮站,一个来回就得将近一百公里路,一条7 公里长的下山路要走两个多小时,遇上雨雪天气,出行更是举步维艰。十几个人凑成一队,天不亮就从山上出发,到太阳快下山时能赶到平安的小峡,在小峡的车马店住上一晚,第二天天不亮上路,交了公粮也就到中午了,来不及吃点东西又往回赶,赶天黑到小峡,继续住来时的车马店。

“哪儿有钱吃饭馆,都是自带一点白面,那都是家里好不容易省下来的一点白面,也算是穷家富路吧。”阿爹说起当年,颇有调侃意味地说:“你们猜个,我们是在什么上擀的面条?”我们都笑着摇摇头,心里却笑阿爹,擀面除了案板,还能在哪儿?“我们在个家(青海方言,自己)穿的羊皮袄上擀的面,那时候哪有案板啊,人家车马店能给我们提供给个灶台就不错了。风匣也没有,我们就用自己做的风皮袋吹气生火做饭。”见我们好奇,阿爹的兴致又来了,“你们知道啥叫个风皮袋不?”

“就是用自家的羊皮做的气囊。”阿爹很认真地细细说了“风皮袋”的制法,我们终究是没见过实物,都是一脸懵懂。阿爹见我们这样,也就不再说风皮袋了。

阿爹谈起了年轻时和6 个同村小伙推着一辆架子车去大通小煤洞拉过冬煤的故事。“那时候的冬天就冷啊,我们找不到宿头,半路上常常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我们就只能靠着架子车凑合眯会儿,等冻得不行了,继续摸黑赶夜路,累是累啊,但总好过冻死。“就这样紧赶慢赶,也得两天半的时间才能赶到大通小煤洞。”

三、班彦村里出了个明星阿爹

如今,生活是翻天覆地大变样。2016年4 月,班彦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正式实施。经过不懈努力,沙沟山于2017 年3月完成了整体搬迁,并在各行业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乔迁新居后,阿爹一家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回忆,搬下山前,家里勉强解决吃饭问题,但是没有“变钱”的产业。农闲时村里的壮劳力们就到城里打零工,辛苦一整年只能挣千八百元。搬到山下后,阿爹三十多岁的儿子吕宫布达吉和儿媳永青利用沙沟山流转的160 亩土地种土豆,贷款40 万元在半山坡搞养殖,开办了“达吉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现在有100多只羊、60 多头牛,夏天还在家里开农家乐。年前原有70 来头牛,卖了十几头,有了十几万的收入,算是村里的致富能手了。今年的牛价很看好,大牛能卖到2 万多,小的1 万多,连牛犊都能卖个一万两千多块。

像永青两口子一样,在班彦村发展养殖业的有10 多户,养殖规模也与日俱增,年收益不断增强。

新村搬迁时,政府给每个农户修了猪舍,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养殖八眉猪,当年年初每户分得一头母猪,四头猪仔。平时阿爹老两口就负责养猪,阿爹盘算着,“等到下半年猪出栏,一头能卖2000 元左右,又能赚8000 多元。”2019 年,阿爹家被评为“脱贫光荣户”,领到的奖品是一辆价值1.9 万元的农用三轮车。这样的年景,让阿爹脸上总是挂满笑容。

有荣阿爹13 岁的孙子吕增寿马上就要小学毕业升初中了,11 岁的小孙女也在离村两公里多的北庄小学上三年级。一切都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阿爹谈起这些,两寸长的白胡子因为他爽朗的笑声一颤一颤的。

现在,走进班彦新村,平整的道路,错落有致的院落,富有现代气息成行的路灯,黄蓝相间的红砖围墙,崭新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几代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了现实。而有荣阿爹更是代表班彦村民上了一回中央电视台,成了名副其实的明星阿爹。

阿爹捋着白胡子,面带笑容自豪地说:“依靠党的好政策,我们也像城里人一样住上了新房子、烧上了天然气、睡上了电热炕、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卫生厕所,还有了村集体产业,生活越来越好了。”

阿爹的新家宽敞明亮,简洁的装修,簇新的新式家具,各样家电一应俱全。一进门,最醒目的是沙发靠背上立着的两幅2016 年8 月23 日习总书记冒雨视察班彦时的照片。照片上,身着民族服饰的阿爹紧紧地握着总书记的手。

