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导体器件仿真与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2022-10-18胡冬青周新田

科学咨询 2022年17期
关键词:器件思政考核

胡冬青,周新田

(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北京 100124)

一、背景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高校人才培养必须面对的根本性问题。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就强调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要求,并在之后两年,先后公布两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2]。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三全育人”,各高校纷纷开展关于课程思政的探讨,有关将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专业课教学中的尝试[3-4],不断丰富和扩展。

本文将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专业选修课“半导体器件仿真与设计”的课程内容和特点,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有效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客观评价我国微电子技术水平,增强忧患意识,激发学生责任感、使命感、为民族科技振兴奋斗的热情。

二、“半导体器件仿真与设计”课程特点与课程思政建设

(一)课程特点

“半导体器件仿真与设计”是北京工业大学面向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的专业限选课。课程设置的目的,旨在通过具体器件设计、仿真优化与版图实现,将所学半导体物理、晶体管原理、工艺原理等相关知识贯穿起来。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明确器件设计的主要思路,掌握器件设计的基本方法,能够应用专业知识,设计器件结构及参数,并应用专用仿真工具进行优化,确定工艺范围,并逐步树立工程设计过程中成本意识、环境意识、品牌意识和法律意识(知识产权保护)。

半导体器件仿真与设计课程涉及到我国“卡脖子”技术——高端芯片设计,同时半导体器件本身是电能转换与控制处理的核心元件,它不仅与微电子技术发展密切相关,也是实现各种电子设备高效、节能、小型化的关键所在,是支持我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器件基础”。因此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非常丰富,可以很方便地通过一件事、几句话达成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策略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以教学内容为主线,进行思政映射和融入点设置,例如内蒙古科技大学“电力电子技术”的课程思政改革。这种策略的优点是与课程内容融入度高,易实现随性切入,且容易进行全过程覆盖。缺点是如果设计不充分,思政教育目标指标点不明晰,达成实现出现重复或缺失;另一种是以思政内涵为主线,对落实环节和融入时机进行设置,例如重庆理工大学“集成电路设计原理”的课程思政建设。这种策略的优点是思政目标比较明确,指标点具体,容易进行全方位覆盖。缺点是如果落实设计不合理,易导致集中。最容易出现的状况是课程思政主要集中在绪论课环节,而后继教学内容思政教育很少。

“半导体器件仿真与设计”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原则是:注重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内容无缝对接和前后呼应;注重全局规划,避免重复,提高效率;注重节奏规划,保证全过程不断线;注重多元化开发,一个教学内容,蕴含多个思政元素。具体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策略如下:

1.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设置思政元素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借鉴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的思路,确定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课程思政建设的总目标,设置了6个思政目标指标点,具体包括:民族自信与创新发展、借鉴与自强自立、文化传承与科学世界观、发展权/使命感和责任感、规矩与底线(工程与法律/道德)、工匠精神与科学精神。

2.以深化“三全育人”改革为牵引,落实课程思政的全方位、全过程覆盖:

为了保证课程思政在完整性、持续性和显隐结合性方面达到较好的平衡,做好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的内容平衡和相互促进,在课程思政建设,认真设计了思政元素的具体落实(参见表1),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

表1 思政元素的落实

3.以“持续改进”为导向,开展“课程思政”的考核规划

“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是课程思政重要目标之一。课程思政考核,是检验“课程思政”教育成效的重要手段,也是课程持续改进的重要依据。为此,“半导体器件仿真与设计”的考核环节,不断优化考题题干设计,从而在改善考核手段的同时,落实对“思政”内容的考核。涉及的思政指标点,以“创新意识和创新发展”和“工程与道德/法律/伦理”这两个指标为主。“创新意识和创新发展”的考核,有两种策略,一是融入到对二极管或MOSFET前沿结构、创新原理、创新效果等的考核中;一是单独的思维扩展题,要求学生构想一种新结构,结构“工程与道德/法律/伦理”的考核,主要通过多选题、简答题的形式进行。思政考核大约占期末考试的5%-10%。

