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更要坚定奶业发展信心
—— 在“世纪变局下中国奶业发展之道暨成果发布与新研究课题启动会”上的讲话
2022-10-16中国奶业协会名誉会长高鸿宾
中国奶业协会名誉会长 高鸿宾
大家很长时间没见面了,老话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多日不见,恍若隔世。在全国疫情此起彼伏、多点散发的情况下,召开这样的会议,需要对时间和空间做出准确的判断,要有非常精确的选择。咱们是在一个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回避了疫情召开这样一次会议,机会难得,很有必要利用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
开会之前我请教了奶协的同志,让我讲话我讲什么?他们说让我讲信心。这些年很多领导特别喜欢讲信心,要树立这个信心,要确立那个信心。讲信心得有充分的根据,得有客观的事实,不然就是盲目的、虚妄的。今天很有必要对中国奶业的发展现状做一个粗略的分析,看看我们到底有没有树立信心的这个底气。
我讲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对中国奶业的认识,应该有一个新的认识。这几年国际、国内形势波云诡谲、严峻复杂。俄乌冲突、经济迟滞、贸易摩擦、疫情肆虐,对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和冲击,市场低迷、百业萧条,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但是在这么多不确定性和不利因素当中,有一个意外之喜就是这两年对奶制品的需求有前所未有的大幅度增长。2019年全国人均奶制品的消费量折合生鲜乳为35.8公斤,到2020年疫情暴发之后上升到了38.3公斤,增长了7%。到2021年,又上升到42.6公斤,一年增加了4.3公斤,增长了11.2%,远远超过了近十年每年3.6%的平均增长速度。
市场的消费、需求的上升也推动了奶业价格的上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21年全球奶制品价格(指数)上涨了17%。反过来,需求和价格又反作用于供给。2021年和2019年比较,全国奶类产量总量增加了480万吨,两年平均增长了7%。今年上半年又增长了8.4%。同时全国的奶业企业效益普遍增加,全国规模以上的奶制品加工企业主营收入增加740亿,每年平均增长9%。今年上半年年报显示,全国34家奶制品的上市企业,27家主营收入大幅度增长,只有7家下滑。伊利突破了1000亿,这是历史最高水平,蒙牛900多亿,都进入了全球乳业前10强。伊利更是进入了前5名,雄踞亚洲第一。现代牧业上半年销售收入56.32亿元,同比增加了77%,净利润增加了49%。优然牧业营业收入增长近20%,总的奶牛存栏数量44万头。
所以我们经常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新冠肺炎疫情确实有非常严重的破坏性,但是它意外地推动了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关注,让消费者直接认识和感受到了牛奶的营养价值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的重要作用。多年来,我们反复强调牛奶是大自然赐给人类近乎完美的食品,宣传“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但是这种大规模的长期的公益宣传效果并不明显。在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时,有相当影响力网红医生告诉大家要抵抗新冠肺炎疫情,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怎么提高免疫力?关键一天要保证一杯奶,一天要吃一个鸡蛋。可以说,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众的饮食习惯,消费者对牛奶等健康食品的关注达到空前的高度,远远大于我们长期以来对牛奶的宣传和那些说教式的、空泛的公益宣传。三年的时间证明疫情对奶业的影响远远没有像我们预期的那样有那么严重的后果,反而促进和提高了奶制品的市场需求,这是不幸当中的万幸,偶然中的必然。
疫情期间,各地保供名录当中,牛奶已经成为和粮食、肉类、蔬菜并列的保供品,这在咱们新中国建国70多年的历史上是首次。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牛奶是奢侈品。改革开放以后,牛奶才变成了可多可少的消费品。现在牛奶已经逐步转变为不可或缺的必备食品,成为了广大消费者的基本需求,甚至是刚性需求。我觉得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根本的转变,是一个质的提升。随着大家对奶制品认识的提高,认识的深化,奶业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讲,什么叫底气?消费增长就是底气,市场的扩大就是底气,所以我们要对奶业有信心,因为我们有足够的底气。疫情发生近三年来,我们对中国的奶业应该有一个新的认识,叫再认识。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中国奶业的发展目标。大家都是从事这个行业的,但是中国奶业的发展基本目标是什么?往大了说,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具体说是满足人民群众对营养、安全、充裕食物的追求。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吃饱是基本需求,粮食极端重要,所以我们那个时候强调以粮为纲,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群众生活水准提高、收入增加的背景下,疫情突然暴发并持续三年,市场没肉你慌不慌,市场没菜你慌不慌,如果市场没有奶,我看你慌不慌。现在奶制品消费的主体主要是青少年和青壮年,在城市和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要真正端住、端牢中国人的饭碗,碗里不光要有粮,也得有菜,还得有肉,也必须有奶。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强调的不仅仅是粮食安全,更重要的应该是从实际出发,从更高层次上强调食物安全,这叫真正的国之大者。
