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校劳动教育的手工艺类“非遗”课程开发与实施
——以上海市清华中学“上海灯彩”课程为例

2022-10-19彭红艳

非遗传承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手工艺非遗校本

彭红艳

一、校本课程开发缘起

加强学校劳动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新使命和新任务,在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全面发展人才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开发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遗传承等劳动实践类拓展课程,掌握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基本劳动习惯。

“非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全人类文明和智慧的体现。上海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且有一大批非遗传承人活跃在“非遗进校园”活动中,这些都是学校可利用的宝贵教育资源。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灯彩”,被称为“中华艺术璀璨”,2014 年作为“非遗进校园”项目引入上海市清华中学。基于这一项目资源优势,学校以“非遗”手工艺传承作为学校劳动教育的载体,从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和实施途径上进行了积极探索,逐渐形成了以“非遗”传承为载体的劳动育人教学模式,系统地引导学生通过“非遗”手工艺类课程和“非遗”综合实践课程,养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感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达成文化传承与劳动素养培育的统一。

二、手工类“非遗”的劳动教育价值

传统手工艺是一种相对独立存在的文化形态,具有庞大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文化体验中开展劳动实践,在劳动中体验“非遗”文化,在实践中认识到手工艺类“非遗”的劳动教育价值,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积极作用。

1.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

手工类“非遗”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劳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中融入“非遗”精神,向学生展示我国历史悠久的“非遗”成果,借助有趣的“非遗”文化体验活动,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价值观。

2.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非遗”是传统文化的体现,更是先辈们劳动的结晶。学习“非遗”,不仅是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更是学习老一辈的劳动智慧。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非遗”知识,更要鼓励学生参与手工艺类劳动体验,习得劳动技能,积累劳动经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3.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学生在学“非遗”、用“非遗”、秀“非遗”的劳动实践中,能直观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还能在参与手工艺作品制作过程中激发劳动热情,学习正确的劳动技能,在“非遗”手工艺作品创作中体验创新的乐趣,提升劳动品质,培育劳动素养。

4.有助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

将手工艺类“非遗”传承与学校劳动课程相结合,丰富了学校劳动教育的形式,学生也积极参与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条途径,更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要求。

三、基于学校劳动教育理念的“非遗”课程开发

1.形成“项目+课程”双轮驱动管理机制

学校把“非遗”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目标,制定五年发展规划,通过“项目+课程”双轮驱动模式,保障“非遗”校本课程开发的科学规范。学校依托“非遗进校园”契机,成立“非遗”课程项目组,进行“非遗”校本课程开发、管理与研究。项目组由学校校长牵头,学生处和教导处分别负责项目和课程管理,共同进行“非遗”校本课程的研发,成员除教研组长、课程开发教师、骨干教师外,还特聘“上海灯彩”国家级“非遗”传习人何伟福老师全程指导,保障“非遗”传承在学校劳动教育的科学有效落实。

研发小组首先对“非遗”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进行评估,然后开展确定课程理念、制定课程培养目标、搭建课程框架、编制课程实施纲要、聘请专家对课程进行集体审议、课程实施、评价反馈的闭环研究(见图1)。

图1 上海市清华中学“上海灯彩”课程开发流程

2.基于“非遗传承+劳动教育”双课程理念

根据学校劳动教育基本理念、“非遗”传承的时代发展需求以及初中学生的成长规律,确立如下校本课程建设理 念:

一是学生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创新潜能。关注学生参与“非遗”手工艺劳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感受“非遗”手工艺劳动中的智慧和创造的快乐,鼓励他们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作更优秀的作品。

二是融入生活。“上海灯彩”俗称“花灯”,源于民间,扎根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课程的成果也应回归于生活,落实对生活的提炼和提升。学生在传承“上海灯彩”的传统技艺中,关注到身边的生活,领悟到现实生活的多姿多彩和丰富内涵,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与礼赞。

