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管理路径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2022-10-10尚新芳杨慧慧李亚苹
尚新芳,杨慧慧,李亚苹
(安阳市人民医院 河南安阳455000)
慢性肾衰竭(CRF)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是以代谢产物潴留、酸碱平衡失调、水电解质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肾实质损害,导致肾脏出现萎缩,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1]。近年来,我国CRF患病率明显升高,其代谢综合征可引起营养不良等一系列连锁反应,促使患者出现负性情绪,降低依从性,导致其丧失疾病干预及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对CRF患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尤为重要。CRF患者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家中,患者需要独立预防疾病并发症及延缓病情[2-3]。临床路径是指医疗机构的一组多学科专业人员针对某一种疾病或手术共同制订标准化的照护计划,具有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4]。家庭管理路径是在临床路径的基础上演变而来,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护理计划的制订及计划的执行、监督、管理,具有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结局的应用效果[5]。2019年7月1日~2020年6月30日,我们将家庭管理路径应用于53例CRF患者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8年6月1日~2019年6月30日入院的53例CRF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7月1日~2020年6月30日入院的53例CRF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美国肾脏病预后质量指南(k/DOQI)中CRF相关诊断标准;②临床表现为乏力、夜尿增多、腰酸、轻度贫血等,经过临床影像学、肾活检、血液学、尿液学检查等确诊为CRF者;③首次发病,预计生存期≥1年者;④年龄≥18岁者;⑤患者有长期居住陪伴的家属。排除标准:①心血管功能不全者;②脑水肿疾病者;③合并感染、消化道出血者;④合并其他脏器功能衰竭者;⑤人血白蛋白<2.5 g/dl,肾小球滤过率(eGFR)<10 ml/min者;⑥接受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者;⑦语言沟通障碍或听力障碍者;⑧凝血功能障碍者;⑨无法完成问卷调查者;⑩全身恶性肿瘤者。对照组男35例、女18例,年龄(47.28±6.32)岁;透析时间(9.28±4.41)年;原发疾病:肾小球疾病26例,高血压肾病27例;CKD分期:Ⅱ期15例,Ⅲ期18例,Ⅳ期20例。观察组男37例、女16例,年龄(48.94±6.85)岁;透析时间(9.25±4.68)年;原发疾病:肾小球疾病25例,高血压肾病28例;CKD分期:Ⅱ期16例,Ⅲ期20例,Ⅳ期1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外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生命体征监测、心理介入治疗、定期回院复查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庭管理路径,见表1。
表1 CRF家庭管理路径
1.3 观察指标 ①自我管理能力:干预前后采用慢性肾脏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对患者治疗管理、饮食管理、躯体活动管理及社会心理管理4个维度进行评价。该量表共包括31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总分31~124分,得分>80分为自我管理能力良好,60~80分为自我管理能力中等,<60分为自我管理能力较差。②肾功能指标:在干预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肌酐(Scr),并估算eGFR指标。③营养状况分级:在干预前后,采用全面营养评定法(PG-SGA)评价患者的营养状况。PG-SGA评分<1分为营养良好,2~8分为轻度或疑似营养不良,≥9分为重度营养不良。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2.3 两组干预前后营养状况评级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营养状况评级比较(例)
3 讨论
CRF是指肾实质受到损伤或出现病变后导致肾功能丧失的一种慢性病,根据病情缓急可分为急性与慢性肾衰竭两种,该疾病呈不可逆进行性发展,随着疾病的加重可导致尿毒症发生。CRF是由于长期性的肾脏病变,出现萎缩,导致肾脏无法维持基本功能,最终累及全身组织与器官。然而,CRF病史和治疗周期较长,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不仅需要面临各种并发症,还要面对病情随时恶化等状况,导致患者遭受多方面的压力,出现负性情绪,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降低[9]。常规教育管理缺乏针对性,且在其他时间无法给予患者系统、连续的教育指导,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效果不明显。因此,在患者治疗期间实施有效的管理干预对提高其自我约束能力,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家庭管理路径在临床路径的基础上演变而来,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护理计划制订及计划执行监督管理中,同时实现以家庭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流程规范化和系统化。家庭管理路径可帮助护士有计划、有预检性地进行护理工作,家属主动参与到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督促患者实施自我管理,增强其自我管理意识,促进患者与家属双方形成互相促进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由此说明,家庭管理路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在家庭管理路径中,通过指导患者蛋白摄入量0.8 g/(kg·d),同时指导患者限制钾和磷的摄入,改善其肾功能。根据患者喜好制订饮食方案,使患者乐于接受,改善其营养水平。有研究显示,优化膳食管理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改善血磷水平及营养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Sc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eGFR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营养状况评级优于对照组(P<0.01)。由此说明,家庭管理路径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指标与营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