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FP、CEA、PIVKA-Ⅱ与外周血NLR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2022-10-14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17期
关键词:敏感度原发性肝癌

孙 骥

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仙桃 433000

原发性肝癌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多发生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其中绝大多数表现为肝细胞癌[1]。临床上对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多采用血清肿瘤标志物筛查,与病理活检相比,具有经济、方便、创伤小等优点,其中,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是当前诊断肝癌和疗效监测常用且重要的指标,不仅可以用来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也可以用于监测临床治疗效果[2]。但在临床研究中发现,AFP的敏感度较低,对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不太理想,需要联合更多可靠的血清标志物来提高临床诊断率[3]。本研究主要探讨AF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联合检测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我院)检验科收治的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A组)、50例肝硬化患者(B组)以及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人员(C组)作为研究对象。其中,A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34~73岁,平均(51.5±5.8)岁,TNM分期:Ⅰ~Ⅱ期22例、Ⅲ~Ⅳ期18例;B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35~72岁,平均(51.9±5.4)岁;C组健康人员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33~75岁,平均(51.7±4.9)岁。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A组患者均符合临床有关原发性肝癌的相关诊断标准[4];②B组患者均符合临床有关肝硬化的相关诊断标准[5];③C组健康人员肝功能均显示正常;④三组研究对象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表明自愿接受本研究。

1.2.2 排除标准 ①临床资料不全;②合并有胆囊结石、胆囊炎等肝胆疾病、其他肿瘤疾病、糖尿病及高血糖等严重基础疾病。

1.3 检测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在空腹状态下抽取5 ml静脉血。2 ml进行抗凝处理后用迈瑞BC6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深圳迈瑞)测量中性粒细胞数(Neu)及淋巴细胞数(Ly),另3 ml血液放入水温箱中,待30 min后进行离心处理,以3000 r/min为离心速度,以15 cm为离心半径,离心20 min后取上层血清放置于低温环境下保存待测。

仪器选择:CEA、AFP、PIVKA-Ⅱ水平采用ADVIA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西门子)及配套试剂检测。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人员的AFP、CEA、PIVKA-Ⅱ、NLR水平;比较不同的肿瘤分期患者的AFP、CEA、PIVKA-Ⅱ、NLR水平;比较不同检测指标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NLR=Neu/Ly。四项指标的阳 性 判 断 标 准[6]:AFP>20 ng/L、CEA>4.7 ng/ml、PIVKA- Ⅱ >40 mAu/ml、NLR>0.96,其中任意一项为阳性结果即为阳性。其中,敏感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假阳性+真阴性)例数×100%;准确率=(真阳性+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三组间的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受检者AFP、CEA、PIVKA-Ⅱ、NLR水平比较

A组受检者的AFP、CEA、PIVKA-Ⅱ、NLR水平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受检者的AFP、CEA、PIVKA-Ⅱ、NLR水平也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三组受检者AFP、CEA、PIVKA-Ⅱ、NLR水平比较(x ± s)

2.2 不同分期患者的AFP、CEA、PIVKA-Ⅱ、NLR水平比较

Ⅲ~Ⅳ期患者的AFP、CEA、PIVKA-Ⅱ、NLR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不同分期患者的AFP、CEA、PIVKA-Ⅱ、NLR水平比较(x ± s)

2.3 单一指标检测与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效能比较

AFP、CEA、PIVKA-Ⅱ与 NLR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2.50%、96.15%、95.29%,与单一指标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单一指标检测与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效能比较[%(n/n)]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指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肿瘤,其病死率较高[7]。目前,临床方面对原发性肝癌的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明确,通常认为是由于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有肝硬化、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家族史及遗传因素等,此外,长期食用受黄曲霉素B1污染的食物、服用亚硝胺类、偶氮芥类、有机氯农药、雄激素等化学物质和药物也会诱发肝癌的发生,并且不会经过肝硬化的过程[8]。原发性肝癌在患病早期阶段症状并不明显,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目前,临床上对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检查多是采用血清学指标检测和病理学检查等,其中,病理学检查作为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金标准,可以早期发现疾病,但该种检查方法具有有创性,并且操作复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临床应用。而血清学指标检测操作简便、安全性高,能够反复操作,因而成为当前诊断肝癌和疗效检测常用且重要的检查手段。

AFP、CEA、PIVKA-Ⅱ都是原发性肝癌血清学指标检测的常用指标,均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参考价值。其中,AFP是卵黄囊和胎儿肝脏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胎儿和孕妇的血清AFP水平较高,当胎儿出生后其浓度会降低,并逐渐处于正常值水平,而健康成年人会由于肝细胞丧失其合成能力而使血清AFP浓度降至较低水平,但是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或者肝癌复发时,其血清AFP水平会明显上升,并与病情进展成正比。因此,血清AFP常常被用于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较灵敏的癌症指标,同时也可以作为评估临床治疗效果的指标[9-10]。CEA是一种存在于结肠癌、正常胚胎肠道、胰腺和肝内的一种蛋白多糖复合物,可广泛存在于内胚叶起源的消化系统癌,也存在于正常胚胎的消化管组织中,在正常人血清中也可有微量存在。在缺乏维生素K的情况下,肝细胞不能合成正常的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只能合成无凝血功能的PIVKA-Ⅱ,据黄晶等[11]报道,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与PIVKA-Ⅱ水平息息相关,PIVKA-Ⅱ水平增高可提示肝癌风险,肝细胞肝癌均值可高达900 μg/L。有研究报道[12],外周血NLR与患者肿瘤大小相关,患者肿瘤大于5 cm者的NLR更高,出现远端肿瘤转移者具有较高的NLR。

本研究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AFP、CEA、PIVKA-Ⅱ、NLR明显高于肝硬化患者和健康受检者,而肝硬化患者的AFP、CEA、PIVKA-Ⅱ、NLR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受检者,提示血清AFP、CEA、PIVKA-Ⅱ、NLR水平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具有较高的表达特异性,这与刘刚等[13]的研究结果较为相近。本研究结果显示,Ⅲ~Ⅳ期患者的AFP、CEA、PIVKA-Ⅱ、NLR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 AFP、CEA、PIVKA-Ⅱ、NLR水平的高低与原发性肝癌的发展进程密切相关。近年来,不断有研究报道显示血清PIVKA-Ⅱ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优于AFP,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高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AFP、CEA、PIVKA-Ⅱ与NLR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2.50%、96.15%、95.29%,高于单一指标检测(P< 0.05)。提示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因为联合检测能够有效避免肝癌不同病理特征所致的不同肿瘤标志物表达,从而提高诊断敏感度;此外,由于细胞表型的差异性,单一检测的敏感度会较低,而联合检测能够克服这一缺陷[16]。

综上所述,AFP、CEA、PIVKA-Ⅱ、NLR水平的高低与原发性肝癌发生有密切的关联,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四联对早期发现原发性肝癌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此次研究的样本量较小,结果可能存在偏差,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仍需更多医学工作者参与其中,进行更大样本的研究、多种不同指标的检测,以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准确率。

猜你喜欢

敏感度原发性肝癌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靶向免疫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
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AFP、CEA、CA-199、CA-125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跨文化敏感度综述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XpertMTB/RIF技术在肾结核的早期诊断和利福平耐药检测中的价值
TACE术联合手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65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