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2021年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用药规律研究

2022-10-14宋曙霞潘明沃刘嘉芬郑秋萍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17期
关键词:异位丹参盆腔

宋曙霞 潘明沃 刘嘉芬 郑秋萍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广东广州 510010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指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出现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包含间质和腺体),全身任何部位都可以侵犯,以卵巢、宫骶韧带最常见,慢性盆腔痛、痛经、不孕及性交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育龄妇女EMT发病率为10%~15%,且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2]。该病为良性疾病,具有恶性肿瘤的特点,具有种植、侵袭、远处转移及复发等特点。研究表明,趋化因子及其受体是慢性炎症和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潜在致病因素[3]。

本研究收集万方、维普、知网数据库2015—2021年中医治疗EMT文献的中药处方,总结处方所用中药规律,探讨治疗EMT中药的用药规律及组方经验,以阐明EMT的用药思想,为中医妇科临床用药提供相关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2021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245篇中医治疗EMT的文献,其中11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统计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药物配对情况。

1.2 纳入标准

①2015—2021年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治疗EMT的文献;②纯中药治疗EMT的文献;③针灸结合中药治疗EMT的文献;④中西医结合治疗EMT的文献。

1.3 排除标准

①超出年限文献;②综述;③动物实验及病理研究EMT的文献;④无具体药物成分的中成药治疗EMT的文献;⑤单纯采用中医针灸治疗EMT的文献;⑥单纯西医方法治疗EMT的文献。

1.4 统计学方法

根据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统计前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12篇文献中不同名称的同一药物统一规范处理:把每首方剂中的单味药输入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完成后,由双人审核数据,避免误差,确保数据准确后统计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归经、药物配对,并进行规律分析。

2 结果

2.1 中药的使用频次

112首治疗EMT的方剂中,共有137味中药,使用频次≥15次的有22味,使用频次排前5位的分别是丹参、莪术、当归、桃仁、赤芍。见表1。

表1 使用频次≥15次的中药

2.2 药物性味和归经分布情况

苦、甘、辛为主要五味分布;温、平、寒为主要四气分布;肝、脾、心经为主要归经分布。见表2~ 4。

表2 五味分布

表3 四气分布

表4 归经分布

2.3 处方药物配对的规律分析

选取出现频次≥15次的药物组合,药物组合频次≥25次的药对分别是丹参-莪术、赤芍-丹参、三棱-莪术、当归-丹参、桃仁-莪术、当归-莪术、当归-赤芍、桃仁-丹参。见表5。

表5 药物配对频次≥15次的药物组合

3 讨论

EMT包含不孕、继发性痛经、盆腔包块、盆腔痛、性交疼痛等症状。EMT具有易侵袭、易种植、易复发的特性,这与恶性肿瘤极其相似,其发病率在不孕妇女中为30%~40%。继发性痛经在青少年中,发病率高达50%[4]。该病在形态学上表现为良性,但具有与恶性肿瘤相同的特性(浸润、增殖、种植、转移和易复发等),也被称作“良性癌”。 大量研究显示EMT可改变盆腔内环境,卵巢、输卵管及盆腔内其他脏器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子宫内膜和腹膜内稳态发生相应变化,属于一种炎症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单核细胞杀伤能力降低,子宫内膜异位部位生长出子宫内膜异位细胞[5-6]。研究[7]表明,EMT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EMT的离子通道赋予异位内膜细胞较强的侵袭和迁移能力,与癌症极其相似。EMS腹膜微环境经历许多局部炎症-修复现象,吸引和募集巨噬细胞和外周单核细胞,改变子宫内膜和腹膜内稳态,异位细胞在子宫内膜异位得以生长。

缓解症状、除病灶、促生育、防复发是EMT的治疗目标。近年来,治疗EMT的首选方法为腹腔镜手术,且其因为自身优势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开腹手术[8]。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脱落易引起子宫壁相互粘连,现代医学多在宫腔镜下分离粘连,结合术后雌孕激素周期疗法,子宫内放置球囊导管、节育环等,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术后粘连以及修复子宫内膜,但整体上却无法做到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生殖内分泌,且存在子宫内膜对激素反应不敏感,子宫内膜损伤修复慢等弊端[9-11]。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从整体上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子宫轴”,增加子宫内膜对激素的敏感性,其治疗本病的优势显而易见[12]。治疗方面,中医中药的优势明显,具有副反应少、损伤性小、远期疗效好等特点[13]。

EMT在传统医学中属于“癥瘕”“痛经”“不孕”等范畴。情志不畅、起居不慎以及感受邪寒都会导致该病的发生[14]。瘀血滞阻是其病机特点,活血祛瘀、益气通经是其主要治疗原则[15]。从符合纳入标准的112篇文献研究分析得出,EMT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活血、化瘀、行气。研究表明[1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通过增加胶原蛋白、纤维粘连蛋白、肌层黏蛋白等细胞外基质成分,增加异位内膜间质细胞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增加异位内膜与腹膜接触,其与EMs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研究显示[17],活血化瘀中药可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微循环障碍,能调节血流速度、扩张血管、改善血液黏稠。有研究[18]表明补肾活血化瘀法治疗EMs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机体血液循环状态,降低血清TNF-α水平。

中医认为“瘀血内停”是EMT发生的首要病机,本研究统计的EMT使用频次排名前十五的中药是丹参、莪术、当归、桃仁、赤芍、延胡索、三棱、川芎、香附、五灵脂、蒲黄、红花、桂枝。深入分析这些中药可知,这十五味中药是桂枝茯苓丸、失笑散、桃红四物汤等多个方剂合方的加减,治疗EMT被使用频次最高的中药是丹参,丹参能补血,也能活血,因此有“一味丹参四物汤”。有研究表明[19]丹参能明显改善大鼠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治疗EMT需用行气活血药调节机体气血,并随症加减用药。药物的四气分析结果显示以温药为主,温药多有补阳、行气、活血之功,可调畅气血,使气以行、结以散,改善EMT的继发性痛经、盆腔痛、盆腔包块、性交痛、宫腔粘连等一系列症状。药物的五味与使用频次分析结果显示,活血行气药多甘、辛。用药归经分布结果也可以看出EMT的发展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心。中医学理论认为肝主筋藏血、脾主肌肉,EMT的治疗从肝脾论治尤为重要,活血化瘀药多归肝、心二经,在调肝脾的同时,心的调节也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药使用频次分析可知,2015—2021年中医治疗EMT的药物为丹参、莪术、当归、桃仁、赤芍、延胡索、三棱、川芎、香附、五灵脂、蒲黄、红花、桂枝等;药物四气分布主要是温、平、寒;苦、甘、辛为其五味的主要分布;主要归肝、脾、心经,治疗原则为行气活血化瘀。

猜你喜欢

异位丹参盆腔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正确使用异位妊娠专业名词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本草园——丹参
盆腔积液是盆腔炎吗?
盆腔积液怎么办
治神经衰弱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