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的效果研究
2022-10-16徐焕成
徐焕成
随着糖尿病、肥胖以及高龄人群增多,人们机体运动量下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胆囊结石发病率呈递增趋势,进而诱发患者机体出现黄疸、胰腺炎以及上腹疼痛等症状,而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发病率也较高,若不尽早干预,可诱发患者机体出现感染性休克,对其生命安全非常不利[1,2]。临床中针对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治疗原则是将结石取出,并有效预防结石复发,进而多数选择手术干预,常规开腹手术具有切口大、术后机体恢复慢、易增加相关并发症等弊端[3]。近年来,微创技术逐步成熟,应用腹腔镜、胆道镜不仅可提高结石清除率,减少疾病复发,还可以保证预后效果[4]。本文就针对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不同方案开展治疗,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的价值与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2 月~2021 年2 月本院收治的68 例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比对组与测试组,各34 例。比对组男14 例,女20 例;年龄21~75 岁,平均年龄(55.21±9.32)岁。测试组男16 例,女18 例;年龄21~77 岁,平均年龄(54.89±9.4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通过血常规、腹部超声与腹部X 线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②患者本人或家属同意本次调研且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不符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指征;②精神异常;③出血性疾病;④并发其他恶性肿瘤疾病;⑤存在严重血液传染性疾病;⑥聋哑者。
1.3方法 比对组:采用开腹手术方案治疗。通过腹部超声等检查确诊结石位置,麻醉成功后在右上腹部做纵行手术切口,探查胆总管、胆囊结石,对胆囊三角进行分离,对胆囊动脉、胆囊管游离,切断结扎,对胆囊剥离,再切开胆总管前壁,将结石取出,应用生理盐水对胆总管进行冲洗,用胆道镜再次确认结石是否清除干净,放置腹腔镜引流管、T 管引流。术后30 d,再次进行检查,若无残余结石,可将T 管拔出。
测试组: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方案治疗。麻醉成功后,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在操作孔置入腹腔镜等器械,辨认胆囊三角,解剖后对胆囊管游离,让肝总管、胆总管完全暴露,夹闭远端胆囊管,将胆囊管前壁切开,在胆囊管部位插入直角钳,扩张切开,在尿管、胆道镜置入后,应用取石网将直径<10 mm 的胆管结石取出,对于直径≥10 mm 的结石应用碎石术打碎后再取出,并应用生理盐水对胆道进行反复冲洗,应用胆道镜对结石进行探查,确认无残留后缝合胆囊前壁,将胆囊管切断后切除胆囊,最后放置引流管。
1.4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在院治疗时间。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有效:通过腹部超声等检查确诊无残留结石,患者腹痛、黄疸以及胆绞痛等症状全部消失;改善:通过腹部超声等检查确诊有少量残留结石,患者腹痛、黄疸以及胆绞痛等症状较治疗前好转≥90%;无变化:通过腹部超声等检查确诊残留结石数量较多,患者腹痛、黄疸以及胆绞痛等症状较治疗前好转<90%;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改善)/总例数×100%。③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价,总分10 分,所得分值越低说明疼痛程度越低。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在院治疗时间比较 测试组下床活动时间(1.50±0.24)h、肛门排气时间(33.51±4.21)h 及在院治疗时间(11.35±1.21)d 均短于比对组的(3.24±0.42)h、(85.65±6.25)h、(18.45±2.0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在院治疗时间比较()
表1 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在院治疗时间比较()
注:与比对组比较,aP<0.05
2.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测试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高于比对组的7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3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测试组疼痛评分(1.22±0.10)分低于比对组的(3.03±0.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分)
注:与比对组比较,aP<0.05
3 讨论
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可导致机体出现腹痛等不适症状,这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精神状态等方面均有不利影响,所以选择正确有效的方案进行治疗非常重要[5]。临床中对于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治疗方案较多,其中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传统治疗方案为开腹手术,由于切口大,术中暴露时间长等因素,导致术后出现感染等并发症几率偏高,而且机体愈合速度较慢,对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健康会产生一定影响[6-8]。随着微创技术在临床应用率逐步升高,针对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可选择胆道镜、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对胆道损伤较小,利于医师精确操作,进而减轻对患者腹腔所产生的损伤,利于患者术后尽早下床,尽早排气,缩短住院时间[9,10]。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应用期间需多加注意以下几点:针对体积较大的结石、存在胆囊阻塞的患者不建议开展腹腔镜治疗,而且胆道镜操作时间不可过长,以免诱发胆瘘、乳头水肿、痉挛等情况[11]。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测试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在院治疗时间均短于比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明双镜联合治疗的优势性与安全性更高,由于手术操作时间较短,机体暴露时间短,对机体所产生的损伤性较小,这不仅可保证患者机体舒适性,还可达到节省医疗费用等目的[12]。测试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比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双镜治疗效果更好,可对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进行有效清除,快速改善患者机体不适。治疗后,测试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比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双镜治疗可减低机体疼痛程度,确保机体舒适性,也证明双镜治疗对机体损伤性小等优势。
综上所述,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采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确切,还可促进术后尽早排气与下床活动,减轻机体疼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