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音乐教育如何在高中鉴赏课中开展
2022-10-11陈子娴朱银华
陈子娴,朱银华
(扬州大学 音乐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一、何为多元化音乐教育
高中音乐鉴赏课程包含的鉴赏内容很丰富,包括古典时期的音乐、浪漫时期的音乐和现代音乐等,还包括各个时期作曲名家的介绍、作品品鉴等,学生要从各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例如从作品的结构与写作逻辑上),从而了解不同时期的作品的创作风格和创作特点,并深刻体会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感悟作曲家创作的用意,从而提高审美品位和音乐鉴赏能力。
多元化音乐教育是指在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与形式,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美的一种教学方式。音乐是一门基础课程,音乐所具备的审美功能、鉴赏功能是其他学科代替不了的,因此,将多元化音乐教育融入大学和高中音乐鉴赏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多元化音乐教育是对传统音乐教育理念的一种创新,其在课堂上的呈现形式比较丰富。
二、提倡多元化音乐教育的意义
艺术包含绘画、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美术等多种门类,这些艺术门类通过语言、文字、画面、动作来表达情感,当然,艺术都是相互联系的,音乐可以与美术和舞蹈结合,通过多样的形式让学生们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多元化音乐教育能够弥补传统音乐教育课堂教学的不足,发挥其独特优势。
(一)以学生为课堂主体
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中,老师往往占据课堂主导地位,通过一遍遍的练习与理论知识输出达到教学目的,可是,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成了思想的沉默者,学生被动接收老师传授的知识,很少进行音乐的表达与创造。新课程标准针对传统音乐教育模式的这一弊端制订了相应的标准,要求教师提高音乐课堂的实践性和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激发学生表达音乐的热情,鼓励学生创作音乐。而多元化的音乐教育理念也强调学生在音乐中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以即兴的方式表达音乐、创作音乐。在音乐鉴赏课结束之后,为了鼓励学生用音乐表达情感,教师会在课后增加自由讨论环节,延展音乐课堂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音乐鉴赏课的思考性。
每个学生个性不同,对音乐的感知也不同,在音乐作品的鉴赏中也是如此,不同的学生受家庭环境、性格等因素的影响,对音乐的感受也不一样,新课程标准要求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同时,多元化音乐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标准都提倡在音乐学习面前人人平等,注重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即使有些学校教学设备不是很齐全(例如多媒体设备不完善、钢琴等教学乐器数量不够,不满足教学需要等),但是,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在音乐鉴赏课中的真实状态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弹性改变,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音乐文化氛围中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
高中生通过初中音乐的学习已经比较熟悉教师组织的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或者即兴创编活动等,他们可以在这些音乐实践活动中强化音乐基础,甚至激发创作音乐的潜能,在不断的音乐鉴赏过程中拓宽音乐视野,通过对音乐文化氛围的感受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教师要根据所选教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美好情操和健全人格。教师也应当在音乐鉴赏课中增加需要歌唱的部分,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式演唱歌曲,对于男生,教师要提醒他们注意保护嗓音。多元化音乐教育摒弃传统音乐教育中的糟粕,加强了学生和学生、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使课堂气氛较为活跃,除此之外,多元化音乐教学能够通过音乐鉴赏挖掘音乐背后深层次的内涵。
(三)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音乐是审美的过程,审美贯穿音乐课堂始终。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以感性的态度发现美、感悟美、表现美、创造美。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教具的使用,多媒体课件要尽量简洁明快,教师要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元化音乐教育理念提倡学生以最真实、朴素的方式表达音乐,教师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和伴奏教导学生使用乐器的方式,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将理论知识传达给学生,因此,课堂教学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元化教育观念鼓励学生通过舞蹈、表情、表演、动作等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情感,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在课堂上是绝对自由的,因此,老师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课堂上的游戏活动都是为了感悟音乐和体验音乐而设计的,如果学生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游戏和活动上,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另外,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和个性进行教学,每个学生都有个性,都是独一无二的,老师要在上课之前认真备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加以引导,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多元化的音乐教育理念很好,因此,网络平台出现了很多多元化音乐教学的视频,但是,有些老师缺乏多元化音乐教育理论知识的储备,在网络上看到一些优秀教师的精彩课件后,为了使自己的课堂有所创新,为了使课件看上去显得“高大上”,就将网络上的课件纳为己用而全然不顾教学实际,最终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老师们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找出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并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不断创新发展,使教学资源最大程度地为学生服务,为课堂服务。
