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与革命》国家观解读

2022-10-16王菲

新阅读 2022年7期
关键词:阶级资产阶级列宁

1917年,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致力于瓜分世界,对广大劳动人民进行了空前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促进了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运动的发展,也给无产阶级的发展革命造就了大好时机。但是俄国当时的社会党派在“国家”等方面的问题上站在了资产阶级的一边,没有保持无产阶级应有的坚定立场,对马恩的国家理论进行了歪曲。为了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也为了同这些机会主义者作斗争,使劳动群众摆脱资本主义的影响,列宁认为,必须要阐明无产阶级革命对国家的态度问题。

国家的本质

在十月革命前夕,列宁看到俄国“机会主义者”歪曲马恩关于国家理论的论述时指出,“国家问题,现在无论在理论方面或在政治实践方面,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因此,无产阶级要正确认识国家问题,就要阐明国家究竟是什么的问题。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论述了马克思关于国家的本质,并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也就是说,国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阶级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什么是阶级呢?阶级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生产资料归私人占有,社会由于每个人劳动能力和占有生产资料的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阶级。这些阶级代表了不同的利益,为了维护自己阶级的利益,各阶级之间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斗争。而各阶级之间的斗争很有可能消灭自身,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就需要一种表面上站在社会之上的力量来抑制冲突,这一力量就是国家。

由于国家在阶级斗争中产生,是抑制社会冲突的最高力量,因而代表了最强阶级的利益,是最强阶级将社会秩序控制在合理范围的表现。所以,国家的本质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机关,是对被统治阶级进行阶级压迫的工具。

油田余热的回收利用已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实践,文献报道中有针对注汽锅炉余热回收[2]、污水余热回收[3-5]以及油田各类余热的综合利用[6]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从多方面系统地研究了合理而有效地回收余热的技术手段,其中也包括了对吸收式热泵技术应用的研究[7-10]。吸收式热泵技术(AHP)与传统热泵一样,能够将热量从低温向高温传递。相比于传统使用氢氟烃作为制冷剂的机械式热泵,不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具有更佳的环境友好性,更符合如今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同时不消耗大量的电能。但文献报道中较少有将吸收式热泵技术应用于SAGD稠油开采余热回收的研究。

由此我们看到,资本主义国家就是通过暴力权利来对人民实行压迫,即使是最民主的资本主义国家,也不会掩盖其剥削的本质,况且所谓的民主不过是资产阶级的民主罢了。因此,资本主义国家的消亡不可能是自己走向消亡,只能是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来实现。无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必须要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还必须要团结人民群众,共同对付一致的敌人。

同时,列宁还进一步指出,无产阶级国家的自行消亡也是民主的消亡。民主的含义是与专制相对立的,在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通过暴力的手段迫使多数人服从少数人的统治,人们受到专制国家的压迫,没有实现民主,因而才会不断地追求民主。并且,资产阶级所许诺的民主也不过是形式上的,人民群众仍旧享受不到民主。而在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后,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已经不具有原来的压迫性质的意义,民主也在不断的扩大,当资本家的反抗已经粉碎了的时候,阶级不存在了的时候,国家也就逐渐消亡了,民主也就完全实现了。而民主愈完全,愈归属于所有人民,它本身也就愈迅速成为不需要的东西,愈迅速地自行消亡。

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代表阶级压迫的国家必然要走向灭亡,列宁不止一次提到国家的“自行消亡”,但“自行消亡”不意味着国家自然而然的灭亡,而是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可以说暴力革命是国家消亡的必要过程。一方面,资产阶级国家的灭亡需要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来完成;另一方面,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通过采取措施,逐渐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最终走向共产主义,这是国家“自行消亡”的过程。

暴力革命与国家消亡的关系

既然国家的本质是统治阶级凭借“站在社会之上的力量”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那么这种力量是什么,他们凭借什么权利而居于社会之上?列宁指出了国家的基本特征:“构成这种权利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物质的附属物,如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