阿爹站起身,看着西面尽头的沙沟山,叹道:“没搬下来之前,自出生起就住在山上,墙是土墙,房子是木头的,土墙挑梁的房子,我们住了祖祖辈辈多少代。以前以为最好的生活就是有水喝,有新鲜菜吃,现在天天有自来水喝,天天有新鲜菜吃。”现在村里家家户户的日子都好了,大家茶余饭后都喜欢去村里建的文化广场休闲,日子过得幸福美满。

“过去,我们阴坡五社六社的129 户人家,一直生活在山高路远、干旱偏僻的大山沟里……”见阿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身旁的阿爹们都笑着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现在我们是‘六好’:住得好,吃得好,穿得好,娃娃们上学好,更有好产业,媳妇们的盘绣园好……”

曾经,山大沟深,苦寒穷困,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如今,新房新院,豁然开朗,班彦新村改天换地绽风貌。过去的岁月,给荣阿爹留下了沧桑的面容。阿爹的胡须却是这张满是沧桑的脸上温柔的一抹,胡子里满满的都是故事,有属于过去艰难困苦的沙沟山岁月的,也有属于现在阳光明媚的新村日子的。那故事,从过去讲到现在,也一定会讲到未来。而白胡子明星阿爹的故事,还在继续……

张卓麻什姐:飞针引线,绣出余生绚烂

“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土族刺绣做工精细,针针见功底,线线出意境。绣品讲究整体关系,以盘绣为主体,以密集的绣法为基调,以大面积繁绣为特色,件件绣品舒展大气,光彩夺目。由于精工耗时,绣品经久耐用。土族刺绣应用十分广泛,民间刺绣非常活跃,时至今日,土族妇女从头到脚,依旧喜欢用刺绣装扮,看上去花枝招展。

生于大山、长于大山的张卓麻什姐,是班彦村盘绣园的负责人。土乡的山水给了她一双灵巧的手,自小便学会了土族阿姑拿手的盘绣技艺。依托党的扶贫好政策搬出大山,脱贫致富,勤俭持家,用灵巧的双手和七彩的丝线,刺绣着一家人幸福的生活。张卓麻什姐,一双巧手绣制绚烂新生活的土族阿姑。

一、阿妈的“草山”和小姑的凉面

回忆起沙沟山上的岁月,张卓麻什姐先说起了婆家阿妈的“草山”。

沙沟山的岁月,靠天吃饭,麦子长不了多高,秋收后的麦草只够喂牲口和羊,没有剩余的草料用来做饭和煨炕,沙沟山的土族妇女们一年中有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到处寻找草料。张卓麻什姐快生大儿子时,家里没有煨炕的草料。婆婆心疼儿媳妇,怕她月子里没有热炕睡,便一天三趟地去远山扫草。等到张卓麻什姐生产时,家门口竟堆起了一座“草山”。“草山”是婆婆对儿媳妇无尽的疼爱,即使现在想起来,张卓麻什姐还是忍不住要落泪。地就那么点儿地,草就那么多草,你也扫,我也扫,哪里有那么多草可扫?不用想也知道,婆婆是走了多远的山路,才能扫回来这一摞高高堆起的“草山”。那样的年代,一个婆婆要表达对儿媳妇的心疼,家门口堆起“草山”便是最好的方式。

到现在让张卓麻什姐记忆犹新的,是怀二儿子快到预产期时,婆婆问她想吃什么。她心心念念的只是一碗凉面。婆婆二话没说,第二天一早,带着两个只有9 岁和11 岁的小女儿,下山到班彦村唯一的一家压面店,压了两把机器白面条回来。两个小姑子嘴馋,却也忍着不吃,将凉面都端到嫂子面前,11岁的小姑子说:“嫂子,你这次就把凉面吃得够够的,以后就不想了……”

“吃得够够的,以后就不想了……”张卓麻什姐重复着当时只有11 岁的小姑子当年说过的话,满含苦涩地一笑,说:“只可惜我婆婆看不到了,我现在什么时候想吃凉面都随时能吃到,再也不用走那么远的山路去压面,也不用稀罕那一点点可怜的白面了……”

