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与纾解路径 走向善治:导生冲突的问题
2022-10-19蒋文宁朱晓琦陈振中
蒋文宁 朱晓琦 陈振中
处理好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加强导生共同体建设,是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1]。导师与研究生(以下简称“导生”)在交往互动关系上既有着一致、和谐与合作的一面,也存在分歧、对抗、冲突的一面。特纳认为:“冲突是双方之间公开与直接的互动,在冲 突的每一方的行动都是力图阻止对方达到目标。”[2]格奥尔格·齐美尔认为,冲突不可避免,是本能行为,是利益驱动下的潜意识反应,冲突并不一定会引起社会各个系统的崩溃和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社会的团结和统一,保持社会系统完整性[3]。导生冲突是指导生双方由于在目标、价值观、个性、资源多寡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对立、分歧和干扰的互动关系。随着研究生扩招和导师评审权下放,以及导师队伍扩大化、年轻化趋势日趋明显,越来越多的导生冲突事件被新闻媒体曝光出来,导生冲突频发在引起全社会关注的同时,也凸显出研究生培养制度存在的一些结构性弊端。
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由于双方的系列冲突事件如公开指责、断绝关系、发生法律纠纷、学生自杀等现象引起社会高度关注[4]。由于导师与研究生自身阅历、成长环境、出生年代、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双方对事情的看法不一致,因此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碰撞和摩擦。导生冲突的存在为高校管理带来压力,成为近年来引人深思的话题。明确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冲突的性质,明晰冲突的过程和表征,挖掘冲突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这对促进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良性发展以及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导生冲突的过程与表征
导生冲突经历着从潜有到实有的产生过程,著名管理学家罗宾斯提出的五阶段冲突理论为导生冲突提供了一个较新的理论视角。五阶段冲突理论把冲突过程划分为:潜在的对立或失调、认知和人格化、行为意向、行为、结果五个阶段[5],五阶段冲突理论视角下导生冲突的产生也与此五个阶段相契合。
1.潜在的对立或失调阶段
这一阶段冲突表现得比较隐蔽,很难被外界所察觉。此阶段导生冲突产生的前提条件有三方面:①导生沟通方面,即导生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双方不能透彻了解彼此的需求,无法理解导生合作的益处,这就为导生冲突埋下隐患;②导生团队结构方面,主要包括规模、团队成员任务、专业化水平、研究生与目标之间的适配性、导师领导风格、奖惩制度和团队成员的相互依赖程度,导生团队结构的不合理也极容易引发导生冲突;③个体特征方面,主要指导生双方价值观、性格和情绪方面的差异,由于导师和研究生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阅历和身份上的差异导致师生双方的价值取向有明显差异,双方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也不完全一致,观念上的差异也会引发某些隐性冲突,这就为显性导生冲突的发生留下隐患。
2.认知和人格化阶段
在这一阶段,导生冲突开始酝酿,隐性冲突具备了从潜有变为实有并呈现出来的可能性。该阶段导生冲突有两大特征。第一,冲突被认知,即导生双方会界定冲突,并在潜意识中进一步明确冲突的性质,即存在的冲突是伦理性冲突还是经济性冲突。伦理性冲突和经济性冲突都是客观存在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伦理性冲突是最为根源的冲突,基本潜藏于导生关系的内部,实际上是行为层与准则层冲突发生的滥觞。经济性冲突是指导生之间围绕经济利益形成的冲突关系。伦理性要求导师无私奉献,强调教育的利他性,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而经济性强调自身益处最大化,强调教育的利己性,以经济益处为核心。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之间相互碰撞与磨合,进而使得导生之间具有存在冲突的可能性[6]。第二,注入个人情感,进而引发导生双方的情绪困扰。情绪对导生关系的建构和维持意义重大,积极情绪会潜移默化地引导导生双方用更加开阔的心态来看待问题,这就有助于导生关系的缓和,也会促进导生问题的顺利解决;而消极情绪会进一步割裂导生关系,降低导生之间的信赖感,加剧双方矛盾,最终成为导生关系恶化的催化剂。
3.行为意向阶段