三是着眼实践。首先,上海灯彩从制作上,以动物造型为骨架结构,用铅丝缠绕皱纸代替传统的竹篾,再经搓、扎、剪、贴、裱、糊、描、绘等工艺扎制而成,然后用绢绸、绫缎做罩,金银丝辫做装饰,从而将动物的体态和神情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眼前。整个灯彩制作的过程就是劳动实践的过程。其次,学校劳动教育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穿“非遗”课程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让学生的学习“从实践中来,回到实践中去”,即通过“非遗”课程的学习、“非遗”手工艺的作品制作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掌握劳动知识与技能,树立劳动观念,感悟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四是指向文化。初中阶段开设“非遗”课程,引导初中学生认识“非遗”艺术,感受“非遗”魅力,形成自觉传承“非遗”文化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培养“非遗”传承人,为夯实传统文化艺术、提高文化自信铺路搭桥。

3.确立“文化传承+劳动素养”非遗课程目标

指向学校劳动教育的“非遗”课程在落实文化育人目标基础上,注重劳动育人的要求,在文化传承中关注学生的实践创作,注重劳动观念的树立、劳动能力的培养、劳动精神的培育、劳动习惯和品质的养成。由此确定了基于学校劳动教育的“非遗”课程总目标:激发学生对“非遗”的学习热情,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提升“非遗”技艺的劳动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与品质,达成文化育人与劳动育人的统一。

具体学习目标为:一是在“非遗”文化传承中,增强学生对“非遗”文化认同与自信,在传承实践中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二是通过序列化“非遗”学习,初步掌握基本的非遗技艺,使学生感受劳动智慧,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三是通过“非遗”实践,让学生进行劳动创造和实践,形成一定的劳动创新能力。四是通过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服务型劳动、公益志愿活动等,将知识和技能转化到生产生活实践中,树立服务意识,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4.搭建“螺旋式+宝塔式”课程结构框架

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上海灯彩”课程依据学生成长需求,以提升劳动技能为主线,考虑学生发展的进阶性,以培育劳动素养为核心组织课程框架,将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六年级为初段,了解“上海灯彩”文化,知道灯彩制作的基本步骤,初步学会平面灯的制作;七年级为中段,认识“上海灯彩”文化,学会双面立体灯的制作;八年级是高段,理解“上海灯彩”文化,学会制作丝绸立体灯,主题分别设置为“非遗爱好者”“非遗小能手”“非遗小传人”。

每个阶段分“灯彩文化”“灯彩制作”“灯彩创作”“非遗实践”四个模块。“灯彩文化”模块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非遗“上海灯彩”,了解制作灯彩的基本步骤;“灯彩制作”模块重在学习制作灯彩,是对灯彩技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核的实践回应;“灯彩创作”模块侧重应用所学技能,发挥创造力,创作灯彩作品;“非遗实践”模块更关注实践体验,参加市区“非遗”展示活动,传习“非遗”精神。每个阶段的四个板块根据学生认知需求的不同,课程实施时会呈现不同排列顺序,每个模块的三个阶段呈进阶状态(见表1)。

表1 “上海灯彩”“非遗”课程框架图

5.编写“非遗传习+劳动实践”课程实施纲要

基于学校劳动教育的“非遗”校本课程的内涵是,挖掘“非遗”资源中的学校劳动教育元素,充分利用学校及周边社会资源,开展各具特色的“非遗”传习活动,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劳动过程,获得劳动的切身体验,增长劳动技能,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上海灯彩”课程的开发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校内“非遗”课程,教师在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框架、课程实施计划及评价等内容的基础上,在固定的场所开展较为系统的教学活动,并逐渐形成符合学校特色的“非遗”校本课程。二是构建校外“非遗”综合实践课程,通过搭建“非遗”实践平台,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非遗”环境,开展或参与适切的“非遗”教育活动,让学生真实感受、体验“非遗”魅力,在活动参与中提升“非遗”劳动实践和创新能力,并逐步总结形成学校的“非遗”综合实践课程。

6.体现“文化理解+劳动展示”多元课程评价

“非遗”课程以学习任务驱动评价的方式贯穿“非遗”主题学习全过程,改变以往教师单一的评价方式,引入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与社会评价,全面推动“非遗”课程与学校劳动教育的双向开展。从劳动态度、劳动过程、劳动创新、劳动成果四个方面,通过表现性评价和成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关注“非遗”作品、成果展示的同时,更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劳动态度和“非遗”技能技法的学习,重视课堂上学习经验的交流和成果展示评价。学校每学期末都会组织课程成果汇报,把本学期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公开展示,学校会在每年的“非遗”文化周开展“非遗爱好者”“非遗小能手”“非遗小传人”等评选活动,这些都是评价的重要形式。

