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地区无土栽培越冬番茄品种比较试验

2022-10-19北京市大兴区农产品产销与蔬菜产业服务站北京102600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22期
关键词:可溶性口感番茄

刘 洋(北京市大兴区农产品产销与蔬菜产业服务站,北京 102600)

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无土栽培模式逐渐兴起,无土栽培是以人工创造的作物根系生长环境取代土壤环境,其不仅能满足作物对养分、水分、空气等条件的需要,而且对这些条件要求加以控制调节,以促进作物更好地生长,有利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平衡。另外,与土壤栽培相比,无土栽培能够克服土壤返盐、土传病虫害、连作障碍等问题,所以无土栽培的作物通常生长发育良好,产量高,品质上乘,应用和推广无土栽培技术也是发展高效农业的新途径[1]。目前,中国无土栽培的方式有基质培和水培,其中基质培为主要栽培形式[1]。

番茄作为北京地区的主要果类蔬菜作物之一,在北京市蔬菜周年生产及供应中起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目前市场上番茄品种繁多,不同番茄品种的品质差异也较大,因此本试验引进6 个番茄品种进行品种比较,以期筛选出适合大兴区日光温室越冬种植,且适宜无土栽培模式的产量高、品质优的番茄品种,为今后越冬无土栽培番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材料和方法

试验材料

试验选择6 个番茄品种(含对照品种),品种名称及来源见表1。试验选择对照品种为‘迪安娜’,该品种是笔者在2013~2015 年筛选出的土壤栽培模式中日光温室越冬生产综合表现较好的番茄品种[2]。

表1 供试品种名称及来源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21 年8 月12 日~2022 年2 月10日在北京市大兴区农产品产销与蔬菜产业服务站基地内的日光温室进行,试验采取随机区组的方式,1 个品种为一个处理,设6 个处理,每个处理3 次重复,小区面积8.4 m2,每小区栽56 株,南北向栽培。栽培方式为槽式无土栽培,基质为椰糠,灌溉方式为滴箭灌溉,2021 年9 月14 日定植,定植株距为40 cm。不同番茄品种栽培方式和肥水管理均相同。

调查内容与方法

植株生长势及产量

每区组每处理(即每品种)随机选取3 株挂牌标记作为调查单株,生长期间每隔10 天左右调查并测量植株株高、茎粗、叶片数。生长期间记录不同番茄品种的物候期。果实成熟期,每次收获按照不同处理单独记产,计算667 m2产量。

果实品质测量

第二穗果实成熟后每个品种随机选择5 个果实,调查果实果形、果色、果实硬度、心室数、口感风味;利用游标卡尺测量果实纵径、横径;利用电子秤测量10 个果实质量,计算出平均单果质量。果实营养品质方面,选择在成熟期测量番茄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番茄红素和VC 含量。

病虫害情况

番茄生产中后期观察统计病毒病、晚疫病发病情况。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及方差分析。

结果与分析

不同番茄品种的物候期比较

由表2 可知,试验中较对照品种开花早的为‘京番304’‘京番302’和‘2104’,在采收时间方面,较对照品种早的品种是‘京番304’和‘京番302’,采收天数最长的番茄品种为‘京番304’,其次为‘京番302’,分别为72 天和71 天,采收时间最短的番茄品种为‘2103’其他品种相差不大,采收天数在62~63 天。

表2 不同番茄品种主要物候期的比较

不同番茄品种生长势比较

供试的6 个番茄品种均为无限生长型番茄,从表3 可以看出,生长前期,株高、茎粗和叶片数最高的都是‘京番304’。生长后期各番茄品种茎粗在12.02~13.81 mm,较对照品种均在0.05% 水平上显著差异不大,茎粗最粗的为‘京番304’,为13.81 mm。株高最高为‘2104’,其次为‘京采8 号’,第三为‘京番304’,分别为182.00、165.00 和164.33 cm,均高于对照品种。叶片数最高为‘京番304’,其次为‘2104’和‘京番302’,均高于对照品种。株高、茎粗、叶片数等都是植株营养生长发育程度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茎越粗,叶片越茂盛,株高越高,说明其发育的程度越好[1]。