在行为意向阶段,导生冲突会持续发酵,这一阶段也是将导生冲突介于认知和行为外显之间的阶段,导生冲突的不断升级主要是由于导生双方之间错误推断彼此的行为意向。通过使用合作性(一方愿意满足对方愿望的程度)和主见性(一方愿意满足自己愿望的程度)这两个维度,可把导生之间的冲突表现区分为5种意向(见图1):①竞争意向(有主见但不合作)。竞争是指导生双方在个体或者群体之间力争超过或者胜过对方的心理需要和活动行为,具有竞争意向的冲突双方会寻求自我利益的满足而不考虑冲突的发生所造成的影响。②协作意向(有主见且合作)。协作是指导生双方在个体或者群体之间互相配合,以此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的心理需要和活动行为。受协作意向主导的导生双方会针对导生矛盾进行深入交谈,倾听对方的内心诉求,协调双方利益,明确彼此需求,最终实现合作共赢。③迁就意向(没主见但合作)。持有迁就意向的一方会降低自身利益期待并屈服于对方需要,但这种靠一方妥协而勉强维持的合作往往是一种无效合作。④回避意向(没主见且不合作)。回避也就是所谓的躲避,持有回避意向的冲突双方想方设法避开对方,防止矛盾进一步僵化,加剧冲突。⑤折中意向(合作性与主见性均处于中等程度)。折中意味着适中,持有折中意向的冲突双方会为了共同利益彼此妥协,拟定一种崭新的解决方案,从而达到一种新的稳态和平衡。
图1 导生冲突处理的行为意向维度
4.行为阶段
在这一阶段,导生冲突具有外显性、公开性等特征,也很容易被外人察觉。图2表现了导生冲突的激烈程度,所有的冲突都排列在冲突连续体的某 一个位置上,并按照从低到高的排列顺序而愈发严重。连续体底端的导生双方产生轻度的意见分歧或误解,此时冲突是受到严格的心理控制的,导师双方的矛盾也并未被激化。然而随着公开的质问或怀疑、武断的言语攻击、威胁和最后通牒、挑衅的身体攻击、公然试图毁掉对方的行为演化过程,导生冲突程度不断加剧,导生冲突由底端升级到顶端。
图2 导生冲突强度的连续体
5.结果阶段
这一阶段的冲突既有正向功能又有负向功能。如果冲突提升群体的工作绩效,就是冲突的正向功能,反之,如果冲突降低群体的工作绩效,就是冲突的负向功能。导生冲突的正向功能是指冲突对人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冲突使得导生之间的问题逐步凸显并充分暴露出来,导生冲突最终成为改革导生关系之间的契机;②冲突引起导生系统内部关系的调整与重组,以此来适应外部社会变化的需要,形成牢固稳定的导生关系;③导生冲突具备聚合作用,导生冲突有助于改进旧规范和催生新规范,使得导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维持在特定的均衡状态;④“安全阀”功能,即导生之间的冲突充分暴露使得两者能够自由表达内心的想法和不满,发泄内心的敌对情绪,释放心理紧张,进一步缓和两者之间的关系,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缓和矛盾[7]。冲突的负向功能是指冲突对人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是最直接、最具有破坏性的表现。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割裂、毁坏群体之间的团结,甚至引起团体结构崩塌,导生冲突的爆发会使得导生关系产生裂痕,个人之间的冲突甚至会演变成为师门内部的矛盾,使得事情的发展超出控制,愈演愈烈;②损失教育资源,影响社会稳定,随着矛盾的积累,冲突双方矛盾激化后往往会出现过激行为,譬如导生之间相互诋毁辱骂、人身攻击等直接对抗行为或暗地里钩心斗角等对抗行为,这就会导致大量时间资本、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丧失,破坏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③对导生双方造成不可挽回的心理创伤,冲突刚开始是隐匿性存在的,如果冲突越积越深,就会像毒瘤一样在导生内心不断生长分裂,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最终对导生关系造成不可逆的伤害;④冲突有损整个师门的形象和利益,在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导生冲突会变成其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最终损害整个师门的形象和利益。
二、引发导生冲突因素的深层透视
1.沟通欠缺和观念差异
沟通欠缺是引发导生冲突的主要原因,导师与研究生间的误会大多源于信息不对等和沟通不畅。从研究生角度看,部分研究生会对导师的学术能力和科研水平存有怀疑态度,部分研究生会过度神化导师的权威却无法理解导师所面临的多重压力,也会有研究生认为导师对自己不重视,这些皆是导师与研究生沟通欠缺导致的。事实上,高校教师普遍承担着教学、科研和职业发展的任务,加上研究生的扩招,每名导师指导的研究生人数倍增,繁忙的教学、科研和行政任务使导师难以照顾到每一名学生。
导生间的观念差异也是造成导生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观念差异主要表现为导生双方价值观的冲突,也就是导生之间价值观方面存在分歧,致使双方在科研、生活和道德偏好之间无法实现统一[8]。高校严谨单纯的学术文化逐渐受到世俗功利文化的侵染,部分研究生只是迫于严峻的就业形势而选择继续深造,他们将学历视为理想工作的敲门砖,因此自然不会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于学术。然而大多数导师认为,研究生应该阅读大量文献来提升专业素养,并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和社会调研来训练学术思维和科研能力,最终形成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正确的学术追求,这才是一名优秀研究生应该有的样子。导师与研究生对于“价值实现”的不同理解自然会引发导生间的观念冲突,这就导致导生间难以产生能够支持和谐关系建构的内生性力量。
