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浓度与腰痛患者疼痛和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2022-10-18谢权肖欢孙雯
谢权,肖欢,孙雯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海南海口 570102)
研究显示,维生素D缺乏与慢性疼痛之间存在关联,但证据并不确凿[1]。部分研究[2]显示,维生素D缺乏与人群中非特异性肌肉骨骼疼痛发生之间存在相关性。荟萃分析[3]显示,补充维生素D可降低慢性广泛性疼痛的程度。但关于腰痛(low back pain,LBP)和非LBP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浓度及维生素D状态对LBP患者疼痛严重程度的证据结论存在矛盾[4]。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评估维生素D状态与LBP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157例慢性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患者作为研究组,按照1∶2的比例抽取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受试者314例作为对照组。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研究组年龄20~59岁,体质量指数≥18 kg/m2,腰痛3个月以上,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腰骶部畸形、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骨质疏松症、类风湿性关节炎、非代偿性肝肾疾病、急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疾病、3个月内补充维生素D者。对照组受试者均无腰部疼痛,排除标准同研究组。
1.2 研究方法
两组受试者均采集空腹外周血3mL,采用ELISA法测定25-羟基维生素D3浓度,试剂盒购自上海哈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7%和<9%。采用VAS评分评估疼痛严重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LBP患者的功能障碍程度。受试者体力活动通过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IPAQ)长卷进行评估。教育程度按照时间分为≤9年、10~12年或≥13年;吸烟包括目前吸烟、已戒烟或从未吸烟;体质量指数分为正常(18~23.9 kg/m2)、超重(24~27.9 kg/m2)或肥胖(≥28 kg/m2)。采血季节分为夏/秋季(6~11月)或冬/春季(12~5月)。25-羟基维生素D3按照<50 nmol/L、50~74.9 nmol/L和≥75.0 nmol/L进行分组。抑郁和焦虑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估,评分≥50分定义为存在抑郁或焦虑[5]。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对照组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研究组和对照组受试者的年龄、体力活动强度、体质量指数、饮酒、抑郁、焦虑等资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以是否CLBP为应变量,对上述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自变量赋值后,引入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25-羟基维生素D3<50 nmol/L、肥胖、抑郁、经常饮酒是影响CLBP的风险因素,中度体力活动是CLBP的保护性因素,P均<0.05;见表3。
表1 两组受试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比较
表2 两组受试者其他临床资料比较
表3 影响CLBP的多因素分析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LBP患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与VAS评分和ODI指数均呈显著负相关(r=-0.407、-0.336),与BMI呈负相关(r=-0.517)。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50 nmol/L是CLBP的独立风险因素,25-羟基维生素D3<50 nmol/L患者的CLBP风险高3.172倍,且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与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相关。横断面研究显示,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降低与老年妇女和学龄儿童LBP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6]。多项病例研究中,维生素D水平降低与LBP之间存在相关性[7-8]。本研究结果提示,维生素D缺乏可能与CLBP存在相关性。国内对60岁以上老年CLBP患者的研究[9]显示,25-羟基维生素D3与患者VAS评分呈负相关,维生素D缺乏是CLBP的风险因素(OR=6.969)。本研究显示,在60岁以下成人中,CLBP患者的VAS评分与25-羟基维生素D3呈负相关,提示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国内人群CLBP的重要促进因素。
体质量指数与CLBP的关系已得到研究证实[10]。肥胖人群姿势出现变化,表现为向下重力增加、胸廓后曲过度和腰椎前曲,上半身因肥胖而导致的重量增加椎间盘负荷,而上身前曲时,重力压力进一步增加,背部肌群稳定脊柱需要施加更大力量。此外,肥胖状态下增殖的脂肪细胞诱导分泌的促炎细胞因子破坏内分泌系统平衡,并与疼痛相关。研究显示,肥胖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较正常人群显著降低,肥胖作为维生素D缺乏的预测因子仅次于日照时间缩短[11]。
本研究显示,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与BMI呈负相关,意味着较高的体质量指数与低水平25-羟基维生素D3相关。既往研究显示,同等剂量下,正常体质量妇女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升高显著高于超重和肥胖妇女,而肥胖者补充维生素D的摄入量可能是偏瘦者的2~3倍[12-14]。这些结果提示,应重视体质量指数增加对补充维生素D效果的影响,以患者25-羟基维生素D3血清浓度为靶目标进行个体化补充维生素D,可能比单一剂量更为合理。
维生素D与疼痛的确切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有研究显示,维生素D通过调节炎症细胞因子和感觉神经,达到调控疼痛效果[12]。由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维生素D受体,因此有研究认为维生素D与纤维肌痛之间存在关系[13]。维生素D还可能减少成纤维细胞中前列腺素E2的产生,这是疼痛感知的关键因素。也有研究认为,维生素D缺乏所致的肌肉减少症可能是CLBP发病的潜在机制[14]。上述研究说明,维生素D减少与CLBP之间的联系很难用单一机制来解释,尚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