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灌注在结直肠息肉黏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10-11刘瑶
刘 瑶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401120
结直肠息肉黏膜切除术(EMR)中为保证术野清晰,肠壁能够充分暴露,常向肠内注入气体[1]。易获取且成本低的空气因此被大量运用于EMR术中,但术后常出现腹痛等并发症[2]。CO2较空气更易被肠道黏膜吸收,理论上来说可减轻患者腹痛等并发症,但是否会存在CO2潴留引发其他并发症成为治疗关键[3]。目前,CO2已被用于逆行胰胆管造影术[4]及结肠镜检查[5]中且取得较好疗效,同时具有较高安全性。但在EMR中应用较少。为此,本文选取108例行EMR的患者,观察EMR术中运用CO2灌注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0年1月—2021年2月于我院进行EMR的10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1)经消化内镜检查确诊为结直肠息肉,且满足EMR手术指征[6];(2)均知晓本次研究目的,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CO2潴留、肺部疾病、长期吸烟史者;(2)伴肝、肾功能损害者;(3)合并恶性肿瘤者;(4)伴意识障碍或精神类疾病者;(5)凝血功能障碍、近7d内服用活血药物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男34例,女20例;年龄22~59岁,平均年龄(40.67±3.15)岁;息肉部位:降结肠10例,乙状结肠12例,横结肠14例,直肠18例;息肉直径1~5cm,平均直径(1.75±0.41)cm。观察组中男36例,女18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40.55±3.12)岁;息肉部位:降结肠9例,乙状结肠11例,横结肠15例,直肠19例;息肉直径1~4cm,平均直径(1.77±0.42)cm。两组一般资料分布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术前72h嘱患者减少纤维、过重颜色饮食摄入,术前24h予以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Ⅱ)(深圳万和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827)A、B、C各1包溶于3 000ml水中,首次服用1 000ml,随后每隔15min服用1次,250ml/次,直至排出水样清便。两组均参照标准EMR手术方法[7]。观察组术中予以CO2灌注,打开CO2气泵(东莞市巨升工业气体有限公司),调节压力至2~5MPa,与CO2专用注水瓶(Olympus UCR)连接注入。对照组则经结肠镜送气系统直接注入空气。
1.3 观察指标 (1)生命体征:分别记录两组术前、术中、术后12h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水平并进行比较。(2)腹痛状况:分别于术中及术后即刻、6h、12h、24h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8]评估两组腹痛状况,使用1把10cm软尺表示,1~3分表明疼痛尚可忍耐;4~6分表明疼痛加剧,影响睡眠;7~10分表明疼痛剧烈且无法忍受。(3)血气分析指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并记录两组PaO2及PaCO2变化值。PaO2变化值=术后PaO2-术前PaO2;PaCO2变化值=术后PaCO2-术前PaCO2。(4)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行X线检查,观察是否出现膈下游离气体,统计各种气肿消除时间及住院时间。(5)排气状况:于术后1h、6h、24h观察两组每小时排气次数,排气次数<2次记为0;2≤排气次数<5次记为1;5≤排气次数<10次记为2;排气次数≥10次记为3。
2 结果
2.1 两组生命体征比较 观察组不同时间点HR、MAP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时间点SpO2、PetC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中及术后即刻、6h、12h、24h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变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各种气肿消除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比较
2.4 两组排气状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1h、6h、24h排气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排气状况比较[n(%)]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向肠腔内注入空气易出现空气栓塞、穿孔等症状,同时被注入空气的肠道节段会因血液流动受阻而发生缺血性坏死[9]。CO2作为一种无色无味、易溶于水的气体,经肠黏膜吸收入血后,随呼吸运动排出,CO2且其吸收速度约为空气100倍[5]。詹磊磊等[10]研究报道显示,CO2组与空气组生命体征无显著差异。本文结果显示,术前、术中、术后12h 两组SpO2、PetCO2比较差异显著,而观察组术中及术后不同时刻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术中应用CO2灌注能显著改善患者腹痛,且对生命体征未产生较大影响,安全性较高。分析原因在于通过向患者肠腔内注入,经肠黏膜快速吸收后,肠管快速脱离扩张状态,肠壁内压力下降,从而有效减轻术后腹痛。Burgess等[11]研究通过于术后1h对应用CO2灌注进行EMR患者行X线检查发现其腹内残留气体较灌注空气患者明显减少,且扩张状态明显改善。本文中观察组术后各种气肿消除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提示CO2灌注能减轻患者痛苦,促进疾病恢复。术中行X线检查,有利于发现是否出现因术中穿孔、使用气体从穿孔部位漏出后出现膈下气肿。空气被人吸收较慢,极易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影响血液循环,诱发心律失常等。而CO2可快速排出体外,使肠腔内压力降低,同时CO2具有扩张血管作用,使肠壁血流速度加快,从而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进而促进疾病恢复,缩短住院天数。李振东等[1]研究表明,应用CO2对术后24h排气量无明显影响。而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1h、6h、24h排气状况均优于对照组,表明经CO2灌注患者术后肠腔内残余气体量明显低于空气灌注。
综上所述,CO2应用于结直肠息肉黏膜切除术中可明显减轻患者腹痛,改善排气状况,且对生命体征无显著性影响,具有较高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