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阶段文化产业呈现两大特点
2022-10-20祁述裕
祁述裕
“十三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2015—2019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7万亿元增长到超过4.4万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3.95%上升到4.5%。文化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新发展阶段,我国文化产业承担着新的使命,并呈现两大特点。
第一,文化创意、文创产品,内涵越来越丰富,价值实现方式更加丰富多样。艺术和生活、主体和客体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首先,内涵更加丰富。就文创产品来说,以前人们讲的文创产品,是特指博物馆依托其藏品开发的有创意的文化用品,如铅笔、文具盒、折叠扇之类。现在,文创产品的内涵更加宽泛,既包括物化的文创产品,也包括有形的文创服务。只要是有创意,都是文创产品。比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闭幕式、春节期间广州塔和武汉黄鹤楼的灯光秀等。
其次,主体更加多样。以前文化创意、文创产品是艺术家、设计师的专利。现在,文化创意的主体大大拓展。数码工程师、编程员成为文化创意的新生力量,普通大众既是文创产品消费者,也是文化创意参与者、文创产品生产者。
其三,动态文创成为时尚。动态文创已成为当代文创的一个突出特点。以前,文创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是有边界的,两者是静态关系。创作者负责提供产品,公众只是被动地观赏或购买。动态文创则更强调消费者的参与。比如,沉浸式演艺、各种角色扮演的娱乐样式。观众既是消费者,也参与到剧情之中。
其四,呈现方式更加丰富。从呈现方式看,以前文创产品呈现方式比较固定和简单,常见的如笔、乐器、颜料、木材等。现在文创的呈现方式越来越丰富,大大突破了原来固有表现手段的界限。比如,数字技术、各类软件、新材料的运用;再比如,各种文化消费场景的营造等。
第二,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紧密结合。
XR、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各类前沿数字技术构成了创新矩阵。比如,XR有助于提升文化的表现力和体验感,人工智能可以提供前所未有的人机交互,5G连接了无穷的云上资源,大数据可以让知识图谱化,物联网则使文化场景更具感知力。数字技术为文化创意和文创产品提供无穷的想象空间,对数字技术创新矩阵有创意的运用,能带来丰富多彩的应用形式和文创产品。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有多种模式。
其一,科创+文创。近年来,文化产业的数字化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不断转型升级,科技创新赋予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此外,线上+线下文化消费加速融合,即时化、视频化的线上内容消费成为主流。以VR/AR/MR为代表的沉浸式媒体,通过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融合共生,带来了全新的沉浸感和临场感体验,正成为数字文化消费体验升级的方向。比如,一段时间以来,北京大力推动中轴线的申遗工作,通过多种途径让人们了解中轴线的价值。2021年2月,在首钢园举办的《发现·北京中轴线》展览,它应用了包括全息影像、720度环幕、空间定位等多种技术展现不同时空里的中轴线,将科创和文创进行完美结合。
其二,人机共创。随着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的信息数据规模呈现爆炸式增长态势。近年来,大数据开始向各个行业渗透并发挥重大影响。目前人工智能在网络新闻、文学等图文内容的创作与编辑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音乐领域,人工智能已经能够参与到题材选择、初步生成、编曲、声音合成等各种环节。在影视领域,人工智能模型可以自动将因光线过少引起的瑕疵纠正成光线饱满而自然的图像。此外,人工智能在文艺创作领域也开始展露头角,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写意,都已经达到较高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