表3 不同番茄品种的植物学性状

不同番茄品种果实性状比较

番茄果实口感、形状、裂果程度等特性直接决定了其商品性[1]。从表4 可知,参试的6 个品种均为适应市场消费习惯的粉红色、粉色番茄,根据果实纵横经对比可以看出,6 个番茄品种果形均为扁圆形,果面均光滑。单果质量最重的为‘京番304’,为206.61 g,其余品种均低于对照品种,‘京采8 号’单果质量最轻,仅133.80 g,属小型果。心室数在最多的为‘2103’,有5~6个,其次为‘京番302’‘京采8 号’‘京番304’‘2104’,分别为5、5、4~5、4 个,均多于对照品种。通过在生长后期调查各品种畸形果率和裂果性发现,‘京采8 号’易发生裂果,6 个参试品种均有一定畸形果出现,畸形果率最大为‘京采8 号’,其次为‘2103’,其他品种畸形果程度较轻。果实硬度方面,‘2104’为硬,‘京采8 号’较软,耐贮运性不高,其他品种相差不大均为较硬。

表4 不同番茄品种的果实性状

不同番茄品种果实品质比较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评价番茄果实风味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可以反应出含糖量的多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高即越甜[3],从表5 可以看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多的为‘京采8 号’,其次为‘京采304’,参试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对照品种‘迪安娜’。在果实肉质和口感上,‘京采8 号’属于沙质味甜,番茄味道浓,其次为‘京番304’,沙质味甜,该两品种口感较优于其他品种。VC 含量是评价番茄营养价值的主要指标之一[1]。VC 含量参试品种均较对照品种高,其中最高的为‘京番304’57 mg/kg,其次为‘京采8 号’53 mg/kg。番茄红素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天然可食用红色素,同时还具有如抗氧化、预防癌症、预防冠心病、降低血糖等医疗保健功能[4]。参试品种中‘京采8 号’的番茄红素含量最高为1.12 ug/g,其次为‘京番304’‘2104’和‘2103’,只有‘京番302’低于对照品种。

表5 不同番茄品种的果实品质

不同番茄品种抗病性比较

从表6 可以看出,通过在番茄生产中后期观察病害发生情况中,所有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晚疫病发生,其中‘2104’和‘2103’明显高于其他品种。6 个番茄品种中‘京采8 号’和‘京番302’有病毒病的发生,发病率分别为3.1% 和1.6%。

表6 不同番茄品种的产量及抗病性

不同番茄品种产量比较

产量是衡量品种丰产性的重要标准。从表5可知,6 个番茄品种的田间产量表现情况存在一定差异,产量最高的番茄品种为‘京番304’,比CK 增产32.58%,在0.05% 水平上达极显著水平,其次是‘2103’,比CK 增产2.7%,无显著性差异,其余3 个品种均比对照品种有所减产,均与CK 有显著性差异。

讨论与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6 个番茄品种在产量方面表现较好的品种有‘京番304’和‘2103’,可是‘2103’番茄品种晚疫病抗病性较弱。在番茄果实性状和果实品质及口感方面较佳为‘京采8 号’和‘京番304’,但‘京采8 号’属中小果型番茄,单果质量小,产量较低,生长期间有病毒病发生,果实畸形果率高且易裂果。综合本试验6 个番茄品种田间表现,基于番茄最终产量,对比可溶性固形物、VC 含量和番茄红素等果实品质指标,结合植株长势以及抗病性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试验中‘京番304’整体表现较好,尤其在产量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和VC 含量方面表现较好,且番茄果实具有良好口感风味,较适合当地日光温室越冬和无土栽培模式生产,但应注意的是‘京番304’在栽培生长后期要加强对晚疫病防治,以免造成对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参试番茄品种中,口感较受欢迎的‘京采8 号’番茄品种可作为口感型中小果番茄采摘品种,但要在栽培过程中加强病害及水肥管理,防治病害及畸形果的发生。番茄产量及风味品质等同时受本身遗传影响和栽培管理条件等因素有关,因此本试验结果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需与实际相结合,且应多次多年开展试验对其品种表现的稳定性进一步确定。

猜你喜欢

可溶性口感番茄
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可溶性碳淋溶的影响
气溶胶铁可溶性特征及影响因素获揭示
肠粉
菠萝炒饭
HOME家系列
化学—渗透压法温和破碎处理下大肠杆菌细胞胞内蛋白质的释放率
0.8%的硼素用量对甜瓜最有利
编辑部故事
爱挑剔的番茄
胚芽香脆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