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化痰膏方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2022-10-18周萍
周 萍
(广西贵港市中医医院儿科 广西 贵港 537100)
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之一,MPP 发作以冬春季节较多,MPP 患儿容易反复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部分患儿还伴有喘息,严重者甚至出现肺部严重感染而危及生命。临床上MPP 的治疗原则为抗感染、化痰止咳、平喘等。MPP 致病原是肺炎支原体,由于其对β 内酰胺类抗感染药物天然拮抗,所以治疗MPP 的药物会优选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其中阿奇霉素为首选药物。但是部分患儿因年幼而出现免疫功能异常,应用抗生素治疗易产生耐药性或不良反应。相关研究表明,祖国传统医学在调节儿童的机体免疫状态具有显著优势。本研究旨在探讨止咳化痰膏方联合穴位敷贴在MPP 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9 月—2021 年9 月广西贵港市中医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100 例MPP 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 例。研究组女性26 例,男性24 例;年龄5 ~14 岁,平均年龄(5.93±2.32)岁。对照组女性27 例,男性23 例;年龄5 ~13 岁,平均年龄(5.85±2.53)岁。两组MPP 患儿病程1 ~10 d,平均(4.43±0.56)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伦理审批号:G2020092018)。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及MPP 诊治专家共识(2015 年版)制定的MPP 的标准,中医诊断参照《MPP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2017 年制定)》中制定的咳嗽病(痰热闭肺证型)的标准;②患儿年龄5 ~14 岁;③患儿对所用药物无过敏反应。排除标准:①入组前1 周没有接受过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药物治疗;②合并重度肺炎、甲型流感感染、腺病毒感染、脑炎、高热惊厥史及癫痫者;③合并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者;④依从性差,不能很好地完成规定疗程者。
1.2 方法
两组MPP 患儿均给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生产公司:辉瑞制药,药品文号:国药准字H10960112)序贯治疗,剂量10 mg/(kg·d),口服给药3 d,停药4 d,为1 个疗程,共计4 个疗程。研究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医院自拟的止咳化痰膏方口服,其膏方组成:姜半夏6 g、橘红10 g、蜜麻黄6 g、燀苦杏仁8 g、石膏6 g、蜜桑白皮15 g、鱼腥草8 g、蜜款冬花6 g、炒紫苏子10 g、蜜紫菀10 g、浙贝母6 g、党参10 g、黄芪10 g、防风6 g、炙甘草5 g、桔梗8 g、白芷10 g、瓜蒌皮8 g、山楂15 g、炒麦芽15 g。以上中药为机配颗粒(广西贵港市中医医院中药房制作),由中药房药师将中药颗粒与膏方辅料一起熬制成膏方,每次给MPP 患儿服用1 汤匙膏方(约8 g 左右),2 次/d,共服用4 周。并给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所用中药:杏仁、延胡索、细辛、胆南星、乳香、没药一起研为粉,取浓煎老姜汁,调为糊状贴于天突、膻中、肺俞、定喘,1 次/d,每天保留敷贴2 h,7 d 为1 个疗程,共使用4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疗效标准进行疗效判定:①显效,患儿咳嗽咳痰、气喘、发热的症状消失,无肺部阳性体征,胸部X 线示炎性阴影病灶完全吸收;②有效,主要症状体征及胸部X 线有所缓解;③无效,主要症状体征及胸部X 线无改善。(2)观察两组MPP 患儿经过相关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记录患儿的咳嗽症状消失的时间、肺部体征中啰音消失的时间、胸部的X 线阴影病灶吸收时间。(3)比较两组MPP 患儿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水平:于治疗前及治疗4 个疗程后,在患儿安静状态下,采用我院的肺功能检测仪(伟亚安医疗器械上海有限责任公司,国械注进20152210628,产品型号:MasterScreen)测定呼气峰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 PEF)、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 FEV)。(4)比较两组MPP 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及治疗4 个疗程后,患儿晨间空腹状态下,抽取肘部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后放入冰柜-20 ℃以下保存,以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购自武汉赛培生物有限生物公司)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MPP 患儿症状改善总有效率的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MPP 患儿症状体征及检查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啰音的体征消失时间、肺部X 线检查病灶吸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支原体肺炎患儿症状体征及检查的比较(± s,d)
