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徐县康养旅居产业发展情况调查

2022-10-18刘明月张景熔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22期
关键词:清徐县旅居康养

□文/刘明月 张景熔

(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北京)

[提要]本文在对国内绿色低碳县城建设及康养旅居产业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与分析基础上,对清徐县康养旅居发展环境和现实困境进行PEST分析、SWOT分析,结合国内外康养旅居发展经验,对清徐县康养旅居产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康养旅居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是旅游业、健康业急需研究的领域。康养旅居产业作为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经济发展的大健康产业、绿色产业、旅游产业,暗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康养旅居从健康和旅游两方面满足了人们多元、深层次的消费需求,其目标客户涵盖全年龄段消费者,实现了人们养生、养心、养老的普遍价值追求。在住建部等15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中,强调县城建设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鼓励建设绿色低碳交通系统,并且应注重县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这些要求无不有利于营造一个“避暑避霾避寒”的旅居环境。同时,对县城建设密度及建筑高度提出要求,在此种政策红利助推下,康养小镇的发展将迎来另一个春天。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目标下的康养旅居产业发展需要发挥县域生态资源及人文风情的优势,抓住“绿色低碳县城建设”的机遇,也需要防范和化解后疫情时代中可能出现的市场风险。

清徐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是省会城市太原市的“南大门”,气候宜人,景色优美,素来享有“醋都葡乡”美誉。它依托政策扶持和投资拉动,深入实施“康养旅居”发展模式,以“非遗传承,健康生活”为口号,建设了多个康养小镇。清徐县全力推动“康养经济”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以期实现绿色低碳县城建设的目标。因此,本文以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的康养旅居产业发展为对象进行研究。

一、清徐县康养旅居产业发展环境与现实困境

清徐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全县总面积6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68万亩;常住人口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万人;辖4镇、5乡、1个街道办事处、139个行政村和31个社区委员会;是闻名全国的葡乡、醋乡、鱼米之乡。

(一)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1、政治环境

(1)全国:健康中国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为康养旅居的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的发布,标志着大健康产业的顶级设计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许多专家表示,在政策、市场、资金、技术的催化作用下,我国康养生产业将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康养旅居”模式可通过促进产业一体化助力乡村振兴。此外,乡村振兴战略将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流向旅居产业,促进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2)山西:产业转型需求催化“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落地。山西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山水环境优越、医养资源丰富的省份,但前期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发展模式内耗严重,对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害,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康养产业是山西转型之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山西省利用社会投资300多亿元,发布了《支持康养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山西省委书记楼阳生在山西省康养产业发展大会上提出,要积极打造“健康山西、夏养山西”品牌,积极构建全省康养产业发展新格局。

(3)清徐:做好“碳”文章,助力康养小镇运动,再现“锦绣太原城”。清徐县作为山西省重要的煤焦大县,聚焦“双碳”目标,积极响应建设绿色低碳县城的号召,依托政策扶持和投资拉动,深入实施“康养旅居”发展模式,开展康养小镇运动,建设了多个特色康养小镇,其中以北城文旅康养产业为引领,规划“一心一轴两区”结构。同时,清徐县政府与山西省文旅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醋都小镇”,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近1.2万亩,项目总投资约55亿元,规划将清徐县打造成国内首个以“醋”文化为背景,集文化旅游、休闲养生、美丽乡村建设、绿色生态产业为一体的绿色低碳县城,形成全省旅游中心集散地。清徐县政府以“非遗传承,健康生活”为口号,启动“清源水城”项目,建设清徐文化片区,同时对汾河清徐段进行生态恢复改造工程,统筹推进东湖、清泉湖公园及生态廊道建设,为再现锦绣太原城再添风景。

2、经济环境。据调查,目前世界上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康养旅游,国内养生旅游占旅游交易规模的1%左右,而康养需求量大,整体呈供不应求的状态。清徐县2021年的GDP约为276.6亿元,同比增长18%,在太原市内排名第一;财政收入约为15.60亿元,属于太原市经济水平相对发达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210亿元,同比增长73.6%,山西省内排名第一,强势崛起。由此可见,清徐县内部经济条件良好,在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下,外部地区资金会逐渐向清徐县靠拢,为其康养旅居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社会环境。老龄化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养老及养生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快速的老龄化为这些产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人们激长的养老需求与稀缺的养老资源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随着人们理念进步、消费水平提升,康养旅居产业走进了公众的视野,康养、旅游、居住、休闲的融合成为了服务业的热点产业。加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掀起了国民对大健康的进一步热衷,着实为全国人民上了一堂健康养生的课,从而带动了人们休闲消费观念的改变,人民健康消费在总体消费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攀升。

