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肢创伤骨折患者功能训练康复护理的实施价值

2022-10-13刘海涛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创伤性状况下肢

刘海涛

(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 辽宁 大连 116000 )

下肢创伤性骨折属于骨科常见疾病之一,具有高发性。对于该类病症患者,一般采用手术治疗能够对患者骨折恢复产生促进作用,但术后恢复期较长,患者常常会出现膝关节僵硬、行走不便等状况。恢复期长伴随各种不良状况,在一定时期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状况都造成了一定影响[1]。长期的不良状况对患者整体恢复也会造成影响,因此,规范有效的护理措施就成为临床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干预在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与实施价值进行探究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于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2017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下肢创伤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胫骨中段骨折12例、胫腓骨骨折14例、髌骨骨折15例、踝关节骨折9例。依照双盲法进行分组,将患者分为对照与观察2组,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和康复护理。对2组患者的不良状况发生率进行分析。观察组25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范围33-70岁,平均年龄为(50.36±4.41)岁。对照组患者25例,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范围32-69岁,平均年龄为(51.02±4.47)岁。2组间的一般资料比较(P>0.05),可进行对比。

2 具体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方式进行护理:(1)提供干净卫生的休息环境;(2)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各项护理;(3)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用药指导;(4)根据患者状况,做好心理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康复护理:(1)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将下肢创伤性骨折及治疗的相关知识对患者进行讲解和普及,提高患者自身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增强患者及其家庭对疾病治疗信心;(2)分阶段对患者进行功能训练,在患者完成手术的2周内对患者进行早期被动训练,以确保其患肢能够进行正常的血液循环,从而对患者下肢局部肿胀以及肌肉萎缩等状况起到缓解作用;在患者术后3-4周时开始对患者进行中期功能训练,根据患者的恢复状况,逐渐将患者的训练由被动向主动进行转换,并结合患者自身的实际状况(个人体质、承受能力以及适应速度等),对训练任务量进行逐渐加强并适时调整,在此阶段需要着重对患者的下肢肌群力量及关节活动度进行锻炼;患者完成手术治疗1个月后,开始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高频强化训练,对其肌群力量以及关节活动度进行进一步强化。(3)心理康复:由于下肢创伤性骨折恢复时间较长,长时间的活动不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状况都造成了一定影响,使其很容易产生焦躁、易怒等情绪。护理人员要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变化进行密切关注,当发现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时,要及时与其进行沟通,并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4)亲情关怀:当患者长期处于心情低落状态时,仅依靠护理人员的劝解与心理疏导往往难以达到纾解心结的作用,此时的亲情关怀就至关重要。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家属的交流与沟通,强调亲情关怀对患者康复进程的益处,鼓励家属提升对患者的包容与耐心,体谅患者的不良情绪。加强家属对患者的鼓励与安抚,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从而增强自信心与锻炼积极性,更好推动患者进行自主锻炼、提升锻炼效果。

3 判定标准:在患者完成护理后,对2组患者的恢复状况进行统计。观察2组患者不良状况(如关节僵硬等)的发生率,并进行数据对比。

4 数据分析: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护理效果的概率及相关计数数据采用x2进行检验,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5 结果:在护理完成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类记录,发现观察组25例患者中未出现膝关节僵硬等不良状况,对照组25例患者中有6例出现不良状况(如膝关节僵硬等),2组患者护理后不良状况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不良状况发生率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不良状况发生率对比(n,%)

讨 论

下肢创伤性骨折属于骨科中常见、高发性疾病,在临床中多以手术治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手术治疗具有的较高的风险性,极易对患者造成手术应激性损害,加之骨折自身就具有的病理性损伤,往往会对患者正常的膝关节功能造成影响[2-3]。这也这正是部分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出现腿脚不便、膝关节僵硬的关键原因,这不仅对患者康复进程造成阻碍,更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恢复时间周期比较长,如果不能进行合理规范的护理干预,很有可能因多种原因引起患者恢复不当,从而进一步造成患者膝关节僵硬、腿脚不便等不良状况。而传统的康复锻炼大多是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由患者自行进行锻炼,往往存在持续性差、动作不规范、流程刻板化等问题,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因此在现代临床医疗中,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功能训练康复护理是通过将训练方式与患者自身状况相结合,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案,依照患者的康复效果循序渐进的进行。在患者训练期间,康复医师及时对其错误动作进行纠正,指导并监督患者坚持进行锻炼,能够在帮助患者进行有效锻炼的同时,缩短康复周期、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有效减少术后康复不良状况的产生,极其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4-5]。在本次研究中,对2组患者康复护理后不良状况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发现观察组较之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科学规范的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对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在临床康复护理中,较之传统的常规护理方式,具有更好的护理效果。因此,建议将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在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创伤性状况下肢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超早期微创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龄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分析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肢最怕“凉、麻、痛”
安全感,你有吗?
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状况
影响急诊非创伤性腹痛分诊准确率的相关因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