二、沙沟山上的“愚公”和弯道翻车的小叔

山上的日子里,要盖起一面房子,也是非常不易的。土族人盖房,也讲究个坐北朝南,张卓麻什姐山上的家中,北面是山。公公想给儿子儿媳盖三间大房,北面是最好的位置。只是,这长在家里的“山”却成了难题。眼见着儿媳妇的肚子越来越大,公公心一横,撸起袖子,硬是一个人用铁锨挖山,用草编的背篼背山土,用半个月的时间,生生背出了一块盖房的空地,真是有点“愚公移山”的意思。而这样的情况在沙沟山并不是个例,整个村子就在半山坳里,几乎人人家里都有座“山”,只有挖掉它,才有可能迎来新生活。

也是这年的秋天,张卓麻什姐15 岁的小叔子拉着架子车去山上运麦捆。一平方多点的架子车上摞起了四五米高的麦捆,足足挤下了一百五十个麦捆。高高的麦捆顶上,坐着压车的阿妈和13 岁的妹妹。途遇山路大转弯时,麦捆太多,速度一时减不下来,没有及时转过弯,阿妈和13 岁的妹妹被甩下了弯道左侧五六米深的沟底。阿妈腰椎骨折,在家躺了半年后才能下床,所幸的是妹妹只擦破点儿皮。如果不是山路太远,心想能多装几个麦捆便能少走一趟山路,谁想酿成如此横祸。

三、土乡女麦客和不愿出门的公鸡

在河湟谷地,由于川水、浅山、脑山气候的差异,麦子的成熟期有早有晚,一些以收割麦子为职业的人,用自己的一把子力气换取收入。这些人大多体力较好、技术过硬、勤劳肯干,这些人被称为麦客。麦客的存在缓解了广大农村地区在秋收时节面临的时间紧、任务重与人手不足的困境。常有因这些问题而引起本是丰收之年却因收割不及时而造成减产减质的事情发生。因产麦区成熟的差异性,如一般从东往西逐渐成熟,所以麦客中一部分是位于晚熟区,由北向南,由南返北,像候鸟一样迁徙游走,一路收一路走,等麦客走到自家门前,自家的麦子也熟了。另一部分是早熟区的农民等自家收割完后便前往相对晚熟区收割。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成群结队,其中有兄弟同行,还有父子同行甚至夫妻相随,来到产麦区,寻人雇佣,替人割麦,用汗水换取微薄的收入,以补家庭短缺或寻找生路。产麦区的人称他们为“麦客”。麦客们一般带一个干粮袋,拿一把镰刀上路,还有不能少的被褥。麦客在明清时的中国地方志中就有记载。

每年秋收前,土乡的妇女们多半都会出门去割先熟的川水地区的麦子,挣点小钱补贴家用。沙沟山上的女人也不例外,都会下川去割麦挣钱。不过,她们不是夫妻相随,而是女麦客队伍,三五成群地相约下山。

下山做麦客的日子里,天不亮时就要出门。出门前,要先把鸡赶出门,家里没有鸡吃的,让鸡满山满野找吃的去。因为天还没亮,领头的公鸡都不愿意出门,好不容易将鸡赶出家门,女麦客们便牵着牲口,带上两口杂粮馍馍,灌一瓶茶水就下山了。

沙沟山上的女麦客们在川里一边下苦割麦,一边还担心着拴在河边吃草的牲口会不会脱了缰绳跑掉。身体和心灵经受双重煎熬,到傍晚时,早就精疲力尽。一个麦捆4 分钱,一天拼死拼活能割一百七八十个,挣回来七块多钱。

天擦黑时,沙沟山上的女麦客们拖着被汗浸湿的身体走上一个多小时的蜿蜒山路回到山上的家中。没有热饭吃,先忙着招呼挤在门口的鸡们,猪圈里饿得嗷嗷直叫的猪。等忙完这些,早忘了自己还饿着肚子,穿着脏衣服就胡乱睡了。那样的岁月,真正是与生活抢吃抢喝的时光,每天都像打仗一样,现在想起来,只剩一个“累”字。

