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路径构建

2022-10-11佳潘

昌吉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新疆地区语言文字就业指导

李 佳潘 勇

(1.昌吉学院外国语学院 新疆 昌吉 831100;2.昌吉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新疆 昌吉 831100)

就业是民生之本,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家庭的利益,又关系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深入分析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提出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路径对策,有利于促进当地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充分就业,有利于维护当地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一、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是中国行政面积最大的省区。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区人口为25852345人,全区常住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1813334人相比,增加4039011人,增长率为18.52%,年平均增长率为1.71%。全区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0920098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42.24%;少数民族人口为14932247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57.76%。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865061人,增长了14.27个百分点。

截至2022年6月,新疆共有普通高校56所,其中本科院校20所(其中民办4所),专科院校36所(其中民办4所)。近年来,随着新疆高校扩招,在校生及毕业生人数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2000年,新疆高校共有在校生74063人,毕业生11220人;到2010年,新疆高校在校生人数增长到263835人,毕业生人数增加到66903人;截至2019年,新疆高校在校生人数激增至453824人,毕业生人数则达到91002人,分别较2000年增加了512.75%、711.07%。

近年来,随着新疆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就业难问题日趋凸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计资料显示,近几年,新疆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70%左右,然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却在50%左右,在全国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本来就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再加上相对于汉族大学生的就业劣势,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率持续走低,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表1 2000-2019年新疆高校在校生及毕业生人数统计表 单位:人

二、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社会因素

近年来,全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社会就业需求趋紧,然而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进而导致大学生整体就业难的现象。[1]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结构正面临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重组,而高校的专业设置以及人才培育难以跟上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导致部分专业毕业生不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此外,用人单位过分强调大学生的工作经验和实践经历,用人单位招聘门槛较高,增加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二)高校因素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统计,2019年新疆高校在校生和毕业生人数分别为453824人、91002人,分别较2000年增加了512.75%、711.07%。高校毕业生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经济增长的速度,社会难以完全吸纳日趋增多的高校毕业生,高校的持续扩招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失衡。部分高校不考虑地区经济发展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而盲目开设一些热门专业,专业趋同化现象极其普遍,导致该专业人才过剩,增加了学生的就业竞争。此外,高校的就业指导有待加强,当前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流于形式,未能发挥就业引导作用。

(三)学生个体因素

一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对于自我的评价不客观,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等都会影响就业。[2]二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在当前就业压力逐渐加大的情况下,较多学生对就业持有悲观态度,对于就业感到焦虑和恐慌,这些不良心理不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

三、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路径

(一)政府层面

1.强化政策引导

各级政府部门要提高对做好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提高思想站位。要从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出发,不断提升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为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顺利有序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尽管市场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途径,但出于对新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殊性以及文化传统等考虑,对于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政府部门有必要进行政策干预。首先,要大力出台就业支持政策,针对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具体实际,政府部门应适时出台就业促进政策,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出台鼓励政策,对于到新疆地区就业、到农村地区就业以及回生源地就业创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其次,政府部门要保障就业支持政策的连续性,在劳动人事制度、创业优惠政策、到内地对口支援省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发展当地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岗位等政策上继续给予支持。

2.逐步完善劳动力市场

目前,新疆的劳动力市场还不健全,就业信息的收集、发布机制和渠道有待进一步完善。针对上述问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快就业市场制度化和体系化建设,健全大学生就业相关条例、法规,强化就业市场监管力度,提升劳动力市场监督管理水平。

3.加快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因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需切实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和措施,并采取适当的政策优惠吸纳中小企业,以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4.加大地区教育投入

新疆地区因为其特殊的自然地理和历史因素,教育条件较差。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不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全区教育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但是对于新疆地区而言,仍然存在着部分学校教学条件较差、教学设备老旧等现象,新疆地区缺乏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该地区学校师资力量整体偏弱,现有教职员工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应当继续加大加强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教育的投入,不断提升当地的学校的教学条件,于此同时,加大优秀师资力量的引进力度,提升新疆地区的教育质量。

