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现为孤立性眩晕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分析

2022-10-10户东梅韩西娟

健康之友 2022年19期
关键词:脑干基底头晕

户东梅 韩西娟

(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 北京 101500)

孤立性眩晕[1]是指发作性或持续性头晕或眩晕,不伴有其他神经系统受累的症状及体征,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恶心、呕吐、多汗、心慌、腹泻等。孤立性眩晕多由于前庭周围性疾病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等所致。通常是由于前庭周围性病变引起孤立性眩晕患者发病,约有1.4%的患者是由于脑组织局灶性损伤或后循环缺血所导致的发病[2]。通常患者经检查,并无阳性神经系统体征,极其容易造成漏诊现象,从而可导致死亡风险增加。因此,早期确定孤立性眩晕患者发生脑梗死的相关影响因素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意义重大[3]。回顾性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神经内科二病区收治的仅表现为孤立性眩晕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4例,对其起病形式、临床表现、磁共振特点、预后进行总结,旨在探讨表现为孤立性眩晕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医师早期识别孤立性眩晕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提供一定帮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密云区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 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以孤立性眩晕起病的急性脑梗死 24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 17例,女 7 例;年龄 48~91 岁,平均64.5 岁。见表 1。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8》中关于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24例患者均通过行磁共振 DWI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并行头MRA或CTA等血管检查。

1.2 纳入标准(1)仅表现为急性头晕或眩晕,可伴恶心、呕吐、平衡障碍、步态不稳及眼震;(2)初诊时经详细的问诊与体格检查,不伴有局部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体征;(3)经头颅CT或MRI、DWI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

2 结果

本组24例患者中8例患有糖尿病,18例患有高血压,12例既往有脑梗死史,2例有脑出血史,吸烟史15例,饮酒史14例。全部以头晕/眩晕为症状,3例为活动时出现,1例醒后出现,2例表现为体位诱发,18例发作无明显诱因;表现为典型旋转性眩晕17例,非旋转性眩晕(头晕)7例,24例患者均表现为头晕或眩晕,其中单纯头晕者4例,伴呕吐13例,伴出汗5例,走路不稳8例,头痛2例。其中2例患者表现为良性位置性眩晕。24 例患者均行磁共振检查, DWI均出现责任病灶,其中脑干梗死4例,小脑梗死20例,其中合并脑干梗死5例。14例MRA或CTA存在椎基底动脉〉50%以上的狭窄。见图1-3. 24例脑梗死患者均表现为孤立性眩晕,在治疗上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改善脑供血治疗,21例患者预后良好,3例患者病情逐渐进展,预后不佳。

3 讨论

孤立性眩晕本身不是独立的疾病,与耳鼻喉科、神经内外科、精神科、眼科的多学科有交叉,早期诊断有时较困难。本研究发现以孤立性眩晕为表现的脑梗死,梗死病灶主要位于脑干、小脑。临床中孤立的眩晕常见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4],占 32%,而脑梗死患者病灶累及前庭神经核及其联系纤维的容易出现眩晕。前者不会危及生命,但后者一旦发生于病情较重,可能会带来严重不良后果,早期将其与周围性眩晕等鉴别开来至关重要,这也是本研究的初衷。

Lee CC等人发现有3 个及以上危险因素的眩晕患者较无危险因素者,发生中风的风险高 5.51 倍[5]。本文24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特点,其中部分患者为反复发作性,更难早期识别。本文24例患者中,平均年龄64.5岁,大部分患者有吸烟、饮酒史及动脉硬化情况,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占总数的50%以上,再发脑卒中患者12例,可见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既往卒中史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孤立性眩晕性的脑梗死临床表现很不典型,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眩晕,但也有头晕,行走不稳,所以容易误诊及漏诊。头部 CT 检查对于脑干、小脑的病灶显示不佳,而孤立性眩晕患者的病灶恰恰多出现在脑干及小脑部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可以在发病2 h内发现缺血病灶,对本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本文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均为高信号。有研究认为,椎基底动脉狭窄是后循环卒中独立危险因素[6-7],本研究 24 例患者中14 例 MRA或 CTA 存在椎基底动脉>50%的狭窄。所以在怀疑孤立性眩晕为脑梗死时,一定要尽早行头颈部血管检查,若发现椎基底动脉存在严重狭窄或闭塞,可积极处理,防止病情进展。孤立性眩晕为表现的脑梗死大部分预后良好,但若椎基底动脉存在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可表现为大面积脑梗死或进展性卒中,预后不佳[8]。综上所述,虽然孤立性眩晕经过正规的抗血小板、降脂、改善脑供血治疗后预后较好,但临床中对以孤立性眩晕为症状就诊的患者,仍需要进行系统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同时了解患者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若患者既往存在脑卒中史、吸烟史,或超过 3 个及以上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时,可能为预警信号,必须尽快行头磁共振检查及其他血管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表1 24例孤立性眩晕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图1 磁共振弥散成像可见右侧小脑半球高信号为新发梗死病灶

图2 CTA可见椎基底动脉存在严重狭窄及闭塞

图3 磁共振弥散成像可见右侧脑桥高信号为新发梗死病灶

猜你喜欢

脑干基底头晕
防跌倒,当心直立性头晕或眩晕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C57BL/6J小鼠与豚鼠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比较研究
头晕和眩晕有何区别
大跨度多孔箱涵顶进过程基底摩阻力研究
115例急性脑干出血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分析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nodules in a patient with pulmonary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A case report
解决平面向量问题的两大法宝
可溶岩隧道基底岩溶水处理方案探讨