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戏人生,苦苦求索
——湖南宁乡县影戏传人杨升伟采访录

2022-10-19李跃忠

非遗传承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影戏唱戏皮影戏

李跃忠 李 娜

影戏,是一种特殊的戏剧艺术,“是利用玩弄影子表演出来的戏剧”,是一种“道具戏”。它是由艺人操纵用畜皮、硬纸等不同材质制作影人(艺人演出时手中操纵的道具,也叫“影身、影偶、菩萨”),利用光源将影人之形象投影到影窗上进行说唱,并配以音乐伴奏,进而表演故事的一种艺术形式。根据制作影人材料的不同,影戏可分为纸影戏和皮影戏。要指出的是,二者除了影人雕制工艺有差异外,本质并无不同。

湖南影戏的形成最晚在明末清初时期已有明确的文献记载。入清后,随着湖南地方戏曲、民间说唱艺术的兴盛,影戏这一“道具戏”也在湖南的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郴州、益阳、岳阳、常德等地区迅速传播开来。湖南境内流布的主要是纸影戏,如宁乡县皮影实即纸影。影戏,宁乡县民间称“影(yǎng)子戏”,而影戏艺人受媒介话语的影响则多称皮影戏、皮影。为保持学术的严谨性,本文分析论述相关问题时称“影戏”,而整理杨升伟口述史时则按其口述称“皮影”或“皮影戏”。

杨升伟,男,出生于1975 年,湖南省宁乡县道林镇烧汤河村西冲组22 组人,小学文化程度。1990 年师从其外公黄裕其正式学习皮影戏,1997 年正式接手外公的“德胜班”。他不仅会皮影雕刻,会吹、拉、弹、唱,还非常擅长反串女声,操作皮影技术也十分成熟,曾去过望城、浏阳、益阳、株洲、湘潭、北京等地表演皮影戏,在当地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本文根据2020 年4 月2 日访谈及4 月6 日的电话访谈的录音整理而成。除了将对话式改成自述式,剔除原对话中重复、累赘的语言外,均是对杨升伟口述的如实记录,旨在尽力确保其口述史的真实性。

一、少年学艺,中年扬名

我的老外公叫黄立生(生卒年不详),是湘潭人,会演皮影戏。我的外公叫黄裕其(1926—1997),他跟着我的老外公,也就是他的父亲学了这门手艺之后,一直都没有传承人,我母亲就要我去跟外公学艺。我当时还不想干,后来我母亲对我讲:“学个手艺不容易,也不要失传了。”我就听了我母亲的话,跟外公学了这门手艺。也没有举行什么拜师仪式,就这样跟着我外公开始学。那年是1990 年,我15 岁,一开始还只是试用,看我这个伢子有没有学皮影戏的天赋,能不能学出师,后来我外公说:“这个伢子也要得,有点天赋。”之后我就开始背剧本,慢慢学习敲锣打鼓和操作皮影的技术。

首先就是要把剧本背熟,然后练唱功,怎么样去唱。这些都是师傅口头教,没有简谱的,反正就是师傅怎样教,我就跟着怎样唱。那时候唱皮影戏还是用纸窗子,纸窗子不结实,一下就划烂了,刚学皮影的时候我的操作技术还不太熟练,经常把那个纸窗纸划烂,有的时候不小心还会把油灯打翻。我外公很严格,看见我犯了错就会骂我,尤其是在表演的时候,把纸窗子划烂了,观众也不满意,更加会挨骂。学徒弟的时候,也是受了很多的磨炼,就这样跟着在戏班子里面混了几年。

刚刚学徒的时候,跟着戏班子到了湘潭,学了半年,到了春头上。唱春季班子,我就回家了。后来去找他们,结果没找到,那时,戏班子都是挑着道具到处走,没有固定的地方。没找到他们,身上只带了十块钱,我就在湘潭街上向一个娭毑借了四块钱,然后到了湘潭汽车站。那个时候已经临近晚上,太阳都落山了,班车也没有了,我只能在那里歇了一晚。第二天,又借了两块钱,才回到家。后来,经过几番波折找到戏班子,我就正式从事这个行业了。

