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耳软骨在鼻尖塑形及隆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鼻部形态学指标的影响价值分析
2022-10-11李士民任书信
牛 耕 李士民 任书信
1 河南省浚县人民医院创伤、烧伤整形外科 456250;2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创伤整形外科; 3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整形外科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外在形象的要求也随之增高,越来越多的女性愿意以整形手术的方式调整面部容貌的均衡性,其中隆鼻术已成为整形手术中较受欢迎的整形项目[1],目前常规隆鼻多采用人工硅胶鼻假体置入,可明显改善鼻部外形[2],但在实践中发现,单纯的硅胶假体置入虽能抬高鼻背高度,但对鼻尖的形态调整效果却仍有一定局限性,导致部分患者对术后鼻部形态满意度有较大差异[3]。自体耳软骨作为自体组织,有着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鼻尖的软骨垫,便于鼻尖形态的调整[4],基于此,本文旨在观察硅胶假体置入联合自体耳软骨应用于隆鼻术患者对鼻尖塑形及鼻部形态学指标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107例行鼻尖塑形以及隆鼻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53例,男4例,女49例;年龄18~35岁,平均年龄(23.17±2.05)岁。观察组54例,其中男2例,女52例;年龄19~34岁,平均年龄(22.89±1.97)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此项研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1)首次行隆鼻术的患者;(2)凝血功能正常;(3)临床资料完整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鼻部皮肤感染或鼻炎鼻窦炎等患者;(2)合并糖尿病的患者;(3)对硅胶过敏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硅胶假体置入。麻醉后以右侧鼻孔内上缘切口,将鼻部软骨与鼻骨骨膜分离,置入雕刻后的“L”型硅胶假体,直达黄金点,根据患者鼻小柱高度修剪假体短臂,然后将假体短臂插入鼻翼软骨内侧角。检查假体有无偏斜及鼻部形态是否自然,确定无异常后缝合切口。清理缝合后的切口,适度加压包扎,涂抹红霉素软膏。观察组行硅胶假体+自体耳软骨鼻尖塑形隆鼻术。准备“L”型硅胶假体,消毒左耳后局麻左侧耳屏,以左侧耳甲腔部位平行耳屏切迹做1.5cm切口,直至软骨,沿软骨膜充分分离后,取条状耳甲腔、耳甲艇软骨,放入生理盐水中备用,缝合切口后加压包扎固定。根据患者鼻型修剪假体及耳软骨边缘,使软骨以帽状盖于假体关节上并缝合固定。常规消毒后局部麻醉鼻部,以干棉球填塞鼻腔,按术前鼻部设计线切口切开,在大翼软骨浅层分离双侧大翼软骨,沿骨膜上分离鼻根部,分离鼻中隔侧面,将固定好的耳软骨和假体置入鼻背筋膜下,适量去除鼻头部位多余软组织调整鼻头大小,复位皮肤,确定假体鼻根和鼻背的高度和曲率是否满意,观察假体位置有无偏移,待确认假体与鼻背贴合度、鼻背高度、皮肤张力等无异常,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后,用5-0尼龙线缝合皮肤,清理切口,凡士林纱布填塞鼻腔,适度加压包扎。两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均应用常规止血、抗感染等治疗。
1.3 观察指标 (1)手术质控指标:术后对比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2)鼻部形态学指标:分别在术前及术后对两组患者的鼻唇角、鼻尖角、鼻长、鼻孔长轴夹角、鼻尖突出度、鼻背长度、小柱—小叶比、鼻小柱高度等形态学指标进行评估。(3)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术后3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假体松动、假体外露、鼻部瘢痕、耳郭挛缩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统计。
2 结果
2.1 鼻部形态学指标 术后15d,观察组患者鼻孔长轴角低于对照组,鼻长、鼻唇角、鼻尖角、鼻背长度、鼻尖突出度、鼻小柱高度、小柱—小叶比均高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鼻部形态学指标对比
2.2 手术质控指标 观察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长(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质控指标对比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术后3个月,观察组发生耳郭挛缩6例,鼻部瘢痕5例,假体外露0例,假体松动0例;对照组发生耳郭挛缩0例,鼻部瘢痕4例,假体外露4例,假体松动6例。观察组假体松动、假体外露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耳郭挛缩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5),而两组鼻部瘢痕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因部分人群鼻尖相对低平,鼻背偏低,且鼻尖高度不及鼻长的一半,鼻软骨也相对薄弱,因此需通过手术填充来抬高鼻梁及鼻尖。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鼻孔长轴角低于对照组,鼻长、鼻唇角、鼻小柱高度、鼻尖角、鼻尖突出度、鼻背长度及小柱—小叶比均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提示自体耳软骨鼻尖塑形隆鼻术能明显改善鼻尖形态,但较单纯硅胶假体隆鼻术耗费更多的时间,也需要更长的时间愈合。单纯硅胶假体隆鼻虽然手术操作简单,耗费时间较短,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鼻背低平的问题,但对鼻头及鼻尖形态的塑造却有一定局限性[5]。自体耳软骨通过将软骨缝合在硅胶假体关节上,用来增加鼻尖皮肤的厚度,同时拥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减少了感染排异反应。采用自体耳软骨可根据患者鼻尖部皮肤厚度调整耳软骨厚度,将耳软骨修剪成盾状,固定在鼻翼软骨前方,可提高鼻翼软骨的支撑力,增加鼻小柱长度,修剪成帽状可抬高鼻尖并维持弧度,使鼻尖达到理想状态[6]。自体耳软骨与鼻翼软骨在组织结构及形态上比较接近,塑形后也较符合鼻尖穹隆部软骨的自然形态。此外,耳软骨还可单层或多层叠加使用,便于应对多种情况的鼻尖塑形,有利于患者鼻尖及鼻头形态的改善。但自体耳软骨鼻尖塑形隆鼻与单纯硅胶假体隆鼻鼻尖,前者操作复杂度更高,同时,对耳软骨修剪及耳软骨与假体的缝合需耗费更多的时间,对鼻头皮肤下软组织的修剪也导致创面更大,愈合也较对照组更长[7]。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临床整形医生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影响术后形态的重要因素。本文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观察组耳郭挛缩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假体松动、假体外露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单纯的假体置入手术创伤较小,且切口较隐秘,不影响外观,耳软骨的摘取量与耳郭挛缩的发生有一定关系,耳软骨过量的摘取及感染等因素可引起耳郭挛缩,单纯硅胶假体隆鼻可随着时间的增加及重力的作用导致假体下滑,从而挤压鼻尖皮肤,导致鼻尖皮肤张力过高,增加鼻尖皮肤破裂或假体外露的情况[8]。此外,单纯的假体置入对假体的固定度较小,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出现假体松动、移位等情况,而自体耳软骨鼻尖塑形隆鼻是将耳软骨垫与假体和皮肤直接接触,在增加鼻尖组织厚度的同时避免了假体与鼻尖皮肤的摩擦刺激,可避免假体外露的情况。此外,因耳软骨与鼻软骨组织有较好的相容性,待组织恢复后,与假体缝合固定在一起的耳软骨可增加假体的稳定性,可有效降低假体松动、移位的风险。因此,建议鼻孔暴露较多、短鼻等鼻尖形态基础较差的患者可采用自体耳软骨鼻尖塑形隆鼻术[9]。但本文中的术前测量设计跟医生经验水平相关,可能会导致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后续应增加相应指标,为临床提供更加客观的参考。
综上所述,针对隆鼻术患者,应用自体耳软骨联合硅胶假体置入可有效提高患者鼻尖塑形效果,降低假体外露、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率,但可能会发生耳郭挛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