食物安全是国际通行的概念,但是我们的同志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我们农业系统部分同志的认识也有失偏颇。今年春天一些企业为解燃眉之急,收储小麦青贮的事情成为舆论的热点。其实小麦青贮收储并非今年才有,每年都会有一些。去年由于受到台风和暴雨影响,造成青贮玉米歉收、减产,一些牧场为了救急才临时性地在今年收储小麦青贮,这样一方面补充了奶牛的口粮,一方面高于小麦籽粒的收购价格也给农民带来好的收益。这件事情却引来了“破坏国家粮食安全”“外国资本操纵”的论调,部分地方甚至发文停止收购小麦青贮。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青贮玉米、青贮小麦饲喂给奶牛,不是与人争粮,而是转化成奶和肉,同样是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贡献,是国家粮改饲政策的组成部分。最后还是中国奶协出面做了说明,讲清了事情的原委,这才平息了舆论的热点。食物安全和粮食安全,两字之差,不是那么简单的。所以转变大家的观念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
从食物安全的角度看,中国奶业发展的目标就是努力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奶制品的基本需求。从宏观上看,有的企业在海外收购了一些公司,收购了一些企业,建了一些基地,甚至也出口了一些奶制品,例如君乐宝登陆香港市场,那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无碍大局。从全局看,这不过是拾遗补缺。我们更关注的是怎么满足国内消费者对奶制品的基本需求。什么叫基本需求?现在我们说的基本需求就是70%的奶业自给率,这是农业农村部提出的要求,也是国家的要求。现在看这个目标还是实事求是的,鉴于主观和客观的条件,历史和现实的约束,完全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全部满足国内对奶制品的需求不现实,因此只能说满足基本需求。但是即使是70%的奶业自给率,现在也没有达到。2021年,全国奶类总供给量为6029万吨,但是国内的 奶类总产量是3778万吨,进口2251万吨(折合液态奶),自给率62.7%,进口占了37.3%。
如果按照农业农村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到2025年全国的奶类生产总量4500万吨”,现在是3778万吨,距离三年后的4500万吨目标还差722万吨。后来农业农村部客观地调整了这个目标,《“十四五”奶业竞争力提升行动方案》调整为到2025年4100万吨,减少了400万吨。今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建议乳制品每天摄入量是300~500克。按下限计算,全国奶类总的需求量是1.5亿吨,如果按照目前咱们62.7%的自给率,国产奶类需要增加5600多万吨的产量。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算法。按目前奶类消费需求的平均增长水平,不说去年的11.2%,按照近些年年均约4%的增长率算,到2025年全国人均奶类占有量接近50公斤(49.8公斤),总需求量是6972万吨,较2021年奶类总供给量增加943万吨,三分之一靠进口的话,也需要增加629万吨。这么大的缺口,能不能靠国际贸易来弥补?现在我们也讲贸易全球化,世界命运共同体。好像进口能解决,是个办法,但实际情况是2021年我国进口的乳制品折合液态奶已经占到了全球贸易总量的32%,一个国家拿下了世界奶制品贸易总量的三分之一。如果按照4%增长率计算,2025年我们的奶制品进口量要占到全球贸易总量的36%。联合国粮农组织算账,按照目前出口国的奶制品国际贸易0.95%的复合增长率计算,我们进口到时候也会达到34.8%。现在乳制品的出口地区主要是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欧盟,但是3~5年以后,牛奶的主要增产国家是印度和南亚。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到2031年,全球牛奶产量将达到10.6亿,增产的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印度和南亚。
可以肯定地说,在目前世界发展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互通有无、拾遗补缺可以,但是完全依靠进口满足国内的需求绝对不可能。因此70%的自给率是底线,也是中国奶业的奋斗目标,是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未来国家的食品安全关乎广大群众的福祉,在座的各位,重任在肩。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奶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奶业发展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一条是扩大规模,走外沿式发展之路,这是传统的路。另外一条是降本增效,转型升级,走高质量发展的途径。增加数量、扩大规模是必要的,但是有限度。如果现在我们再迅速增加三五百万头奶牛,中国有没有足够的自然资源?有没有相应的承载力?养牛养草需平衡,按现在每头成母牛需配套饲料地3.7亩计算(国外奶业发达国家是5亩),需要土地千万亩以上。咱们是有18亿亩耕地,那得保中国人吃饭,保口粮,有多少能拿出来做草牧平衡?所以我们学不了新西兰,学不了澳大利亚,我们不具备那种天然的禀赋。
还有一条,现在就得引起充分的注意,就是对奶业发展有硬性约束的环保,现在我国已经向世界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重点行业肯定是煤炭、建材、钢铁、电力,那是大头。畜牧业不是主要的,但是也占一部分,不能忽略不计。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计算,现在每年畜牧业排放的温室气体是71万吨,占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4.5%。其中,奶牛的排放量占到20%,不能忽视。当然实现双碳目标肯定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限制奶牛养殖业的发展。虽然目前实现双碳目标强化环保还没有让我们感到现实的压力,没有切肤之痛,但是必须未雨绸缪、从长计议,从现在开始就得做好充分的准备。
