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BC分类法提高基层医院药品管理系统的效果观察

2022-10-16毛建利沈晓敏杨建军

贵州医药 2022年8期
关键词:缺货乙组甲组

毛建利 沈晓敏 杨建军

(1.长安大学医院药剂科,陕西 西安 710064;2.凤翔区医院临床药学室,陕西 凤翔 721400)

医院医疗活动的开展,必须依托于“药品”之下。药品于医生而言,就像枪于士兵而言,二者之间的重要关系不言而喻。ABC分类法是上世纪初由意大利学者帕累托提出的一种管理工具,其主要概念是指对管理对象进行分级管理,分级标准依据是“重要性”[1-4]。以医院药品的ABC分类管理为例,A-B-C分级主要是按照药品能够为医院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区分;一般A类为“最重要的药品”,B类为“一般重要的药品”,C类为“不重要的药品”[5];这种重要性分级,也影响着管理者对其管理精力的分配。本文就我单位药品管理实行ABC分类管理模式后,取得的管理成绩作如下论述,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在相光领域的研究与工作提供一些帮助。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设计样本量500例,为本单位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采购的不同药品品种,进行回顾性研究。以药品实际管理差异分组,将ABC分类管理模式作为研究主体,常规药品管理模式作为参照,分甲组与乙组各250例。甲组研究时间为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ABC分类管理模式;乙组研究时间为2019年0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常规药品管理模式。上述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符合研究时间;(2)本单位采购的药品;(3)两研究期间,药品管理小组成员保持不变;(4)数据信息真实可靠。排除标准:(1)非本单位药品;(2)药品管理违背规范;(3)药品管理信息记录缺项少项。

1.2方法 乙组:该组选择排序分析法进行药品管理,工作内容含相关药品采购、相关票据管理、药品在库养护、药品进出库验收检查等相关工作。将现阶段医院药品管理系统内每年药品的具体入库单价、数量、金额等进行详细统计,并通过PC设备进行数据排序处理。将库存数量纳为第一排序条件,将药品现库存金额与单价纳为第二排序条件。定期统计药品库存数量等相关信息,设定警戒线,达标后落实采购工作。甲组采用ABC分类管理模式:(1)前期准备工作:在开展药品ABC分类管理模式改革工作前,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对后续药品ABC分类管理工作负责,确保各项工作专人专管,后续出现管理问题有责可究。(2)进一步建立健全药品ABC管理模式执行制度,并加强药品管理小组的制度学习力度,确保小组成员对ABC分类管理模式各项制度做到明确掌握、执行有力。本次药品ABC管理根据药品的重要性进行分类,将A类分为最重要的药品,B类分为一般重要的药品,C类分为不重要的药品;而重要性的鉴定依据,主要基于总销售金额情况;A类药品占据医院药品总销售金额的70%,B类药品占据总销售金额的20%,C类药品则占据最后的10%。相关管理工作、管理精力的投入,也依据百分比的高低,遵循由强至弱的基本原则。(3)执行细节:根据ABC分类管理原则下不同药品的分类,明确其对应的采购量,以控制药品库存。基本原则是尽可能通过科学的差异化管理,保证各类药品的库存储备满足临床需求,避免长期积压问题。A类药品的特征在于临床需求量高,因此该类药品的储备时间较短。基于上述特征,相关药物管理人员在对A类药品进行管理时,需要加快流转速度,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储备量,以保障此类药物的采购与存储科学合理,避免大量资金占用问题。一般A类药品的储存量为1~3周的实际消耗量。为保障库存平衡,避免过期问题,折中以“2周/次”进行新一轮的采购。B类药品具备折中的储备时间,但消耗量普遍也较高,因此关于B类药品的储存,应当以3~5周的消耗量为准,同时折中以“4周/次”进行新一轮的采购。C类药品被定义为不重要的药品,其特征在于临床用量需求低,也因此导致药品储备周期较长;关于C类药品的储备用量,可以维持在6~8周;而药品采购则以“7周/次”进行新一轮的采购。观察指标见相关文献[6-7]。

2 结 果

2.1两组药品缺货率与滞销率比较 甲组药品缺货率、药品滞销率均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药品缺货率与滞销率比较[n(%)]

2.2两组平均库存周转天数比较 甲组平均库存周转天数(8.33±1.27)d,乙组为(12.35±2.7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02,P<0.001)。

2.3两组药库管理综合质量评分比较 甲组环境评分、管理评分、设备评分、卫生评分均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药库管理综合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ABC分类管理法是1906年由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Vilfredo Pareto提出的一种科学管理工具,根据数理统计的方式,识别管理目标过程中各种事务属性与所占权重的差异,并将其根据重要(A)、一般(B)、不重要(C)三个层级进行区分,最终实现有效的差异化管理目的[8]。这就是我们今天广泛使用的ABC分类管理法雏形。随着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ABC分类管理模式在各领域的使用均已成熟。现阶段,ABC分类管理法已然成为管理学一项常见管理工具;而其在医院药房管理中的应用,近年来也逐渐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前人研究均肯定了ABC分类管理模式在医院药房管理中的有效性,但少有研究基于基层医院展开研究,因此本文基于基层医疗单位探讨ABC分类药品管理模式的有效性,结果显示,甲组药品缺货率、药品滞销率均低于乙组,平均库存周转天数低于乙组,且药库管理综合质量评分中的环境评分、管理评分、设备评分、卫生评分均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结论与陶玉娟[9]、罗创军等学者[10]的研究结论具有一定一致性。结果提升我们,ABC分类管理模式有助于改善基层医院药品管理整体水平,降低药品管理缺货、滞销等风险事件,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现实应用的意义重大。

基于ABC分类管理下的基层医院药品管理,能够更好地帮助管理人员分清管理主次,识别不同药品在储存与采购方面的管理侧重,进而能够有效压缩总库存量,帮助基层医院更好地释放挤占资金,达到解放管理配备、合理库存结构、提高工作效率等管理目的,降低无用管理,满足医院众多药品的管理需求。建议医院在开展基于ABC分类管理模式的药品管理时,还需进一步全方位识别不同药品的“重要性”;不仅需要重点参考药品销售金额及临床需求情况,还要考虑到如药品生产周期、储存周期等其他指标,综合评估药品的实际临床消耗情况,从而为患者带去更加安全、有效的药品管理与临床治疗服务,提升医院服务效率。

综上,推荐基层医院药品管理采用ABC分类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管理针对性,进而改善医院药品缺货率与滞销率,优化药品库存周转天数,药库管理综合质量理想。

猜你喜欢

缺货乙组甲组
空气显卡新成员 RX6700XT开卖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实施及可行性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缺货”等十四则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我是谁
破解卖场缺货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