刚学徒弟的那几年,家中还是比较贫苦。那时候唱一场戏才35 块钱,后来升到45 块钱,然后涨到60 块钱,这些钱都是要四个人分。出去唱皮影戏的时候,要挑那个箱担,一挑就是上十里,有的时候三十里路也挑过。我记得有的时候,喊唱戏的主家,突然不请我们了,没办法,就又要去另找地方。那时候真是作孽,肚子都饿得叫。我外公1997 年去世后,我就接手了这个班子。那时候我的老外公取了个班名叫“德胜班”,我接手之后也是叫“德胜班”,就这样一路传下来。接手戏班子后慢慢地被伙计们看得起,邀请我到各地唱戏的也越来越多了。

那时候条件很艰苦,尤其是民间演出,真的是经过风吹雨打,经过很多的磨炼,才锻炼出来的。有一年,唱一出六月六的戏,天才刚刚开始黑的时候,月亮就出来了,高高圆圆地挂在天上。到了八九点钟之后,就开始刮大风下大雨,还打雷,把我的那些菩萨、帽子、道具啊,吹得到处都是。那个雨,就像天上有人拿着桶子往下面倒一样,把我的那些道具全部都打湿了。那时候本来就没什么钱,唱戏的道具还损坏了,全部又要重新制作,将就着能用的就修修补补再继续用,反正就是这样慢慢过来的。

到各地唱戏,受大家的喜爱,慢慢地也唱出了点名气,请唱戏的范围也慢慢地扩大了,长、望、浏、宁这几个地方唱得比较多,还到过沅江、南县、株洲等地。最远的一次就是去了北京,去北京参加国庆70 周年全国优秀皮影艺术院团进京大汇演活动,感到非常荣幸。除了民间演出之外,比较多的就是这些学校、文化局举办的文化活动,到过很多小学、大学,还到过你们湖南科技大学呢。反正就是只要哪里有活动我们都尽量去参与,尤其是在宁乡范围的,比如说宁乡文化馆、宁乡文化体育局等举办的活动,我们都去参加了,还受到了文化局的赞扬。很多皮影戏班子都来参加,大家借助这个平台、这个活动相互学习、相互切磋,进步都很明显,大家都受益。皮影戏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学得越多越觉得自己懂得少,在演皮影戏的这条路上,我还要走很远。

二、“全能”的影戏传承人

关于皮影戏,我会的东西可不少,吹、拉、弹、唱、雕刻、绘画这些我都会,反正没事的时候,我就研究这些东西,多多尝试,多多学习。

比如说唱戏时台子是自己搭建的。先用30多根小竹子扎成一个四方形的架子,再用一块白布把它蒙起来,以前是用白纸,容易烂,有时候操纵影子菩萨不熟练时,总会把纸戳破,现在改成用白布,就方便多了,不容易烂,清洗也方便。然后拿灯光照射,就做成影子投射在布上了。以前条件不好的时候,都是用煤油灯,在我学徒的时候,经常把煤油灯打翻了,我外公就骂我,那时候拿着这个油灯都是小心翼翼的。现在一般都是用电灯了,照的光也强些、亮些,也不会打翻,影响唱戏。但是电灯照射又太亮了,容易暴露演出过程中的许多缺点,比如在电灯下,操纵菩萨的小竹竿都暴露在观众的视线中,影响我们的演出效果。我们的戏台都是我们演出之前临时搭建的,在谁家唱戏,就提前去把戏台搭好,现在技术很熟练了,一般搭个戏台子只要几分钟到十分钟就好了。