2.关系异化和共识断裂
传统的导生关系是一种以道德规范为核心的“伦理本位”的“师徒制”,这种导生关系带有家庭伦理色彩,导生间的次属关系呈现出首属化倾向。然而由于个人主义和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冲击,研究生教育的功利性日益凸显,强调“伦理本位”的导生关系也在工具主义的压迫下走向裂解。在高校,部分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年轻导师为研究生安排大量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高强度任务,雇佣关系背景下的导生关系沦陷为控制关系,研究生被迫沦为“老板”的打工奴,一切不合理的要求变成了理所当然[9]。可见,当下导生关系的价值取向与以往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导生之间的首属关系趋于弱化,次属关系得以强化,以职业关系为纽带的次属关系日渐凸显并代替首属关系成为导师与研究生的主导关系模式[10],“利益本位”的导生关系开始取代“伦理本位”的导生关系,利益联结的不稳固会加大导生冲突发生的可能性。作为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人,研究生会在内心衡量自己的付出和回报是否达到平衡,当研究生认为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时,导师与研究生间的合作共识就会断裂,这就会为导生关系的恶化埋下祸根。
3.权力势差和行为偏执
目前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普遍采用“导师负责制”,导师不仅全程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研究生能否顺利毕业。导师权力的过度集中、“师道尊严”的过度泛化导致导生关系的不平等,在伦理的角度上,“为尊者讳”是对尊者表示尊敬维护的实际行动,但是,“讳莫如深,深则隐”,无原则地“为尊者讳”并不利于培养崇尚真理、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也不利于平等和谐的导生关系的建构,更有可能使得某些师德沦丧者肆无忌惮地压榨和侵害学生。正是由于导生关系缺乏平等的基础,“受害者有罪”的论调往往被附加在导生冲突中处于弱势的学生身上,研究生在导生冲突中往往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导师权力极化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导生关系的平等化也需要在新的制度结构和秩序机制下才能实现。此外,由于大多数研究生心智不够成熟,社会阅历和人际交往经验相对欠缺,因此部分研究生在面对导生冲突时并不会采取协调和折中的方式,而是往往会采取一些极端行为,行为上的偏执会引发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敌对情绪,导生矛盾可能被推入不可调和的深渊。
4.处理不当和引导缺位
冲突处理方式的千差万别会导致冲突结果的大相径庭,作为社会经验欠缺的年轻人,研究生自身的抗压能力相对较弱,在面对导生冲突发生时往往会手足无措,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解决冲突,就容易发生由于处理不当而使自己和导师置于两难境地的局面。面对导生冲突,部分研究生会选取积极沟通、主动表达的正向处理方式来纾解矛盾,部分研究生会选择忍气吞声得过且过的处理方式逃避问题,少数研究生在面临严重冲突时会采取公开对抗的激进方式,如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渠道公开发泄内心不满。合理地沟通和宣泄有助于冲突的缓解,但利用网络进行不合理的情绪发泄就很容易引起舆论发酵,进而激化导生矛盾,最终让导生矛盾发展到难以收场的尴尬境地。在导生冲突发生后,高校往往缺乏有效的舆论监测和引导手段,舆论监测与引导系统的匮乏会导致不良舆论信息快速蔓延,舆论的大规模发酵会进一步加剧导生冲突。此外,部分高校的规章制度中有关导生权责关系的界定不够具体明晰,二级学院对研究生的不良情绪缺乏敏锐感知和有效引导,高校管理制度中也缺乏有关导生冲突问题的申诉方式和有效的纾解和救济机制,或者即使设有导生冲突申诉机构,但因科层制的缺陷而导致程序不合理、管理耗时低效,不能客观公正地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这在无形之中加大了导生冲突的不可控性。
三、缓解导生冲突的善治之路
1.促进导生的交互感知,激活研究生内生发展潜能
每个人生来就是独立的个体,在面对问题时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意见和立场,不同个体间的观念也极易产生碰撞。因此,站在对方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尊重双方差异对形成互助和谐的导生关系至关重要。导生冲突背后隐藏着利益和伦理之间的博弈,尤其是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年轻导师,他们渴望通过论文和课题实现自身事业的提升,因此较为关注教育的功利性价值,而对教育的伦理性价值重视程度不够。对研究生来说,伴随着求学动机和价值观的多样性导致其与导师既定的科研目标相距甚远,长此以往,研究生丧失了求学的积极性。导师在申报课题时多是基于自身志趣,研究生并非因学术志趣加入,却被迫拉入课题组,造成了被动联合。有些研究生甚至放弃寒暑假休息时间,“朝九晚五”扎进实验室,或奔波各地搞调研,平等的导学关系沦落为“雇佣”关系和人身依附关系,为“老板”努力打工成为研究生日常谈论的重点话题[11]。
