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戏曲乐队中合成器的应用研究
2022-10-11牟亚芬
牟亚芬
(常州市武进区锡剧团 江苏 常州 213000)
合成器是乐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表演与和声的使用上。近年来,合成器伴奏在许多戏曲中得到应用,为传统和现代戏曲音乐的编曲带来新的色彩,但如何使合成器与其他乐器和谐演奏是一个关键问题。
合成器是1950 年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声乐器,集成了许多音乐元素,可以模拟多种乐器。在表演过程中,演奏者可以根据表演需要利用合成器对音乐元素进行创意剪辑和呈现,演奏者必须掌握必要的演奏技巧才能熟练地演奏合成器,并体现独特的戏曲魅力。许多剧院的管弦乐队人数不多,演奏的音乐很单薄,在表演大的剧目时并不能达到好的伴奏效果,而电子合成器的加入丰富了乐队的演奏效果。电声合成器具有典型的键盘手的演奏功能,音量变化很大,大大提高了乐队的表现力。合成器的音调范围也很广,有些乐调具有强烈的个性,有些音调具有梦幻般的氛围,合成器也可以模仿自然声音,弥补戏曲伴奏乐团中民族乐器的细微缺陷。但合成器并不是万能的,仿制的合成器并不能代替真实的乐器,要在真实演奏中获得最佳表演效果,需要演奏者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演奏乐器。
一、合成器在京剧中的应用
京剧乐队伴奏形式的创新是在四种京剧基本伴奏乐器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目前最常用的伴奏乐器(京胡、二胡、月琴、三弦)中增加新乐器,加强乐队的层次感,使乐队的声音更醇厚,京剧样板戏所用的乐团就是范例。京剧样板戏所用的乐团从最初的四排二进三厅发展成现在的七座八厅五列六管一混声合唱,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为中国戏曲史上少有,并且,几乎每一个“样板戏”都有国家交响乐团或是铜管乐队为其伴奏,不少音乐家在这一新的历史任务中收获不少新成果,极大地改进和完善了现代京剧的音乐表达。在样板戏之外,也有为数不少的作品采用主题渗透、和弦连锁、打击乐化、器乐形象表现等多种手段表现新生命、深化新思维,在塑造人物性格气质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20 世纪80 年代末,我国出现了一批优秀剧目,这些剧目的伴奏乐队多为中型混合乐队,中提琴和大提琴一般用管乐器或民族丝弦乐器代替,小提琴一般由低音提琴代替,正是在这一时期,一种叫作“合成器”的新型乐器开始流行。
目前的戏曲伴奏经常使用的乐队模式都是从“样板戏”时期的乐队演化而来,一般是一个中等规模的混合团体,通常只保留乐队中的弦乐部分,其余部分由合成器代替。经过多次曲目检查人们发现,合成器可以作为多种乐器的仿制品,因其具有多种音色特性。
弦乐之所以被保留,是因为弦乐队是乐团的“主体”,这不仅仅是因为其拥有全团最多的成员,更是由于弦乐是比其他乐器更具表现力的乐器之一,其演奏方法包括拉弓与拨奏。如今,弦乐声音基本可以被合成器很真实地模拟出来,由于合成音响不是以人声为主要材料,因此,演奏者只需根据自己对乐曲风格及音乐表现的理解来选择乐器进行演奏即可。
弦乐器的一种演奏方式是拨弦。拨弦音色通常用于人声伴奏,快拨慢拨效果完全不同。在慢板中使用拨奏和拉弓交换演奏具有独特的效果,而在原板、流水板、快板等板式中运用拨弦几乎成了一种规律。《智取威虎山》第七幕中参谋长二黄原板唱段大家都非常熟悉,其中就用了不少弦乐拨奏与木管相结合。
另一种常用的弦乐器是竖琴。在管弦乐队中,竖琴常常伴随着断断续续的和弦和琶音。但是,它们的体积太大,携带起来非常不方便,而合成器的竖琴声音听起来几乎是真实的,这使用合成器代替竖琴成为最佳选择。竖琴的音色具有双重性,和弦的快速分解听起来非常清晰,具有相当大的力度和节奏,可以促进歌曲的流动性。竖琴的琶音与和弦都给人以朦胧之感,比较适合抒情,多在“慢板”中运用。
