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身立德,兼济天下
——浅谈作品《禅味德钟》的创作

2022-10-19吴嘉炜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9期
关键词:壶盖紫砂壶紫砂

吴嘉炜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多种表现形式,紫砂艺术就是其中之一。在满目琳琅的陶瓷世界中,紫砂艺术是最为朴实的存在,但是却在百年的历史中愈发灿烂,足见其魅力之盛。紫砂艺术的发源地是宜兴,同时宜兴也是较早种植茶叶的地方之一。在这里,有“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未敢先开花”的美名。在茶文化的风靡下,紫砂艺术也自然而然地随着发扬,以良好的发展趋势在历史上留下了极为灿烂的一笔。

其实人们一开始注重的是紫砂壶的实用性能,随着紫砂艺术在发展过程中融入的陶刻、堆塑等丰富的装饰技巧,传统文化与紫砂艺术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人们开始逐渐关注紫砂壶中蕴含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而这种文化精华的融入,也让紫砂壶的人文性质更为浓厚,紫砂艺术的传承长盛不衰。

我认为紫砂壶是光素而简约的,虽然一些紫砂壶也有着华美的装饰,但是其本质是素雅的,由纯粹的紫砂泥塑造而成,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淡雅与清新。作品《禅味德钟》趋向于表达紫砂浓重的原始韵味,其在创作的时候吸取了紫砂圆器的主要特点,在简约中追求神韵,在局部中追求和谐,从而打造整体的造型之美。

泥料的选择是创作紫砂壶的第一步。在这件作品中我选用的是成色稳重的底槽清泥料。细细观察,会发现壶的颜色并不是单纯的棕色,而是隐隐约约泛着紫红色,透着暖暖的色调,表面映射出一种温柔的光泽。壶的表面尤其的细腻光滑、温润如玉。底槽清泥料产于紫砂的最底层,具有最稳固的结构特征,因此烧制完成后其气孔的结构能完整地保留。用这款紫砂壶泡出来的茶,韵味悠长,沉着持久,入口芳香。

从造型上来看,作品《禅味德钟》充盈着质朴的味道,作品充满了传统德钟壶的特点。作品以圆柱作为身筒,上下宽度一致,十分匀称。壶身的造型来自钟。钟是古代的乐器,为礼乐所用。德钟壶以钟为原型,是想表现一种清正的君子风度。壶盖呈微微隆起状,有线圈的简单装饰,增强了视觉上的层次感与艺术性。壶钮是与壶身互相呼应的圆柱形,镶嵌在壶盖之上,显得精致小巧。壶颈十分周正,比例协调,增添整壶的硬朗之意。壶的肩线线条婉转流畅,过渡自然,呈大气之韵。壶的肩线部分最能体现德钟壶的魅力,虽然圆融但是转折有力,属于刚柔并济。壶口与壶盖贴合得严丝合缝,保证了绝佳的气密性。直流的壶嘴之分利落,仿佛一把笔直的剑。壶嘴与耳形壶把也相互呼应,转折过渡自然,方圆相融,展现出正直、清廉的君子之气。整个壶的造型设计都体现了和谐性,壶中没有突兀的转折,一切都十分的流畅,圆融的线条也不流于单调,在过渡之处避免壶的格调趋于柔和而弱化了壶的君子气概。

作品《禅味德钟》很好地保留了紫砂泥原始的韵味,同时又自然地突出了主题,以谦逊含蓄的方式展现出情感思想。作品从造型方面就能概括出主题表达的思想,“钟”为壶型,有集中、汇集的含义,德钟的意思就是道德规范的集大成者,正是以器载道,表达主题思想。壶是艺术的境界,同时也是心灵的境界。用心去感受一件紫砂作品,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壶身的陶刻设计也值得一提,壶身刻的是一位僧人静静打坐,看炊烟袅袅升起。僧人早已化去了心中的贪欲,回归波澜不惊、宠辱皆忘的状态。人生短暂,一味追求欲望很容易迷失自我,丧失了君子的品格。但是做到放下尘心也是一件难事,因此我们也只能以厚德载物,修身立德,尽可能地放下杂念,不被纷纷扰扰所羁绊。我十分享受陶刻过程中的那一刻宁静,心灵是纯净的,只有刻刀提起与落下的声音。刻刀在壶身留下永恒的印记,我将最想要传递的思想,也永久地留在了紫砂壶之上,与爱壶之人达成心灵的共鸣。

结语

作品《禅味德钟》作为传统的造型,其本身就有着耐人寻味的意义内涵。“修身立德,兼济天下”是我想要通过《禅味德钟》表现的主题思想。我通过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审美重新诠释了德钟壶的内涵,将君子气概溢于壶表,以更深的思想去激励、劝慰人们,让经典以更好的方式传承下去。紫砂艺术的传承需要不断地创新,让紫砂艺术也与时代之美共同进步,让更多的人深入地爱上紫砂这门拥有着深刻内涵与意义的艺术。

猜你喜欢

壶盖紫砂壶紫砂
伪造的情书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无相
刘少白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购买紫砂壶4忌
购买紫砂壶忌4
制怒
一头扎进醋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