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螺酮炔雌醇与地屈孕酮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术后患者的效果对比
2022-10-11徐虹
徐 虹
苏州大学附属苏州九院,江苏省苏州市 215200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是妇科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可发生在青春期女性的各个年龄阶段,但是以生育年龄女性发病率最高。EP不仅会因月经失调给女性带来困扰,还会影响生育。目前,宫腔镜直视下内膜息肉摘除(TCRP)是治疗EP的主要方法。但EP手术后有较高的复发率,约为46%[1]。目前EP的术后常用药物有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孕激素治疗及曼月乐等。本文就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术后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与地屈孕酮对术后临床指标的影响和疗效进行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7月—2021年6月收治的84例TCRP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BMI)、息肉最大径线、多发所占比例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病例资料完整,术后病理证实为EP;(2)年龄>18岁且<40岁的育龄期女性;(3)术前6个月无激素治疗史;(4)术后6个月内无生育计划。排除标准:(1)术后病理合并有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等结果;(2)患者合并有心、肝、肾疾病或精神类疾病;(3)盆腔粘连或者多次腹盆腔手术史;(4)有其他影响月经量的疾病,如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等;(5)既往有血栓疾病史,有家族遗传性血栓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6)对两种药物过敏者;(7)在术后随访期间失访者。
1.3 方法 于患者月经干净后3~7d行TCRP,术中经宫腔镜探查了解子宫内膜及宫腔病变情况,宫腔镜钳钳夹摘除息肉组织,并行诊刮术,术后标本送常规病检。观察组于术后第5天开始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优思明,每片含屈螺酮3mg和炔雌醇0.03mg,拜耳医药)治疗,1片/d,口服21d为1个周期,停药7d后口服下个周期,共治疗6个周期;对照组在宫腔镜术后14~16d开始口服地屈孕酮(达芙通,10mg,拜耳医药)治疗,1片/次,2次/d,连续治疗10d,共治疗6个月。
1.4 随访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净后3~7d测量)、血红蛋白水平、TC、HDL-C、LDL-C水平,用药后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TC、HDL-C、LDL-C服药前后比较 术前两组TC、HDL-C、LDL-C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TC、LDL-C以及对照组HDL-C水平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且术后6个月两组间TC、LDL-C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组术后6个月HDL-C水平高于术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TC、HDL-C、LDL-C比较
2.2 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和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红蛋白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子两组宫内膜厚度均较术前变薄,且观察组薄于对照组(P<0.05),而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术前上升(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和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2.3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比较 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比较[n(%)]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内膜炎的一种表现形式,为炎性子宫内膜结缔组织和局部血管增生,形成带蒂的赘生物突入宫腔,息肉的大小、数目不一,多位于宫体部。多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但常见于35岁以上女性。主要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白带增多、异常阴道流液、不孕等[2]。子宫内膜息肉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有学者提出,其发生与内膜组织中ER、PR表达失衡有关,当ER高表达时,雌激素能刺激子宫内膜度增生,而PR的低表达,会导致子宫内膜脱落不完全,引起局部组织异常增生,形成息肉[3],杨冬等[4]研究亦发现,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ER呈高表达,PR呈低表达。内膜息肉会使部分患者月经量增多,长期不规则阴道流血,增加了贫血的发生率;且由于易复发,给女性的生活带来了困扰,反复的宫腔操作增加了宫腔粘连的发生[5]。因此如何有效安全预防术后复发,一直是临床医生思考的问题。
口服短效避孕药已被用于短期内无生育要求的育龄期女性预防内膜息肉术后复发[1]。屈螺酮炔雌醇片属于新一代COC,屈螺酮是17-α螺内酯衍生物,其分子结构和药理活性类似于天然孕酮,孕激素活性较强,几乎没有雄激素或雌激素活性,能通过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降低LH与FSH水平,抑制体内过高的雌激素,使雌孕激素维持在正常水平,有利于增殖期子宫内膜转变成分泌期,子宫内膜变薄,对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减少术后复发具有显著作用[6],且其药理作用避免了雄激素活性产生的对脂代谢的不利影响[7]。早期的COC由于含有高剂量的雌孕激素,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有研究表明,增加0.01g/L的HDL,则将降低3%~5%的冠状动脉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屈螺酮炔雌醇片对脂代谢的影响较小,可升高HDL-C水平,而对TC、LDL无明显影响[8]。本文结果表明,TC、LDL-C在各组治疗前后及组间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组术后6个月HDL-C较术前上升,且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与既往研究一致。近年来认为孕激素可以通过触发细胞凋亡,降低腺细胞的增生能力,它的抗雌激素作用可以抑制子宫内膜增生,加快EP的消退。地屈孕酮是天然孕激素,被认为是孕激素治疗的较好选择,它是选择性孕激素受体激动剂,具有较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和孕激素活性, 能够使增殖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限制子宫内膜增生过度,但没有雄激素、糖皮质激素或雌激素活性,不良反应少[9-10],且不产热,对脂代谢没有影响,大多数女性可以接受[11]。在本文中,术后服用地屈孕酮6个月后,子宫内膜厚度变薄,血红蛋白上升,血脂指标无明显变化,提示其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的临床指标和临床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而对TC、HDL-C、LDL-C的代谢未产生明显影响。此外,本文数据还表明,虽然两者均会出现个别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复发率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
综上所述,对比两组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术后患者,地屈孕酮对脂代谢无明显影响,而屈螺酮炔雌醇能升高HDL-C的水平,且不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两种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屈螺酮炔雌醇对复发有更好的预防作用;而在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升高血红蛋白方面,屈螺酮炔雌醇效果优于地屈孕酮,因此,宫腔镜内膜息肉术后患者应用屈螺酮炔雌醇更值得临床医生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