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上海屋檐下》的主题表达
2022-10-11张芮嘉
张芮嘉
(河南大学 音乐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20 世纪30 年代,夏衍逐渐改变了自身创作风格,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创作了又一部经典作品——《上海屋檐下》。该部作品中,夏衍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暗示了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黑暗以及人民群众惨遭压迫剥削的艰难处境。“梅雨”这一元素贯穿作品始终,因为当时正是西安事变之后不久,作者有意把故事背景设置为闷热的黄梅雨季,象征着抗战前夕百姓在国民党黑暗统治下的煎熬挣扎,也暗示了革命的风暴即将来临。
一、作品主要角色介绍
作者通过对剧中场景的细致刻画,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当时令人压抑窒息的社会环境,也揭示了背后黑暗的社会制度。整部剧的氛围较为压抑沉闷,作者通过着重描写上海弄堂里的人们被沉闷、晦暗、压抑的环境反复折磨,反映了小人物走投无路的无奈与愤怒。作者巧妙地利用了上海弄堂拥挤的布局,将表面看似毫无关系的五户人家紧密关联起来,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有序开展。
灶披间房客赵振宇代表了当时社会的知识分子阶层,是一个人物色彩极其丰富的角色。赵振宇虽然家境清寒,但却是一个坚定的乐观主义者,即使生活再怎么贫穷,自己也要每天坚持看报纸,关心国内外大事,而对现实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却从不过问,始终保持着得过且过的心态。与此同时,赵振宇的妻子因不堪独自忍受生活压力与痛苦,经常对不闻不问的赵振宇大发脾气。
亭子间房客黄家楣被乡下父母含辛茹苦地培养出来,本以为自己以后能在大城市升官发财,“飞上枝头”,一切落空后成了一位“穷酸书生”。黄家楣选择来上海这个繁华大都市寻求谋生之道,却又遇到经济萧条,自己被银行辞退后一直失业在家,生活穷困潦倒。此时却又屋漏偏逢连夜雨,黄家楣的父亲以为儿子在上海早已经有了“出息”,便从乡下赶来看望他,想要略尽孝道的黄家楣拿不出钱来,为了不伤老父亲的心,迫不得已将妻子的衣物拿到典当铺换了些钱来维持生活,而黄家楣的父亲这时候虽然发觉了儿子生活的窘状,但是没有戳破这个“善意的谎言”,便寻了个由头回去了乡下,临走时还把自己为数不多的积蓄偷偷留给了小孙子。
前楼房客施小宝是一个被丈夫玩弄又惨遭狠心抛弃,没有收入来源只能被迫卖身的可怜女人。施小宝经常被拉去陪酒,受到流氓的欺侮纠缠,但却只能一遍遍念叨着“Jony 就快回来了”来麻痹自己的神经。
阁楼房客李陵碑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角色。李陵碑以卖报为生,成天哼着“盼娇儿,不由人,珠泪双流……”,暮年丧子与生活上的双重打击使他精神恍惚,喝醉时嘴里还叫嚷着自己的儿子已经当上了司令官,在猛然惊醒时又自言自语道:“阿清已经死了。”
二、作品的故事主线
剧中的故事主线是住在客堂间的二房东林志成一家与革命者匡复的爱恨纠葛。青年匡复是一个满怀革命抱负的学生,但是面对残酷的现实生活也不得不低头。平时匡复要靠给别人家洗床单来赚钱,他不敢接受杨彩玉对他的爱意,后来在杨彩玉的咄咄逼问下,他才敢说出“我喜欢你”。因为匡复知道自己要去做的事“是艰苦的,还可能是危险的”,“甚至会有人牺牲,而且一定要远离亲人朋友……”但他仍坚定地对杨彩玉说:“我梦想着有一天,我也可以光明正大地说我想跟你一起生活。我在梦里曾经看到过那一天,人人都可以幸福地生活!”可是当他站上演讲台,面对着台下奋起反抗的人民群众振臂疾呼:“我们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挣脱锁链,从那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这时大家突然只听到“砰”的一声,“枪响了,人群四散奔逃”。这一刻,理想之光熄灭了。
“他只是个人,是个普通人。”匡复是普通人,杨彩玉和林志成也是普通人。匡复在入狱前托付朋友林志成帮忙照顾杨彩玉母女,在自己入狱的十年间,杨彩玉只能默默承受着生活的苦楚。后来杨彩玉在得知匡复已经在狱中去世的消息后,答应了与林志成重新组建家庭,共同面对以后的生活。然而十年过去了,当匡复出狱后与杨彩玉再次相遇之时,三个人便不得不做出艰难抉择。杨彩玉心中虽然依旧满怀着对匡复的爱恋,但是也难以割舍与林志成多年的感情。匡复在得知杨彩玉已经跟林志成重新组建家庭后,感叹杨彩玉“从年少时胆大的恋爱至上主义者变成了小心翼翼的家庭主妇”,而杨彩玉则声泪俱下地向匡复诉说这些年的辛酸苦楚。出狱后的匡复面对既成的事实,虽然心中万分舍不得十年未见的妻女,但是也不忍心破坏他们一家三口的生活,因为匡复心中明白在自己入狱的这十年之中,林志成信守承诺,处处帮助杨彩玉母女。因此匡复在得知杨彩玉并非因生活所迫才与林志成同居结婚后,自己便选择了悄然出走,退出这段三角关系。匡复在迷茫不知去向的时候,听见女儿稚嫩地唱道:“大家联合起来救国家”,突然从中得到启发,决心继续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
