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的理性?批判了理性?
——波普尔的“理性”研究
2022-10-17陈宏雨王大卫
陈宏雨 王大卫
一、“批判”的词义考察
(一)英文“批判”词义考察
英语中的批判一词“criticize”源自“critic”+“ize”。“critic”来源于希腊语动词krín ein“决定”。在15世纪,它作为一个医学术语通过拉丁语crisis进入英语,直到17世纪才有了更广泛的现代意义。希腊语衍生名词krités,意为法官kritikós,意为能够做出判断的;这个词后来被用作名词,意为做出判断的人,这个词通过拉丁语的criticus传入英语。krités的另一个派生词是希腊语kritérion,意为“做出判断的标准”,在17世纪被作为标准直接借用到英语中。
17世纪40年代,对某事进行评判(通常是不利的)’,源自critic + -ize。“批判性地讨论”的意思出现在17世纪60年代;“谴责,指出……的缺陷或缺点”的说法出自1704年。
(二)德语“批判”词义考察
在德语中,批判是一个外来词汇,来源于希腊语的“批评”,被当作一种技术、技艺(téchn)。“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意为“纯粹理性批判”,康德所说的批判为“Kritik”。“Kritik”有以下几种释义:(1)裁定和陈述用词恰当。(2)批评、抱怨、指责、挑剔、抗议(3)(公众)批评反对将错误和遗漏作为政治和社会发展手段的观点。(4)评估、对艺术成就的讨论(报纸、广播等)。
通过对英语和德语的考察不难发现,尽管二者都以希腊语作为词源,但是二者原初的意义却大相径庭,“决定”衍生出的“批判”侧重于判断之后的讨论;“批评”衍生出的“批判”则是作为一种技能,还有裁定、反对、评估的隐含之意。既然如此,二者衍生出殊途同归的“批判”之意,是因为启蒙运动思潮下的影响抑或是汉语翻译的缘故,这有待于我们对汉语中“批判的考察”。
(三)汉语“批判”词义考察
“批”在古代汉语中大意有:(1)用手打,“《左传·庄公·庄公十二年》:遇仇牧于门,批而杀之。”(2)排除、消除:“《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批患折难。”(3)评判、批示:“《旧唐书·李藩传》制敕有不可,遂於黄敕侯批之。”
《说文解字》:“判,分也。从刀半聲。”“判”在古代汉语中大意有:(1)分、分开、分离。“《墨子·备穴》:令陶者为月明,长二尺五寸,六围,中判之。合而施之穴中。”(2)区别、分辨。“《庄子·天下》: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成语“判若两人”的“判”即是区分、分辨之意。(3)评判、判断、判决、裁决。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中提到:“太尉判状辞甚巽。”
将“批”“判”合二为一的“批判”一词在汉语中首次出现要追溯到宋朝,司马光的《进呈上官均奏乞尚书省札子》:“所有都省常程文字,并只委左右丞一面批判,指挥施行。”此处的批判合“批”“判”二者之意,倾向于自上而下的批示、判断、判决,多用于公堂、政务。然而,现代汉语却少有以上用法,现代汉语的“批判”主要有两种意思:(1)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例如批判享乐主义。(2)分析判别,评论好坏:批判地继承文学艺术遗产。
随着近代西方典籍通过翻译进入中文,也许“批判”之意就在此时转变了。“汉语的多音词化,对某些西方语言句式的引入、模仿,确有翻译带来的影响。而不论文化背景为何,适宜汉语的一些影响积存下来,不适宜汉语的则只能影响一时,渐次被淡化和淘汰。”
(四)“批判”的所指
对于汉语中“批判”之意的转化,暂不做探讨,然而“批判”“Kritik”“criticize”都有着相同的指向,都指向了人类的一种无论是事实还是价值层面上的判断、批评,都是一种反对性、针对性强的人类行为。
二、“理性”的词义考察
(一)英语“理性”词义考察
理性(reason)最早起源于希腊语词语“逻各斯”(希腊语:λόγος,logos),曾被写作“resoun”。resoun,采取行动以达到目的的智力能力,也有“论据中的陈述,解释或辩解的陈述”的意思,源自英法语resoun,古法语raison,意思是“理智;人类区别于禽兽的智力水平”,在公元13世纪晚期就有记载。
“向开明的智慧推荐自己的东西,对事物的一种合理的看法”是从约1300年开始的。“行动的理由、动机、事件的原因”的含义源自约1300年。中古英语中‘意义,意义’(meaning, signification)的意思保留在短语rhyme or reason中,这个短语来自于1520年代“一个国家的理由(1610年)是一个纯粹的政治理由的行动。理性本身早就被拟人化了,典型的是被拟人化为女性。理性时代‘欧洲启蒙运动’最早记载于1794年。”