2.3 两组MPP 患儿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肺功能的PEF 和FE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患儿PEF、FEV的指标水平显著提高,且研究组PEF、FEV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指标水平的比较(± s)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MPP 患儿的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 水平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表4 两组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L-6、TNF-α 水平比较(± s, ng/L)
3.讨论
儿童MPP 急性期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多、呼吸困难等,重症MPP 可合并坏死性肺炎等危及患儿生命。患儿发病后,其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并产生黏稠分泌物,影响肺部支气管的通气功能,从而出现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使患儿的肺功能及胸部X 线出现异常。呼吸道黏膜受到MP 的损害使MP 更容易通过黏膜入血,诱发患儿机体表现出高热、畏寒、血象升高等一系列的炎症反应,患儿血清的炎症因子也相应升高。TNF-α 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因子,能提高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介导炎症因子聚集、黏附,从而抑制病原微生物复制,达到直接杀伤病原感染细胞。IL-6 由T 淋巴细胞和纤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增加炎症反应,刺激肝细胞而产生C-反应蛋白,从而增加呼吸道的高反应性,这2 个炎症因子可作为评价MPP 患儿感染程度的血清学指标。
中医认为,MPP 属于“咳嗽病”,因患儿年幼形气未充,外感六淫之邪,风热袭入患儿肺脏,炼液为痰,痰热闭阻肺络,肺气宣发不利,从而致咳嗽咳痰、气促、发热等肺气郁闭之证;储痰之器是肺脏,生痰之源是脾脏,而肺脏与大肠为相互表里的关系,故咳嗽的患儿容易出现纳呆、腹胀、腹泻之证。治宜止咳化痰,宣肺开闭,并兼顾健脾胃化积。我院中药房机配颗粒制成的止咳化痰膏方口感微甜,更容易被MPP 的患儿接受,有效提高了MPP 患儿服膏药的依从性。止咳化痰膏方中姜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其功效是燥湿化痰,入肺经、脾经,为治痰湿之要药。现代药理研究证明:(1)半夏含有淀粉、挥发油、氨基酸、胰蛋白酶抑制物、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止咳、抗炎、抑制呕吐中枢止呕、抑制胃液分泌、促进胃肠蠕动等作用;(2)芸科植物的橘红专入于肺,善燥化肺中之痰,兼以发表并行气宽中。两君药合用即化痰行气,还善燥脾湿而利脾,又散降有序以顾护脾胃,以杜生痰之源,体现了“肺脾论治”的思想。方中采用《伤寒论》中的石膏、蜜麻黄、燀苦杏仁、炙甘草之经方,联合用药起辛凉祛除肺之热、化除肺之痰而平喘之效:(1)石膏是硫酸盐类矿物,药性甘辛、大寒,具有清热泻火之功效;(2)蜜麻黄为麻黄科植物,其含有生物碱类成分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挥发油等,具有宣肺平喘之功效;(3)燀苦杏仁取干净的苦杏仁,置于沸水略烫后凉水浸泡,去除种皮后晒干取仁入药,含有氰苷类成分、苦杏仁酶、脂肪酸类等成分,具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4)桔梗含有三萜皂苷类成分及糖组成的桔梗聚糖等药物成分,其具有宣肺止咳功效,与燀苦杏仁一起并用,奏“一宣一降”之效,共同起到调畅肺气、化痰止咳的功效;(5)蜜桑白皮其擅长泻肺平喘、又能利水消肿;(6)蜜紫菀主要含萜类成分、黄酮类成分、香豆素类成分、蒽醌类、甾醇、肽类及挥发油类等药物成分,本品辛开肺郁,并能润肺而止咳,下气而化痰浊;(7)蜜款冬花本品主要含黄酮类成分、萜类成分和生物碱类成分,还含有机酸、甾体和挥发油等药物成分,其药性辛,具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之功效;(8)鱼腥草其长于清肺热、化热痰、消痈排脓、解毒;(9)炒紫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药食同源价值,本品含有黄酮类药物成分,具有润肺下气、清痰之功效;(10)浙贝母为苦寒之性,能起到清泄热痰,归肺经;(11)瓜蒌皮含有脂肪酸、黄酮类等成分,其能清痰热之壅闭、并利气宽胸;白芷含有挥发油,起到祛风解表之功效;(12)党参甘补而平,补气之力逊于人参,不燥不腻,多用于脾肺气虚之轻症,能健脾益肺,又兼生津、养血;(13)黄芪主要匡扶正气,黄芪与党参两者佐用益气固表,两补气药以助肺气的宣发、扶助正气;(14)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本品含有色酮类、香豆素类、挥发油等成分,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15)山楂为蔷薇科植物、炒麦芽为禾本科植物,共起健脾消食、补土和中之功效。在内服止咳化痰膏方上,再配合外治使用中药贴敷,中药外治经皮肤作用于体表相关的腧穴,通过经络的双向调节,产生扶助患儿正气、驱除外邪的治疗作用。天突穴可治“咳上气”,镇咳祛痰、宣肺平喘;檀中为气会,调理全身气机,宽胸理气;肺俞配定喘穴可调理肺脏气机功能,起止咳平喘之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MPP 周期较长,会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年长患儿易出现耐药性,导致患儿病情迁延反复,联合中药止咳化痰膏方内服和穴位外治治疗,能减轻患儿肺部的气管炎性损伤,缩短MPP 患儿的咳嗽咳痰症状时间,促进肺部X 线的阴影的吸收,有效缩短病程,减轻不良反应;而穴位敷贴调理,促进皮肤通透性增加,从而改善微循环,使MPP 患儿的免疫力提高。
综上所述,止咳化痰膏方联合穴位敷贴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MPP 患儿的肺功能,减低肺部炎性反应,达到预期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