再比如,我们操作的皮影菩萨也是自己动手做的。一个完整的影人通常由可拆卸、组装的三部分构成,即帽子、头和身子。以前是用牛皮做,现在一般都是用牛皮纸了,但是不管是用牛皮还是用牛皮纸,第一步都是先绘画,把人物的线条、形状定好。用牛皮呢,定好大概的形状之后要先把菩萨中间的小花纹勾画出来,然后再把画好的菩萨中间多余的牛皮雕下来,这个叫雕空,这个雕空的过程用的工具就很讲究了。有时候,用的工具不一样,雕刻出来的效果都有点不一样,雕刻的工具,我有十几二十把,有斜口刀、花口刀、平刀、三角刀什么的,每把刀的功能都不一样,分工那是很讲究的,菩萨要做好,这些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晾干以后就开始涂颜色,把这些花花绿绿的颜色按人物的特征涂上去,涂颜色的时候两面都要涂上,这样涂出来才能好看,色彩才能鲜艳。然后再晒干,晒干之后在画好的菩萨上面涂一层清漆,这样就更结实一点。用牛皮纸,跟用牛皮有一点不同,牛皮是一个整的菩萨,而牛皮纸是两层合起来的。画好花纹之后,再雕空,干了之后涂颜色、刷清漆,跟用牛皮的步骤一样,最后就是把两层菩萨粘起来。以前穷,粘菩萨都是用饭粒粘,或者用黏一点的米汤用小刷子一层一层地刷,刷到粘起来为止。以前还有那种老班子,用皮脂来做菩萨,皮脂好薄一张,每一边都是九层,一张一张慢慢地粘上去,就是十八层。虽然麻烦了些,但是皮脂做的菩萨很结实。最后的那个步骤都是拿两根棍子黏在皮子后面固定好,这样整个皮影菩萨就做好啦。听着简单,但是这个中间还是需要很多技巧的,也是熟能生巧,多做、多练习,慢慢地就做好了。

像我们这样的一个四人的影戏班,有大概四十个皮影菩萨,这主要指的是菩萨的身子,那些小的部件,比如头、帽子等还有很多,演出的时候,会根据唱什么戏来搭配人物的服饰和帽子。文官的如果不是很重要的官,就是一般的官服。武将的话,就配置复杂一点,有战袍和盔甲,但是基本上样子都差不多。这是对于通用的影人菩萨来讲的,对于专用的影人菩萨就要更细致一些,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征,穿的衣服也要规定,是不能够套用的,他们都是专门雕刻的。如《封神演义》中的杨戬,三国戏中的姜维、关羽,包公戏中的包拯,杨家将故事中的杨五郎等都有专用影人。还有一些带有特定花纹的服饰也是不能够乱穿的,比如龙袍和蟒袍。我们都知道的龙袍是皇帝穿的,黄色的,袍子上绣着龙,且有头有尾。蟒袍就是公、侯、将、相、王爷等人穿的,袍子上绣着的是龙爪,颜色就比龙袍多些了,有绿蟒、黑蟒、白蟒、红蟒等。比如关羽就是穿绿蟒,是不能够和其他人共用的,黑蟒一般是那种篡位的人穿的,白蟒一般是丞相穿,其他颜色的蟒袍就是一般的官员穿,比如讲大夫就可以穿红蟒。对这些菩萨的服饰上有要求,有规定,我们放影子菩萨的箱子里面,文官的放在一起,武将又放在一起,特殊人物的又单独放开。在演出开始之前,助手就会按照今天要演出的戏目把要用到的菩萨挂在影绳子上,分左右挂,一边是出场的,一边是进场的,方便操纵菩萨的人拿,也方便收箱。

我的这个戏班子,吹、打、弹、唱每个人都会,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特长,各尽所能。但是也有一个简单的分工。由一个人在前台操纵菩萨,唱主要人物的唱段,我主要负责这部分。后面三人负责伴唱、乐器和道具,一人负责敲打乐器,例如打锣、打鼓、打镲等。还有一个负责拉的,主要是拉弦子(二胡),有时还兼吹唢呐。另外一个就作为助手,帮助我整理菩萨,在唱的过程中把菩萨递给我,或者当另外两人需要休息的时候,随时可以顶替,因为我们四个人都是吹、拉、弹、唱样样都会的。唱的话,其他三人也是要唱的,主要是小人物的伴唱。主要是四个人要齐心协力,一起把戏演好。