四、突出劳动素养培育为核心的课程实施途径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了劳动教育目标,要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因此,学校可通过环境创设、技艺学习、联系生活、社会实践、传人培养、品牌塑造等多样化的实施途径,推进“非遗”校本课程的实施。

1.创设优美环境,激发劳动意识

环境是“隐性课程”,儿童认知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积极主动建构的。学校将“非遗”课程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宣传“非遗”,丰富“非遗”内涵,塑造校园文化品牌。学校的“非遗”传习教室、“非遗”展览室、温馨舒适的图书馆,各种精美的“上海灯彩”作品聚集,栩栩如生;校园长廊上、楼梯的墙面上,学生的灯彩创意作品照,富有生趣,展示了能工巧匠的“非遗”之美……置身于独特的“非遗”手工艺风情校园内,能直观感受到劳动之美、艺术之美和创造之美,既激发了学生参与课程的兴趣,也让学生理解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

2.学习“非遗”技艺,锤炼劳动技能

学校开发“非遗”课程,让“上海灯彩”手工艺传承真正落地,一套教材、一个工作室、一个展览室、一节长课就是我们实践的载体。

一套教材:学校在多年实践探索基础上编写了《上海灯彩》校本读本,内容包括“上海灯彩”的传承与保护、材料与工具、技法与创新、欣赏与借鉴等方面,图文并茂,步骤清晰,既有理念的引领,又有实践操作的指导。

一个传承工作室:学校特邀“上海灯彩”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共建“‘上海灯彩’清华中学传承工作室”,架起了传承的纽带与桥梁。学生在跟随“非遗”传人学习手艺的过程中,也传承了传统手工艺人敬业、精益、专注和创新的工匠精神。

一个作品展览室:为了熔铸工匠精神,学校创建了“上海灯彩作品展览室”,从张挂的物件到灯饰,无一不是工艺风格的作品。这里不仅是师生“非遗”作品的展示窗口,更是领导观摩、同行借鉴、学校课程成果展示的窗口。

一节长课:充分考虑手工艺类课程的特点,学校特意安排了1.5 小时的长课,以保障课程的充分落实。六七年级每周开设一节拓展课,学生在传承人的带领下逐渐掌握灯彩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八年级则每周开设一节社团课,对学有兴趣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实现劳动创新。

3.注重生活联系,树立劳动观念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非遗”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活态文化,渗透和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与衣食住行均有着紧密关联。离开了生活,“非遗”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传承的场域。

每年元宵节期间,学校会组织“我心中的最美花灯”制作与评比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回归生活,认识劳动创造价值、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每年的“非遗”文化周,学校通过“非遗”讲座、“非遗”读书活动、“非遗”DIY、走近传承人等活动,在活动中树立劳动最崇高的思想,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并将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内化于心,从思想上形成劳动认同。

4.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劳动价值观

劳动教育最核心、最本质的价值目标是培育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培育受教育者对劳动的内在热情与劳动创造的积极性等劳动素养。开展劳动教育必须要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为此,学校搭建了各类实践平台开展劳动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认识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深刻领会习总书记提出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

校园艺术节中,灯彩小组的同学们化身“民间手艺人”,制作出栩栩如生的“非遗”作品,为大家呈现出一场精美的艺术视觉盛宴。校园科技节中,科技小组的同学们成了“创新小达人”,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进行“非遗+科技”的探索,科技创新让“上海灯彩”艺术更加美轮美奂。

学校成立“非遗”志愿服务小队,通过“以一带十”,让更多人了解“上海灯彩”文化。学校把“非遗”课程与家庭教育相结合,通过“非遗”亲子DIY 活动,让更多家庭参与“非遗”保护和传习。学校还组织学生巡访“非遗”基地、寻访“非遗”传人和“我是非遗小传人”比赛等,增强学生对“非遗”的认同,深化对“非遗”劳动价值的理解,从而尊重手工艺人创造的劳动价值。

