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希望计划护理方案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2022-10-10何惠霞张玉娴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19期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疾病

何惠霞,张玉娴,李 林

(东莞市人民医院 广东东莞523000)

尿毒症是各种晚期肾脏病所共有的临床综合征,属于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由于患者肾过滤能力降低,人体毒素无法有效排出体外,易累及其他脏腑而诱发全身性损伤疾病。现阶段,临床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可经体外血液循环排出人体毒素,然后经透析器将干净的血液重新输入尿毒症患者体内[1-2]。但随着血液透析时间的延长,将进一步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不利于疾病转归。因此,给予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高效、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至关重要,而常规护理干预已无法满足部分病情严重患者的需求[3]。生活希望计划护理方案可通过增强患者意念而促进其积极应对疾病,有助于逐步提升其主观能动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干预效果尚未完全明确[4]。2021年1月1日~6月1日,我们对接受血液透析的90例尿毒症患者给予生活希望计划护理方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接受血液透析的18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尿毒症透析和肾移植治疗指南》[5]中尿毒症相关诊断标准者;②病情稳定,维持性透析时间≥6个月,无血液透析禁忌证者;③无沟通、语言障碍,意识清醒,均知情同意者;④无癌症、严重心脑疾病及肝功能损害者等。排除标准:①伴凝血功能障碍、有出血性倾向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②同期接受其他治疗方案者;③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④伴药物或酒精依赖者;⑤伴直立性低血压、高血压、原发性、继发性痴呆及其他精神神经疾病者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男49例、女41例,年龄41~78(51.90±2.30)岁;透析频率每周3次;原发疾病:高血压肾病3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1例,糖尿病肾病28例,梗阻性肾病3例;透析时间6~28(12.16±2.92)个月。对照组男51例、女39例,年龄40~78(51.90±2.27)岁;透析频率每周3次;原发疾病:高血压肾病4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2例,糖尿病肾病25例,梗阻性肾病2例;透析时间6~28(12.10±2.86)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血液透析治疗,透析血流量250 ml/min,透析流量500 ml/min,每次透析时间4 h,每周3次,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由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血液透析相关知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指导患者正确服药,给予饮食指导如进食富含维生素、高蛋白食物,限制水、钠、磷、钾摄入量。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活希望计划护理方案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护理小组:由1名透析室医生(工作年限>5年)、1名护理组长、3名高级责任护士及2名责任护士(工作年限>5年)组成生活希望计划护理小组;所有成员均具备查询血液透析护理、生活希望护理相关理论文献的能力,并由护理组长向成员讲解生活希望计划的相关内容,然后构建具体护理流程。②确立目标:在血液透析期间护理小组各成员应加强与患者沟通,由责任护士了解患者心理状况,由医生明确患者诊治经历,由护士了解患者用药情况、生活习惯等,然后为患者确立治疗目标。③加强路径思维:a.加强心理干预。高级责任护士根据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等,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并确定不同的沟通方法,同时给予个体化干预措施,注重倾听患者感受,引导其宣泄情绪;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告知患者及家属透析期间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同时讲解肾移植的利弊、最佳时机等,可邀请肾移植成功者现身说法以缓解其负性情绪如焦虑、紧张、恐惧等。b.加强行为管理。在透析期间由责任护士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加强沟通交流,注意了解其水分控制不佳的主要原因,同时向其讲解自我护理相关知识、技能等;指导家属监督患者摄入水分、控制液体摄入的具体方法(如舔冰块、嚼口香糖等),同时记录透析时及透析后感受、血压、体质量变化。建立微信公众平台与微信群,定期询问与监督患者饮食及服药情况,向患者推送自我护理知识并评价自我管理行为等。c.加强营养指导。定期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饮食教育,以改变其不良饮食习惯,制订食谱,保持热量供给25~35 kcal/(kg·d),其中蛋白质摄入0.8~1.2 g/(kg·d)(优质蛋白比例高于50%),脂肪占20%~30%,碳水化合物占55%~60%。④加强动力思维:a.重构认知。每周定期开展健康讲座,向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讲解最新治疗方案,纠正患者错误认知,使其了解透析原理、并发症、注意事项等。b.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责任护士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鼓励支持,每天查房时加强与患者沟通以掌握其病情变化,同时给予针对性干预;每个月组织1次患者及家属、护理小组成员参与的病友交流会,线上邀请典型患者发言并分享自我管理方法,同时鼓励患者讨论;组建微信病友交流群以促进病友间的交流。

1.3 评价指标

1.3.1 希望水平 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评估两组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希望水平,包括采取积极的行动(P),如遵从医嘱、寻求帮助、主动学习疾病知识等;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T),如快乐、自信、勇气等;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I),如与他人分享内心的感受、关心他人等。本量表满分12~48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希望水平越高[6]。量表Cronbach′s α为0.85。

1.3.2 自我管理能力 采用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评估两组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自我管理能力,包括自我护理(7个条目,0~28分)、问题解决(5个条目,0~20分)、情绪处理(4个条目,0~16分)、伙伴关系(4个条目,0~16分)。本量表满分20~8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好[7]。

1.3.3 营养状况 抽取两组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离心3000 转/min,10 min后检测血清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水平。

1.3.4 并发症 记录两组干预期间消化不良、尿路感染、血管通路感染、便秘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HHI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HHI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Hb、PA、ALB、TRF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Hb、PA、ALB、TRF比较

2.4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现阶段,血液透析是延长尿毒症患者生存周期不可间断的治疗方式,利用透析原理析出血液内毒素,并将析出的血液回输患者体内而发挥部分替代肾脏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治疗周期长易导致各种并发症,加之患者心理负担重,容易降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严重影响其预后质量,故大多数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需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8]。有研究指出,常规护理干预难以有效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等,不利于患者预后[9]。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尿毒症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导致患者出现心脏功能、结构等一系列变化而诱发心血管疾病,容易促进肌肉分解代谢,进而出现营养不良、心理应激等。此外,希望水平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状况、心理发展等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2个月后,两组HHI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Hb、PA、ALB、TRF水平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消化不良、血管通路感染、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生活希望计划护理方案可有效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希望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及营养状况。分析原因为:希望作为一种内在驱动力,可为患者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给予患者信心,有助于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生活希望计划护理方案结合目标、动力思维、路径思维,通过建立护理小组,加强心理干预、行为管理,重构认知干预措施激发个体内心动机,改善应对方式,促进行动改变,有助于改善患者情绪体验,使其更好地适应角色转变,从而提高生活希望水平[10-12]。加强营养干预可保持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正氮平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进而加强疗效,有利于促进患者预后与康复[13]。重构认知可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同时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可增强患者对亲人、生命的依恋及社会功能适应性,从而提高治疗信心,可有效改善心理疲乏状况,提高希望水平,进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促使其养成良好的饮食、锻炼、作息习惯,进一步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14-16]。

综上所述,生活希望计划护理方案可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希望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及营养状况,值得临床进一步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量的研究。

猜你喜欢

尿毒症血液疾病
初春山羊疾病早预防
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血液透析中风险护理的应用探索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尿毒症可以预防吗
久坐可致多种疾病
没有胃病,为何会有消化道出血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EXPLAIN详解血液与血管老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