4、技术环境。就目前清徐县康养旅居产业的发展来看,在其服务能力、医疗水平、专业人才、智慧设施等方面还存很大的进步空间,尤其是人才流失问题严重。康养旅居不同于其他服务产业,尤其是在“双碳”背景下,它的园区规划、房屋设计、社区服务都需要更精细的规划和设计,如果没有专业人才进行设计,那么这样的康养小镇是没有竞争力的。长期外聘团队终究不是解决办法,不过相信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人才回流将是必然的趋势。

(二)清徐县发展现状——基于SWOT分析(表1)

表1 清徐县发展SWOT矩阵及小结一览表

1、优势

(1)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清徐县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具有现代都市人寻找的乡野气息、田园牧歌、历史遗迹。清徐县出土的文物有灰陶和红陶器的沿、底、带耳、鸡冠耳及角、盖、足等,还发现有石环、纺轮、石斧等,是典型的新石器仰韶文化。清徐不仅历史底蕴深厚,而且极具民俗气息,如醋文化节、架火节、葡萄采摘月、清徐庙会等,都是极好的游玩体验项目。

(2)旅游资源可组合性强。悠久的历史使清徐县具有众多风景名胜,这些风景名胜是清徐县建设康养小镇的优势条件之一。清远文庙、狐突庙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开阔眼界的好去处,更有罗贯中纪念馆、清泉寺、马鸣山等景点可以组合搭配游览,风景宜人,旅游景点众多,可由人自如搭配,吸引力强。

(3)区位优势。交通是康养小镇选址时需要考虑的一大因素,四通八达的区位优势可以获得更多的游客流量。清徐县隶属太原市,两地相隔38公里,作为太原通往西部城市的要塞,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组成了山西省“一核一圈三群”的太原都市核心区。清徐县中有307国道、208国道、青银高速铁路、太中银铁路贯穿而出,交通快捷方便。清徐县境东与晋中市榆次区、太谷县接壤,向南比邻祁县,区位优势明显。

(4)环境优势。清徐县占地面积609平方公里,拥有34万居民,以务农为主。清徐县建成数个国家级、省级农业规模化大企业,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产业链,作为太原主要农产品基地和之一,发展迅速。其自然风光之秀丽、人文历史景观之厚重、特色的互动式民俗文化体验以及特产葡萄等植物采摘,对城市人群拥有极大的吸引力。清徐县拥有25座煤矿,近年来环境污染治理取到显著成果,城市空气清新,舒适宜人。清徐县的四大特色是醋、葡、水、现代农业,由此划分出孟封醋、西边山葡萄、清源汾河水和徐沟集义现代农业,区块划分清晰,特色鲜明。

2、劣势

(1)暂未形成品牌效应。清徐县康养小镇知名度和影响力不足。清徐县气候宜人、民风淳朴,政府积极开发旅游业,但当代社会“酒香也怕巷子深”,清徐县康养山庄还未形成品牌效应。为提高知名度,应打出“健康、休闲、回归田园牧歌”等标语,让清徐县康养小镇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2)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康养小镇的发展与城市旅游业基础息息相关,旅游业需要协同餐饮、购物、娱乐、住宿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支撑。清徐县旅游业起步晚,基础设施较差,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

(3)管理水平普遍不足。康养小镇对从业人员的素质、知识、管理技能、服务水平等要求较高。而该地区从业者多数未经过专业的培训,服务意识较差,服务质量不高,这也制约了康养小镇的发展。

3、机遇

(1)地方政府对康养小镇的重视。省市政府高度重视清徐县康养小镇项目的发展,积极开展康养小镇试点,进一步提升了清徐县的城市形象,也加强了康养山庄在清徐县内外消费者心中的印象。以建立康养山庄为起点,统筹规划县内各种文化、历史、旅游资源;开办油菜花节、葡萄文化旅游节等传播地域文化,形成地域特色。同时,继续推进洛池渠、平泉等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建立中华醋博园,建立独特的城市名片。

