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治理
——探索“负责任”与“有温度”的未来世界
2022-10-20张成岗
张成岗
(作者系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随着新兴科技全面融入社会生活,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众多领域不断拓展应用版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了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长期以来,理论研究者、实践探索者、政策制定者都在关注科技发展、科技治理与社会治理,尤其重点关注嵌入国家创新体系和社会治理场景中的新兴技术发展。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扩展以及全球治理格局深度调整,技术必将更加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实现,有利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进而实现“科技向善”的目标和共识。
回顾历史,1956年,麦卡锡等科学家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概念。之后,随着人工智能理论与实践的深入发展,其影响的复杂性开始在全球呈现。在本次全球大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人工智能正发挥着突出作用,在线购物、无接触支付、远程办公、无人配送、智慧工厂等新技术加速内嵌于人类生活。当今,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迅猛发展,我们日渐凭借手机、电脑或互联网来增进对世界的理解,而作为试图理解人类的人工智能技术,也正在快速地渗透到我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们原有的社会结构、知识生产甚至认知方式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面向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与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形成的历史交汇,社会治理面临的技术环境正在发生革命性变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正在推动社会治理新变革,新兴技术的复杂性、前沿性和不可预测性正在为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带来新挑战。与传统风险相比,人工智能风险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全球性特征。与以往不同,在新全球化、新工业革命与社会转型叠加交织下的人工智能风险既有地域性,又有全球性和跨界性,超越了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边界。新兴科技一直在重塑人类社会秩序和伦理规范,正在加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处于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风险社会,全球应该尽早形成共识、协同行动,积极发展“负责任”人工智能,避免技术对人的主体性之僭越。
人工智能正在深度嵌入社会领域,带来社会管理方式和治理模式的变革,加快全球科技竞争格局调整。历史地看,人类社会发展不同阶段都存在着具有功能优先性的制度领域。当下,人工智能系统无疑已经成为现代化进程中优先性领域之一。科技是一种能力,向善是一种选择,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治理应当是以人为中心的“有温度的”治理体系,需要在长期治理过程中与既有制度安排和人民群众生活实践反复调试,促进多元参与、民主协商,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可持续的社会价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在享受技术带来的“智能红利”的同时,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增加对社会温度的感知,在负责任的态度中创造、使用和审视人工智能。面对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治理挑战,社会更需要在“负责任”的技术和“有温度的”治理中实现价值耦合,需要在“智字”“智知”“智治”三方面下功夫。首先,更加关注人工智能技术中的数字数据,发挥数字经济引领作用,同时,必须关注隐私和利益保护等数据安全问题,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研判和风险预测。其次,更加关注人工智能时代的基础知识,防范人类智慧和人类智能被人工智能弱化,加大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提供研究支撑。最后,更加关注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始终保持风险意识,在理性与勇敢中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面向未来,要致力于发展“可信”“道德纯洁”“至善”的人工智能,对底线式、合作式、协商式社会治理模式等进行多维度探索,建设“高参与性”的社会组织,以社会治理的“实验主义”方式拓展公众参与,实现科技与社会的融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