5.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首先,不断完善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扶持政策,着力创造鼓励创业的环境。目前,国家和自治区层面均有出台的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应将这些扶持政策落实抓细。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减少中间操作环节,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提供便利。与此同时,加大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资金支持力度,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其次,加强舆论引导,营造政府、社会、家庭以及高校多方支持的大学生创业良好氛围。[3]挖掘少数民族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型案例,广泛运用报刊、电视、网络、短视频等媒介大力宣传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形成全社会支持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的格局。

(二)高校层面

1.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在人才培育过程中由于周期较长,对于社会需求的研判具有时滞,因而在专业设置及课程的开设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与社会用人需求不匹配的现象,难以做到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往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4]与此同时,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高校的就业指导和培训课程满意程度普遍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高校普遍重视理论知识的教授而忽视了实践课程的作用,导致其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往往学业成绩较好,而实践能力较低,进而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高校应适时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改革,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不断优化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用人单位培养亟需的实践性人才。就专业设置而言,高校需要明确办学宗旨和导向,结合近年来热门专业、冷门专业的发展趋势,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开设满足新疆地区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专业,培养适合新疆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就课程设置而言,高校应准确把握劳动力市场需求,充分考虑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在强化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实践课程的课时量,着力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其就业能力。

2.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避免进入“重数量、轻质量”的误区,高校应立足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扩招的速度与规模,确保招生与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相匹配,要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和最终目的,不断实现高等教育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此同时,高校应不断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训练体系。

3.加强就业指导

高校应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加快建立健全符合新疆具体实际和特征的就业指导体系。一方面,高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就业指导课程的软硬件设施;另一方面,要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指导与服务工作,在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就业指导模式及就业指导的内容创新上狠下功夫,转变观念,做到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本,注重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而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顺利就业。

4.深化创业意识

近年来,我国“双创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全国各地切实把“双创”工作作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就高校而言,创业教育亦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高校应重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为培养双创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鼓励各学院开展创业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就创业教育的扶持模式而言,高校可以与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合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政策、资金以及场地支持。给少数民族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充分调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少数民族大学生主动参与到创业中去。

(三)学生个体层面

1.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既精通国语又精通民语,并且具有扎实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企业访谈结果表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不足是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要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就必须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

首先,少数民族大学生要有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紧迫感与使命感,充分认识到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就业的必要条件,进而认识到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其次,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练习,新疆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练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在生活和学习中主动与汉族同学沟通,加强练习,不断养成自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习惯。最后,少数民族大学生不能将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成绩的高低作为衡量实际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的标杆,而应该做到学以致用,在生活和工作中熟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断增强自己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2.加强专业学习

近年来对于大学生而言,专业是其立身之本,也是其进入社会从事工作的基础条件。通过对用人单位的深入了解,项目组发现企业普遍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专业素养比较看重,用人单位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提出了较高要求,认为专业知识水平是保障工作效率和完成度的基础条件。然而,专业知识掌握较差是少数民族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看到自己的不足,在校期间要努力学好专业基础课程,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毕业后进入社会从事工作创造条件。

3.扩大社会实践

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参加社会实践是个体走向社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关键环节,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学好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6]通过与用人单位的访谈发现,用人单位在员工招聘过程中往往比较看重求职者的社会实践和工作经验。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将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巩固了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强自己的就业能力。

4.摆正就业心态

良好的就业观念是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基本条件之一,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比较突出,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偏好于稳定的工作,而不愿意进入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这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是相悖的,我国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吸纳了市场中80%以上的劳动力,少数民族大学生不愿意进入民营企业就意味着其放弃了一大批就业机会。因此,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尽快转变就业观念,认清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不断增加自身的就业机会。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当正确理解就业,调整就业期望。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应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珍惜机会,多积累工作经验,为将来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5.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贯穿着我们的一生,对于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在上学期间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显得尤为必要。[7]首先,要明确“我是谁”,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板,以及自己适合从事哪种工作。其次,要明确自己“想去哪里”,大学期间通过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少数民族大学生要明确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再次,为“我要怎样达成上述目标”,即制定一个职业发展目标的实施计划。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应该依照制定一个时间计划表,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确定的职业发展方向,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对标自己的长处和短板,扬长避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自己职业发展目标计划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新疆地区语言文字就业指导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2013-2016年新疆地区闪电活动时空特征分析
写好“服”这个字——新疆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打造星级服务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