演出开始的时候,我们都会打开台,一般是打一两遍,意思就是告诉要来看戏的人,我们的表演要开始了,要看戏的就要快点来了。唱私人屋里的戏,是用小鼓开台,又叫班鼓开台,唱庙戏的话就用打鼓开台,又叫堂鼓开台。打完开台以后,一般是对接下来要唱的戏进行一个剧情的讲解,唱的戏大多数是由主家点戏,如果主家不点戏的话,就由我们自己唱。其他的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仪式,除了我们唱戏的时候,影窗要对着神位摆放,不论是婚嫁婚娶还是祭祀祖宗,不论是求神还是酬神,一般都要请所要感谢或所祈求的神灵、祖先“莅临”演出场地。说起来,我们都是演给神灵或者祖先看的,因此,演出时影窗要对着神像或者神位。演出结束的时候,主家会包一升米、一个蛋,再包一个小包封,一般是13 元、33 元、133元,给我们。过去出去唱戏,主家是不给我们饭吃的,要自己带吃的。米是五谷大神,蛋也是敬神的,可以压煞。一升米、一个蛋就相当于纸钱香烛,是要放在台上敬菩萨的,一是保佑主家,二是保佑唱戏的师傅不受鬼神的煞。

不同的场合一般都有一些特殊的剧目。做喜事点喜庆一些的,比如考大学、生小孩、满月、周岁、三朝、结婚等,还有做生日、拜寿等。一般做生日拜寿的请戏请得多些,老人家比较喜欢听。还有就是传统节日演出,比如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元节等,尤其以清明节和中元节请戏请得多,多为祭祀祖宗。我们的影子戏只祭神,一般死了人很少唱。影子戏是表演前朝历史故事,有行善的故事,有行恶的故事,我们就把他唱给别人听,而一般死了人是搞超度,这完全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现在很多年轻人对皮影戏不了解,以为是什么场合都能唱的,其实不是的。我们不同的地方的戏班子唱的腔调可能不一样,主要是我们地方上方言的区别,我们唱戏都是用方言唱,你们年轻人不见得听得懂,外地的人可能也听不懂。因为是用方言唱,所以各个地方的腔调就有点不一样,就像我们宁乡的和长沙的就有一点点区别,这都是基于口音的区别。

我们在不同的季节唱的戏也不同。正月、二月,我们唱土地戏,庆祝土地公公生日,也叫春季戏,比如《新季平安》,祝愿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夏季一般唱禾苗戏,比如《五谷丰登》,寓意收成好,作物不生虫的意思。秋季一般是唱月半戏,也叫庙戏、祖戏,有时候,唱庙戏一唱就是七夜。那个戏有的是元代戏,有的是商代戏,或者是唐朝、宋朝、明朝……但是唱商朝的戏唱得比较多。冬季就是唱平安戏,大家都回来过年了,寓意这一年平安度过,也希望来年也平平安安。其他的戏就主要是家里的孩子考上大学,唱的“还愿戏”,感谢祖宗保佑。平时还愿的这种戏,晚上唱比较合适,到了七月半唱祖戏的时候,那就不分日夜了,白天晚上都要唱,日日夜夜唱。一般按正规唱法,是两个半钟头一场戏,但是月半的时候,很多人家要唱,那就一场戏一般不超过一个钟头,顶多一个半钟头就要散戏,都还忙不赢。

其实各个朝代的戏我们都会唱,比如商朝比较出名的《封神榜》《姜子牙钓鱼》等,三国时期的戏就有《收姜维》等。《收姜维》讲的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中原,用计谋巧夺了北魏的天水关。天水关太守马遵中计,下令全营火速披挂,去解救被围的南京。唱到这里,姜维出场了,姜维识破了诸葛亮的计谋,向马遵进谏,马遵恍然大悟。然后,姜维讲出了一个可以打大败诸葛亮,解决南安之危的妙计。马遵听了之后有点怀疑,但是姜维下了军令状,他只得下令出兵。诸葛亮还在等待赵子龙带来的胜利消息,结果,探马飞报,赵子龙在天水关前被围困,这使他十分震惊。他马上命传关兴、张苞二人各带八百骑兵,速去天水关解救赵子龙,然后又命马岱去探听,敌方是谁布的阵。马岱打听回来,诸葛亮得知天水关领兵布阵的人叫姜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贤将良才,诸葛亮就想收姜维为自己的助手。他得知姜维是一个孝子,他的母亲住在翼城,便想出了一条计策:命令魏延虚张声势打翼城,姜维得知消息,就会请兵杀回翼城救母。诸葛亮又派夏侯懋带兵去翼城劝姜维投降。夏侯懋走到半路,听老百姓说姜维已经献城降蜀了,他就只好到天水郡来。夏侯懋进城,把姜维已投降蜀兵的消息告诉了天水郡守城的官兵。晚上,诸葛亮让人假扮姜维打天水郡。守城的官兵就更加认定姜维降蜀是事实了。姜维苦守翼城,缺乏粮草。有一天带兵劫粮,蜀兵乘虚攻打翼城。姜维失城只好向天水郡逃去。天水郡的官兵以为他已经投降了,不准他进城。姜维无奈,只好逃走,走了不到数里,诸葛亮就来了,姜维见到自己陷进了重重包围之中,便下马投降了诸葛亮。这就是《收姜维》的故事。他们都说我唱《收姜维》唱得好,我给你唱一 段:

生:可知那将的名姓。

老:姓姜名维字伯约。

生:喽呸呀,六面历城县有一姜维伯约,此人忠孝双全,难道此人不能克服吗?天水关收姜维易如反掌,老将军差一得力军士到历城县迎接姜维,听说姜维早已降汉。

在伎一令众将上帐。

众将上。打参。

生:站立两厢听此人令下,

将令一出如闪电,扫北大将名魏延。

……

生:将军请起。

将军何须代愁伤,军家钟爱古之常,先帝从托大业闯,他兄弟刘关张三人执饯别长亭把话托,他兄弟三人故亭虎卧龙岗,见主前亲自托家邦。

唱《收姜维》,要和别的老师互动,一问一答,比较有意思,我自己也喜欢唱,这些年唱得也比较多。

三、传承的苦恼与希望

我学皮影戏是祖传的,传到我这一代,已经是第三代了,传下来也不容易,吃了很多苦。传到我这一代,我也不想就这么断了,我也想传给我的儿子,让他做接班人。但是他年纪还比较小,还在上大学。学皮影戏,天赋很重要,兴趣更重要,我也还是尊重我儿子的想法,他愿意学的话,我当然会尽心尽力地教。

我们湖南的皮影戏有发展、繁盛、巅峰的时候,虽然后来走向了衰落,但是一直也是在我们民间传承下来。传承到现在也很不容易,尤其是现在我们这个行当基本上没什么传承人,年轻人基本上都不愿意学,有兴趣的也只是好奇,想要了解了解,并没有传承的心念。主要是靠国家扶持,如今政府对于皮影戏的传承也越来越重视,时不时就会联合我们这些戏班子举办一些皮影戏表演活动。我们也会去各地的小学、中学表演皮影戏,宣传我们的传统文化,展示我们皮影戏的韵味。另外,政府还出台了不少相关的福利政策,比如每年会发一些补贴给我们。政府越来越重视我们皮影戏的传承,这更加让我感觉肩上多了一份责任。虽然我现在还没有找到传承人,但我觉得是有希望的,我也会把皮影戏继续发扬光大,继续展示它的魅 力!

四、小结

影戏是一种流传在全国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的民间艺术,受各地人文风情、地方戏曲的影响而呈现出千姿百态。如湖南影戏的地域特色极为鲜明:一是制作影人的材料多用厚硬纸,既有别于山西、陕西、甘肃、四川等地的牛皮影,也有别于河北、东北三省的驴皮影。二是影人脸部造型,多用八分脸,不同于北方影戏的五分脸。三是演出使用的音乐、唱腔多依凭地方戏曲如湘剧、花鼓戏、荆河戏等,民间说唱如渔鼓,以及民歌小调如【花鼓调】【采茶调】等。四是演出的剧本多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除开场的登台戏、贺戏为“铁本”外,正戏多为“桥本戏”(即根据桥本演出),剧目以朝代征战、英雄传奇故事为主。杨先生的口述为我们了解湖南影戏的历史及其地域性特征提供了鲜活的佐证。

猜你喜欢

影戏唱戏皮影戏
有趣的皮影戏
有趣的皮影戏
吟 荷
姥爷的唱戏机
姥爷的唱戏机
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美国女孩安妮:中国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母亲唱戏
佟晶心影戏研究方法及其理论贡献研究
简说江玉祥著《中国影戏与民俗》(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