也就是说,国家主要凭借特殊的武装队伍来增强自己的力量,达到独立于社会之上的目的,而掌握这些特殊武装队伍的人就是掌握国家政权的官吏。这些官吏也同样凭借着“掌握着公共权力和征税权”而站在社会之上,对人民实行剥削和压迫。正是借助于这些特殊的武装队伍,由少数人组成的统治阶级才能对多数人进行阶级压迫。后来,列宁在总结欧洲和俄国历次革命的经验时,又进一步阐述了国家机构的重要性。他指出,就以往的历次大革命来看,都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国家机构,统治阶级则会采取各种方法力图恢复这些替他们服务的特殊工作机构和武装队伍,而被统治阶级试图建立起一种为自己服务的新型组织机构。这也证明了国家机构对统治阶级的重要性。在阶级斗争中,任何阶级要成为统治阶级都需要借助特殊的武装队伍取得国家政权,成为统治阶级,而统治阶级也需要继续利用特殊的武装队伍来维持自己的统治。

这是共同体思维引领下统一战线发展的运行要求。构建共同体需要系统规划、整体推进。现代整体统战工作格局是高效构建共同体的重要保障。统战工作在实践中划分为五个主要板块,在工作格局上为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党的十八大以来,大统战工作格局进一步巩固完善,但仍存在继续深化完善的空间。着眼于新时代的新要求,统战工作格局可在以下方面继续深化:

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只有在阶级彻底被毁灭的情况下,国家才会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阶级的消亡只能通过暴力革命来实现,也就是无产阶级国家代替资产阶级国家必须通过暴力革命来实现,而不是等待资产阶级国家的“自行消亡”。然而,当时俄国的“机会主义者”却借助恩格斯阐述的无产阶级国家“自行消亡”的理论,认为资产阶级国家同样可以自行消亡,旨在通过这样的论述回避暴力革命。对此,列宁在文中不仅强调了恩格斯“自行消亡”理论的原意指的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的无产阶级国家的自行消亡,还进一步论述了马克思就法国1848年革命所得出的经验总结。恩格斯指出,在历次的社会革命中,资产阶级借助人民的力量推翻封建统治之后,主要利用议会进行阶级统治,议会由资产阶级控制,无产阶级仍旧是被压迫的阶级。甚至有的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勾结,共同镇压无产阶级,不仅背弃了在革命前对人民的承诺,还进一步激发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在这样的情况下,无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必然要掀起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在斗争中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断尖锐化,统治阶级则再一次加强他们议会的权利来压迫人民,迫使无产阶级组织起来,对资产阶级进行反抗并消灭国家。

此外,最重要的是传统授课方式留给专业科研训练的空间十分狭窄,科研实践形式单一,与专业课程教学不能很好地衔接,使得学生科研意识淡薄,主动性及参与性不够。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处理科研问题缺乏灵活性,对医学科研缺乏热情和敏感性,势必导致医学人才质量下降,医学水平停顿不前。

既然国家的产生代表着阶级压迫,因而具有剥削压迫性质的国家的存在也就是不合理的。但是在列宁所处的俄国,一些小资产阶级思想家以及机会主义者却公然歪曲了国家的本质,极力否认马克思主义者对国家的正确理解。他们认为,国家的作用是对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进行协调,以保持社会的平稳运行,因此从阶级斗争中产生的国家是有必要存在的。对此,列宁在文中通过大量引入马克思的著作表明,国家的存在证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如果阶级调和是可能的,那么国家既不会产生,也不会保持下去。国家作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将社会冲突控制在“秩序”范围之内,其目的不是调和各阶级之间的问题和矛盾,而是为了维护自己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和统治,因而国家并非阶级调和的工具。

无产阶级利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之后,建立的是没有阶级压迫的无产阶级国家,恩格斯所说的“自行消亡”就是指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前提的无产阶级政权国家。当无产阶级掌握政权进而以整个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时,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私有制也就不存在了,以维护本阶级利益为基础的国家也就不存在了。在此之后,国家政权也将自行停止对各种社会关系的支配,整个社会的管理已经不再是利用剥削和压迫,而是成为了对物的管理以及对社会生产的领导。在这一过程中,国家的“自行消亡”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在这个过程中,还必须要实行无产阶级专政,需要暂时的国家来执掌政权,压迫剥削者的反抗,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俄国当时的无政府主义认为可以“在一天之内”消灭国家,甚至否认无产阶级革命专政,幻想通过无产阶级的妥协来代替阶级斗争,这是错误的。列宁批判了无政府主义要一举消灭国家的观点,认为他们的观点是对劳动阶级利益的出卖,无政府主义者没有意识到国家消亡的基础和前提,也没有看到在一定时期内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性。

