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10-18蒋冬林

医药前沿 2022年22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呼吸机通气

蒋冬林

(新疆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心血管内科 新疆 哈密 839000)

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 AHF)发病率较高,主要表现为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等,可合并诸多并发症,呼吸衰竭是AHF 常见的并发症之一,AHF 合并呼吸衰竭可促使患者病情加重,治疗难度增加,病死率升高,需采取及时治疗。既往研究认为,给予AHF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对症支持未获得预期效果后再行无创呼吸机治疗,可以避免操作繁琐和资源浪费,但是对患者的血气指标改善并不理想,患者疗程过长。通气治疗可为患者提供迅速及时的呼吸支持,辅助患者进行呼吸,改善其肺通气、换气功能,并可减少呼吸功,纠正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维持或增加肺容积。临床上常用的通气方式较多,主要包括有创通气、无创通气和序贯通气等,不同通气方式适应证和优势各不相同,其中,无创呼吸机通气具有无创、应用灵活、可间断或持续使用等优点,可为患者提供快速的呼吸支持,辅助患者呼吸,进而有效改善患者肺通气换气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12 月新疆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收治的120 例AHF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 例。对照组男性30 例,女性30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0.14±8.36)岁。研究组男性31 例,女性29 例;年龄41 ~78 岁,平均年龄(60.03±8.1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确诊为AHF,存在呼吸困难、大汗、胸闷气短、咳泡沫样痰,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PaCO)在50 mmHg(1 mmHg ≈0.133 kPa)以上,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aO)在60 mmHg 以下;②患者意识清楚可;③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好。排除标准:①意识不清;②合并中枢性呼吸衰竭;③存在其他严重脏器功能病变。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强心、利尿、祛痰、止咳、平喘、扩血管等。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流量吸氧治疗:采用呼吸湿化氧化仪实施氧疗,设置起始温度为37 ℃,氧气浓度为40%,流量为40 L/min。根据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调整氧浓度,当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SaO)超过95%,可以调整氧气浓度为30%,如患者气流过大不能耐受,则可以设置流量为30 L/min。研究组在以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无创呼吸机治疗:(1)协助患者取仰卧位,选取适宜患者的面罩,设定通气模式为S/T 模式,通气频率12 ~16 次/min,氧流量4 ~8 L/min,氧浓度60%~80%,吸气末正压和呼气末正压分别为10 ~16 cmHO(1 cmHO ≈0.981 kPa)、4 ~6 cmHO,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呼吸机参数,治疗时间每天超过16 h,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后将呼吸机撤离。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呼吸功能指标:包括PaCO、PaO、SaO。(2)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包括心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3)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治疗结束后,呼吸平稳且血气正常,肺部啰音消失为显效;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血气指标改善,没有完全恢复为有效;未满足上述两项标准为无效,对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计算。心功能通过心脏超声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呼吸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及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率及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心率指标对比(± s)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PaO、PaCO、Sa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研究组PaO、SaO高于对照组,PaCO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对比(± s)

2.4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LVESD、LVEDD 和LVEF 等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研究组LVESD、LVEDD 短于对照组,LVEF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表4 两组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对比(± s)

3.讨论

AHF 是心内科综合征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以左心衰竭最为常见。AHF 常见病因包括急性心肌坏死或损伤、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等,常见诱发因素包括严重感染、急性心律失常、心脏容量超负荷、大手术后、应用负性肌力药物、支气管哮喘发作等,以呼吸困难、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昏厥等为主要临床表现。AHF 合并呼吸衰竭时患者的呼吸困难会进一步加重,主要与AHF 可诱发急性肺水肿有关。肺水肿可导致患者肺泡和肺部毛细血管气体交换障碍,从而诱发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时可表现为肺通气或(和)换气功能障碍,患者无法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从而诱发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具有起病急骤、进展迅速、预后较差等特点,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者代谢紊乱综合征,甚至可直接危及患者生命。

目前临床上治疗AHF合并呼吸衰竭以药物治疗为主,虽可促使患者症状得到缓解,但治疗时间过长,容易导致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由于该类患者存在明显的呼吸衰竭,故实施氧疗治疗尤为重要,常规鼻导管吸氧的氧疗方式吸入氧浓度的能力有限,不适用于AHF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难以改善患者的呼吸状态,且易诱发呼吸肌疲劳,导致酸中毒、低氧血症等出现,需选取其他氧疗方式。机械通气是现临床上常用的支持呼吸手段之一,指患者换气或/和通气功能发生障碍时,通过器械通气手段使患者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的方法,可迅速改善患者的肺水肿和呼吸困难症状,快速纠正低氧血症,并可提高氧合作用,减少呼吸做功,保证气体交换,提高患者通气功能,缓解其呼吸肌疲劳,并可促使氧合和气体交换得到有效改善,使更多的功能肺单位复张,保持肺泡在整个呼吸周期不萎缩,继而纠正患者缺氧状态,保证有效的气体交换。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机械通气方式较多,主要有无创、有创和序贯通气等。无创呼吸机是一种可有效控制、代替或改变患者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的辅助通气手段。无创通气可根据患者情况为其提供适宜正压,提升氧合作用,迅速纠正患者的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保证有效的气体交换,降低气道阻力,提升患者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改善机体缺氧状态,减少患者的呼吸做功,抑制患者肺泡萎缩,有效改善呼吸肌做功环境,进而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该通气方式无需插管即可辅助呼吸,对患者无创伤,提供良好的辅助通气治疗的同时可有效保护患者气道,减轻患者痛苦,减少由于气管插管诱发的气道损伤及气道并发症,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对患者无不良影响,患者意识清醒时可使用,能够保留患者咳嗽、说话等能力,舒适度更高,还可间歇使用,容易脱机。

本文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提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原因:常规治疗可发挥良好的强心、利尿、祛痰、止咳、平喘、扩血管等作用,无创呼吸机可有效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状态,两种治疗方式联合使用,进一步提升疗效。治疗前,两组心率、呼吸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率、呼吸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提示无创呼吸机通气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率、呼吸等指标,这主要与该通气方式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呼吸支持有关。治疗后,研究组PaO、SaO高于对照组,PaCO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提示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无创呼吸机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分析原因与无创呼吸可保证有效的气体交换,改善机体缺氧状态,迅速纠正呼吸衰竭有关。治疗前,两组患者LVESD、LVEDD 和LVEF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研究组LVESD、LVEDD 短于对照组,LVEF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提示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无创呼吸机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分析原因为,无创呼吸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患者呼吸功能恢复后,其血氧更为充足,心脏氧供充足,因此其心功能得以恢复。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AHF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心功能,临床使用价值高,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呼吸机通气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