在戏曲伴奏中,歌曲伴奏是重点,伴奏乐队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维持基调、保留旋律,加入过多合成器音色会适得其反。《样板戏》的伴奏在传统戏曲和现代戏曲中存在较大差异,《样板戏》的歌曲和音乐都经过了长时间的创作,并且经过很多制作人员的多次修改,不能简单套用传统乐队的伴奏,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酌情选用。不是什么唱段加合成器都能动听,必须考虑实际的剧情、歌词所抒发的感情、舞台环境和人物性格等因素。编曲的整体安排也要提前考虑清楚,可加可不加的地方可以略去,主要强调人声的起伏。同时,表演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歌唱天赋,因为戏曲音乐演唱的自由度很高,有时小节之间的速度差异很大,如果没有专业培训,很难确定歌曲节奏波动的幅度。在这种情况下,演唱者应该灵活处理。
二、合成器在淮剧中的应用
淮剧是苏北人耳熟能详的艺术形式。淮剧工作者紧跟时代步伐,对这一戏曲形式进行了传承与创新,应用了合成器和电子音乐,展现了电声和其他电子乐器的风采。电子音乐是20 世纪60年代末诞生于西方的新兴艺术表现形式,它以独特的表现方式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与喜爱。合成器是戏曲伴奏乐队的延伸,它具有强大的操作优势,不过,电子合成器的使用应以合理的管弦乐队和传统歌曲的精确二次创作为基础,才能达到良好的演奏效果。
《祥林嫂》是淮剧的著名剧目,《祥林嫂》的伴奏音乐经常使用合成器,并用开创性的音乐风格创作旋律。在《祥林嫂》中,各种创造性技巧的使用彻底改变了合成器的功能,比如,其音乐伴奏大胆更新了伴奏中合成器的使用方法,并在序幕的第一和弦演奏中使用了铜管音效,引入了混响效果,通过在播放过程中尽可能长时间按住按钮,并在延音过程中踩下音量踏板实现了从f 到ff 的渐强效果。
三、合成器在锡剧中的应用
笔者毕业于常州文化艺术学校,毕业后在常州市武进区锡剧团演奏合成器。笔者从事合成器伴奏工作已有16 年,从第一批功能相对单一的电子键盘,到功能齐全的合成器,笔者都使用过。16 年来,笔者参与了数千场传统和现代锡剧剧目的演出,并对使用合成器为乐队伴奏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在伴奏时,伴奏者首先应考虑演员所演绎的剧情,其次,要知道演员演唱的是什么曲调,表达的是什么情绪,最后,要严格按照作曲、编排、和声来伴奏,并充分考虑和理解提示点。
锡剧是苏南地区戏曲的代表,是多数苏南人都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这也是一代又一代锡剧人继承和发展这种戏曲的原因。锡剧中,最常见的伴奏就是人们常说的老腔老调,这些板腔和调式都是约定俗成的,这是几代锡剧人共同积累创造的音乐财富,它们是锡剧伴奏的基础。随着电子琴和合成器的广泛使用,在锡剧中使用合成器进行伴奏越来越普遍,在锡剧剧目中,演奏者必须严格按照编曲配乐进行器乐合成,但演奏的编排是一个创意空间,包括处理强弱字符、使用延音、处理回声效果以及使用渐强和衰落变化等。在传统剧目中,这些内容大多缺乏编排,只是对其进行简单归类,或者把一部分弦插在这里,一部分弦夹在那里,或者整体合奏,如果使用合成器,演奏者可以有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合成器在即兴创作时可以实现简单的和弦对齐,如果波段配置不完整,合成器可以准确检测并有效补偿。例如,当旋律的弦乐部分较弱时,合成器可以及时使用弦乐功能演奏弦乐部分的旋律,这为演员增加了音乐的厚度,同时,为演员的演唱和表演提供坚实的支撑。合成器可以用传统唱腔跟随主旋律而无需任何编曲,但合成器对使用者的即时编曲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合成师必须熟悉传统唱腔才能在传统唱腔的主旋律下即兴创作子旋律。
如前所述,戏曲伴奏的特点是呈现演员和他们所演唱的歌曲,无论是为新演员伴奏还是为旧演员伴奏,乐队伴奏都必须谨慎而真诚。在16年的电子琴与合成器伴奏生涯中,笔者意识到,伴奏者必须善于整合人与乐器,提高使用合成器的技术水平。作曲者的创作理念、管弦乐和作品的结构、演奏者的二次创作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改变着电子合成器的使用方法。
四、结语
总之,合成器作为一种电子乐器,具有不可否认的功能优势,能克服传统戏曲伴奏中的许多问题,丰富戏曲乐队的演奏效果,提升戏曲演出的感染力。合成器作为一项新生事物,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走向成熟,但我们根据过往的成功经验,对其进行适当的创新,必将使合成器在剧团里发挥更大作用,适应人们日趋多样化的艺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