5.培养“非遗”传人,提升劳动品质

“非遗”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传人。为此,学校采取了“宝塔式”培养模式,通过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培养,到满足兴趣的多元选修,再到特长学生的专业提升,使课程学习与传习逐步深入,层层递进,达到“非遗”的普及与提高效果,为有兴趣爱好的孩子搭建成长舞台,使“上海灯彩”这一优秀的中华传统艺术后继有人。

近5 年来,我校在“上海灯彩”手工艺传承教育实践中卓有成效。学校多次获上海市和黄浦区“我是小小非遗传习人”比赛团体一等奖,累计32 人次在市区“我是非遗传习人”评选活动获奖。“上海灯彩”学生团队曾参与“梦想 美丽中国”上海市学生艺术设计大赛,获得团队优秀奖,目前累计有40 人次在市区艺术节中获奖。在活动中,“非遗”小传人学到的不仅是技艺,更树立了文化自信,在实践中促进了学生整体协同发展。

五、基于学校劳动教育的非遗课程实施成效

1.提升了学生劳动素养

关注学生需求,搭建校内外“非遗”劳动实践平台,学生在“非遗”文化传承与“非遗”技艺实践的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劳动能力,创作出了一个个形神兼备的灯彩,培养了一批批劳动小能手、“非遗”小传人,他们不仅传承了中华民间“非遗”技能艺术,更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念,提高了劳动素养。

2.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在参与“非遗”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学校教师借助“上海市非遗联盟校”和“黄浦区德育共享课程”平台,通过“非遗”教师共同体建设,增强课程开发意识和设计能力。通过基于学校劳动教育的“非遗”课程的开展,深化了教师对学校劳动教育育人功能的认识,提升了教师的人文素养与专业能力。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技艺指导下,通过进行“学科+劳动”育人新模式的探索,培养了一批“非遗”课程教学能手,并在市区各级各类比赛和展示中脱颖而出。

3.培养了一批非遗传人

近5 年来,学校有18 名学生被授予市、区级“非遗小传承人”称号,5 组家庭荣获上海市“非遗传习家庭”,极大地激励了学生学习“非遗”的热情。在每年“上海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活动中,学生通过“非遗”公益课堂展示课程成果,分享劳动喜悦,传播“非遗”文化,弘扬工匠精神,探寻公益服务劳动的新路径。“非遗”校本课程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的文化浸润作用。

4.加快了学校特色形成

作为上海市中华传统文化研习校外实践基地、上海市非遗进校园十佳传习学校、上海市“非遗”联盟校以及黄浦区市民学习基地,学校通过举办“非遗”公益活动、开发区内“非遗”共享课程、进行国内外文化交流、打造“非遗”品牌活动、加大“非遗”媒体宣传等方式,促进了学校“非遗”特色的形成。

六、反思与总结

教育是传承“非遗”的重要途径,是立德树人、树立文化自信的关键一环,基于学校劳动教育的“非遗”课程开发与实施是学校落实劳动教育一个新思路,也是一个新路径。学校深入挖掘“非遗”校本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开展“非遗”传承和劳动实践,同时达成文化育人、劳动育人的目标。

近5 年来,学校基于学校劳动教育的手工艺类“非遗”校本课程的内容丰富,实施策略科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深受师生喜爱并得到家长及社会的广泛认可。

第一,将“非遗”课程纳入学校劳动教育必修课程,通过“非遗”劳动实践将文化传承立于心、践于行,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高劳动实践能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第二,将“非遗”融入校园文化整体规划,让学生在富有非遗文化情趣的环境熏陶中感受劳动之美、艺术之美、创造之美,激发出参与“非遗”劳动实践的兴趣。

第三,完善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借助非遗资源,探索特色的学校劳动教育路径,实现学校育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四,将学校劳动教育作为传承“非遗”的重要载体,不仅加强了“非遗”的普及,培养了一批“非遗”小传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参与手工艺劳动中感受到“非遗”的特有魅力,提升了创新精神、责任担当意识与审美情趣。

综上所述,基于学校劳动教育的手工艺类非遗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助于培植学校文化个性,凸显校本课程“立德树人”的功能,更是打造学校劳动特色教育品牌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手工艺非遗校本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举办国匠荣耀·手工艺创新盛会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留住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