既然单纯依靠数量不行,那么扩大规模发展奶业只能改变粗放的生产形式,转型升级,走以提高单产为主的降本增效、科技创新之路。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测算,过去十年,奶牛的单产提高对全球产量的贡献远远大于奶牛牛群存栏规模的扩大。其中北美表现得最突出,美国和加拿大存栏基本没变,但是产量增加了,主要原因就是高产的专业牛群、饲料转化率高带来的单产水平的提高。单产提高的主要措施是养殖场生产系统的优化、动物健康、改进饲料效率和遗传育种。近些年我国在这个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全国的规模化养殖比例已经达到了70%,比五年前增长了32.1%,奶牛平均单产水平达到了8.7吨,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已经成为奶业发展的主流。但是客观说,我们和奶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有差距就意味着我们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所以我们的企业千万不能固步自封,不能自以为是,必须以更加开放、更加谦虚的态度去学习、借鉴、吸收、引进一切可以促进和提高我们自己发展的东西,特别是高产奶牛的遗传育种、饲喂和奶制品的深度加工,甚至也包括奶业生产加工的机械制造。国内企业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但是更多的是要向奶业发达国家学习。这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崇尚科学,这才是真正的自信。我们应该更强调开放、自信,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强大的必需,是既定国策,必须长期坚持,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
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中国奶业的发展趋势。目前国际环境日益恶化,矛盾冲突增加,充满不确定性。国内经济需求萎缩,供给冲击,企业倒闭,就业艰难。今年1-7月,全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利润总量49万亿,整体同比下降了1.1%,在41个工业大类当中25个利润同比下降,多数是下降的。7月份,全国青年失业率19.8%,预期萎缩、预期改变之下你还有信心吗?所以我说尽管现在扑朔迷离,严峻复杂,但是对中国奶业来说,刚性需求还在,基本消费还在,14亿人的国内大市场的基本需求还在,这就是我们对未来预期的基础,是我们信心的底气。
一个行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成败进退不完全取决于你是不是努力,是不是聪明,关键是现在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要重要,关键看你是不是抓住了窗口期,抓住了风口。什么是窗口期、风口?从奶业发展的情况看,要么有整个发展的历程,要么有颠覆性的技术革命,要么是供需存在巨大的差距和缺口。从近一百年奶业的发展史来看,真的可以算得上窗口期和风口的也就是改革开放以后八九十年代,也可能包括本世纪初那几年,奶业那个时候为什么能够发展?其实奶业作为一个产业,在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有完整的产业链。国内奶业的发展得益于国内经济腾飞,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改善,奶制品供给又极度短缺。在这种国外行业科学技术储备充分、国内存在大缺口的背景下,中国奶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那时候老牌企业三元、光明,包括完达山都有快速的发展,更有一些新的企业,蒙牛、现代牧业横空出世,迅速崛起。特别是当年生产常温奶的企业更是以席卷天下之势开拓了城乡市场。我认为今后奶业发展不会再有这种一泻千里的大文章了,中国奶业现在进入了一个循序渐进、行稳致远发展的新阶段。中国这样,全世界也是这样。FAO预测,未来十年全球奶类生产将以平均每年1.8%的速度增长,消费量增长均速每年1.4%。可能各个国家有点区别,中低收入的高一点为2%,发达国家低一点为0.4%。
所以未来几年,整个奶业行业发展应该是一条平稳上升的曲线,但不是冲天而起的那种曲线,行业发展格局可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未来肯定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企业数量会减少,但是技术会进步,效益会提高,这种变化在前几年已经开始了,今后还会继续。
从2008年到2018年的十年间,全国奶业企业已经从815家减少到了587家,淘汰了近三分之一。在行业格局重塑的过程中,比的不仅是现在规模大小、挣钱多少,上市与否,有没有名气。企业大有大的优势,小有小的精彩,真正要比的是谁走得更远。现在连华为都在讲活下去是企业的最主要纲领,这算中国最大最好的企业了吧,活下去是它最基本的纲领,能够持续走下去、坚持下去的才是企业、行业的王者。坚持下去靠什么?一靠市场,二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持续发展的企业必定要有一个稳定可靠的市场,更要有一个团结一心、昂扬向上的团队,有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组织管理创新的能力,这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企业一定要有一个不折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行业里深耕,苦心练剑,那样才会走得更远更稳更好!(本文根据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