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传统舞蹈创作与传播研究
——汉族打莲湘进课堂
2022-10-11刘晓静
马 莉,刘晓静
(荆楚理工学院 艺术学院,湖北 荆门 448000)
高等教育是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社会活动,是我国教育系统中互相关联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人的全面发展包含德、智、体、美、劳。美,美育,审美教育,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建构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对教学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与形式、课程评价体系与管理、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大学生美育素质,对高校美育服务社会实施、保障机制构建,评价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乡村振兴视阈中荆楚传统舞蹈创作研究结合高校教学,推动荆楚传统舞蹈文化传承和发展科学研究,从旅游视阈挖掘荆楚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历史人物、出土文物、民风民俗等,结合舞蹈创作、演出、教学,传承我国优秀荆楚传统舞蹈文化,促进地方旅游文化产业良性发展。
一、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荆楚理工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JX2019—080《舞蹈基础》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推动土家族摆手舞、汉族打莲湘进课堂,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高校中华优秀传统舞蹈文化艺术传承创新落到实处。
(一)开设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普及审美教育
蔡元培先生曾说:“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李叔同说:“以乐育人,以美救世。”积极开设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促进教学建设和改革成为当务之急。推进荆楚传统舞蹈学科领域基础研究,构建荆楚传统舞蹈理论,对于荆楚传统舞蹈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融合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地方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体系、学术体系、实践体系建设。荆楚理工学院公共通识核心教育课程《舞蹈基础》的教学工作为荆楚传统舞蹈传承打下坚实基础,并向该校学生普及审美教育。
(二)提升高校学生审美修养
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用艺术陶冶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引导学生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使其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高校要把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高校中华优秀传统舞蹈文化艺术传承创新作为学校美育培根铸魂的重要载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积极践行高校中华优秀传统舞蹈文化艺术传承创新
舞蹈基础课程旨在促进学生美育——舞蹈艺术教育教学工作。土家族民间舞蹈、汉族民间舞蹈打莲湘进课堂,将地方非遗舞蹈与高校课堂舞蹈教学相结合,使传承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基础的舞蹈学习,教师帮助学生塑造良好形体,使其基本掌握正确规范的舞蹈动作,使学生身体的协调性、表现力得到初步提高。95%的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没有学过舞蹈,但他们学习舞蹈基础知识的兴趣浓厚。在课堂上,他们认真学习动作和组合,课后复习动作和组合,积极加入课堂讨论,学习状态主动。这有利于地方优秀传统舞蹈文化艺术的传承。
二、高校中华优秀传统舞蹈文化艺术传承创新
(一)选择地域优势资源,开设《舞蹈基础》公共艺术课程
培养全面发展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综合型(具备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创新型(具备艺术创造以及通过艺术教学来启发和促进创造精神发展的能力)的高级人才,探寻适合高校美育教育的模式,是当前高校审美教育面临的重要工作任务。因地因校制宜、从实际出发,充分体现时代要求和人民需求,荆楚理工学院艺术学院舞蹈教研室自2019 年春季开始,已开设4 个学期通识教育核心公共选修舞蹈课程《舞蹈基础》,教授地方传统舞蹈土家族摆手舞和汉族打莲湘。
(二)积极探索公共艺术课程改革
荆楚理工学院《舞蹈基础》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旨在提升学生美育素质,传承传统舞蹈文化艺术。在全面推进美育教育的今天,将传统舞蹈元素融入舞蹈基础课堂,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有益。通过传统舞蹈教学与舞蹈学科课堂教育的融合,推动舞蹈学科课堂教学的发展,促进传统舞蹈艺术教育的普及,积极从美育视角开展传统舞蹈教学,对舞蹈教育与审美教育,舞蹈学科课堂的关系分别进行探讨,研究审美教育下传统舞蹈元素融入学科课堂的理论基础,积极应对课程改革的挑战,将传统舞蹈元素与学科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帮助学生肢体协调发展,塑造优美体形、陶冶性情、完善人格,提高其审美水平。
三、采用线上和混合舞蹈教学法实现高效教学
2020 年1 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我国亿万民众团结一心,全力战役、共克时艰。为了积极应对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按照荆楚理工学院艺术学院的工作要求,舞蹈教研室积极行动起来,一方面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一方面牢记育人使命,如期“开学”。在此期间,笔者积极应对疫情防控要求,通过超星学习通和QQ 群课堂等多种形式,确保《舞蹈基础》通识教育核心公共选修课程线上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在特殊时期,荆楚理工学院利用互联网推进学生高效、优质、正常的公共舞蹈艺术课程学习。
四、地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和国家非遗舞蹈项目传承
2006 年5 月20 日国务院国发〔2006〕18 号文件公布湖北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土家族民间舞蹈榜上有名。但近年来,随着国家级高龄传承人的离世,民间舞蹈的抢救性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地方高校的课堂舞蹈教学和国家级非遗舞蹈项目保护相结合,可以有效地促进非遗舞蹈的传承。
(一)公共艺术课程改革实践
基于上述问题,荆楚理工学院自2017 级音乐表演专业舞蹈基础课程开始,进行相关教学,以土家族民间舞蹈摆手舞、汉族打莲湘等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舞蹈文化艺术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全校公共选修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积极推进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和高校中华优秀传统舞蹈文化艺术传承创新,这对高校美育服务社会实施、保障机制构建,高校美育评价体系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为其他省市、地区高校提供应用实例。
1.教学模式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形成全新的舞蹈教育理念;以学生的需要为要求,开展一流的舞蹈基础课程教学;以舞蹈基础课程开发为主体,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2.教学内容包括土家族摆手舞、汉族民间舞蹈(打莲湘),结合高校舞蹈基础课程教学,将地方非遗舞蹈传承工作落到实处。
3.教学活动中,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示范、讲解、纠正、练习、表演等,教师正确教授土家族摆手舞、汉族民间舞蹈打莲湘等舞蹈动作。
4.教学组织以班级为单位,分为全班的、小组的和个别的三种形式;运用超星学习通,实行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5.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纠正指导法、观摩教学法、现场教学法、自主练习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手段采用学习软件、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五个模块。教学用具包含投影仪、录像机、计算机、练功服、舞鞋等。
6.教学评价环节,教师精心安排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精心组织课堂实施。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实践学习,学习效果优良。
本课程以学生为本,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力构建自主课堂,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高效学习。创设高效课堂,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率,提高教学质量。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熟练掌握了土家族摆手舞、汉族打莲湘的体态、动律以及舞蹈的风格特征,能独自配合音乐完成该舞蹈组合的表演。计算机19 级石玉蝉同学反馈,“我觉得这门课很充实,老师认真负责,耐心而且细心”。通航20 级赵孟智同学反馈,“课堂时间安排合理,老师亲切、和蔼,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身体的协调性”。目前,选课学生涵盖荆楚理工学院所有二级学院。
五、结语
荆楚传统舞蹈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发展荆楚传统舞蹈是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在民族学视阈下采取有效的公共艺术课程手段传承荆楚传统舞蹈,促进濒临失传的荆楚传统舞蹈得以保护与创新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这对于推进荆楚传统舞蹈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建设,构建荆楚传统舞蹈理论,荆楚传统舞蹈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融合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地方高校的美育教学体系、学术体系、实践体系建设
高校要整合优质美育教育资源,明确新形势下的美育教育理念,彰显舞蹈教育工作的使命担当和价值追求,服务人民、立德树人,做好美育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