四、新时代的盘绣阿姑

时间的年轮进入新世纪,张卓麻什姐便和村里的几个女伴在西宁。找了份环卫工的工作,在西大街。做了两年后,见海西的枸杞种植做得风生水起,便商量着和儿子们去海西诺木洪种枸杞。村里和她们家一样去海西买地种枸杞的不下10 家,只奈何没掌握市场行情,遇到枸杞价格断崖式下跌,赔了个底儿掉,最后只能再寻他路。2016 年整村搬迁时,张卓麻什姐果断决定,全家回沙沟山。

2017 年4 月,县文化馆来人到村中考察班彦村妇女们的绣活儿。走到张卓麻什姐家中,看到她的绣活儿便赞不绝口。之后安排她参加了8 月1 日—8 月5 日在县文化馆举行的刺绣学习班。这次培训结束时,文化馆给班上的学员都分发了订单,有八宝图、手提包刺绣等,让学员拿回家中做。绣活儿按时完成,张卓麻什姐的手艺受到文化馆工作人员的充分肯定。

2018 年5 月,班彦盘绣园建成,县文化馆物色负责人。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阿奶力荐张卓麻什姐,因为她家中收拾得干净整洁,而且绣活儿也是数一数二。张卓麻什姐想推辞,因为家中养着猪,自己又带着三个孙子,怕实在顾不过来耽误了盘绣园的工作。经过大家的再三举荐,加上文化馆工作人员的极力说服,张卓麻什姐于2018 年7 月正式成了班彦盘绣园的负责人,每月工资有2000 元。2019 年成为省级非遗项目盘绣传承人后,一年又增加了8000 元的收入。这样算下来,张卓麻什姐个人一年就能为家庭增加三万多元的收入。说起这件事,张卓麻什姐颇为自豪地说:“家里的事,以前掌柜的(丈夫)什么时候让我做过主?现在我自己就能挣钱了,拿月工资,像个工作人一样,而且还是家门口的,家中的事,现在可是我说了算!”

采访临近结束时,和我一起站在盘绣园院中的张卓麻什姐看了看西边的沙沟山,不无感慨地说:“明年清明节,我一定要在阿妈的坟前告诉她,我们的班彦村,再也不需要扫草了。家家都通上了电热炕,温度自己调节,想要多少度就多少度。日子是真好啊!只可惜她老人家没赶上好时候……”

风雨过后,归途如虹。一个女人,用大半生的亲历,让班彦的盘绣之花开得分外艳丽。张卓麻什姐回归班彦的路,正如彩虹般绚烂多姿。她用土族妇女从小练就的盘绣技艺,在飞针走线中奏响了一个土族阿姑的新时代奋斗之歌。

席存姐:幸福农家院

走进席存姐和丈夫李得寿新开办的班彦农家院,很具故事性。那天我们在班彦村一大队采访了一上午,低头一看时间,已经一点半了,这才觉得是真饿了,饥肠辘辘下,再无法继续工作了,便和一大队的乡亲打问,一大队有没有吃饭的地方。巷道里的阿奶们一听,全都把手指向村南,与一大队隔着一条水沟的崖上。远远的,看见门口挂着很多红灯笼,打扮得很是五彩斑斓。我问是谁开的呀,打扮得这么洋气?阿奶们笑道,是能干的存姐开的。

“能干的存姐!”存了一份好奇心,也是必须要解决迫在眉脻的饥饿问题,我们步行前往。

进了农家院的大门,一股清新的装修风格扑面而来。宽敞明亮的正厅过道,尽头还有一个小舞台,看来是为酒足饭饱后的客人跳跳舞唱唱歌准备的。正值饭点,有两个包房都坐满了客人,听口音,全是附近村子的土族人。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服务员迎上来,将我们领进靠南的一个包厢。包厢干净整洁,窗外全是绿色,细看,竟是一排葡萄架,上面已经结了珍珠般的葡萄。再往远处看,还能透过玻璃窗看到庄稼地里盛开的金黄色油菜花,一大片满是的,很是养眼。我心里不由点了十个赞,为窗外的葡萄架,也为更远的窗外的金黄的油菜花,果然是个“能干的存姐!”