一说到作文,许多家长和孩子都为此头疼,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由被动转为主动,让孩子轻松、快乐学作文呢?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科学、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变“苦作”为“乐作”。下面谈谈在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沟通能力评分标准:“与工作人员有良好沟通能力”为优秀;“与工作人员有较好沟通能力”为良好;“沟通能力一般”为合格;“沟通能力差”为不合格。

建立巴黎公社式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无产阶级在取得胜利并建立自己的政权后,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新成立的国家政权又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和途径满足人民的利益和诉求?马克思在吸取巴黎公社的管理经验后,认为无产阶级应该建立巴黎公社式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通过打碎旧的官僚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发展国家政治与经济,巩固新生政权。

根据马克思主义阐述的资产阶级关于国家机器的产生和演变过程可知,资产阶级正是凭借着常备军和官吏等国家机器实现对人民的统治,因此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政权后,必须要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常备军和官吏是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主要特征,是资产阶级压迫人民的最主要工具。资产阶级利用这个庞大的国家机器,如蜘蛛网一样控制着整个国家,只有打碎这个庞大的国家机器无产阶级才能掌握国家政权,才能在整个社会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通过发展顺利进入到共产主义。但是俄国当时的机会主义者考茨基盲目崇拜资本主义国家各个部门,认为无产阶级只需要夺取国家机器,不需要打碎它,甚至认为在无产阶级的统治下,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是可以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对此,列宁也作出反驳,他强调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是具有剥削和压迫性质的,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只有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剥夺资产阶级对社会财富的占有,改变资本家处于上层的社会地位,才能构建起符合无产阶级利益诉求的新的国家组织。

无产阶级虽然打碎旧的官僚机器,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但是它如何才能有效地运用自己的政权,如何建立新的国家机器以满足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呢?

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在打碎原有的官僚机器后,首先要组织一个新的机器来代替旧的官僚机器,但是这一国家机器和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是服务于资产阶级的,而是服务于所有人民群众的。根据巴黎公社的经验,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应该建立公社式的国家,摆脱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列宁在对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的经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资产阶级议会制只是“清谈馆”,是资本家愚弄、欺骗人民的工具,议员们更不会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议会制难以发挥国家机器的真正作用。列宁认为摆脱这种议会制的出路,不能仅仅是空谈这种组织形式本身存在的问题,而是要深入变革资产阶级议会在政治作用上发生的错误,彻底将“清谈馆”变为“实干”的机构,变成服务于人民的工作机构。而巴黎公社的实践也证明了公社本身是一种工作机构,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机构。这样的机构不会是像议会制那样剥削压迫人民的机构,议员们也不具有高高在上的权力地位,每个人之间都是平等的,都是服务于人民大众的。

无产阶级建立的新的国家机器——公社只是一种工作机构。公社通过用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来代替资产阶级官吏。这些国家工作人员由普选出来的城市代表组成,他们在工作中行使“会计”和“监工”的职能,亲自参与各项工作的计算,亲自执行自己通过的法律,并对执行的结果负责,从而避免在公职人员中出现贪污腐败等官僚化的问题。同时,公职人员只领取相当于普通工人的工资,作为普通工作者的他们不再享有特权和地位,由于特权而带来的经济利益也就不存在了,整个社会的特权力量也消失了。在军事力量方面,公社运用人民的武装来代替资产阶级的常备军,彻底消灭资产阶级的反动军队。这样,作为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主要特征的军事力量和官僚都不存在了,国家机器成为无产阶级为人民工作的地方。

[1]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栗智宽,俞敏.批判与确立中阐释:列宁国家理论形成的内在逻辑——以《国家与革命》文本为中心[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8(2):17-22.

猜你喜欢

阶级资产阶级列宁
拉美有多少“列宁”?
“危险的侵略者”
还原真实
接爱与流变:《大堰河—我的保姆》
论周立波《暴风骤雨》中阶级伦理的建构
对时代观视阈下《共产党宣言》的思考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纪念列宁
最后的岁月
阶级不消灭 我们就要贴“阶级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