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治疗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2022-10-18李娜李浩波易望龙
李娜,李浩波,易望龙
(长沙市第四医院,1.中医科;2.脊柱外科;3.康复科,湖南长沙 410006)
腰肌筋膜疼痛综合症(muscle pain syndrome,MPS)是成年人腰痛的常见病因,治疗的重点是控制局部炎症、神经水肿,消除肌肉、筋膜粘连,灭活激痛点[1]。本研究探讨超声波治疗MPS的临床疗效,并结合实验室指标、疼痛阈值等讨论其潜在治疗机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MPS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指南-物理医学与复分册》[2]中的相关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推拿治疗等,共治疗3周。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超声波治疗,推拿后间隔10 min进行超声波治疗,采用HB810A超声波治疗仪,1 M移动治疗头,治疗频率1 MHz,治疗强度1 W/cm2,100%持续型。嘱咐患者取俯卧位,激痛点及周边区域涂抹耦合剂,并以标记的激痛点为中心以及肌紧张带区域进行治疗,探头沿肌纤维方向缓慢做往返运动,每次治疗15 min,1次/d,每周5次,共3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3]、ODI指数[4];测量两组治疗前后的腰椎前屈、后伸活动度(rangeofmotion,ROM),压力测痛计测量激痛点疼痛阈值,选择疼痛最严重的激痛点[5];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P物质(substance P,SP)等致痛物质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两项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见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腰椎前屈、后伸ROM以及激痛点疼痛阈值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三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NPY、SP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两项致痛物质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2 两组症状、功能指标比较
表3 两组腰椎ROM、疼痛阈值比较
表4 两组血清致痛因子水平比较
3 讨论
MPS是引发腰背疼痛的常见疾病之一,以出现激痛点为主要特征,其病因复杂,尚未完全明确,大多数情况下主要针对激痛点的存在进行对症治疗[6]。本研究显示,观察组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腰椎前屈、后伸ROM以及激痛点疼痛阈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PY、SP等致痛物质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说明联合超声波治疗镇痛及改善腰椎功能效果更佳,且能够提升局部疼痛阈值,降低血清致痛物质水平。
总结既往文献,笔者认为超声波治疗MPS主要具有以下机制[7-8]:①机械效应:超声波能够使介质质点来回振荡,发生节律性的疏密改变,软组织的弹性振动能够促使细胞内、细胞器内的胞质振动,加快细胞质流动,增强胞质组分间的交互作用,加快局部新陈代谢,促进激痛点及周围炎症代谢产物、致痛物质的消退。②产热效应:局部软组织接触超声波后,其能量先向质点动能转换,质点的规律性振动可促进弹性介质中不同质点摩擦,动能向热能转化,增加局部血液、淋巴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松解局部粘连。③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够在液性基质气泡表面产生微弱的速度梯度以及黏滞力,微小气泡表现为反复的膨胀与压缩,气泡附近的胞质流动性加强,促进物质交换,有助于受损的筋膜、神经恢复。另外,超声波在治疗MPS时,配合局部耦合剂润滑,患者几乎不会感受到治疗仪器带来的异常症状,耐受性较好,具有较高的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超声波治疗能显著降低MPS疼痛症状以及功能障碍程度,提高腰椎活动度,可能与其下调致痛物质水平、提升局部疼痛阈值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