经过几轮实践显示,当“工程与道德/法律/伦理”相关的思政内容以多选题的形式出现进行考核时,几乎100%的同学都认为器件研发须除了需要考虑器件性能、工艺水平外,还需要考虑法律(是否涉及别人或自己的专利)、工程道德(对社会环境影响)等问题,但如果以“作为未来工程师,在器件研发过程中须考虑哪些因素”作为简答题出现时,有30%-40%的学生会忽略法律因素和经济因素(专利保护或规避、环境影响和责任、工艺能力和成本)。有关“创新意识”的考核,如果融入到具体器件结构,解读原理与创新思路,回答正确率能到达80%以上,特别是当以综合设计题形式,问及我国半导体专家对功率半导体贡献时,几乎100%同学能答出超结构及其创新本质,但如果要求学生自己任意构思一个结构,不需要考虑如何实现,只需要说出采用哪些设计出于何种考虑,绝大部分同学只能以教学涉及的结构为例进行构思,只有10%左右的同学,能将场效应、电荷耦合效应或者超结原理用于自己结构的构想,并给出一个确实是文献难以看到的新结构。由此可见, “课程思政”考核成绩好坏,与考核形式密切相关,课程思政考核任重道远,有待不断改进和提高。

三、“课程思政”实施案例

“半导体器件仿真与设计”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设计,注重显性、隐性相结合,注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紧密融合。以“高压功率MOSFET设计”为例,介绍教学开展“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的具体举措。

(一)课程教学内容

“高压功率MOSFET设计”是课程重点内容之一,授课要点包括四方面:

1.高压MOS器件面临的困境:单极器件漂移区电阻正比于阻断能力的2.5次方;

2.解决关键问题的突破性发明:打破传统“极限”的超结结构;

3.超结结构的依据的物理基础:电荷决定电场;

4.超结MOSFET产品技术难点、前沿成果及仿真要点:电荷平衡。

(二)学生知识构架分析:

“半导体器件仿真与设计”在大三下学期开设,学生具备电磁场理论、半导体物理和半导体器件原理基础,掌握了PN结雪崩击穿的理论基础、PN结反偏时电场三角形分布及理论依据,对电荷分布决定电场分布有清醒认识,知道产生均匀电场分布要求的电荷分布。

(三)课程思政设计思路:

1.从普通高压功率MOSFET面临的困境引出问题,从最大限度挖掘材料极限出发,提问怎样的电场分布最优?从“电荷是产生电场的根本原因”出发,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的电荷分布,可以实现近“方形”电场分布?

2.面向创新意识培养,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获得类平行板电容器的电荷分布?怎样让“空间电荷区”的“净”电荷局域不为零,大尺度范围平均近似为零?最终引出超结漂移区结构,并指出这种结构由我国知名学者陈星弼教授发明(1991年申请了国际专利),强调发明的理论意义(打破传统极限)、现实意义(超结产品已应用到航天领域,抗单粒子烧毁能力优于普通漂移区结构)和社会影响力(单专利领域,就被300多申请主体,引用了近千次,引用最多的,都是国际知名功率半导体公司,包括仙童半导体、富士电机、英飞凌技术、3D半导体、通用半导体、西门子、电装株式会社等),增强民族自信;

3.通过一个“遗憾”转折,指出:尽管陈院士的专利意识,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利益(专利转让费),但是由于最早捕捉到这个发明价值并把它用于产品研发、赚取技术红利的是外国公司,强调工程研究的重要性。具体到与课程相关的设计优化,明确结构拉偏、参数拉偏的必要性,指出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统一,是推动技术进原动力。

4.章节总结时再次强调,超结结构虽然最初看起来似乎无法实现,似乎看起来尤其不适合规模生产,但它确确实实被制备出来了,而且产品化,并带来了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最后鼓励学生“睁大好奇的眼、持一份怀疑的态度、做一个改变现状的创新梦,不管这个梦多荒诞,也许明天就会实现”呼应课程思政之“创新发展”的主题。

四、结束语

半导体器件仿真与设计,虽然是选修课程,但直接与高端芯片设计有关,与国家战略发展有关。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器件设计与优化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将所学半导体物理、晶体管原理、工艺原理等相关知识贯穿起来,同时明确我国微电子领域的发展和布局,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法律意识和创新意识。几轮课程思政考核结果显示,考核形式不同,目标达成度也不相同。不断提升授课教师课程思政设计能力、落实计较,优化考核形式和内容,是持续改进课程思政效果关键所在。

猜你喜欢

器件思政考核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Find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思政课“需求侧”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通用贴片式器件及应用电路(四)电压变换器ICL7660及ICL7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