倒茶的间隙,我问女服务员,你们老板娘呢?透过服务员,我才了解,“能干的存姐”不止热情招待走进农家院的客人,还能帮大厨配菜,打打下手,干一切她能干的厨房活儿。这样一来,大厨倒轻松了,只管低头炒菜,而存姐一会儿切卤肉,一会儿洗菜切菜配菜,一会儿又做米饭擀面条,忙得热火朝天。

我们点了三个菜,一盘卤肉,三碗手工拉面。点完菜后做好了等很长时间的准备,毕竟就三个人,而且还有另外两桌客人,他们点的菜肯定不少。可没想到的是,不到半个小时,我们的菜全上齐了,也终于见到了“能干的存姐”。圆润饱满的脸庞,还留着俏皮的短刘海,个子不高,透着精明能干。看见存姐,我不由想起《沙家浜》里的阿庆嫂,耳边又响起那段经典京剧唱段:

垒起七星灶

铜壶煮三江

摆开八仙桌

招待十六方

看着忙碌的存姐,我们不忍打扰。等到两点半,另外两桌客人不再点菜了,存姐就来到我们的房间,擦了把额头的汗,和我们聊起来。

存姐的全名叫席存姐,她是从东山乡嫁到班彦村的。农家院是2020 年农历八月十九开的张,从那天开始,每天早上6 点,存姐就已经起床开始忙活了。“自开了农家乐后,附近摆酒席、旅游的客人几乎就没断过。”存姐说,她习惯了每天早起为一天的营业做准备。现在这样的日子,换作以前那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说起以前的苦日子,存姐回忆道:那简直是天壤之别。首先就体现在家庭收入上。以前,存姐家种了3 亩地,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一年忙忙碌碌,一刻不得闲地忙活,收入下来也就5000 元左右,夫妇二人还因为要操持庄稼地里的活不能外出打工挣钱。从一年只买一件衣服到现在有喜欢的衣服就买,从一年到头吃不上肉到现如今的顿顿都有肉的生活,都是生活质量提高的最好证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裕。

存姐一家的变化也源自班彦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产业发展定位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推动生活逐渐富裕。

“如果不是村党支部的带动,估计我还没下定决心开农家乐呢!在他们的宣传和带动下,我们的干劲也越来越强了。”她说,没开农家乐之前,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向她宣讲各种惠民政策,让他们两口子的思想发生了很大改变。

惠民政策的实施、村容村貌的改变、道路的畅通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让村民增收,存姐都看在眼里,心思也越来越活泛了。“一定要转变思想重新换个活法。”于是,她和丈夫两人依靠危房改造、乡村旅游产业等政策的扶持资金,自己投入30万元建起了农家乐。

存姐修建的农家乐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的花卉绿植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后院还养着几栏猪,一栏土鸡。采访时,三十多只土鸡满后院跑着,吃吃青草,啄啄小虫子,好不热闹。客人来到存姐的农家院,吃的是眼睛看得见的正宗家养土猪、土鸡,这样的土乡菜系,自然受到大家的欢迎。

存姐算了一笔账,从去年10 月至今,平均下来每个月能挣5000 元左右。“我的农家院一次性可以接待10 桌客人,前不久在这里才接待了10 桌结婚的酒席。现在我一个月就可以把原来一年的收入挣回来。”

存姐认为,过去和现在的变化还体现在村容村貌的整洁上。“以前,村民的生活垃圾乱倒乱放。如今,大家都会将垃圾自觉收集起来扔到村里摆放的大垃圾箱里。”随着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村容村貌的改变,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越来越迫切了。

存姐和其他村民一样每天都十分忙碌,但这是幸福的忙碌,他们忙得不亦乐乎,越忙越好。“现在可是,没有闲人啊,大家都在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她的话说,党和国家的政策这么好,她们没有理由不努力。如今的存姐,也成了班彦村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一个代表。

猜你喜欢

阿爹土族
关于土族聚居地区汉、土双语教育实施概况
老游击队员之歌(散文)
走向深处
阿爹 , 我回来了
吃土族
最后一分钟
神秘的土族人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槐树下的等待
西部大开发与土族文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