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ACI的效果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

2022-10-13王红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26期
关键词:丁苯高龄溶栓

王红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等发生了变化,导致糖尿病、高血压逐渐流行,大大增加了脑血管病的发病率[1]。急性脑梗死(ACI)是一种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研究指出,本病是由于局部脑组织血液循环紊乱而引起的,导致局部缺血、缺氧,甚至变性、坏死[2-4]。由于本病通常起病较急,进展迅速,如果短时间内不能及时治疗,快速恢复脑组织的血液、氧气供应,就会导致不可逆的组织损伤。尤其是对于高龄ACI 患者而言,虽然早期的静脉溶栓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患者年龄较大、身体功能退化严重,故而在高龄ACI 患者中,其病情更为严重、神经凋亡速度与面积更快[5-6],因此,如何在实施静脉溶栓的基础上提高治疗效果已经成为众多研究者的研究课题。笔者于本文中选取了高龄ACI 患者进行研究,在其实施静脉溶栓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6 月-2021 年8 月佳木斯骨科医院收治的高龄ACI 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均已确诊为ACI;年龄≥80 岁,且入院时NIHSS 评分在4 分以上;发病至入院溶栓时间≤6 h,且具有溶栓指征。排除标准:既往有ACI 发病史,即非首次发病;预后较差,mRS 评分≥5 分;凝血异常;恶性肿瘤;具有消化道溃疡等疾病,或入院前3 个月内服用过抗凝药物等。按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 例。本研究经由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家属陪同入院并签署相关的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对症治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常规治疗主要包括补液、降颅压、营养脑细胞等对症治疗及常规基础疾病的控制等。注射用阿替普酶(生产厂家: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Co.KG,批准文号:注册证号S20160055,规格:50 mg/支)5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混匀后,首先抽取10%的混合药液进行静脉推注,其余90%的药液进行静脉滴注,注意滴注速度,滴注时间控制在1 h 左右,1 次/d,连续治疗2 周。研究组实施对照组方案+丁苯酞治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厂家: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0041,规格:100 mL(丁苯酞25 mg 与氯化钠0.9 g)]100 mL直接进行静脉滴注,注意滴注速度,滴注时间控制在1 h 左右,2 次/d,连续治疗2 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1)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无肢体障碍等相关的后遗症,NIHSS 评分下降程度高达85%及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伴有轻度的肢体障碍等后遗症,NIHSS 评分下降60%~84%;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显效+有效。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晕头昏、皮疹、牙龈出血、恶心呕吐等。(2)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 评分)、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C 反应蛋白(CRP)],以及5-羟色胺(5-HT)、多巴胺(D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丙二醛(MDA)等相关因子差异。其中NIHSS 评分、BI 评分总分分别为0~42、0~100 分,前者分数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成反比、后者分值与日常生活能力成正比;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的空腹静脉血液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各指标、NSE,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5-HT、DA,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上述指标的实验室检测均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SPSS 18.0 软件包,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表1(续)

2.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低于研究组的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例(%)]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研究组为1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例(%)]

2.4 两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BI 评分对比 两组治疗前的NIHSS 评分、BI 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NIHSS 评分、BI 评分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显著改善;研究组治疗后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而BI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BI评分对比[分,()]

表4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BI评分对比[分,()]

2.5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对比 两组治疗前的血清炎症因子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炎症因子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显著改善;研究组治疗后的TNF-α、IL-2、IL-6、CRP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对比()

表5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对比()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2.6 两组治疗前后5-HT、DA、NSE、MDA 对比 两组治疗前的5-HT、DA、NSE、MDA 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5-HT、DA、NSE、MDA 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显著改善;研究组治疗后的NSE、MDA 均低于对照组,5-HT、DA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治疗前后的5-HT、DA、NSE、MDA对比()

表6 两组治疗前后的5-HT、DA、NSE、MDA对比()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3 讨论

ACI 是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ACI 患者年龄较大,其往往形成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和血栓,导致血管腔变窄,弹性较低。当血供不足时,极易发生缺血、缺氧和局部变性坏死,患者大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语言障碍等[7]。由于在高龄ACI 患者中,疾病发生突然,为了更好地促进患者脑神经功能的快速恢复,避免造成永久性的脑损伤,需要尽快进行有效治疗,而且治疗越快,患者的预后往往越好,并发症的发生率越低[8-10]。

目前,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是高龄ACI 患者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激活患者脑内的缺血半暗带,快速疏通由于血栓、斑块等堵塞的血管,改善并逐渐恢复患者的脑部神经功能,进而改善患者预后[11]。在静脉溶栓中,阿替普酶是针对ACI 较常应用的溶栓药物,且经过美国FDA 批准,在众多的研究中也提示其溶栓效果较好[12-14]。如何能够促进治疗效果更上一层楼,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发现,丁苯酞在近年来ACI 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对于高龄ACI 患者的治疗比较少见。例如:郑晶等[15]研究指出,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2 h 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率显著低(P<0.05);胡文倩等[16]研究指出,在溶栓治疗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脑卒中患者的ADL 评分及NIHSS 评分均改善显著(P<0.05)。丁苯酞是我国研制的一种治疗ACI 的药物,其能有效重建缺血区微循环,保护神经细胞线粒体功能,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从而起到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保护脑组织中神经细胞的作用,而且该药物在抗脑血栓形成及抗血小板聚集方面也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对此,笔者将上述两种药物应用于本研究高龄ACI 患者的治疗中,结果发现: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研究组总有效率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说明,增加丁苯酞治疗后,其疗效增加,但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另外,两组治疗后的NIHSS 评分、BI 评分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而BI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与上述胡文倩等[16]研究的结果表达较为一致,均提示联合丁苯酞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更好,日常生活能力更高。

此外,研究发现ACI 的发病及疾病进展过程中释放了大量的血清炎症因子,增加了脑组织的继发性损伤,而且动脉粥样硬化这一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也是导致高龄患者发生ACI 的重要原因之一,而TNF-α、IL-2、IL-6、CRP 水平能有效反映炎症水平[17-18]。此外,研究发现ACI 的发生发展与神经递质紊乱有关,其在发病及病情进展过程中有效抑制了5-HT、DA 的表达,NSE、MDA 作为神经损伤标志物,其水平升高表示患者的神经损伤较为严重[19-21]。故而,笔者还对高龄ACI 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5-HT、DA、NSE、MDA 等指标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的血清炎症因子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TNF-α、IL-2、IL-6、CRP 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5-HT、DA、NSE、MDA 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NSE、MDA 均低于对照组,5-HT、DA 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于高龄ACI 患者而言,对其实施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均俱佳,其血清炎症因子得到明显抑制,5-HT、NSE 等相关因子水平明显改善,且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提高,故而此种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丁苯高龄溶栓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评估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价值分析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