导生间的有效沟通可以促进导师与研究生的交互感知,拉进导师与研究生的心灵距离,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的发生,从而形成和谐亲密的导生关系。导生之间要经常进行沟通和交流,减少信息隔阂。一方面,研究生要充分理解导师所担任的多重角色与多重压力。在高校,导师是教师和研究者,在家庭内部,导师是父母也是儿女,科研教学压力、家庭压力、社会压力等多重压力的叠加也会让导师精疲力竭。另一方面,导师要主动关注自己的学生,积极主动与研究生进行沟通。由于性别、地位、年龄、阅历、学术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多数研究生对导师心存畏惧,不敢主动与导师进行交流。此外,研究生也同样面临着多重压力,有的研究生面对的是课程学习和科研的压力,有的是经济方面的压力,有的是情感交流和人际交往的压力,有的是就业和未来迷茫焦虑的压力,这些压力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多重压力互相交织捆绑的,这些压力杂糅于研究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这时候导师要放低身段,主动同研究生进行心灵沟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给予他们学习和生活的勇气。研究生要努力学习,主动向导师请教,主动探求互惠空间,把导师交给的科研和工作任务当作磨炼学习的机会;导师也要充分考虑学生志趣,尊重学生意愿,并引导学生表达自身看法,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促进导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激活研究生的内生发展潜能。
2.明确多元权责关系,建立研究生培养与导生合作的契约机制
权责明确是构建和谐导生关系的重要保障,塑造和谐共生的导生关系需要在广泛听证并确保各方参与的基础上激发多元主体参与导生关系治理的积极性,明晰各主体间的权利、责任与义务关系,形成多中心的导生关系治理格局。根据高校现有的行政管理模式,可将导生关系的治理主体划分为“高校—研究生院—二级学院”的三级治理结构。从三级治理结构作用的角度出发,高校应拟定相关权益保障协议,在导生双选后进行签署,导生双方在协议面前平等,双方自愿承认并遵守,如违反规定进行相应惩戒;研究生院要健全导生管理办法,对导师和研究生相关权利和义务做出明显规定,但一方利益受到损害,另一方有权向研究生院提出异议;二级学院在进行研究生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是教学安排、科研规划、导师管理和奖助评定,其主要任务是保证校级育人管理目标得以实现,二级学院在调解导生冲突、维持正常教学管理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导生冲突爆发时,二级学院相关负责人就要做到公私分明、客观对待,积极构建合理有序的高校生态系统,破除干扰导生关系和谐的现实阻碍。
第一,高校应建立导生关系协调评价机制来对导生关系进行有效监管,以学期为时间段实行导生匿名动态互评,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并根据实时评价结果,对问题导师和问题学生进行筛选,指派学院相关管理人员了解详情,对师生关系做出有效管理;第二,研究生院应通过规章制度明确导生双方的权利和责任界线,以落实规章制度的方式保障导生权益,并建立高校导生监督机制,确保双方权利不受侵害,推动双方形成和谐互助的导学科研共同体;第三,当导生冲突发生时,二级学院应充当“矛盾调解者”的角色,在导生之间发生争端和纠纷时,二级学院要积极出面为其裁决调停,防止矛盾冲突扩大化,并根据客观事实,对冲突双方进行公平对待,不因导师权威而对其进行包庇,做到公事公办。此外,二级学院可对教学资源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整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发挥高等教育的育人黏性以增强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凝聚力,加深导生双方对彼此的了解,助推导生形成和谐共生的导生科研共同体。
3.改革“导师负责制”,建立平等共生的新型导生关系
长期以来,国内研究生培养都采取“导师负责制”,研究生与导师建立了亲密的一对一的师徒关系。“导师负责制”的长处在于增强导师的责任感,使学生获得导师的个别指导,有利于学科的精耕细作与门派传承。但随着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以及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传统一对一的师徒制也开始暴露出弊端。“导师负责制”因导师权力的过分集中容易滋生专断与不公。一对一的“导师负责制”之下,导师对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开题、中期考核、学位论文、参与课题以及发表论文等重要环节均拥有较大的影响力。在导生关系中,研究生需要导师的指导和学术资源才能顺利毕业,某些导师有可能利用特权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而受到压榨的研究生却投诉无门。因此,除了完善一对一的“导师负责制”,还可以引入“导师团队制”。“导师团队制”由同一学科的若干导师组成,共同协商研究生的招生、研究方向、开题、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等研究生培养重要环节,而学位论文的指导仍然通过双选的形式由“论文导师”负责,这样既能明确导师指导学位论文的责任,又能避免导师权力过大造成对研究生不公平的对待,更能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促进学术交流与学科交融整合。