(二)德语“理性”词义考察
德语中的理性“Vernunft”的含义是:“人类获得洞察力、识别联系、监督事物、形成判断和按照判断行事的精神能力。”德语“Vernunft”源于古高地德语和中高地德语,不过其原初意义已不再使用:“键入Erfassung, 感觉、感知Wahrnehmung”。
(三)汉语“理性”词义考察
《说文解字》:“理,治玉也。从玉里声。”“理”在古代汉语中大意有:(1)雕琢、加工宝石。“《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2)治理。“《荀子·天论》:本事不理。”(3)纹理、条理。“错《守边备塞疏》:其人密理。”(4)道理、规律。“《庄子·养生主》:依乎天理。”
“性”在古代汉语中大意有:(1)人的本性。“《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2)事物的固有特点。《荀子·性恶》:“直木不待隐栝而直者,其性直也。”(3)性格、性情。“《世说新语》:王蓝田性急。”而“理性”一词在汉语中依据不同的“理”“性”的含义,亦有不同之解。汉朝徐干在《中论·治学》中提道:“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此处的“理性”,即是涵养性情之意。《大智度论》中提道:“性者,以不改为义,本具之理体,终始不改,谓之理性。”此处的“理性”指的是实性,即是“圆成实性”,具有完满、常住、真实的特性。
(四)“理性”的所指
古代汉语中的“理性”具有和英语、德语不同的所指,然而,“理”“性”中又分别蕴含了英语、德语“理性”所指的可能性。古代汉语中的“理”“性”本身就或多或少地蕴含了规律性、固有性,指向人的特点,这也是为什么在经过翻译西方典籍之后,当下汉语的“理性”失其本意,反而与“reason”“Vernunft”具有相似所指的原因。因此,“理性”的所指大致已然明晰:人对于规律的认识与智慧;提升自己认识规律能力的一种技能性活动;上述活动要有“逻各斯”。
基于对“批判”“理性”的词义考察,结合西方哲学史不难发现,理性在西方哲学中的讨论与关涉并非仅限于唯理论,其在西方哲学中有着对“世界为何”思考一般的深厚渊源。因此,在明确这一前提的基础上,本论文的研究便进入了下一阶段,即批判理性主义的分析;探析波普尔的“理性”。
以西方本体论的理性主义为例,探求世界的本源与规律,无疑也是理性的一种表现,只不过这种探究后来发生了一些变化。“‘自然’一词在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本性’向‘自然界’的转义过程。希腊人的‘自然的发现’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指通过追究本质,把握存在者之存在,二是指通过与制作物的对比开辟出一个被称为‘自然物’的存在者领域。‘自然’作为希腊人最原始的存在领悟,一再地跌落。本来属于内在性领域的自然,最终反而成了外在性本身。”而自然的“跌落”,也是理性使然。自亚里士多德起,他将自然物与技术物用“是否可以从一个种子成长为自己”分离开来,以技术物来定义自然物,这一举措本身就是人类理性思维与智慧的一大进步,在逻辑上避免了“以自然定义自然”的循环论证。
三、批判理性主义:批判的理性
(一)波普尔持何种“理性”
1.波普尔“理性”的确证性
学界有种观点认为:“波普尔的理性主义与苏格拉底的理性主义存在重大差异,这一理性主义究其根本是非理性的相对主义。”波普尔所提倡和构建的哲学体系,理性无疑起到关键作用。仅凭理论的一部分是不能反推出理论整体的合理性存疑的。在认识论层面,波普尔亦是承认真理的存在。他提道:“我决不认为我们要放弃寻求真理……真理起着规则性观念的作用。我们通过消除谬误来测定真理。”也就是说,在知识论、认识论层面,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是不能完全归于相对主义的。
此外,“理性”作为人探求世界规律、本质的认识与智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性”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包容性,纵然是相对主义,也同样是一种“理性”,是一种对于世界规律的认识与探索。因此,波普尔的“理性”是得以在知识论层面确立的。
2.批判的理性
在接下来的论证探究开始之前,有个前提是必须要明确的。波普尔作为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关键就在于,批判理性主义是否继承了西方理性主义传统。波普尔所说的“批判理性主义”作何解。究竟是“批判了理性”,还是“批判的理性”?