夏衍通过对这三个主要角色内心状态的细腻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三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与内心纠葛,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黑暗社会环境对底层小市民生活所带来的沉重打击。
三、作品主题表达分析
五户人家拥挤地生活在一个“同一个屋檐下”,洒落的雨滴仿佛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共同演奏着“小人物”的生活交响曲。这个屋檐下的弄堂就是当时整个社会的缩影,百姓只能寻求暂时的安宁,在混乱的时代里如蝼蚁般彷徨挣扎,最终被风雨裹挟着前行。只有少数人勇敢地冒着连绵不断的阴雨走出屋檐,就像剧中的匡复一般,在时代的风雨之中上下求索,不断探寻新时代的方向。作者选择用“严谨的现实主义去写作”,将重心放在对人物内心的刻画和对社会环境的描写方面,力图“从小人物的生活中反映这个大的时代,让当时的观众听到些将要到来的时代的脚步声”。
在黄梅时节这种压抑氛围的烘托下,剧中人物生活中的琐碎情节以及匡复、林志成和杨彩玉之间的情感冲突似乎都蒙上了一层悲剧色彩。杨彩玉的女儿林葆珍充满稚气的歌声——“我们都是勇敢的小娃娃,大家联合起来救国家!救国家!”与卖报纸的李陵碑无奈凄凉的戏腔组成了明暗两条对比线索。林葆珍的歌声激发了人民群众从沉闷压抑的黑暗环境中勇敢走出来的决心,同时也更加突出了李陵碑的悲剧人生和残酷的社会现实。在这个屋檐下令人窒息的弄堂生活中,无论是沦落风尘的凄苦辛酸还是充满生机希望的嘹亮歌声,都是那个时代底层百姓的真实生活写照与期盼向往。歌声中传递出的对未来生活的一丝美好向往与剧中整体沉闷压抑的氛围相互对比,更加强烈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光明未来的无限渴望。
本剧运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截取了20 世纪30 年代的上海小弄堂里的底层小市民的悲苦生活,以旁观者的角度对剧中各个角色的不同遭遇以及后来的生活状态进行细致描写,巧妙地将社会现实与小人物命运紧密关联起来,使观众切身感受到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作者通过小小的四方弄堂讲述了抗战前夕国民党统治下的社会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崩溃的,将人民群众饱受压迫剥削的悲苦生活如同画卷一般展现在观众面前,揭露了国民党统治下的社会弊病。
夏衍巧妙运用写实手法,将20 世纪30 年代的上海底层市民群体的生活状态原原本本地展现给观众,没有矫揉造作,也不雕琢修饰,只是让观众感觉到质朴自然,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的上海,与剧中的角色一起经受悲惨的命运。
“这是郁闷的、使人不舒服的黄梅时节。从开幕到终场,细雨始终不曾停过。雨大的时候能听到窗外淅淅沥沥的声响,但是过不了多久,天空中又会透出一丝不明朗的阳光。这种长时间下雨的低气压环境,也或多或少地侧面表现了五户人家的心境。从他们的言谈举止里面,可以得知他们虽面对不同的事情,但却一样都很忧郁焦躁,所以在等待希望的期盼中,只要有一个很小的机会,他们就会爆发出必要的愤懑。”
那样的时代,到处都是风雨。在总结《上海屋檐下》的写作经验时,夏衍曾说:“认识到戏要感染人,要使演员和导演能有所发挥,必须写人物、性格、环境……只让人物在舞台上讲几句慷慨激昂的话是不能感人的。写《上海屋檐下》时我才注意及此。”因此,作者通过对剧中亭子间内逼仄拥挤的环境描写,以及在潮湿阴暗环境下五户各自谋生却纷纷陷入窘境的人家日常生活的描绘,将看似毫无关联的五条故事线紧紧拧在一起,达到形散而意不散的境界,同时轻描淡写地勾画出这些平凡小人物的形象,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善良本质,也让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统治下黑暗扭曲的社会环境,以及当时特殊政治环境影响下的底层小市民的悲苦生活。
四、结语
人物角色虽小却能反映时代内容。作者通过对剧中五户人家中每个小人物平凡生活中的生活琐事的细致刻画描绘,将当时畸形的上海社会和在社会底层艰难求生的小人物展现在观众面前,而剧中结尾处,林葆珍和阿牛清脆嘹亮的歌声如同在阴云密布的天空中透露出的一丝阳光,照亮了革命前进的道路以及被阶级压迫的人民群众,激励大家即使身上带着数不尽的伤痛,也要重新焕发出对生活的热爱,也昭示了旧世界必将被毁灭,新时代就快要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