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紫砂方瓶《象耳高方瓶》的造型艺术和文化意境

2022-10-19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9期
关键词:陶刻瓶身紫砂

万 峰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00

紫砂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正如其他传统文化一样,紫砂文化历史悠久,陶刻技法将紫砂内在的传统文化也展露出来,陶刻将传统文化与紫砂串联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属于陶刻风格的作品,紫砂陶刻内容是丰富的,正因为如此,陶刻成为紫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就以这把《象耳高方瓶》为例(见图1),谈谈其独特的造型艺术和文化意境。

图1

一、紫砂《象耳高方瓶》的造型艺术

紫砂陶刻通过刻刀的技法将文字展现出来,将整件作品的艺术美展示出来,题材涉猎十分广泛,众多元素都可以作为主题进行描写刻画,在紫砂艺术世界里有着许多的装饰技艺,而陶刻在紫砂作品的创作中较为常见。陶刻诞生于传统文化之中,被众多文人墨客所推崇,而紫砂陶刻这一技法通常以壶、瓶为主要载体,在对作品本身进行一定的设计后,用刻刀进行书法篆刻,使作品在原有的基础上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虽然历经数百年的发展,陶刻的运用依旧很广泛。在历史的见证下,始终保持着传统的技法,并且在发展中不断创新,保持着经久不衰的状态。

这一对紫砂方瓶《象耳高方瓶》是极具观赏性的作品,整体的瓶身是以长方体为主进行创作的,但是方中带圆,看起来带有一点弧度,有些饱满圆润,使得整个瓶身的气质更为古朴典雅,瓶底有一个微微凸起的底座,使整个作品看上去更为稳重大气,此外,瓶身两侧还雕塑了一对象耳,十分有趣,不仅能够为瓶器起到装饰的作用,还能够平衡整个壶身的比例,也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瓶身两面的图案和诗句才是整件作品的点睛之笔,分别是“墨梅图”和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梅》诗,也借此表达出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瓶身一侧刻画的梅花栩栩如生,努力向上生长,作者将梅花刻画得细致入微,每一处细节的处理都十分的自然逼真,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梅花的盛开之美;瓶身另一面则是元代诗人王冕所写的《墨梅》,在刻画的时候,这首诗仿佛是梅花图画的注释,让人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到梅花的精气神,也看到苍劲有力的书法陶刻,是一举两得的手法,这样一件极具艺术性的手工艺品,是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同时,又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的作品,紫砂行业要想继续蓬勃发展,就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创作出更多适应时代的作品,让人们看到传统文化之美,给人视觉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

二、紫砂《象耳高方瓶》的文化意境

《象耳高方瓶》是一件具有灵魂的作品,充满文化意境便是它的风格,在这件作品中,作者通过诗歌与绘画来展示出文化的意境,这就是整件作品的风格,正面的梅花就像是对整件作品的一个论调,表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其次又通过诗句将梅花的刻画表现得淋漓尽致,“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处世心态,进一步描写出作者希望通过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整件作品的陶刻布局合理又均匀,字与画相呼应,完美结合,展现出作品的文化意境。

《象耳高方瓶》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文化元素——象,象与“祥”同音,寓意祥瑞、美好,因此大象也是深受大家喜爱的动物,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在自己家中摆放神兽,趋吉避凶,寓意美好,象便是其中之一,因此大象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美好吉祥的代名词,这件《象耳高方瓶》以象耳作为一种装饰,也是给整件作品加上美好的寓意和祝福,通过作品传达出吉祥和谐的美好寓意,此外,诗词与绘画巧妙地将二者与主题结合起来,可见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意境十分深远,能够引起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传承,紫砂与传统文化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珍贵财产,紫砂陶刻艺术有璀璨的历史,传承至今依然经久不衰,作为新一代的紫砂艺人,我们要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将紫砂精神发扬光大,创造出更多优秀的紫砂作品,将紫砂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

三、总结

陶刻艺术使紫砂艺术之美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同时也使得整件作品的文化深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让大家能够更好地体会到紫砂作品的美感和文化价值,同时也营造出一种艺术境界,这类优秀的陶刻作品可以发掘出更多的文化趣味,也正是因为这种趣味,吸引着人们爱上紫砂作品,同时也推动着紫砂行业的发展。紫砂艺术之所能够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其出色的包容性,能够融合众多艺术形式,多方位展示出紫砂的美,将紫砂行业推向更高的辉煌。

猜你喜欢

陶刻瓶身紫砂
论陶刻作品“逍遥游”的艺术审美以及人文内涵
浅析国画与陶刻之间的关系
——以“梅兰竹菊四君子陶板”为例
春日粉妆
无相
刘少白
百变瓶子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浅谈紫砂陶刻艺术
浅谈紫砂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