首先,波普尔对于“理性”并未持反对态度,好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有反智主义称得上是反对理性了;若将“理性”限于唯理论层面,波普尔对于唯理论层面的“理性”也并非没有认可,在他关于精神水桶说的论述中提到:“因为在水桶中,我们是否生来就有某些先天观念这并没有什么要紧——可能在天资好的儿童中先天概念会多些,而在低能儿中则少些。”
其次,正如康德为理性划界一般,波普尔为了解决休谟归纳问题,也必然要为理性做些限定。也正如“纯粹理性批判”一般,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也必然不能是“批判了理性”。波普尔对于休谟归纳问题的解决方式是拒斥归纳法。但是,波普尔拒斥了归纳法也并不能说明他并非“理性”,“‘理性’这一词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但就上述几种关于理性的主要理解,都不能说明归纳法是非理性的,而恰恰说明它是合乎理性的。”然而,“拒斥归纳法”这一行为也不能在此逻辑下被证明是不合理的。“波普尔摈弃了归纳法,不是剥夺了经验科学最重要的特性,也不是说意味着其撤除了分隔科学和形而上学的思辨间的屏障。”
可见,波普尔对于“理性”的态度是“批判的”,而非“批判了”,因此,波普尔对于西方理性主义传统是批判地继承了。
(二)波普尔“理性”之立场
1.在理性和经验之间
波普尔“合理吸收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科学批判思想与康德的唯理主义的主要成分,独创性地把它们糅合在一起,提出证伪原则和划界标准相统一的证伪主义学说。”对于波普尔的理论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他的理论既不拒斥经验,又接受理性,呈现出在经验和理性之间的立场。这便是上一节所提出的波普尔对于理性所加的限制——经验。
对于他的这种立场,是有原因的。首先便是波普尔对于理性的限制,避免落入休谟归纳问题的陷阱之中,这与康德的做法如出一辙。其次,“科学认知活动总是离不开观察和实验,因此,对科学的哲学研究不可能不强调经验的作用。”科学不能离开观察和实验,诸如历史主义、逻辑主义、建构主义的科学哲学,都无法避开经验,这是科学的本质与人的认识所共同决定的。就这个意义上来说,即便是作为逻辑主义科学哲学家的波普尔也不能例外。波普尔批判了逻辑实证主义,并没有将经验归于科学之外,更像是融合了经验论和唯理论。同经验论和唯理论不同的一点是,波普尔更加关注知识增长的问题:“知识的可靠性和可证明性不是我所关心的,我关心的是知识增长的问题。”
2.批判的内核
在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中,批判不仅只有语言学意义上的“批判的”之意,还具有方法论和科学知识增长意义上的“批判”。在“批判”一词上,波普尔不吝笔墨,“我们的出发点是常识,我们获得进步的主要手段是批判。”“上述方法可称为批判的方法。这是尝试和消除错误的方法,是提出理论并使它们受到我们所能设计的最严格的检验的方法。”也就是说,波普尔对于一切知识都持有批判的态度,知识增长的方式也是批判的方法。但这并不代表波普尔是怀疑一切的,他所做的工作无非是阐明:尽管一个理论没有明确的结果,但它仍然是适用的、实用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人只有实用上的理性,却没有正确认识世界的理性。
为理性划界的“批判一切理论”,是波普尔留给世人最大的财富,他从逻辑主义的角度揭示了人理性的有限性与世界的无限性,也并非消极地否定一切真理。相反,科学理论拒绝一劳永逸,激励着科学的进步与对于真理的探索。这是一个极具创新性的关于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