(2)旅游市场消费者需求升级。2019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早已进入休闲度假游时代,旅游者需求更加多元化,对精神和文化层面的需求旺盛。但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中,让人们只能“到此一游”的观光产品较多,休闲度假游产品缺乏,成为了康养小镇崛起的机遇。康养小镇具有体验感强、安全健康、更休闲更享受的特点,更加契合新时期消费者的心理。

4、威胁

(1)优秀人才流失。对于整个山西省来说,人才的流失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优秀的人才主要向东南部沿海地区靠拢。人才流失使当地企业发展失去动力,也增加了企业发展的难度。清徐县康养小镇项目需要创新型服务业管理人才,而高端人才不回流,缺乏优秀人才是影响康养项目持续向上发展的难点之一。

(2)产业链协同困难。目前,康养小镇多业态的创新综合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综合体的搭建需要在前期规划时拥有来自不同行业、各自专精自己行业的企业共同参与。在整个规划、建设、发展过程中,各企业、部门要时刻保持协调,深度融合,创新合作,要牢记“健康+”的理念,各部门积极寻求合作,协调一致,优势互补,从而打造优秀的康养项目。

(3)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打击。从需求侧到供给侧,疫情给旅游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系统性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可能使旅游企业损失惨重,陷入生存危机,尤其是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和破产的风险加剧。

二、发展对策

(一)全产业体系联动发展

1、康旅+第一产业。“农林康养”模式是传统农林业的升级版。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们忙碌于都市的写字楼,目光无法从电子显示屏上移开,加之偶尔的雾霾袭扰,迫切需要一处“绿洲”让他们放松心情,眺望远方。而森林和农田代表着绿色与希望,在欣赏乡村田园美景、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也可采摘瓜果,品尝特色“农家饭”。“农林康养”模式给人们一个“深呼吸”的机会。清徐县属于太原市城郊地区,乘坐公交车便可直达,生态条件优越,农林资源丰富,因此应当重视农林与康养的结合。

2、康旅+第二产业。全面普查清徐县工业旅游资源,可依托山西老陈醋厂、炼白葡萄酒厂等食品科技工业资源,发展三线文化观光、工业旅游体验等旅居项目,形成全县的工业资源旅居体系,建造特色民宿,并供应产业园区自产的绿色健康的疗养食品。

3、康旅+第三产业。伴随城市居民消费升级,“医旅融合”“体旅融合”“文旅融合”的康养旅居模式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清徐县可抓住此机遇,依托县域医疗资源及山地、峡谷、水体等生态资源,加之宗教、历史等文化资源,开设集医疗、养护、运动、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类地产项目。

(二)推行景村共建策略,政府建设+村集体运营模式。绿色低碳县城建设对建筑的高度及密度提出了要求,那么势必要对不符合要求的村落进行整改。在整改前要提前对村落的后续发展进行规划,不能只是推到房子又垒起屋子。通过景村共建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采用“政府建设+村集体运营”的模式可带动村民集体致富。

(三)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清徐康养品牌。精准定位,因地制宜,打造适合自己的文化和体验环节。若想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在众多宜居县城中脱颖而出,清徐县需要找到一张自身独有的“名片”。而“醋文化”与“晋商文化”则是其破题的关键。清徐县在规划布局时应有意识地向自身特色靠拢,因地制宜,打造清徐独有的康养旅居项目。

(四)健全人才队伍,提升康养的专业化服务水平。根据康养旅居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和供给情况,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及人才引进措施。清徐县可通过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形象,对优秀人才形成“高薪水+文化底蕴”的双吸引力。也可以采取“校企合作”方式,既缓解了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又向产业内输送了专业人才。同时,还应加强对从业者的培训、高薪聘请管理人才、激励职工创造性工作。

猜你喜欢

清徐县旅居康养
种植绿芦笋,把好品种育苗关——访山西农科110专家、太原市清徐县芦笋协会会长丁茂发
清徐县成功创建2020年度全省“平安农机”示范县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过冬!避暑! 一卡在手说走就走
过冬!避暑!一卡在手说走就走
超八成老人无法“旅居养老”
森林康养地试点,可以先粗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