改革“导师负责制”还体现在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导师聘用考核机制。导师遴选标准,不能唯学历、唯职称、唯科研而忽略了道德和学术伦理的考量,应当建立以师德和学术伦理为首,以综合素质实力为导向的评价考核标准;确保导师德才兼备,不仅具有高学历、高职称,也具备较强教学、科研能力的优秀教师。打破导师终身制,对侵害学生权益、德才不佳的导师应取消导师资格。
4.完善导生学术交往机制,强化学术伦理规范关系
由于现代社会盛行的工具主义对高等教育的渗透和压制,研究生教育难以超越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主导的“制器”思维,强调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性在不断式微,导师与研究生难以找到维持其共生关系的精神根基。在此境遇下,若要纾解当下日益严重的导生冲突,首先要承认并正视导生冲突存在的合理性,科学理性地分析和对待导生冲突,找寻导师与研究生的利益结合点,进而深挖和拓展导师与研究生的利益互惠空间,通过导师利益与研究生利益的有效嫁接来构建导生交往共生机制,从而将导生冲突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导师与研究生和谐关系的构建要以学术交往作为切入点,积极搭建导生间学术交流互助平台,让导生双方在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的合作中进行心灵沟通与真诚对话,以学术伦理作为导生共同的信念,使双方在对学术的追求中实现交往共生。
搭建导生学术交往共生机制,重建凝聚导生共同体的学术伦理,是落实高校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对大学教师的学术伦理做出声明:大学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起良性的师生关系,避免任何剥削、骚扰、歧视学生等行为。大学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学术自由[12]。以往因导生矛盾而酿成的悲剧,部分涉嫌导师压榨、骚扰、不尊重学生的行为,如果导师们能坚守此学术伦理,很多导生冲突事件将会减少。防止高校师德建设形式主义与空心化的倾向,应当重新完善师德建设的指标与认识,要把学术伦理与道德品质作为师德建设与考核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
5.建立第三方导生申诉处理机构,客观维护师生合法权益
大多数高校设置了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为何导生冲突仍不时发生?导生冲突处理效率并不理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此类申诉处理机构存在一些结构性的先天缺陷。在一般高校里,组成师生处分机构的委员与师生申诉处理机构的委员往往存在重叠,这些委员既是“法官”又是“检察官”和“律师”,一旦因对导生冲突处理提起申诉,即使既定的处理结果有失公允,申诉处理机构碍于同行面子与学校声誉也难以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这或许是当导生发生冲突后,研究生宁愿选择沉默忍受而不申诉,最后不得以在沉默中爆发的原因所在。因此,有必要建立第三方导生申诉处理机构,聘请法律专家、律师、教授和研究生代表组成,独立于各高校或教育管理部门,凭借其法律专业知识及第三方立场,能够对导生冲突做出客观公正的处理,并对初期的导生冲突给予调解与法律救济帮助。
6.注重社会文化引导,营造导生和谐发展的舆论氛围
文化作为一种传递生命价值的复合系统,承载着集体成员共同信守的价值目标,培育着集体成员对场域结构的认同感[13]。导师与研究生共在于社会文化场域之中,社会文化氛围也在深刻影响着导师与研究生间的交往生态。而在这个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社会文化氛围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大众传媒塑造的。近年来,很多导生冲突的负面案例被媒体广泛散布和错误引导,并经过舆论发酵引发较为严重的社会对立,这无疑会加剧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信任危机,也会干扰到导师与研究生交往的本真价值的实现。因此,要适度进行网络舆论治理,注重社会文化引领,营造导生关系和谐发展的共生氛围。一方面,高校应对有关导生冲突的网络话题保持敏感性,在面对本校的导生冲突话题时,高校相关部门要及时构建舆情监控机制,学院辅导员也要适时引导本校学生理性地在社交平台上表达看法,以减弱舆论发酵对涉事导生造成的二次伤害;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要积极营造和谐有序的网络生态环境,相关部门也应通过适当的舆论引领,打开社会冲突的“安全阀”,营造导生关系和谐发展的共生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