三、多元化音乐教育在高中鉴赏课中的开展
(一)把本土化的音乐融入课堂之中
每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应用都需要教师对当地的教学水平、师资力量、文化发展等进行考察,并根据其特色找出最合适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把理论化的内容付诸实践,这一过程就是音乐理念本土化的过程。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有五十六个少数民族,许多民族都有庞大的本土音乐体系,在多元化的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秉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理念,将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相融合,使学生在感受音乐文化氛围的同时,不自觉地被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所吸引,并自主地承担起继承与发扬传统音乐文化的职责,在音乐交流过程中宣扬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为我国传统音乐登上世界音乐舞台发挥作用。
促进本土化音乐走进课堂势在必行。例如,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老师会让学生欣赏并演唱扬州民间音乐,通过学习演唱扬州民间音乐,学生们会接触到扬州方言,包括方言音调、歌曲里独有的语气词等。就《拔根芦柴花》这首歌而言,在“‘叫(呀)我(这么)来(呀)’”中,“叫呀”就是大三度起句,这两个字在扬州话里一为去声、一为阴平,因此,通过欣赏和演唱这首歌,学生们可以感知扬州话的去声音调低于阴平音调的特点,并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不断认识、了解扬州音乐文化。同时,随着慕课模式的发展,学生也可以在网络上感受不同地域、多种风格的地方性音乐,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信息的交流与互动,使多元化音乐在不同时空进行碰撞,激活学生的音乐思维。
(二)将戏剧元素融入音乐课堂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并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多元化音乐教育的上课氛围较传统音乐课相对宽松,可能会出现学生过度兴奋、课堂状态涣散的情况,这时候,老师就要对课堂节奏进行适当把控,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回归课堂,努力做到寓教于乐。学生扮演角色的过程就是欣赏音乐、思考音乐和体会音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加入自己喜爱的乐器并配上歌词,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戏剧作品,这对学生的创造力有很大的激发作用。例如,《华夏音乐之光——八音和鸣》这一课可以用语言作为音乐鉴赏课的导入——你从历史走来,带着岁月齿轮磨砺的沧桑,五千年了,在历史长河的冲刷下,那古老传统的音色显得历久弥新,当再次演奏时,每个人都会为它们骄傲自豪,因为它们是华夏音乐之光——八音。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氛围,并感受华夏儿女对传统音乐的骄傲。
如今,通过多媒体技术,音乐与美术也相互融合,使音乐从抽象的听觉艺术变得可观可感,学生欣赏音乐的方式更加直观,同时,这种结合也体现了音乐的不同展现形式,拓宽了学生视野,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学习歌曲的同时,教师对音乐背景知识进行拓展很有必要,因为音乐鉴赏不仅仅是鉴赏音乐本身,还有音乐背后的故事。例如,方言剧《演新戏》可以作为抗日歌曲背后的音乐故事进行拓展。《演新戏》这个方言短剧创作于1945 年,当时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抗日战争鼓舞了世界人民抵抗法西斯侵略的斗志,同时,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但是,受封建传统的影响,大多数人的思想是封闭的,正如演新戏中的“妈妈”始终觉得自己女儿上台和别的男性演戏是一种不检点的行为,并且,她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孩子在家里好好学习女红就可以了,不需要读书,她甚至还去了女儿演新戏的剧场“大闹一番”,在不断被告知“如今已经是新社会了,思想完全不一样”之后,她才醒悟过来,并发现,如今思想真的变了,然后冷静下来。
演新戏作者选取“妈妈”作为旧时代封建思想的代表人物,与“女儿”(包括演新戏剧场的人)这个新思想的代表人物进行思想上的碰撞,产生了强烈的戏剧冲突,与此同时,作者在个人与群体的对话冲突中融入方言特色,使小剧本更具生活气息,作者希望借这部小短剧来唤醒如“妈妈”一样恪守旧时代封建道德的人们,塑造一批有新思想和新观念的人民。这些拓展知识能够深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使学生不但了解抗日战争时期音乐的特点,还可以通过短剧了解当时的社会氛围与人们的思想状态,将音乐鉴赏课上升到思政教育的层次,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四、结语
多元化音乐教育发展到今天,出现了很多优秀教师,他们慷慨无私地将多元化音乐教育的理念分享给广大教师。作为一名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笔者也会努力学习多元化音乐教育的理论知识,并通过具体的实践把多元化的音乐教育理念真正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我国的音乐教育需要多元化发展,同时,我们也要看清传统音乐教育的不足,在教学实践中规避传统音乐教育中“死板、僵硬”的部分,推动中国音乐教育持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